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缓解癫痫患儿家庭的慢性悲伤情绪。方法将90名癫痫患儿家长随机分为对照组50名和观察组40名,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予针对性集体干预和个别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采用ABQ问卷和父母用应对方式量表(CHIP)评估两组患儿家长心理状况和应对方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ABQ问卷各情绪评分以及总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应对方式总分及分量表1、2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癫痫患儿家庭存在慢性悲伤,早期评估并实施针对性干预,有利于缓解癫痫患儿父母心理负担,减轻其家庭慢性悲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白血痛患儿父母心理健康状况、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 将入选的128名白血病患儿父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人.对照组患儿父母接受常规临床护理指导及心理护理,观察组患儿父母接受为期6周的心理干预.采用一般情况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应对方式问卷进行测评.结果 干预前患儿父母SCL-90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S个因子评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5,P<0.01);干预6周后观察组此5个因子评分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观察组干预后退避、自责消极应对方式减少,求助及解决问题积极应对方式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运用心理干预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儿父母的心理健康状况和负性情绪,并调整其应对方式,为患儿的康复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可促进患儿早目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改善急性白血病患儿负性情绪及其应对方式。方法将100例急性白血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上,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根据患儿灵性需求实施针对性干预。连续干预1个月后评价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焦虑及抑郁评分、应对方式评分显著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均P<0.01)。结论急性白血病患儿存在多方面灵性需求,针对性灵性护理可有效改善其心理状态及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白血病患儿父母心理健康状况、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的128名白血病患儿父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人。对照组患儿父母接受常规临床护理指导及心理护理,观察组患儿父母接受为期6周的心理干预。采用一般情况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应对方式问卷进行测评。结果干预前患儿父母SCL-90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5个因子评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5,P〈0.01);干预6周后观察组此5个因子评分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观察组干预后退避、自责消极应对方式减少,求助及解决问题积极应对方式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运用心理干预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儿父母的心理健康状况和负性情绪,并调整其应对方式,为患儿的康复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可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心理剧治疗对改善癫痫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应对方式的作用.方法 将60例癫痫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予抗癫痫药物治疗及一般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心理剧治疗,4周为1个疗程.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及应对方式问卷对患者进行治疗效果评定.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SAS和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不成熟的应对方式(自责、幻想、退避)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心理剧治疗能使癫痫患者较多地使用成熟的应对方式,能改善癫痫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是促进癫痫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家庭参与式绘画治疗对心境障碍青少年情绪调节及亲子关系的干预效果。方法将70例心境障碍青少年按照病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另予家庭参与式绘画治疗干预,共8次。比较两组干预前和干预后的情绪调节与亲子关系。结果观察组干预后情绪调节量表重新评价维度得分,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的情绪控制、积极认知和家庭支持维度得分,父母依恋量表信任、沟通维度和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情绪调节量表表达抑制维度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家庭参与式的绘画治疗可改善心境障碍青少年的情绪调节能力,增进亲子依恋度,改善家庭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接纳与承诺疗法对脑瘫患儿行为问题及其父母焦虑、抑郁、养育心理灵活性的影响。 方法 将60例有焦虑或抑郁情绪的脑瘫患儿及父母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接纳与承诺疗法干预。干预前及干预8周后运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父母养育心理灵活性问卷和儿童行为问卷进行评价。 结果 干预8周后,干预组脑瘫患儿行为问题、脑瘫患儿父母焦虑和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父母养育心理灵活性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 结论 采用接纳与承诺疗法干预可缓解脑瘫患儿父母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其养育心理灵活性,降低患儿行为问题。  相似文献   

8.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调整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家庭干预对癫痫患儿家庭支持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12例癫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仅实施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实施为期1年的家庭干预,包括家庭教育和家庭访视。于患儿出院前、出院1年后评定家庭支持功能、生活质量及疗效。结果出院1年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3.2%,对照组为32.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观察组癫痫患儿家庭支持及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家庭干预有利于指导家长向患儿提供有效的家庭支持,促进疾病恢复,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的心理干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PGS)患者焦虑及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0例PG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评估患者需求,讲解与分析PGS发生原因等知识,给予松弛疗法、腹部按摩及家庭干预等心理干预措施.连续干预15 d后评价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胃肠功能各项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心理干预可有效缓解PGS患者的焦虑状况,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理剧治疗对改善癫痫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应对方式的作用。方法将60例癫痫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予抗癫痫药物治疗及一般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心理剧治疗,4周为1个疗程。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及应对方式问卷对患者进行治疗效果评定。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AS和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不成熟的应对方式(自责、幻想、退避)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心理剧治疗能使癫痫患者较多地使用成熟的应对方式,能改善癫痫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是促进癫痫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