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激动剂罗格列酮对内毒素(LPS)致大鼠肺组织炎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A组)、罗格列酮对照组(B组)、LPS模型组(C组),以及低、中、高剂量罗格列酮组(D组、E组、F组)。HE染色观察各组肺组织炎症;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巨噬细胞数;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BALF中的TNF-α、IL-1β和IL-8。结果与A组比较,C组肺组织炎症积分,BALF中的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巨噬细胞数及TNF-α、IL-8、IL-1β均明显增加;与C组比较,D、E、F组除IL-1β外,肺组织炎症积分,BALF中的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巨噬细胞数及TNF-α、IL-8均明显下降,E、F组与C、D组及F组与E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罗格列酮能下调TNF-α和IL-8表达,减轻肺组织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
罗格列酮联合氨基水杨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罗格列酮联合5-氨基水杨酸(ASA)对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及相关细胞因子表达。方法参照2000年全国炎症性肠病学术研讨会制定的对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建议,纳入2004年7—11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门诊确诊的慢性轻、中度活动期UC,1个月内未使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病例,排除感染性结肠炎、肠道阿米巴病、心肝肾功能不全者。治疗前后行血粪常规、肝肾功能、结肠镜检查。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口服5-ASA 2g/d;治疗组加服罗格列酮4mg/d,临床观察期4周,4周后乙状结肠镜复查,进行疾病活动度、组织学评价,并观察治疗前后结肠上皮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NF-κB p65的表达。结果UC疾病活动指数积分在治疗组由平均5.87下降到1.86,完全缓解率为71.4%,部分缓解率为23.8%;对照组从6.05下降到2.57,完全缓解率为57.1%,部分缓解率为19.0%。组织学分级下降也高于对照组;PPARγ表达明显增加,NF—κB核阳性率明显降低,且两者之间有相关性。结论罗格列酮与5-ASA或柳氮磺吡啶联合应用较后者单独应用能够提高UC的治疗效果;UC时PPARγ表达降低,PPARγ配体可促进其表达增加;PPARγ缓解结肠炎症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活化完成,并可能代表UC治疗的一个新动向。  相似文献   

3.
罗格列酮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其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并探讨其可能存在的机制。方法应用三硝基苯磺酸(TNB)/乙醇灌肠制备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实验设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药物组(柳氮磺胺吡啶组,100 mg/kg)、罗格列酮给药组(2 mg、4mg、8 mg/kg),每天灌胃给药1次,给药时间从造模后第2天开始至实验结束共8 d,观察大鼠疾病活动指数(DAI)、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及组织学评分(HS)。生化法检测大鼠结肠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DAI、CMDI、HS明显增加(P<0.01),结肠组织MPO活性、MDA水平显著升高(P<0.01),SOD活性下降(P<0.01)。罗格列酮4 mg、8 mg/kg和SASP可不同程度改善DAI、CMDI和HS(P<0.05,P<0.01),降低MPO活性和MDA水平(P<0.01),增加SOD活性(P<0.01)。结论罗格列酮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少脂质氧化,增加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配体罗格列酮(RSG)在体外对人肝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CCK-8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25、50、100、200μmol/L)RSG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Hoechst33258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凋亡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及分析细胞周期;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观察Bcl-2、Bax的mRNA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Bcl-2、Bax蛋白的表达。结果RSG对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率与浓度呈正相关。肝癌HepG2细胞的凋亡率与RSG浓度呈正相关;与对照组比较,加药组S期细胞百分率降低,G1期细胞百分率升高(P均〈0.05)。100、200μmol/L RSG组的凋亡细胞较对照组明显增加,且浓度越高增加越显著。RSG干预肝癌HepG2细胞后,Bcl-2的mRNA及蛋白表达在肝癌细胞中下调,而Bax的mRNA及蛋白在肝癌细胞中表达上调。结论RSG可通过激活PPARγ、调节Bcl-2和Bax的水平而在体外抑制肝癌细胞生长,并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5.
罗格列酮联用维甲酸抗胃癌裸鼠移植瘤血管生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激动剂罗格列酮(ROS)联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人胃低分化黏液癌MGC-803细胞的裸鼠移植瘤血管生成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抗血管生成的可能机制。方法建立胃癌裸鼠移植瘤模型,荷瘤裸鼠随机分为荷瘤未用药组、ROS组(ROS 25 mg·kg~(-1)·2d~(-1))、ATRA联用ROS低剂量组(ROS 18 mg+ATRA 11 mg·kg~(-1)·2d~(-1))、中剂量组(ROS 30 mg+ATRA 11mg·kg~(-1)·2d~(-1))、高剂量组(ROS 50 mg+ATRA 11mg·kg~(-1)·2d~(-1))。用药40d后,观察各组裸鼠移植瘤体积变化及抑瘤率;利用免疫组化观察移植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对移植瘤中的微血管密度(MVD)进行计数,同时用RT-PCR技术观察VEGF及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结果①ROS组能缩小瘤体体积,其与荷瘤未用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TRA联用ROS低剂量,与ROS组抑瘤率相当(P>0.05),随着ROS剂量增加,抑瘤率增加,呈剂量依赖关系;②ROS组能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降低VEGF、HIF-1αmRNA的表达;ROS与ATRA联用,随着ROS剂量增加,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降低VEGF、HIF-1αmRNA的表达更明显(P<0.05)。结论25mg·kg~(-1)·2d~(-1)ROS有一定抑瘤效果,ATRA与ROS联用可发挥协同抗肿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基因(PTEN)途径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6.
PPARγ在心血管疾病防治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s)是一类由配体激活的核转录因子超家族成员。研究发现PPARs有3种亚型:PPARα、PPARβ(亦称PPARδ)和PPARγ。PPARγ是参与调节糖、脂质代谢的重要因子,在血管、心脏组织均有表达,参与调节炎症,细胞凋亡,平滑肌迁移,增殖与动脉粥样硬化等病理过程〔1〕。本文就PPARγ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介绍。1 PPARγ分子结构及配体1 .1 PPARγ分子结构人PPARγ基因位于第3号染色体3p2 5位。鼠PPARγ位于第6号染色体E3F1位〔2〕。人与小鼠PPARγ基因全长均>1 0 0kb ,由于启动子和5’端…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保钾利尿剂阿米洛利治疗长期应用罗格列酮的老年SD大鼠,在观察其疗效和安全性的同时评价阿米洛利对罗格列酮导致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可能的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罗格列酮组、阿米洛利组、阿米洛利联合罗格列酮组,每组10只。3周龄起灌胃给药,时间6个月。每月采血行生化检测,观察血电解质、尿电解质、肾功能、血糖、血脂等指标。6个月后行心脏超声检查观察大鼠心脏功能。大鼠处死后称取心、肝、肾,留取组织行病理检查,观察各脏器的病理学状态。观察罗格列酮和阿米洛利对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药物干预SD大鼠6个月后,罗格列酮组出现明显血钠偏高,联合用药组血钠水平介于罗格列酮组与对照组之间。心脏超声检查发现罗格列酮组大鼠的左室后壁收缩期厚度与舒张期厚度、收缩期室间隔厚度与舒张期室间隔厚度均有所增加,而联合用药组心脏超声各项指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肌组织学检查中罗格列酮组出现心肌组织受损,而联合用药组基本无心肌组织破坏。结论罗格列酮可加重心肌损伤,联用阿米洛利可减轻罗格列酮治疗中对心脏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对博莱霉素诱导小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干预及可能保护机制。方法 C57BL/6小鼠分为空白对照(Control)组、模型(M)组、罗格列酮治疗(M+L)组。小鼠气管内注射博莱霉素复制ARDS模型,次日灌胃14 d,第28天处死。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计数炎症细胞总数并分类。苏木素-伊红(HE)、Masson染色观察肺组织炎症、纤维化改变及胶原蛋白表达;SQ-PCR检测肺组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 mRNA表达;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肺组织PPARγ/IGF-1阳性表达率。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M组BALF炎症细胞增加,肺组织出现炎症及纤维化改变、胶原蛋白表达增加、PPARγmRNA表达及阳性表达率降低、IGF-1 mRNA表达及IGF-1阳性表达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M组比较,M+L组BALF炎症细胞降低,肺组织炎症细胞、炎症及纤维化改变减低、胶原蛋白表达降低、PPARγmRNA表达及阳性表达率增加、IGF-1 mRNA表达及IGF-1阳性表达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罗格列酮可减轻博莱霉素诱导小鼠ARDS及纤维化改变,其机制可能与激活PPARγ、抑制IGF-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罗格列酮(ROSI)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肺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75只,按随机表法分为假手术组、ANP组和罗格列酮处理组(ROSI组).采用胆胰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制备ANP模型.ANP组在制模后30 min股静脉注射10%二甲基亚砜(DMSO)0.2 ml/100 g体重.ROSI组在制模后30 min股静脉注射10% DMSO溶解的ROSI 6 mg/kg体重.假手术组在胆胰管内注入等容积生理盐水,术后30 min股静脉注射等量10% DMSO.术后3、6、12 h分批处死大鼠,取血检测血清淀粉酶,测肺湿、干重比(W/D),取肺组织行病理学检查,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肺组织STAT1蛋白及磷酸化STAT1(p-STAT1)蛋白表达.结果 ANP组血淀粉酶活性、肺W/D、肺组织病理评分均随时间延长逐渐升高,在各时点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值均<0.05),12 h时达峰值,分别为(5017±203) U/L、3.12±1.30、(3.33±0.18)分;STAT1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p-STAT1的表达水平则在3h达到峰值,为0.87 ±0.06,以后逐渐下降,但仍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值均<0.01).ROSI组12 h时的血淀粉酶活性、肺W/D、肺组织病理评分分别为(1912±164) U/L、1.83 ±1.26、(2.78±0.16)分,均显著低于同时点的ANP组(P值均<0.05);STAT1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3、6、12 h的p-STAT1表达量分别为0.41±0.04、0.22 ±0.05、0.15 ±0.03,均显著低于同时点的ANP组(P值均<0.05).结论 罗格列酮对ANP大鼠的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早期抑制肺组织STAT1蛋白磷酸化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罗格列酮对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及迁移行为的影响.方法 组织贴块法原代培养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胞浆内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鉴定细胞.取第5代纯化细胞无血清培养使细胞同步,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或碱性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诱导细胞增殖和迁移,之前不加或加入罗格列酮(1、5和10μmol/L)进行预处理.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细胞核内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分布,Boyden趋化小室观测细胞迁移能力.结果 罗格列酮能够显著抑制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或碱性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诱导的平滑肌细胞核内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抑制细胞由G0/G1期向S期的转变,抑制细胞在Boyden室间的迁徙,且呈明显的荆量依赖关系(P<0.0001).结论 罗格列酮能够抑制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或碱性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烟雾暴露对大鼠肺血管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表达的影响及其在肺血管重塑中的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烟雾暴露6周组、烟雾暴露12周组,建立大鼠烟雾暴露模型.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形态学改变,测量肺血管管壁厚度与血管外径的比值(WT%)及管壁面积与血管总面积的比值(W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肺血管PPAR-γ的表达量,并分析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①烟雾暴露6周组WT%及WA%[(45.61±2.43)%及(59.69±12.59)%]与烟雾暴露12周组[(54.23±6.22)%及(76.26±8.36)%]均高于对照组[(32.89±7.65)%及(33.05±14.8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烟雾暴露12周组WT%及WA%高于烟雾暴露6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②烟雾暴露6周组与烟雾暴露12周组PPARγ蛋白表达[(0.48±0.08),(0.37±0.07)]均低于对照组(0.51±0.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烟雾暴露12周组PPAR-γ蛋白表达低于烟雾暴露6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肺血管PPAR-γ与WT%及WA%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715和-0.683,P值均<0.05).结论 烟雾暴露可下调大鼠肺血管PPAR-γ的表达,参与肺血管重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及其配体在博莱霉素诱导大鼠肺纤维化中的作用及参与机制。方法将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生理盐水对照组、罗格列酮对照组、博莱霉素组、罗格列酮干预组,经气管内注射博莱霉素建立肺纤维化模型。采用Masson染色观察肺组织形态学变化;碱水解法检测肺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免疫组化及荧光定量RT-PCR检测PPARγ、MMP-9和TGF-β1的表达。结果气管内注入博莱霉素后,肺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胶原沉积、MMP-9、TGF-β1及PPARγ表达较生理盐水对照组增加(P均〈0.05);给予罗格列酮干预后,除PPARγ表达进一步增加,上述指标均下降(P均〈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博莱霉素组PPARγ蛋白水平与MMP-9和TGF-β1mRNA表达分别呈负相关(P均〈0.05)。结论 PPARγ参与了肺纤维化的发生;PPARγ及其配体罗格列酮可能通过抑制TGF-β1、MMP-9转录,从而减少胶原沉积,延缓博莱霉素诱导的肺纤维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罗格列酮(RGZ)干预对HSC-T6细胞增殖及对细胞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和血红素加氧酶1(HO-1)mRNA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HSC-T6细胞分为对照组、RGZ干预组和RGZ联合HO-1抑制剂ZnPP-IX处理组,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活力,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RGZ)对肝星状细胞(HSCs)中过氧化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及血红素加氧酶-1(HO-1)表达的影响。方法以体外活化的肝星状细胞(HSC-T6)为研究对象,分为:空白对照组、RGZ干预组、RGZ与锌原卟啉-Ⅸ(ZnPP-Ⅸ)共同干预组。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HSC-T6的增殖情况,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细胞上清液中透明质酸(HA)及Ⅲ型前胶原肽(PⅢP)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蛋白质印迹法及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PPARγ、HO-1的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多组间样本均数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LSD检验。结果RGZ干预组HSC-T6增殖活性及HA、PⅢP表达较空白对照组显著下降(P值均<0.01),但PPARγ、HO-1的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均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增加(PPARγ:2.97±0.22对比1.07±0.05,0.96±0.08对比0.31±0.03;HO-1:4.28±0.73对比1.80±0.36,1.83±0.26对比0.61±0.09),P值均<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GZ与ZnPP-Ⅸ共同干预组同RGZ干预组比较,HSC-T6增殖活性及HA、PⅢP表达有所升高(P值均<0.05);HO-1的的mRNA相对表达量(3.16±0.38对比4.28±0.73)和蛋白相对表达水平(1.31±0.17对比1.83±0.26)降低,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PARγ的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呈下降趋势。RGZ与ZnPP-Ⅸ共同干预组与空白对照组HO-1的mRNA相对表达量(1.80±0.36)及蛋白相对表达量(0.61±0.09)比较,明显增高,P值均<0.05。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同上述结果一致。结论罗格列酮诱导PPARγ表达增加进而抑制HSC增殖活化及胶原产生的作用可能是通过调控其下游HO-1的表达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小鼠肝脏肝组织核因子-κB(NF-κB)的活性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表达,及PPARγ配体罗格列酮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5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感染对照组、吡喹酮治疗组、罗格列酮治疗组及罗格列酮加吡喹酮治疗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建立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小鼠模型.用HE染色观察肝组织光镜下的病理改变.用Western blot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观察小鼠肝组织NF-κB的活性变化与PPARγmRNA的表达.结果罗格列酮加吡喹酮治疗组小鼠肝脏的炎性反应和纤维化病理改变较其他模型组轻(P<0.05).感染对照组NF-κB活性(141.11±15.37)最强,明显高于其余各组(正常对照组78.89±18.12;吡喹酮组112.89±20.17罗格列酮组108.89±20.47;罗格列酮加吡喹酮组88.89±19.34)(P<0.05).感染对照组[-27.315±(-6.348)].及吡喹酮治疗组[-25.647±(-5.694)]PPARγ mRNA表达较正常对照组[-16.557±(.3.022)]及罗格列酮治疗组[-18.217±(-4.498)]、罗格列酮加吡喹酮治疗组[-18.212±(-3.909)]显著减弱(P<0.05).结论PPARγ及NF-κB在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形成中起一定作用.PPARγ配体罗格列酮有明显的抗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效应,其抗纤维化机制与PPARγ配体激活PPARγ表达的同时抑制NF-κB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生物学特性、脂联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大鼠肝星状细胞培养后分成空白对照组;罗格列酮组;GW9662阻断组;罗格列酮+GW9662组。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情况;同时检测脂联素、PPARγm RNA及其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MTT实验结果显示罗格列酮组的肝星状细胞增殖率较其他组明显减弱(P<0.01),脂联素、PPARγm RNA及蛋白表达量较其他组明显升高(P<0.01);且脂联素、PPARγ表达存在显著相关关系(P<0.01)。结论 PPARγ能上调脂联素的表达,抑制HSC增殖,抑制肝纤维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活化受体(PPAR)γ活化剂马来酸罗格列酮能否增强腺病毒介导的mPPARγ1基因转染抗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方法将20周龄ApoE-/-小鼠高脂饲养20周后随机分成4组(每组n=10),即AdPPARγ1组、AdPPARγ1+RO组(病毒干预前1周予罗格列酮4mg·kg^-1·d^-1灌胃)、AdGFP组和PBS组。转染2周后比较各组小鼠主动脉根部斑块面积均值。Movat5色套染法和油红O染色分析主动脉根部斑块成分变化。检测斑块内PPARγ、血管平滑肌细胞(SM-actin)、巨噬细胞(MOMA-2)、MMP-9/TIMP-1、CD40/CD40L和组织因子(TF)等抗原的免疫活性。结果PBS组与AdGFP组比较,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AdGFP组比较,AdPPARγ1组和AdPPARγ1+RO组ApoE-/-小鼠主动脉根部斑块面积和脂质含量减少(P〈0.05)[AdGFP组、AdPPARγ1组和AdPPARγ1+RO组病变面积均值分别为(0.98±0.17)、(0.86±0.12)、(0.79±0.15)mm^2,油红O染色阳性面积分别为(270±49)×10^3、(150±35)×10^3、(80±21)×10^3μm^2]。Movat染色法显示PBS组和AdGFP组小鼠主动脉根部斑块成分差异不显著,而AdPPARγ1组和AdPPARγ1+RO组纤维帽较厚、弹性纤维、胶原和蛋白聚糖含量增加。与AdGFP组比较,AdPPARγ1组和AdPPARγ1+RO组主动脉根部斑块PPARγ、SM-actin、TIMP-1抗原免疫活性增强。而MOMA-2、MMP-9、CD40/CD40L和TF抗原免疫活性减弱,其中AdPPARγ1+RO组作用最显著。结论腺病毒介导的mPPARγ1基因转染遏制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进程,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向稳定表型转换,PPARγ活化剂马来酸罗格列酮增强上述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ROSI)预处理后重症急性胰腺类(SAP)大鼠胰腺组织中PPARγ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探讨ROSI对大鼠SAP的干预作用.方法:将72只6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O)组、SAP组及ROSI组.每组24只.逆行胰胆管注射5%牛磺胆酸钠(1 mL/kg)制备SAP模型.ROSI组在制模前1 h腹腔注射1%罗格列酮(1mL/kg),然后制备SAP模型.术后3、6、12 h经腹主动脉取血处死大鼠(每个时间点8只),胰腺组织病理切片HE染色后评分,留取胰腺组织检测髓过氧化物酶(MPO)、iNOS、NO含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胰腺组织中PPARγ和iNOS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SAP组比较,ROSI组12 h点胰腺组织中MPO活性下降(2.09±0.36 U/g vs 2.67±0.58U/g,P<0.01),胰腺病理学评分改善(10.50±1.67 vs 12.50±1.77,P<0.05);ROSI组6、12 h点iNOS、NO活性低于同时间点SAP组(6 h点:4.39±1.20 U/mgprot vs 6.44±1.73 U/mgprot;22.58±5.49 μmol/gprot vs 36.90±7.28μmol/gprot;12 h点:9.87±2.69 U/mgprot vs 15.68±1.74 U/mgprot;17.06±5.40μmol/gprot vs24.47±4.98 gmol/gprot,均P<0.0 1);ROSI组胰腺组织中PPARV mRNA表达在3 h点明显增加,6 h点达最高峰,单次剂量(10 mg/kg)至12 h点仍持续表达,其表达水平分别为0.229±0.091,0.394±0.081,0.364±0.064.与SAP组比较.而6 h点与12 h点iNOS mRNA表达较同时段sAP组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197±0.049 vs 0.269±0.068;0.266±0.067 vs 0.415±0.076,P<0.05或<0.01).结论:罗格列酮通过活化PPARγ途径,抑制胰腺组织中iNOS mRNA表达,减少iNOS和NO生成,减轻中性粒细胞浸润,从而减轻SAP时胰腺病理损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PPARγ)配体罗格列酮(RSG)对支气管哮喘(哮喘)大鼠气道哮喘发作潜伏期的影响.方法 SD大鼠75只,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哮喘组(B组)、RSG治疗组(C组),每组25只.制备各组大鼠体外去上皮气管环,比较在0.05 mmol·L-1、0.5 mmol·L-1、5.0 mmol·L-1浓度梯度乙酰胆碱(ACh)激发下,各组大鼠体外气管环收缩张力大小.观察三种浓度0.01 mmol·L-1、0.1 mmol·L-1、1.0 mmol·L-1RSG对A、B两组大鼠体外气管环的ACh量效曲线的影响,比较各组大鼠引喘潜伏期差异.结果 三组大鼠引喘潜伏期分别为A组(121.50±17.44)s,B组(61.50±17.68)s,C组(94.40±21.17)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20).三组大鼠气管环对三种浓度ACh的反应率,B>C>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20).RSG可引起A、B两组大鼠体外气管环ACh量效曲线右移.结论 RSG可延长哮喘发作潜伏期,降低气道收缩张力,可能具有减轻气道高反应性、减少哮喘发作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与心室重构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郝广华  牛小麟 《心脏杂志》2006,18(2):237-239
研究表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存在于多种动物的心血管组织内,激活PPAR-γ可改善胰岛素抵抗,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发展,并降低血压。近年来很多研究发现PPAR-γ及其激动剂可以抑制心室重构,但其作用机制有待阐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