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并评价超声引导技术在婴儿动脉穿刺置管中的可行性。方法通过选择50例年龄为5 d^12个月需进行动脉穿刺置管的手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超声引导穿刺组和传统体表定位组两组,每组各25例。超声引导穿刺组在超声引导技术的辅助下对患儿进行穿刺和置管,而传统体表定位组则采用触摸体表骨性标志进行定位,并进行穿刺置管。分别记录两组患儿的穿刺时间、穿刺次数,比较两组首次穿刺成功率、总成功率、首次穿刺成功时间、总穿刺时间、穿刺次数及套管针使用数量。结果超声引导穿刺组首次穿刺成功率为78.0%,总成功率为98%,传统体表定位组首次穿刺成功率为50%,总成功率为5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引导穿刺组有1例穿刺失败,更换穿刺部位后超声引导下穿刺成功。超声引导穿刺组首次成功时间为(35.2±15.2)s,总穿刺时间(65.3±48.2)s,明显短于传统体表定位穿刺组首次成功时间(37.8±20.1)s及总穿刺时间(118.3±97.4)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引导穿刺组平均穿刺次数少于传统触摸组(χ^2=4.117,P<0.05)。两组穿刺针数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0.05)。传统体表定位组有10例发生局部血肿等并发症,超声引导穿刺组3例发生并发症,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儿患者在行动脉穿刺置管时使用超声引导技术可显著提高穿刺的成功率,缩短穿刺时间,降低患儿的痛苦,穿刺相关并发症也有效锐减。  相似文献   

2.
倪国丽 《河北医药》2011,33(6):877-878
目的将弹簧血压计有创动脉测压(IBP)引入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观察其对提高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安全性的作用。方法先于局麻下实施动脉穿刺置管并连接弹簧血压计测压装置,同时行常规监测,然后实施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后静吸复合维持麻醉。麻醉全程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并结合常规监测方法。观察96例。对照组不用IBP,仅用常规监测方法80例。观察2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IBP并发症。结果试验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6.3%,对照组为1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中仅有2例于拔除动脉套管针后出现局部血肿,经充分压迫及热敷后迅速吸收。结论弹簧血压计IBP结合常规监测手段能有效提高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安全性,IBP并发症轻微、可预防。  相似文献   

3.
深静脉穿刺置管32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
乔松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8):120-121
目的探讨三种深静脉置管的方法及并发症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761例深静脉置管病例,对穿刺方法、成功率、并发症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股静脉穿刺成功率最高,为98.6%,其次是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穿刺,分别为95.0%和86.9%。误穿动脉发生率,股静脉穿刺最高为11.7%,其次是颈内静脉穿刺5.7%,锁骨下静脉穿刺最低为3.9%。锁骨下静脉穿刺相对比颈内静脉更易发生气胸、血胸。股静脉穿刺置管深静脉血栓发生率高达4.8%.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和静内静脉穿刺置管均未出现深静脉血栓。结论深静脉置管术安全、可靠。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穿刺过程的配合能力选择适当的置管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有创动脉(Invasive Blood Pressure,IBP)监测在老年患者骨科手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筛选患者94例,均同时在术中进行有创血压测量以及无创血压(Non-Invasive Blood Pressure,NBP)测量,计算各个时间段IBP、NBP检测下SBP差值(SD)、NAP差值(MD)、DBP差值(DD),统计血压波动情况。结果手术开始后,SD、MD高于基础值,DD低于基础,SD在缝皮时达到高峰,MD在切片后60 min达到高峰,DD在切皮时达到高峰,不同时间段SD、MD、DD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51患者出现过血压波动,IBP检出162例次,均为即刻发现,NBP检出147例次,IBP检出后2~6 min后测得。结论 IBP监测血压及时性、准确性更好,更有助于调整麻醉策略,以保障手术安全。  相似文献   

6.
深静脉穿刺置管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深静脉置管术通常是指自颈内静脉穿刺或经锁骨上、下径路,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入上腔静脉。是目前临床上输血、补液、静脉内营养支持、给药和测定中心静脉压的公认的重要诊疗措施,具有留置时间长、输液速度与量随机可控、患者痛苦少等优点,并为临床上进行  相似文献   

7.
孙香美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8):1228-1229
我院自2004年以来对肿瘤患者采用深静脉穿刺.手术过程平稳,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深静脉穿刺置管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深静脉穿刺的应用日趋广泛,本科2006-2008年间行深静脉穿刺115例,现将其应用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周蓉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5):280-281
目的探讨动脉压迫止血器在桡动脉置管护理中穿刺点渗血时止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接受桡动脉穿刺置管术后穿刺点渗血患者32例,采用数字随机法进行分组,对照组16例采用了无菌纱布压迫,弹性绷带进行加压包扎;试验组16例采用止血器压迫止血,观察止血时间、效果及并发症。结果实验组的每天换药次数、意外拔管例数、平均置管日分别为1~2、0、4.9,低于对照组的4~5、5、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桡动脉置管术后行动脉内压力监测,穿刺点渗血采用动脉压迫止血器止血的效果好,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技术在肝胆外科的临床应用范围、效果及实用性。方法在超声引导下根据不同的临床要求采用不同穿刺部位、微创的方式解决相关的临床问题。结果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技术可有效治疗各种囊性积液、重症胆囊炎、晚期肝外胆道肿瘤所致梗阻性黄疸、不同原因所致胆管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胆囊窝积液等。结论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技术是一项有效、微创、价廉、操作简单的引流技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分析心外ICU患者在动脉置管之后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研究品管圈对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作用和意义。方法确定以"减少动脉置管的非计划性拔管"为品管圈活动主题,全体圈员按计划按程序各尽其责开展活动。结果动脉置管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由开展品管圈活动前的10.3%降低到开展品管圈活动后的2.99%。结论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针对性地采取适当的防范措施,能够显著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12.
13.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桡动脉测压是接受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者进行血压监测的常规方法,但有血栓形成或栓塞引起血管阻塞及置管时间过长引起感染的危险,需加强护理,为避免上述情况出现。现将体外循环术后桡动脉测压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60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肝囊肿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宝东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1):145-145
目的:探讨60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肝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本院收治的60例肝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0例肝囊肿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前肝囊肿患者临床症状评分为(75.3±10.2)分,术后肝囊肿患者临床症状评分为(36.7±8.3)分,术后临床症状评分明显低于术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临床疗效评价,治愈31例(51.7%),显效20例(33.3%),有效9例(15.0%)。12例(20%)发热,6例(10%)有肝区疼痛,术后72h获得不同程度的缓解。结论: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肝囊肿临床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经皮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al Drainage,PTCD)治疗胆道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入院的60例胆道梗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实验组则采用经皮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比较两组患者近期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相关临床指标与术后并发症.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TBIL为(170.25±39.72)μmol/L、DBIL为(74.99±29.04)μmol/L、AST为(62.12±20.35) U/L、ALT为(58.11±25.14) U/L、GGT为(221.88±80.72) U/L、ALP为(253.36±81.21)U/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43.08±46.55)μmol/L,(90.73±31.27)μ mol/L,(84.28±22.27)U/L,(99.25±35.09) U/L,(316.45±86.66)U/L,(320.02±83.94)U/L];总体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3.33%)显著低于对照组(60.00%),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经皮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胆道梗阻的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具有借鉴性.  相似文献   

16.
深静脉穿刺置管的实施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深静脉置管是一项非常实用的技术.它可以迅速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还是肠外营养,肿瘤化疗、心脏起搏器的安装以及许多介入治疗中的必备技术。笔者结合我科患者临床穿刺实施及护理过程,探讨深静脉穿刺置管方法及护理措施,寻找减少和预防深静脉穿刺置管并发症发生的对策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临床工作中常因水肿、休克、血管硬化等因素给静脉穿刺带来一定的困难。为了建立血管通路 ,确保能及时准确的给药 ,我们采用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 ,不仅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还减轻了护理工作量。临床工作中对 8例静脉穿刺困难的病人采用了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8例 ,男性 5例 ,女性 3例 ,年龄 5 6~ 80岁 ,平均年龄 65岁 ,昏迷病人 6例 ,置管时间最长 60 d,最短时间 2 3d,平均置管时间 43 d。2 穿刺方法和护理2 .1 穿刺前准备2 .1.1 病人准备 :应向病人及家属解释穿刺的目的与方法 ,以取得病人…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91例重症监护室(ICU)患者动脉置管应用护理进行回顾总结,探讨ICU危重患者的抢救中动脉置管的应用及其护理,得出应用动脉置管对危重患者进行有创血压监测、采集血气分析标本能够提供准确、及时、连续的数据检测指导临床,为保证重症患者的救治提供有利途径,提高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静脉留置针两种穿刺置管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月英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2):1874-1875
目的:比较两种静脉留置针穿刺置管方法对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改进静脉留置针穿刺置管方法.方法:选择妇科患者3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学教科书上的常规方法操作;实验组在常规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进针见同血后即停止进针,左手握持固定针芯,并继续绷紧皮肤,固定静脉,右手顺血管方向推进外套管大部分后,左手松开针芯,右手继续将外套管完全送人血管,然后撤出针芯.比较两组患者的穿刺成功率.结果:穿刺成功率实验组为96.0%,对照组为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留置针穿刺见回血后固定针芯和静脉血管,先推进外套管再退针芯的进针置管方法有利于提高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李翠红  易静  丁斌  孙辉 《江西医药》2013,48(2):134-135
目的评价腹腔穿刺置管引流对顽固性肝源性腹水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6例顽固性肝源性腹水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利用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套件行腹腔穿刺置管进行持续性或间断腹水引流,对照组则利用常规方法行腹腔穿刺放腹水,且根据患者腹水情况进行多次腹腔穿刺。结果置管引流组总有效率为93.3%,而常规治疗组总有效率则为76.9%,P〈0.05。结论腹腔穿刺置管腹水引流操作简便,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