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龚研宁  吴清  俞红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3):1845-1848
目的:了解佛山市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率及行为问题的内容,探讨对学龄前儿童早期心理干预的效果,减轻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危害。方法:使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4~5岁540名儿童进行基线调查后,对整个社区的儿童分完全干预和有限干预两组进行了心理干预,并调查干预1年后的效果。采取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hildbehaviorchecklistCBCL)和忻仁娥制订的中国常模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4~5岁儿童行为问题总粗分阳性率男童为19.5%,女童为18.5%。行为问题前3位因子男孩依次为违纪、攻击、抑郁,女孩为多动、分裂、攻击。干预后儿童行为问题阳性率明显低于干预前,总粗分排序从低到高依次为完全干预组、有限干预组和干预前,方差分析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学龄前儿童进行有针对性的早期心理干预可以取得明确的近期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亲子互动训练(exploring together,ET)计划是否适用于干预儿童的行为问题.[方法]在用Achenbach儿童行为父母问卷(CBCL)检出有行为问题的61例儿童中,同时测量了家庭不利因子和父母-儿童交互作用.将其分为干预组(35例)和异常对照组(26例),用ET计划对干预组儿童及其父母进行为期8周的干预,8周后对两组儿童和家长重新发放上述量表进行调查并进行评价.[结果]干预治疗后,干预组的父母儿童交互作用和儿童行为尤其是外向性行为问题发生了变化,CBCL总分也下降,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同时干预组与异常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亲子互动训练计划干预儿童行为问题是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改善儿童弱视治疗效果及训练配合度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在广东省江门市人民医院眼科门诊部接受诊疗的弱视儿童98例(142眼),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78眼)与观察组(49例,64眼)。对照组接受基础综合治疗,观察组接受基础综合治疗联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弱视儿童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后视力及屈光度变化,并比较其训练配合度。结果:观察组儿童干预6个月后训练配合度评分为(2.67±0.47)分,相较于干预3个月后的(3.22±0.54)分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及6个月后观察组儿童配合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61±0.69)分及(1.98±0.6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儿童干预6个月后的视力为(0.68±0.23),较干预前的(0.55±0.18)有所改善,且高于对照组的(0.59±0.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27%。结论:护理干预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弱视儿童的治疗效果,提高儿童训练的配合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在高危儿管理中,儿童保健医生对母亲的心理干预对母亲情绪、育儿行为及其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把280例高危儿的母亲随机分为干预组(140例)和对照组(140例),干预组在对高危儿常规保健的同时,按“母亲心理干预方案”对母亲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仅对高危儿进行常规保健。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母亲抑郁状态评估,对比两组母亲产后3个月抑郁自评标准分及参加保健情况、母乳喂养率、婴儿体格及智能发育情况。【结果】高危儿的母亲产后3个月内出现SDS标准分〉50分者59例,占21.07%;SDS标准分〉50分者,第1个月SDS标准分两组无显著差别,而干预组SDS标准分第2个月、第3个月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6个月内母乳喂养率无显著差别(P〉0.05);对照组6个月内流失率高于干预组(P〈0.001),6个月时,婴儿Kaup指数〈15者对照组多于干预组,≥15者干预组多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高危儿的母亲产后3个月处在抑郁的高危状态,适当的心理干预可降低母亲的抑郁水平,提高高危儿保健质量,改善婴儿的营养状况,促进母婴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进行干预研究。方法 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对沈阳市5所幼儿园4岁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在调查基础上,将儿童分成干预组(167名)和对照组(232名)。对于干预组进行1年的心理行为干预,干预后复测。结果干预后干预组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由干预前的17.37%下降为7.78%,差别有显著意义。结论 早期干预对于减少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以托幼机构为基地,运用气质理论对学龄前儿童问题行为进行早期干预的方法。【方法】随机选取上海市某幼儿园202名学龄前儿童,采用Carey"3~7岁的儿童气质问卷"和"幼儿行为量表"进行调查。以气质为线索对儿童问题行为进行早发现和早期干预。【结果】研究组儿童干预前后除了躯体诉述因子外,其余的社会退缩、抑郁、睡眠问题、攻击、破坏等因子差异有显著性,而对照组则没有差异。【结论】运用气质分析的方法能够早期发现儿童的问题行为并可以进行早期干预,对预防儿童的问题行为的发生具有临床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吴清  俞红  龚研宁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4):1949-1951
目的:了解佛山市2~3岁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特点,研究社区儿童心理卫生综合干预措施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将所研究的社区儿童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采取儿童心理卫生综合心理措施。干预1年后用CBCL量表对适龄儿童进行调查,其中干预组儿童235人,对照组适龄儿童389名。结果:对照组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29.4%,干预组为22.6%;干预组儿童6个行为因子的粗分低于对照组,其中抑郁、睡眠、攻击和破坏4因子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有行为问题的儿童中,干预组和对照组在内向、外向型问题的内部构成亦不同。结论:对2~3岁儿童进行早期心理干预可以取得明确的近期效果。  相似文献   

8.
谢伟  梁莉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5,23(12):1342-1344
目的探讨早期运动干预对学龄前唐氏综合症儿童适应行为的影响。方法以《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为测评工具,通过实验法对6名学龄前唐氏综合症(DS)儿童进行了2年的早期运动干预,并与同龄的7名DS儿童和16名健康正常儿童进行了跟踪对比。结果 DS儿童的适应行为在各个测评阶段均显著落后于同龄健康正常儿童,但干预组被试的独立、认知、社会自制三项功能以及适应商(ADQ)在干预后的各阶段明显强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早期运动干预可发展DS儿童的适应行为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索亲子游戏治疗小组家长培训治疗学龄前儿童内化性行为问题的疗效,发展一套符合中国特色的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心理治疗干预模式。方法 2016年10月在深圳市两所幼儿园用学前儿童行为量表(CBSC)进行筛查,分别抽取内化性行为问题因子得分最高的24名儿童,将抽取到的48名儿童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家长进行8周亲子游戏治疗小组培训,对照组未做系统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儿童的学前儿童行为量表内化性行为各个因子分数的改变。结果 共收集有效数据干预组20份,对照组19份。干预组儿童家长接受培训后其子女CBSC社交退缩因子分(2.80±3.09)、焦虑因子分(5.15±3.65)及内化性行为问题总分(12.60±7.06)的得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情绪控制因子分和躯体化因子分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 亲子游戏治疗小组家长培训可以减少学龄前儿童的内化性行为问题,是改善学龄前儿童社交退缩、焦虑问题的有效干预方式,可进一步完善并推广此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视力干预对学龄前儿童视力的影响。方法选取4家城乡幼儿园儿童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儿童312人实行早期视力干预,对照组儿童312人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干预前后开展视力检查和父母问卷调查,1年后比较两组儿童视力水平及行为差异。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儿童视力不良率由干预前的12.18%下降至7.37%(P0.05);干预后观察组儿童视力不良率(7.37%)明显低于对照组(12.50%)(P0.05);干预后观察组儿童行为习惯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视力干预对降低学龄前儿童视力不良的发生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岳阳市学龄儿童行为问题现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岳阳市学龄儿童行为问题现况,为进一步研究其影响因素及干预技术提供依据。方法运用“Rutter儿童行为量表”,对岳阳市城区、湖区、丘陵、山区4836名6~13岁在校学龄儿童行为问题进行调查。结果岳阳市学龄儿童行为问题现患率9.19%,其中男生11、76%,女生6.59%,男:女=1.7:1(P〈0.01);湖区、丘陵、山区儿童行为问题差异小显著(P〉0.05),但高于城区儿童,农村:城区=2.84:1(P〈0.01);儿童行为问题现患率随年龄增大而升高,6~10岁儿童现患率为7.33%,11~13岁儿童现患率达12.94%(P〈0.01);学龄儿童各类行为问题构成存在差异(P〈0、01),“A行为”〉“N行为”〉“M行为”,男生“A行为”〉“M行为”〉“N行为”,女生则为“N行为”〉“M行为”〉“A行为”(P〈0.01)。城区与农村儿童行为问题构成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岳阳市学龄儿童行为问题现患率为9.19%;儿童行为问题整体上男生多于女生,农村高于城区;“A行为”〉“N行为”〉“M行为”,男生以“A行为”,女生以“N行为”为主要构成;行为问题随年龄增大而升高,11~13岁儿章多于6~10岁儿童。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哮喘患儿行为问题与母亲心理情绪状态的关系,为制定相应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0年12月至2011年10月在山东大学第二医院陪同就诊的44例哮喘儿童的母亲为研究组,并和济南市某小学29例健康儿童的母亲对照。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自评抑郁量表、Rutter儿童行为问卷-父母问卷进行调查及分析。结果 哮喘组儿童行为总分较高,对照组儿童行为总分较低,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12,P<0.01)。哮喘组行为问题阳性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3.50,P<0.001)。男性患儿行为问题总阳性检出率高于女性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5,P<0.05)。哮喘组以下常见的单项行为问题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包括不能静坐、心烦、发呆、易怒、忧伤、睡眠困难(χ^2分别为7.28、12.28、6.15、6.43、8.17、4.54,均P<0.05)。哮喘患儿母亲的状态焦虑、特质焦虑和抑郁分值均高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3.29、3.67、4.71,均P<0.05)。哮喘患儿行为分值与母亲状态焦虑分值呈正相关(r=0.389,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哮喘患儿行为分值与母亲特质焦虑分值无相关(r=0.244,P>0.05),与母亲抑郁分值无相关(r=0.230,P>0.05)。结论 总结哮喘儿童行为特征和其母亲心理情绪状态特点及制定相应干预措施是控制哮喘发作、提高哮喘儿童生活质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居家阿尔茨海默病(AD)照顾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简易智能状态量表、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病理行为问卷评价76例AD患者的疾病情况;采用健康状况问卷(SF-36)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后3、6、9、12、18、24个月评定干预组(36名)和对照组(40名)照顾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组照顾者的躯体功能(PF)、躯体健康所致的角色限制(RP)、心理健康(MH)3个维度的得分在干预后9、12、18、24个月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F:干预组分别为84.51±25.68、84.97±22.74、82.33±23.67、85.54±19.87,对照组分别为72.13±22.56、73.39±21.68、70.69±22.45、71.78±23.05,t=2.084、2.118、2.051、2.591;RP:干预组分别为48.41 ±22.03、51.56±23.97、55.04±22.97、57.45±24.11,对照组分别为36.88±20.48、38.13±22.72、37.48±24.01、36.43±20.98,t=2.204、2.377、3.032、3.785;MH:干预组分别为58.61±25.23、59.17±28.47、62.56±24.31、63.39±25.13,对照组分别为46.69±28.13、43.71±24.48、42.84±25.61、45.49±24.78,t=2.112、2.369、3.204、2.913;P<0.05).情感问题所致的角色限制(RE)、总体健康感(GH)2个维度的得分在干预后12、18、24个月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E:干预组分别为58.41±29.87、62.27 ±32.16、63.97±30.46,对照组分别为41.69±31.47、42.71 ±32.12、43.18±30.29,t=2.211、2.471、2.779;GH:干预组分别为52.62±19.21、53.74±16.31、55.39±18.47,对照组分别为42.49±18.99、42.61±19.78、42.52±17.75,t=2.158、2.485、2.887; P<0.05).干预24个月后干预组PF、RP、RE、MH、GH得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干预24个月后干预组PF、RP、RE、MH、GH分别为85.54±19.87、57.45±24.11、63.97±30.46、63.39±25.13、55.39±18.47,干预组干预前PF、RP、RE、MH、GH分别为71.02±17.12、38.27±22.45、44.37±33.29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情景导入式健康教育对婴幼儿喂养效果的影响。方法对50例02岁婴幼儿父母或喂养者采用情景导入式健康教育的方法进行护理干预,并与常规保健及健康指导的50例02岁婴幼儿父母或喂养者采用情景导入式健康教育的方法进行护理干预,并与常规保健及健康指导的50例02岁对照组婴幼儿父母或喂养者进行对比观察,比较两组婴幼儿喂养者喂养知识掌握情况、婴幼儿接受教育后9个月生长发育以及患病情况。结果干预组喂养者的喂养知识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喂养者,干预组幼儿三个月后、六个月后、九个月后体重增长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幼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情景导入式健康教育能提高02岁对照组婴幼儿父母或喂养者进行对比观察,比较两组婴幼儿喂养者喂养知识掌握情况、婴幼儿接受教育后9个月生长发育以及患病情况。结果干预组喂养者的喂养知识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喂养者,干预组幼儿三个月后、六个月后、九个月后体重增长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幼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情景导入式健康教育能提高02岁婴幼儿科学喂养率,促进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三联干预措施对儿童哮喘症状改善的影响。方法随机将80例哮喘患儿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三联干预进行干预治疗。观察2组干预前后的哮喘控制情况、肺功能、治疗的依从性、哮喘发作次数、急诊就诊次数、静脉用药次数、住院治疗的次数。结果干预后的哮喘控制率对照组为62.5%(25/40),治疗组为92.5%(37/4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32,P〈0.01)。干预后的用力肺活量(FVC)、呼气峰流速(Pre-FEV1)、第1秒时间肺活量(Pre-FEF)对照组和治疗组均明显高于干预前(均P〈0.05),2组干预后的FVC、Pre—FEV1、Pre—FEF指标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后的医生治疗方案、定期复诊、规范用药较干预前无明显变化(P〉0.05),但干预后的规避诱发因素较干预前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干预后的配合医生治疗方案、定期复诊、规范用药、规避诱发因素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2组干预后的配合医生治疗方案、定期复诊、规范用药、规避诱发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的发作次数、急诊就诊次数、住院次数、静脉用药次数对照组和治疗组较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的发作次数、急诊就诊次数、住院次数、静脉用药次数治疗组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联干预措施对儿童哮喘干预效果明显,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肺功能、哮喘控制情况、治疗的依从性,降低治疗及用药次数,值得在儿童哮喘的治疗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抑郁和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7月-2009年7月老年髋部骨折患者81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髋关节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以心理干预。对患者心理干预前、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出院后3个月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DS)测量老年人的抑郁症状减轻程度和抑郁缓解率。患者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出院后3个月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对患者髋关节功能进行评定。结果出院后3个月,观察组GD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出院后3个月Harri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心理干预可以改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的抑郁状态.有利于患者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深圳市社区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项目实施6个月后在改变患者行为、健康状况、生活质量和自我效能方面的效果。方法将社区自愿报名参加该项目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n=120)和对照组(n=110)。干预组接受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课程管理,对照组不接受管理,项目实施6个月。干预前后进行问卷调查,对两组患者的高血压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高血压相关行为危险因素、血压控制和自我效能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干预组高血压防治相关知识知晓率、控制体重率(51.7%)、规律服药率(80.8%)、高血压控制率(90.0%)及自我管理效能得分均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干预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模式在改善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相关行为、自我管理行为、自我效能、降低血压、提高高血压控制率方面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周学兰 《职业与健康》2013,(21):2891-2893,2896
目的研究认知行为干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及营养指标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10月—2012年12月在西安市第九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血液透析的慢性肾功能衰患者39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199例,对照组199例,对照组采用血液透析患者常规护理方式,试验组在血液透析患者常规护理方式上加用认知行为干预心理护理方法,记录两组患者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问卷调查的结果,并对患者进行主观综合营养评估、体重指数、前白蛋白等进行检测。结果经过12周干预后,试验组患者SAS与SDS总分较对照组有明显的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焦虑抑郁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正常营养状态、轻中度营养不良、重度营养不良例数较对照组有一定的好转,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体重指数、前白蛋白较对照组具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可以明显缓解焦虑抑郁不良情绪;认知行为干预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对脑瘫患儿进行早期诊断、早期干预的措施和方法。方法选择铜川职业技术学院校外实训基地铜川市人民医院,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94例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患病年龄大小将其分为甲组(出生至6个月)、乙组(7个月至1岁)和丙组(1岁至5岁)。对3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3组患儿进行综合性康复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3组进行治疗后,甲组和乙组有效率均高于丙组(χ2值分别为10.333和4.585,P<0.05);甲组治疗效果为“优”者较之丙组的比率高(χ2=5.905,P<0.05),丙组治疗效果为“差”者的比率高于甲组(χ2=4.026,P<0.05)。3组经过治疗后,甲组家属对治疗结果满意率高于丙组(χ2=8.952,P<0.05),而丙组家属对治疗结果不满意率高于甲组(χ2=7.891,P<0.05)。结论对脑瘫患儿进行早期诊断,实施早期干预,能够使患儿病情得到有效康复,明显减少患儿和家属身心痛苦。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集体心理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确诊的10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康复模式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集体心理干预治疗与传统康复模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住院精神病人康复疗效量表(IPROS)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对干预前后三个月患者的情况进行评估.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Hamilton分值显著降低(P<0.01);研究组患者的Hamilton总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患者的社会功能缺陷程度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患者的IPROS总分值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患者的BPRS总分显著降低(P<0.05).结论 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集体心理治疗,能够有效帮助患者减轻心理障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