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医用射线防护喷剂”对皮肤和黏膜急性放射性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70例首程放疗的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研究观察。观察组:用“医用射线防护喷剂”;对照组:不行任何治疗。结果观察组皮肤黏膜的辐射损伤耐受剂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发生严重皮肤黏膜放射性损伤的概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用射线防护喷剂”对急性皮肤黏膜放射性损伤有明显的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湿润烧伤膏(MEBO)预防放射性核素32P敷贴治疗皮肤血管瘤后出现的放射性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0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MEBO组)50例和对照组(龙胆紫组)50例分别采取换药治疗,比较MEBO处理放射性皮肤损伤和1%龙胆紫外涂处理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疗效.结论 使用湿润烧伤膏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放射性损伤的发生,放射性核素32P敷贴治疗血管瘤的效果较常规处理明显提高了血管瘤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分析湿润烧伤膏联合龙血竭防治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8月至2018年8月临沂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行放射治疗的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60例)、对照1组(30例)与对照2组(30例),观察组患者放射治疗后照射区域皮肤均匀涂抹湿润烧伤膏,出现Ⅱ~Ⅳ级放射性皮肤损伤时加用龙血竭粉末外敷;对照1组患者放射治疗后照射区域皮肤均匀涂抹湿润烧伤膏,出现Ⅱ~Ⅳ级放射性皮肤损伤时继续应用湿润烧伤膏换药治疗;对照2组患者放射治疗后照射区域皮肤不采取防护措施,出现Ⅱ~Ⅳ级放射性皮肤损伤时予以碘伏常规换药治疗。对比观察3组患者放射性皮肤损伤发生情况、放射治疗中断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放射治疗20 Gy、40 Gy及结束后,3组患者皮肤损伤发生情况对比,χ~2=59.417、94.876、29.072,P均=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对照2组患者皮肤损伤发生情况较观察组及对照1组严重(放射治疗20Gy后:χ~2=41.918、23.721,P均=0.000;放射治疗40 Gy后:χ~2=74.118、47.368,P均=0.000;放射治疗结束后:χ~2=61.606、30.610,P均=0.000),而观察组与对照1组患者皮肤损伤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P均>0.05)。放射治疗过程中,对照2组中有7例患者因放射性皮肤损伤中断治疗,明显高于观察组与对照1组均无患者中断治疗(χ~2=15.181、7.925,P=0.000、0.005)。放射治疗结束后2周,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1组及对照2组(χ~2=6.923、24.761,P=0.009、0.000),而对照1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2组(χ~2=8.324,P=0.016)。结论湿润烧伤膏联合龙血竭可有效防治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射性皮肤损伤,促进放射性皮肤损伤创面愈合,避免放射治疗中断,且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探讨湿润烧伤膏(MEBO)在婴幼儿皮肤损伤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对5例早产儿应用多巴胺静脉注射时药物渗漏,导致皮肤组织坏死,其坏死创面应用湿润烧伤膏(MEBO)外涂包扎治疗。结果:5例早产儿通过应用湿润烧伤膏(MEBO)治疗,对皮肤无刺激,无痛苦,皮肤组织再生能力增强,方法简单,疗效可靠,患儿家属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湿润烧伤膏防治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射治疗所致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表法将2014年8月至2018年8月沂水县人民医院及临沂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拟采用放射治疗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于放射治疗后在放射部位预防性应用湿润烧伤膏,对照组患者放射治疗后不采取任何防护措施,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放射部位皮肤损伤程度、皮肤损伤出现时间及放射治疗中断情况等。结果放射治疗20、40 Gy及疗程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皮肤损伤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P均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皮肤损伤出现时间为(30. 80±1.40) d,明显晚于对照组患者皮肤损伤出现时间(16. 60±1.80) d,两组对比,P 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中无1例患者中断治疗,对照组患者中14例患者中断治疗,两组对比,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湿润烧伤膏可有效减轻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射治疗所致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损伤程度,延缓皮肤损伤出现时间,疗效显著,且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药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日光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日光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中药内服联合湿润烧伤膏外涂治疗,每日2次;对照组给予中药内服联合氟芬那酸丁酯软膏外涂治疗,每日2次。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皮损评分经独立样本t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经统计学对比,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日光性皮炎见效快、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其效果明显优于中药联合氟芬那酸丁酯软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湿润烧伤膏(MEBO)治疗肠造口周围皮肤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肠造口周围皮肤损伤处直接涂抹湿润烧伤膏,每口换药1次.结果 肠造口周围皮肤糜烂经其他换药治疗,局部改善不明显,而用湿润烧伤膏换药治疗4d后皮肤损伤全部治愈.结论 湿润烧伤膏能够促进肠造口周围损伤皮肤的愈合,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湿润烧伤膏联合康复新液防治宫颈癌放射治疗致放射性皮肤及黏膜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10月—2017年10月临沂市第三人民医院肿瘤科收治的接受放射治疗的120例Ⅱ~Ⅳ期宫颈癌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于放射治疗后采用湿润烧伤膏联合康复新液护理会阴部,对照组患者于放射治疗后采用生理盐水护理会阴部,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皮肤及黏膜损伤情况、疼痛情况及中断治疗情况。结果放射治疗30 Gy、50 Gy及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皮肤及黏膜损伤情况对比采用卡方检验,χ~2值分别为47.442、77.538及87.144,P均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皮肤及黏膜损伤出现时间对比采用u检验,u=48.235,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放射治疗30 Gy、50 Gy及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局部疼痛情况对比采用卡方检验,χ~2值分别为60.000、70.769及72.000,P均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局部疼痛出现时间对比采用u检验,u=32.295,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无1例患者中断治疗,对照组有10例患者中断治疗,中断时间为(12.80±2.60)d,两组对比采用u检验,u=38.134,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湿润烧伤膏联合康复新液可有效防治宫颈癌放射治疗后放射性皮肤及黏膜损伤,缓解局部疼痛,避免因不良反应导致的中断治疗,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O2激光照射与湿润烧伤膏联合治疗睑黄瘤的疗效.方法:64例病变先运用CO2激光气化治疗,根据照射创面处理方法分为两组:湿润烧伤膏组:烧灼后创面外涂湿润烧伤膏;传统组:创面采用外科换药法治疗(外用0.5%碘伏),观察它们的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恢复后的外观形态等.结果:湿润烧伤膏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7.8天±1天,外观理想;传统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13.0天±1.5天,15例29处创面出现扁平瘢痕.结论:CO2激光照射与湿润烧伤膏联合治疗睑黄瘤疗效肯定,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抗大肠杆菌卵黄免疫球蛋白(IgY)对大鼠放射性肠炎的防护作用。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照射对照组(B组)和IgY保护组(C组),大鼠全腹照射1000cGy。C组自照射前1d开始灌服IgY.4d后处死大鼠观察肠道细菌移位情况,血中内毒素水平及小肠粘膜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A组无细菌移位,B组细菌移位最为明显(96.7%),C组细菌移位(13.3%),远不及B组明显;A组内毒素含量极低(0.001EU/ml),B组内毒素含量明显升高(0.829EU/ml),C组内毒素含量(0.249EU/ml)明显低于B组;A组肠粘膜正常,B组肠粘膜绒毛水肿,炎性细胞浸润,部分上皮细胞脱落,C组绒毛轻度水肿,未见明显细胞脱落。结论:全腹照射能明显损伤小肠粘膜,引起细菌移位和内毒素血症,抗大肠杆菌IgY能明显减轻射线对小肠粘膜的损伤。  相似文献   

11.
中医药防治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放射性皮肤损伤是指放射线对皮肤照射所引起的急慢性皮肤损伤。核灾难、放射性事故、放射性治疗、职业暴露等都有可能造成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发生。大约95%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最终会在治疗过程中或治疗过程后发展为辐射诱发性皮炎,因此如何正确防治放射性皮肤损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医认为,放射性皮肤损伤属于火热毒邪,阻滞气血,损伤肌表...  相似文献   

12.
新出版的《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从烧伤病因病理、烧伤深度的鉴别、治疗原则、创面处理等多方面详细介绍了烧伤湿性医疗技术(又称烧伤皮肤再生医疗技术),标志着脱胎于中医理论和方法的中西医结合的独具特色的“中国烧伤医疗技术”已正式进入医学院校教学讲台,从而使这一以启动自身潜能再生细胞(原位干细胞)培植皮肤为技术核心的新技术,将成为莘莘学子服务于广大患者的有力武器。该文就烧伤湿性医疗技术被编入国家级高等医学教材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作了较详细的论述,阐明是烧伤学科建设、专业发展的需要,认为对烧伤湿性医疗技术的广泛推广应用以及开展学科建设、提高学术地位和适应“举证责任倒置”新规则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最后指出,随着该技术的不断完善与发展,烧伤再生医学皮肤再生医疗技术必将成为今后烧伤学科,乃至于人类生命科学发展的主流,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皮肤防护剂联合前列地尔降低鼻咽癌患者放疗致皮肤及粘膜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纳人2010~2012年适合放疗的鼻咽癌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A(n=30):采用放疗后皮肤防护剂.同时静脉滴注前列地尔脂微球制剂。对照组B(n=30):仅采用放疗后皮肤防护剂。对照组C(n=30):常规放疗后健康教育。观察指标为RTOG急性放射损伤分级标准以及体征、症状出现率比较。观察周期为4周。结果3组间放疗后损伤体征比较,在脱毛、红斑、色素沉着、干性皮炎、湿性皮炎方面,与对照组C比较,实验组A或对照组B均有疗效优势(P〈0.05)。而且在色素沉着、干性皮炎、湿性皮炎方面,实验组A优于对照组B(P〈0.05)。结论皮肤防护剂联合前列地尔是降低鼻咽癌患者放疗致皮肤及粘膜损伤的有效措施,还能延缓损伤出现的时间。与单用皮肤保护剂比较,联合方案疗效明显.尤其表现在降低色素沉着、干性皮炎、湿性皮炎的发生方面。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大鼠严重烫伤早期血清肝脏酶谱[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的动态变化及丹参的影响作用。方法:建立30%Ⅲ度烫伤模型,8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8只)、平衡液复苏组(B组,40只)和丹参治疗组(C组,40只)。B、C两组烫伤后立即按Parkland公式腹腔注射平衡液120ml/kg体重,C组在同样治疗的基础上腹腔注射丹参注射液3ml/kg,B、C两组分别于伤后3,6,12,24,48h检测血清ALT、AST、LDH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复苏组血清ALT、AST、LDH的含量在伤后3h明显高于对照组,12h达高峰,伤后48h仍保持在较高水平;丹参治疗组在各相应时相点与对应的复苏组比较,两者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血清ALT、AST、LDH水平均低于复苏组,伤后3h起显著低于复苏组。结论:大鼠严重烫伤早期存在肝功能损伤。丹参对烧伤早期肝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补锌对大鼠烧伤后肠道细菌移位及毒血症的影响。方法:90只SD大鼠进食低锌饲料(含锌量:1.6ug·g-1)1周,造成缺锌模型,并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烧伤对照组(B)、烧伤治疗组(C)。B组和C组造成20%总体表面积Ⅲ度烧伤。B组伤后继续进食低锌饲料,C组伤后进食正常含锌饲料(含锌量:24.7ug·g-1)。采用甲基-3H胸腺嘧啶核苷([3H]-TdR)标记致病大肠杆菌,在烧伤前注人大鼠的胃肠道。在不同的时象点,检测血浆内毒素(LPS)含量、血和肝的3H放射活性。结果:(1)B、C组3H的放射活性和血浆LPS含量显著高于A组(P<0.05);同时,C组显著低于B组(P<0.05)。(2)B、C组肝的3H放射活性比A组显著增高(P<0.05),C组比B组低。结论:烧伤后补锌能减轻大鼠肠道细菌移位及毒血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浆及肺组织中ET-1在放射性肺损伤中的改变及益气活血中药对其治疗作用。方法96只Wistar种雌性大鼠随机分为照射加中药组(A组)30只、照射加氨溴索组(B组)30只、单纯照射组(C组)30只、正常对照组(D组)6只。用直线加速器对前三组大鼠右肺进行分次照射(5Gy/次,1次/周,累积剂量为30Gy),于照射开始后第4、6、8周3个时间点分别处死三组大鼠各6只,采血测定ET-1浓度,肺组织测定ET-1免疫组化。结果照射后肺组织炎症和肺水肿进行性加重;C组照射后5,15,30,60d血清及肺组织ET-1水平进行性升高,A组、B组各时相值表达相似,均明显低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ET-1水平的变化能反映放射性肺损伤的严重程度,益气活血中药能抑制肺组织ET-1的表达,降低血浆ET-1水平,可能是益气活血中药治疗放射性肺损伤的一个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中药烧伤膏1号联合削痂治疗小面积Ⅲ度烧的疗效。方法 常规清创和削、切痂后,局部贴敷中药烧伤膏Ⅰ号,创面溶脱,液化前隔日换药,以后每日换药直至创面愈合。结果 全部病例均未植皮,创面愈合良好,愈合时间25-48d,82%(59/72)病例在5周内治愈。结论 该法不需植皮,愈合快,瘢痕轻,不失为是治疗小面积深度烧伤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解毒疏络法对肺癌放疗减毒作用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霆 《武警医学》2008,19(1):53-57
 目的 观察解毒疏络法对肺癌放疗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设立单纯放疗组(简称对照组)53例,放疗加解毒疏络法组(以下简称治疗组)55例.以放疗后血象、肝肾功能、免疫功能、放射性肺损伤的评定及分级、放射治疗毒性反应、中医疗效评定标准为指标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 治疗组血象、肝肾功能、免疫功能、放射性肺损伤的评定及分级、放射治疗毒性反应、中医疗效评定标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解毒疏络法可一定程度地减轻放疗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毛囊单位移植联合原位再生技术对创面修复的作用。方法将24只SD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实验组A(毛囊单位移植组)、实验组B(毛囊单位移植联合原位再生技术组)、对照组C(自体微粒皮移植组)、对照组D(自体微粒皮移植联合原位再生技术组),每组6只,制成SD大鼠体表创面模型,并在制备好的创面上分别覆盖相应的湿润烧伤膏药纱(B、D组)及凡士林纱布(A、C组),每天换药1次。5 d后,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此时剪取A、B组大鼠的单侧鼠须垫皮肤,并分割鼠须垫毛囊,切取带有毛囊乳头、毛囊周围组织及部分表皮的毛囊单位复合组织,植入已制备好的创面中;从C、D组大鼠的全层皮肤中切取表皮和部分真皮组织,植入已制备好的创面中;A、C组创面覆盖凡士林纱布,B、D组创面覆盖湿润烧伤膏药纱。分别于术后第1、2、3、4、5周取各组创面标本,镜下观察其组织学改变。结果 B组大鼠的创面愈合情况明显优于A、C、D组,组织病理学观察可见,B组创面术后成纤维细胞及新生毛细血管的数量均多于A、C、D组,且其后期减少较明显;B组创面上皮组织生长速度及创面缩小速度均较A、C、D组快。结论湿润烧伤膏能加速实验性大鼠皮肤溃疡创面的愈合,使炎症细胞不断减少,毛细血管和细胞排列有序,调节细胞的数量和形态,促进成纤维细胞逐渐产生胶原纤维,转变成纤维细胞,从而修复创面。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比观察超声波导入疤痕软膏、疤痕软膏配合手法按摩及单独使用超声波治疗仪治疗瘢痕瘙痒的疗效.方法 将109例烧伤后瘢痕增生伴瘙痒患者分为A、B、C 三组,A组患者采用超声波导入疤痕软膏治疗;B组患者采用疤痕软膏配合手法按摩治疗;C组患者单独采用超声波治疗仪治疗,60 d后观察各组治疗效果.结果 疤痕软膏联合超声波导入治疗烧伤创面愈后瘢痕瘙痒,疗效优于疤痕软膏配合手法按摩及超声波治疗仪的单独使用,对创面的止痒效果更佳.结论 超声波导入疤痕软膏能够缓解烧伤创面瘢痕愈合后的瘙痒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