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提高中后颅窝型三叉神经鞘瘤的切除程度和术后疗效。方法 :对收治 2 5例这类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例手术行颞底 经天幕入路 ,余 10例行枕下乙状窦后等其他入路。肿瘤全切 2 2例 ,次全切除 2例 ,大部切除 1例。结论 :中后颅窝型三叉神经鞘瘤显微手术全切是其最佳方法 ,颞底 经天幕入路是一良好手术途径 ,其术野显露充分 ,易于达到肿瘤全切 ,微创 ,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鞘瘤的诊断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三叉神经鞘瘤的病例资料。最常见症状为面部麻木或感觉减退。按肿瘤位置分为5型:颅中窝型3例,颅后窝型8例,颅中后窝哑铃型26例,颅中窝颅外型2例,颅中后窝颅外型2例。采用额颞硬膜外入路13例,颞底经天幕入路14例,乙状窦后入路11例,乙状窦前入路3例。结果肿瘤全切35例,次全切除5例,大部分切除1例。随访13例,时间3~84个月,复发2例。结论影像学检查对三叉神经鞘瘤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个体化手术入路可获得满意的切除程度和较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报道11例经扩大颅中窝硬膜外入路切除哑铃型三叉神经鞘瘤的手术方法和体会。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90~98年)11例哑铃型三叉神经鞘瘤经扩大颅中窝硬膜外入路切除的疗效。结果 肿瘤全切除8例,次全切除3例,无手术死亡。术后出现新的颅神经功能障碍2例,短期内多能恢复。结论 采用扩大颅中窝硬膜外入路切除哑铃型三叉神经鞘瘤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鞘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三叉神经鞘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三叉神经鞘瘤临床表现多为三叉神经损害症体和体征,主要依靠CT及MRI诊断,本组中颅窝型9例采用改良翼点入路切除,后颅窝型6例采用枕下乳突后入路切除,哑铃型6例分别采用颞下入路、枕下乳突后入路、或幕上、幕下联合入路切除。本组全切除19例,次全切除2例。结论三叉神经鞘瘤显微手术是最佳方法,正确选择手术入路是肿瘤全切除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5.
三叉神经鞘瘤2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三叉神经鞘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三叉神经鞘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三叉神经鞘瘤临床表现多为三叉神经损害症体和体征,主要依靠CT及MRI诊断,本组中颅窝型9例采用改良翼点入路切除,后颅窝型6例采用枕下乳突后入路切除,哑铃型6例分别采用颞下入路,枕下乳突后入路,或幕上,幕下联合入路切除。本组全切除19例,次全切除2例。结论 三叉神经鞘瘤显微手术是最佳方法,正确选择手术入路是肿瘤全切除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鞘瘤的临床分型及其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51例(包括少见部位和肿瘤最大径≥6 cm的患者)三叉神经鞘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Yoshida和Kawase的MPE分型分别采用颞下经岩前入路(30例)、经额颞断颧弓入路(12例)、经额眶颧人路(4例)、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2例)、经乙状窦前入路(2例)和经远外侧入路(1例)。术后随访MRI、新发症状及脑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51例患者中,肿瘤全切除46例(90.2%),近全切除4例,大部切除1例,无手术死亡病例。其中6例中线-鞍上扩展亚型的患者,肿瘤全切除2例,近全切除3例,大部切除1例。7例肿瘤直径≥6 cm的患者中,肿瘤全切除6例,肿瘤卒中1例;其中4例行游离脂肪填塞结合颅底硬膜缝合的颅底重建。51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20.2±2.7)个月(3~38个月)。24例术前面部麻木的患者中,12例(50.0%)随访期间仍存在重度三叉神经麻搏表现。51例患者中,有13例(25.5%)术后新发三叉神经功能异常的患者中,7例随访期间遗留轻度三叉神经麻搏症状。其余脑神经症状较术前有所恢复,并且术后新发神经功能障碍者大多恢复正常。6例中线-鞍上扩展亚型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较差。结论三叉神经鞘瘤在MPE分型的基础上可增加中线-鞍上扩展亚型,该亚型相对少见,但其临床表现具有特征性,手术全切除困难。手术对于改善三叉神经鞘瘤面部麻木作用有限,术前伴有面部麻木者三叉神经功能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颈静脉孔区哑铃型神经鞘瘤的临床特点、手术入路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枕下乙状窦后-颌下联合入路显微切除5例颈静脉孔区哑铃型神经鞘瘤的临床资料、手术入路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 术中证实,术后病理确诊颈静脉孔区哑铃型神经鞘瘤.5例肿瘤中,全切除4例,次全切除1例.术后患者临床症状均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 经枕下乙状窦后-颌下联合入路能良好显露、安全切除颈静脉孔区哑铃型神经鞘瘤,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报道11例经扩大颅中窝硬膜外入路切除哑铃型三叉神经鞘瘤的手术方法和体会。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90~98年)11例哑铃型三叉神经鞘瘤经扩大颅中窝硬膜外入路切除的疗效。结果 肿瘤全切除8例,次全切除3例,无手术死亡。术后出现新的颅神经功能障碍2例,短期内多能恢复。结论 采用扩大颅中窝硬膜外入路切除哑铃型三叉神经鞘瘤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扩大中颅底硬膜外入路经岩骨窗切除哑铃型三叉神经鞘瘤的治疗效果.方法 我科2007 - 2010年应用扩大中颅底硬膜外入路经岩骨窗切除哑铃型三叉神经鞘瘤21例.术前CT及MRI评估位于中、后颅窝肿瘤大小及岩骨侵蚀程度,分为三种类型:Mp型12例,MP型7例及mP型2例.结果 肿瘤全切19例,次全切2例,无手术死亡,术后出现新的暂时性脑神经麻痹4例,1例脑脊液漏,经腰大池引流脑脊液治愈.随访18例,时间6个月-3年(平均22.4个月),2例次全切除肿瘤复发,均位于后颅窝,经乙状窦后入路再次手术治愈.结论 扩大中颅底硬膜外入路经岩骨窗切除哑铃型三叉神经鞘瘤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尤其对于肿瘤明显侵蚀破坏岩骨者.然而,如果后颅窝肿瘤部分过大时,该入路显露不足,难以全切肿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中颅底硬膜间入路切除中后颅窝哑铃型三叉神经鞘瘤的手术适应症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4年11月间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神经外科采用经中颅底硬膜间入路切除中后颅窝哑铃型三叉神经鞘瘤7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手术疗效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7例患者中Mp型5例、MP型2例。7例患者术后第1d复查MRI显示肿瘤均全切,无手术死亡者;术后脑神经功能障碍较术前改善4例,无明显变化3例,无加重和出现新的脑神经麻痹;1例患者出现皮下积液和颅内感染,经腰穿置管脑脊液引流和抗生素治疗痊愈;1例出现颞肌萎缩。术后7例患者均长期随访,随访时间12~60个月,无1例患者复发。结论中颅底硬膜间入路手术是切除Mp型和部分MP型三叉神经鞘瘤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主要在硬膜间进行手术操作,有利于脑组织、脑神经及血管的保护,手术损伤小、反应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鞍旁硬膜间腔岩尖入路显微手术治疗三叉神经鞘瘤的疗效。方法利用鞍旁硬膜间腔岩尖入路对中颅窝型、中后颅窝哑铃型三叉神经鞘瘤12例进行了显微手术治疗,对术中解剖、手术技巧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鞍旁硬膜间腔岩尖入路能充分暴露肿瘤,肿瘤全切除9例,次全切除3例;经病理学检查均为神经鞘瘤。术后颅神经功能障碍较术前改善。结论鞍旁硬膜间腔岩尖入路能安全切除肿瘤,提高手术切除率,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中、后颅窝型三叉神经鞘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中、后颅窝(MP)型三叉神经鞘瘤的诊断与治疗,以提高该类肿瘤的切除程度与术后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例MP型三叉神经鞘瘤的临床资料。切除肿瘤取颞底经天幕入路者14例,枕下乙状窦后入路等其他手术入路者1O例。结果肿瘤全切除21例,次全切除2例和大部切除1例。出院时好转23例,加重1例。结论 实体性MP型三叉神经鞘瘤需与中、后颅窝脑膜瘤相鉴别;囊性MP型三叉神经鞘瘤需与表皮样囊肿相鉴别。对于MP型三叉神经鞘瘤,取颞底经天幕入路可获良好效果,并具有显露容易、创伤小、可直视海绵窦及其内侧的神经血管,以及到达后颅窝肿瘤距离近、较直视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三叉神经鞘瘤1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三叉神经鞘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1 7例三叉神经鞘瘤的临床资料 ,其中Ⅰ型(中颅窝型) 3例采用颞下入路或额颞眶颧入路切除 ;Ⅱ型 (后颅窝型 ) 6例采用额颞眶颧入路或枕下乳突后入路切除 ;Ⅲ型 (哑铃型 ) 8例分别采用颞下入路、枕下乳突后入路或幕上、下联合入路切除。本组全切除 1 6例 ,次全切除 1例。结果 本组主要表现为三叉神经损害的症状和体征 ,1 4例获MR确诊。1 0例门诊随访 2~5年无复发者 ,Karnofsky评分 :8例 >80分 ,2例 60~ 70分。结论 三叉神经鞘瘤早期进行CT、MR检查均可明确诊断 ,显微手术治疗是最佳方法 ,正确选择手术入路是肿瘤全切除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海绵窦区三叉神经鞘瘤的手术入路及其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经额颞颧-硬膜外入路切除7例海绵窦区三叉神经鞘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表现及其术后疗效。结果肿瘤全切除7例,均经病理证实为三叉神经鞘瘤。术后出现不同程度面部感觉减退、咀嚼无力等三叉神经损伤症状。随访48~60个月,平均54个月,无肿瘤复发,7例病人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结论额颞颧-硬膜外入路适用于海绵窦区三叉神经鞘瘤,可保护周围重要神经、血管,具有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少等手术特点。  相似文献   

15.
颞下小骨窗入路显微手术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改良常规颞下入路,以减少手术创伤达到微创的目的 .方法 采用耳前1 cm颧弓向上向后弧形切口,绕行耳廓上方约1 cm到达乳突,铣开4 cm×2 cm大小骨窗,平中颅底,经颞下行中颅底部位病灶的手术治疗l5例.结果 9例三叉神经鞘瘤全切除8例,次全切l例.4例岩尖区天幕下脑膜瘤和2例颞底胶质瘤均全切除.结论 颞下小骨窗入路可以达到常规颞下入路的效果,可以满足中颅窝后部、颞叶底面及天幕区的肿瘤切除术的要求,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微创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16.
三叉神经鞘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三叉神经鞘瘤的最佳手术入路.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三叉神经鞘瘤的临床资料,其中2例颅后窝型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切除,1例颅中窝型和7例哑铃型则在Brainlab神经导航下采用改良Dolenc入路切除.结果本组均获得全切除.出院时Karnofsky评分100分6例,90分4例.平均随访32个月,均无复发.结论三叉神经鞘瘤行显微手术切除疗效好.神经导航对选择损伤最小的入路和避免神经、血管损伤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三叉神经鞘瘤的诊断与手术入路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三叉神经鞘瘤的诊断与手术入路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三叉神经鞘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肿瘤获全切除25例,次全切除2例和大部切除1例。出院时好转27例,加重1例。结论 三叉神经鞘瘤可分成为:(1)颅中窝型;(2)颅后窝型;(3)颅中后窝型;(4)颅外型;(5)颅中窝颅内外沟通型;(6)颅中后窝颅内外沟通型。颅中窝型肿瘤宜取翼点或改良翼点入路;颅后窝型肿瘤宜取枕下乙状窦后入路;颅中后窝型肿瘤宜取颞底经天幕入路。颅中窝颅内外沟通瘤宜取颞下硬脑膜外入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改良常规颢下人路,以减少手术创伤达到微创的目的。方法采用耳前1cm颧弓向上向后弧形切口,绕行耳廓上方约1cm到达乳突,铣开4cm×2cm大小骨窗,平中颅底,经颞下行中颅底部位病灶的手术治疗15例。结果9例三叉神经鞘瘤全切除8例,次全切1例。4例岩尖区天幕下脑膜瘤和2例颞底胶质瘤均全切除。结论颞下小骨窗人路可以达到常规颞下入路的效果,可以满足中颅窝后部、颞叶底面及天幕区的肿瘤切除术的要求,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微创手术人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依据岩斜区脑膜瘤的影像学分型进行个体化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07例岩斜区脑膜瘤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前影像学分型选择手术入路:岩尖型16例中,11例颞下经天幕入路,5例岩前即Kawase入路;海绵窦型19例中,13例Kawase入路,5例乙状窦后入路,1例因累及颞下窝行Fisch颞下窝A型入路;天幕型38例中,6例颞下经天幕入路,13例乙状窦前入路,19例乙状窦后入路;上斜坡型34例中,21例乙状窦前入路,7例乙状窦后入路,4例Kawase入路,2例颞下联合乙状窦后入路。结果 16例(100%)岩尖型、38例(100%)天幕型、32例(94.1%)上斜坡型及10例(52.6%)海绵窦型达到全切除或次全切除,仅9例(47.4%)海绵窦型和2例(5.9%)上斜坡型行大部分切除。术后新发神经功能障碍27例(25.2%),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6个月KPS评分[(77.6±11.8)分]与术前[(74.3±15.0)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于岩斜区脑膜瘤,依据术前影像学分型采取个体化手术入路,结合熟练的颅底解剖及娴熟的显微手术技巧,可达到最大程度切除肿瘤和尽可能减少术后神经功能障碍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20.
三叉神经鞘瘤的手术入路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鞘瘤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自1991年1月至2003年12月采用显微手术治疗的36例三叉神经鞘瘤。结果本组病例中肿瘤全切除32例,次全切除4例。术后颅神经功能障碍较术前改善16例,无明显变化12例,加重9例,出现新的颅神经麻痹4例(不完全性麻痹);2例出现脑脊液漏和颅内感染,经腰穿置管脑脊液引流和抗生素治疗痊愈。术后随访6-48个月,除2例分别于手术后36个月、40个月复发并行二次手术治疗外,其余病人均恢复良好。结论三叉神经鞘瘤生长方式复杂,应根据肿瘤的生长方式选择手术入路。颅底入路对脑组织牵拉轻,术野显露好,可进行多角度操作,有助于提高肿瘤的全切率、降低病残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