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养老机构老年人护理安全影响因素200例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养老机构老年人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以增强养老机构护理管理者的管理意识和能力,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方法应用本课题组自行设计的"老年人医疗护理安全问题"调查问卷,对200名居住在养老机构的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71%老年人认为是由于"跌倒"所致;18.5%老年人认为是由于"坠床"所致;8.5%老年人认为是由于"窒息"所致.结论影响养老机构老年人护理安全最重要的因素是自身的跌倒,其次是坠床和窒息.  相似文献   

2.
汪德群  张颖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14):549-549,571
目的:调查养老机构老年人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以增强养老机构护理管理者的管理意识和能力,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方法:应用本课题组自行设计的“老年人医疗护理安全问题”调查问卷,对200名居住在养老机构的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71%老年人认为是由于“跌倒”所致;18.5%老年人认为是由于“坠床”所致;8.5%老年人认为是由于“窒息”所致。结论:影响养老机构老年人护理安全最重要的因素是自身的跌倒,其次是坠床和窒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析长沙市养老机构的现状,为进一步完善养老事业提供对策。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分别对随机抽取的长沙市28家养老机构500名入住的老年人和140名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了解老年人对其居住的养老机构的满意度、养老机构内医护人员的配备情况等,采用Excel软件对调查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结果:长沙市28家养老机构中9家是公办的,占32.1.0%;500名老年人中255名老人对其居住的养老机构较为满意,满意度达51.0%;28家养老机构中平均每15个老年人中配有1名从业人员;从事养老服务工作的年限以5年以内的居多,占61.4%;有专科及其以上学历的工作人员占17.9%;经过专业化培训的医生和护士为9.3%。结论:养老机构的从业人员配置严重不足,经过专业化培训的医生和护士极少,从业人员学历偏低,专业知识不扎实,居住老人对养老环境满意度较低。政府应积极提高养老机构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提高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北京市养老机构老年人辅助器具配备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为政府相关资金投入及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北京市306家养老机构管理者进行调查。结果:仅20.92%的机构体验试用过辅助器具,29.74%的机构未配备任何辅助器具,全部管理者表示如有政策支持则愿意配备辅助器具,96.74%的管理者认为有必要配备辅助器具,91.50%的管理者希望政府免费配备必要的辅助器具并增加专项资金投入。结论:目前北京市养老机构老年人辅助器具配备状况不佳,管理部门应加大对辅助器具的资金支持力度,为保证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和老年人安全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北京市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对预防安全问题的需求情况,为养老机构制定护理安全措施,提高护理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北京市入住16所不同级别的养老机构的1 025位老年人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结果:98.5%的老年人认为安全问题非常重要,96%的老年人需要安全知识的指导,87.6%的老年人需要提供安全辅助用具,57.8%的老年人认为需要加强照顾者管理。结论:养老机构应根据老年人对护理安全的需求特点,进一步提升护理质量;根据老年人对护理安全相关信息的需求,进一步强化防范意识;根据老年人对护理安全预防措施的需求,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北京市社会福利机构老年人护理安全工作的影响因素,为制定和改进在社会福利机构护理安全方面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自填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北京市3所福利机构的250位老年人随机进行调查。结果:针对调查问卷中列举的11项不安全因素,有81位老年人认为跌倒为最常见的不安全因素占32.4%;影响老年人护理安全问题的最主要因素与老年人的年龄、文化程度和照顾者的职业、是否经过培训以及居室环境设施等因素有关。结论:养老机构中要注重运用各种形式加强老年人自我防护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加强护理人员以及照顾者的基础护理职业培训,加强完善老年人居室环境安全设施的建设,从而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城市不同代际人群的养老态度.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成都市509名市民进行调查,包括371名中老年对本人的养老态度和138名子女代对父母的养老态度.结果 选择居家养老的占80.9%;养老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主要为情感需求,占37.7%;认为子女养老的困难主要是时间紧张,占49.9%;如果选择机构养老,将医疗保健作为主要考虑因素的占32.6%;认为养老机构存在服务差的占43.0%;表示不知道社区养老的占73.5%;两代人养老态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职业、收入和健康状况的人群养老态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家庭养老是绝大多数人的选择,但子女养老存在较多困难,中老年人群对机构养老的认可度较低,对社区养老的知晓度低.政府应加强对社会养老事业的支持,建立完善的养老体系;改进机构养老工作;加强社区养老机构的建立与宣传.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遵义市城区老年人养老及投资观念,为制定养老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遵义市城区294名老年人进行调查并分析。结果 294名老年人中,180名(61.2%)老年人认为最理想的养老方式为居家养老,156名(53.1%)认为最理想的居住方式为与子女同住,273名(92.9%)老年人选择公办机构养老,影响老年人选择养老机构的主要因素有医疗保健、绿化环境、服务价格、服务质量、交通便利、服务态度等。在养老投资观念上,计划每月投入养老的金额在2 000元以下者占65.3%,完全不投入者占28.9%;计划将月收入的1/5用于养老者占27.9%,2/5者占32.0%,3/5者占19.7%,4/5者占12.6%,7.8%的老年人计划将全部月收入用于养老。结论在经济欠发达的遵义地区,老年人养老观念较为传统,家庭养老依然是养老方式的主流,与子女同住依然是老年人最理想的居住方式。在选择养老机构时,医疗保健条件好、收费在2 000元/月以内的公办机构是老年人的首选。在今后的养老方式改革与发展中应注重医疗保健设置及亲情关怀,给老年人以健康保障及家的温馨感觉。在大力发展公办养老机构的同时,结合老年人的经济情况,建设一些优质的民营养老机构,以品牌效应带动养老产业的发展,满足养老需求。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老年人、医疗机构护理人员及养老机构工作者对医养结合的认知与态度,为制订医养结合实施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于2016年7-9月在河南省4市抽取3组人群共963人,包括老年人599人,医疗机构护理人员248人,养老机构工作者116人,使用自行编制的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共发放问卷1 000份,收回有效问卷963份,有效回收率为96.3%.3组人群对医养结合认知度均不高;对医养结合养老护理服务中各项内容需求各异,并且对中医药保健服务的需求一致偏低;对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人员能力需求最高的是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最低的是管理者学历水平,老年人需求评分分别为(4.803±0.453)、(3.124±1.246)分,养老机构工作者分别为(4.819±0.468)、(2.698±1.346)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推行过程中,应注重对非城市老年人的宣传,提升生活设施和生活护理服务质量,逐步对护理人员与老年服务人员统筹管理、实施分层培训.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养老院老龄人员与老年护理人员对养老院服务需求界定的差异。方法随机在宿州市10家养老院抽取老龄人员208人,老龄护理人员77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在148例61~70岁老人中认为情感需求最重要的为84人,占56.8%,在60例71~80岁老人中认为医护需求最重要的为29人,占48.3%;2在208份老龄人员问卷中有97份问卷回答情感需求最重要,占46.6%,在77份老龄护理人员问卷中有26份问卷回答安全需求最重要,占33.8%。对养老院老龄人员与老年护理人员情感及安全需求的界定,P〈0.01,有显著差异性。结论大幅提高老龄人员的生活质量,全面提升对老龄人员的服务,全方位提高对老龄人员的服务质量,应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关注老年人的“精神赡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提到“养老”,习惯上常将其理解为物质上的供给和经济上的资助。其实,这种理解失之偏颇。因为对于“养老”来讲,物质或经济上的支持固然重要,但对老年人,还有一项需求不能或缺,那就是“精神赡养”。 据《法制日报》前不久发表的调查称,北京市去年6000件民事纠纷中,涉及老年人生活的占600件,其中,最多的是“精神赡养”纠纷。《老同志之友》杂志今年第二期透露,据北京市调查:目前有1/3的老人身边无子女,而且26%的老人生活在“空巢家庭”中,还有7.4%的老人独身;通过社会调查,有48%的家庭明确表示老年人最需要“精神安慰”;北京市城区约47%的老人认为,子女孝敬父母最重要的表现是对父母主动关心、问寒问暖、相互交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养老机构入住老年人存在的安全问题,探究有效的解决办法.方法 对江汉油田养老机构入住的928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和查阅病历资料.结果 入住老人存在一些不安全因素;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高;硬件设施不能达到安全标准;老年人安全认知率较低.结论 加强对养老机构环境、设施的适老工程改造;规范老年人慢性病的管理;加强对入住老人的安全知识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保定市养老机构进行现况调查,了解机构养老的供需现况,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为保定市医养结合模式发展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采用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随机抽取保定市13家养老机构中的362位老人,以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为工具,了解其医疗与养老需求;通过访谈养老机构负责人,了解老年人养老和医疗需求供给状况。结果 保定市养老机构入住老人调查结果中,老年人对于日常照料需求中的“护理人员协助床椅/床与床转移”的需求最强烈(45.58%),对“护理人员协助进食”需求最弱(8.01%);医疗保健需求中,老人对“护理人员定期测量血压”的需求度最高,为55.52%;在心理需求中,高达95.58%的老人表达了希望儿女来探望,而对此条目的满意度却较低,为74.27%。在养老机构供给状况中,受访的13家养老机构中获得医疗经营许可的只有3家(23.08%);在医疗卫生服务内容上,53.84%的养老机构可提供“常规体检”和“健康咨询”服务,38.46%可提供“医疗诊断”,而能够提供“康复治疗”和“临终关怀”的机构最少,只占30.76%。结论 保定市养老机构需要加快建立医养机构合作机制、努力建设优质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北京市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进行调查和综合评价,为相关标准的研究和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北京市59所养老机构进行调查,并利用综合评价的方式,将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分为优、中、差三档。结果:北京市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结论:北京市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管理部门应加快制定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管理与评价标准,最大程度的保障老年人权益。  相似文献   

15.
李娟  吴炳义  马晨  毕玉  杨瑞贞 《中国全科医学》2016,19(17):2068-2071
目的 调查养老机构资源配置状况,对不同类型养老机构资源配置的效率及规模报酬进行比较。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于2014年3月-2015年9月对济南市和青岛市126家养老机构负责人进行面对面现场问卷调查。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包括基本情况、投入情况、产出情况。基本情况包括养老机构所处地点、类型等;投入指标包括养老机构的开放床位数、护理人员数、业务投入、固定资产;产出指标包括入住人数、半自理及不能自理人数、业务收入。利用DEAP 2.1软件进行数据包络分析(DEA),包括相对有效性投入指标、产出指标;资源配置效率调整分析;资源配置规模报酬分布情况。结果 126份调查问卷中回收118份,回收率为93.7%,其中有效问卷107份,有效回收率为84.9%。养老机构处于济南市46家,青岛市61家;公立养老机构50家(46.7%),私立养老机构57家(53.3%)。107家养老机构的资源配置总有效率为48.6%(52/107)。公立与私立养老机构相对有效性护理人员数、业务投入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公立与私立养老机构总有效率、相对有效性开放床位数、固定资产、入住人数、半自理及不能自理人数、业务收入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公立与私立养老机构开放床位数、护理人员数、业务投入、固定资产、半自理及不能自理人数需要调整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公立与私立养老机构入住人数、业务收入需要调整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公立与私立养老机构资源配置规模报酬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28,P=0.892)。结论 107家养老机构的资源配置总有效率达到48.6%,投入和产出基本相匹配。在投入一定时,公立和私立养老机构均应增加半自理及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数,相比而言,公立养老机构需要调整率更高。公立养老机构还应增加固定资产投入,私立养老机构还应增加业务投入和入住人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城镇老年人居家养老的照顾需求。方法:利用自编的调查问卷对衡阳市区463位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及居家养老的照顾需求进行调查。结果:89.0%的老人倾向居家养老方式,76%的老人选择靠近子女居住;100%的城镇老人认为有必要为居家养老提供各种照顾服务。94.0%的老人认为居家养老需要护理技术服务,85.5%的老人认为需要健康教育与指导,68.7%的老人认为需要基础护理,42.5%老人认为需要居家康复照顾。不同性别、年龄、自理能力老人对“护理技术服务”需求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健康教育与指导”、“基础护理”、“康复照顾”需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居家养老仍然是我国城镇居民主要的养老方式,政府和有关部门需根据不同老人的居家养老照顾服务需求内容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不同性质养老机构老年人的一般情况和生活质量(QOL),探讨养老机构老年人医疗、康复及护理工作的内容和要求。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及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流行病学组《老年人生活质量调查表》对公办和民办养老机构的老年人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老年人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及慢性病种数与选择养老机构有关;两种养老机构老年人QOL中下水平;公办养老机构老年人QOL总分高于民办机构老年人;影响养老机构老年人QOL的因素依次为生理情况、心理状况、经济状况及社会状况。结论:不同性质养老机构老年人QOL有差异,老年人应根据自身特点选择适宜的养老机构,养老机构应根据老年人的特点提供个性化的医疗、康复及护理服务,以便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智慧养老服务的发展状况及供需匹配情况并提出合理的建议。方法 应用线上问卷星平台和线下现场调查相结合的方式,收集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中山东、浙江、山西、河南、云南、贵州六个省份的60岁及以上老人和养老机构的相关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卡方检验进行智慧养老服务的现状描述和供需差异分析。使用SPSS 22.0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结果 在调查的1 328名老人中,有305名老人使用过智慧养老服务。其中对智慧养老服务非常满意的老人占使用人数的42.3%,比较满意的占33.8%。在调查的46家养老机构中,有7家养老机构提供智慧养老服务,占15.2%。供需匹配中,养老费用和服务类型,P<0.05。结论 智慧养老的满意度高,发展前景好。智慧养老服务供给比例不高,供给方式多样。智慧养老服务供需不匹配。养老费用在月1 000元以下的情况下,老年人的服务需求大于机构的服务供给;在月3 000~5 000元的情况下,老年人的服务需求小于机构的服务供给。对于医疗护理服务、生活照料服务、精神慰藉服务和老年教育服务,老年人服务需求大于养老机构服务供给。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威海市多种养老形式老人心理卫生需求现状。方法:选取威海市4个行政区各种形式养老机构中的60岁以上老年人1 000人,随机发放自制调查问卷,用SPSS 11.5统计软件处理数据。结果:社会民营养老院和传统家庭养老老年人幸福感较好的占比例较高,医疗型养老院和民政普通养老院养老的幸福感较好的占比例较低,社区居家养老的幸福感较好的占的比例最低。结论:不同养老方式对老年人心理卫生需求存在明显差异,需加强社区及养老机构专业心理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目的用质量差距模型分析我市养老服务机构养老护理质量现状,为提高养老护理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以养老机构工作内容及养老护理员服务能力为基础自行设计服务质量与实际感知的养老护理服务质量问卷,于2019年9—12月对我市及周边县区的8所养老服务机构内的513位老人进行调查,调查养老机构内老人期望的养老护理过程服务质量与实际感知到的服务质量。结果养老机构内老人期望的养老护理服务质量平均得分为(17.35±0.89)分;感知到的养老护理服务质量平均得分为(15.05±0.98)分,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期望的养老护理服务质量各因子由高到低排序为康复护理为(4.52±1.07)分、心理护理为(4.42±1.09)分、技术护理为(4.26±0.89)分、生活照料为(4.15±0.91)分;感知到的养老护理服务质量各因子由高到低排序为生活照料为(3.92±1.22)分、康复护理为(3.91±1.04)分、心理护理为(3.91±0.93)分、技术护理为(3.58±1.05)分。24个条目中除睡眠照料、饮食照料、消毒、冷热应用4个条目期望值与感知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条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老护理质量亟待提高,养老服务机构可根据期望值与感知值的差异,从差距一到差距四,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方案,全面提升养老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