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急性支气管肺炎(bronchopneumonia)是儿童最常见的肺炎,病原体主要为细菌和病毒,也可由病毒、细菌"混合感染"。病理变化以肺组织充血、水肿、炎性细胞浸润为主。不同病原造成肺炎的病理改变不同:细菌性肺炎以肺实质受累为主;而病毒性肺炎则以间质受累为主,亦可累及肺泡。临床上支气管肺炎与间质性肺炎常同时并存。其急性期的治疗一般采取综合治疗,积极控制感染,促进排痰,防止并发症[1]。本文旨在观察氧气雾化吸入在支气管  相似文献   

2.
盐酸氨溴索针剂辅助治疗儿童肺炎97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呼吸道感染 (ARI)迄今仍是我国小儿最重要的感染性疾病。主要由病毒、细菌、衣原体、支原体及霉菌引起[1] 。选择适当的抗生素是治疗肺炎的基础。但儿童肺炎时气管、支气管分泌物增加导致气管痰液增多 ,气管阻塞造成治疗迁延。而儿童及小婴儿因胸部肌肉发育未成熟及咳嗽反射中枢发育不完善 ,不能充分的咳嗽与咳痰。而充分的祛痰治疗能提高抗菌药物的疗效及缩短病程。目前较常用的祛痰剂为盐酸氨溴索 ,它有不同的剂量 ,以前一般为口服用药。但如病情危重、禁食及其它不适宜口服者常受到限制。我们用盐酸氨溴索针剂静脉滴注治疗儿童肺…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医院小儿内科对于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治疗,规范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2个小儿内科(儿科北病区、儿科南病区)住院患者支气管肺炎病例做回顾性调查。结果儿科北病区:297例支气管肺炎,198例应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使用率66.7%;儿科南病区:307例支气管肺炎,265例应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使用率86.3%。用药中存在的问题:儿科南病区未明确区分病毒、细菌感染,过度依赖于抗菌药物。结论对于小儿内科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应根据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合理的选择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4.
支气管肺炎是儿童时期常见多发病,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后,一般病原常为细菌、病毒、肺炎支原体或合并感染,婴幼儿多见,常伴有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我科采取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取得了很好效果,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100例患儿,全是本院住院患儿,均符合支气管肺炎  相似文献   

5.
穿琥宁注射剂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穿琥宁注射剂是一种纯中药制剂,近年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备受医生重视。我科于2000年3月至2001年4月对静点先锋V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同时加点穿琥宁注射剂观察疗效,并与未加点者进行比较分析,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全部180例支气管肺炎儿童,均系我科住院患者,临床资料完整,符合小儿支气管肺炎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两组:静点先锋V同时加点穿琥宁注射剂为治疗组:90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我院儿科支气管肺炎感染细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儿科2016年1-6月收治的支气管肺炎患儿1 172例,采集深部痰液标本1 001份,即送检验科检验,根据检验报告统计分析细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并对临床用药进行合理性评价。结果:1 001份痰液标本分离菌株221株,阳性率为22.08%。221株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64株(28.96%),革兰阴性菌147株(66.52%),真菌10株(4.52%);排名前5位的病原菌依次是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共163株(73.76%)。肺炎链球菌对万古霉素、氯霉素、头孢曲松、头孢噻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利奈唑胺、泰利霉素的耐药率均为0;流感嗜血杆菌对环丙沙星、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头孢他啶、头孢呋辛、氨曲南、阿奇霉素、氯霉素的耐药率均为0;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及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及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低。我院儿科治疗支气管肺炎的初始经验性用药主要为茁鄄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占 92.06%。结论:我院儿科支气管肺炎病原菌主要有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不同菌种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差别明显,我院儿科治疗支气管肺炎存在过度使用抗菌药物的问题。临床医师应根据细菌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以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7.
<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作用于人体主要免疫系统,造成机体免疫功能严重下降,为病原菌入侵肺部创造条件,引发肺炎[1]。广谱型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导致细菌耐药性逐年增强,造成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治疗艾滋病(AIDS)合并细菌性肺炎面临越来越多的问题[2]。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广西医科大学一附院和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收治的50例  相似文献   

8.
急性支气管炎病因未明,大多数研究认为主要是病毒所致,而非典型细菌如肺炎枝原体、肺炎衣原体及军团菌引起者占5%~25%,典型细菌如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菌及粘膜炎布兰汉氏球菌等引起者占7%~44%。新近发现某些成人支气管炎是由百日咳或副百日咳博德特氏菌所致。在美国,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的大多数患者均应用抗菌药物治疗,但其疗效不肯定,相反,广泛应用抗菌药物不但经济上化费巨大,而且存在药物不良反应及诱发细菌耐药的危险。Bent等对抗菌药物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试验进行Meta-分析,旨在确定其疗效。应用M…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用药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抽取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儿科住院病历,将诊断为支气管肺炎的672份病历作为调研的资料。采用用药频度分析方法和药物利用指数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红霉素、头孢呋辛DUI>1,使用不合理。结论支气管肺炎的用药符合治疗原则,药品选择及使用在合理范围内,但抗菌药物、注射剂使用率偏高,应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10.
支气管肺炎多发于婴幼儿,发达国家多由病毒引起,发展中国家多由细菌引起。由于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联合应用可增强对耐药菌感染的抗菌活性[1],临床应用含有β-内酰胺酶的抗生素治疗严重下呼吸道感染,观察临床疗效。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选择2004年6月至2  相似文献   

11.
李莉 《河北医药》2014,(8):1216-1217
支气管肺炎是小儿的一种常见病,多见于婴幼儿,也是婴儿时期主要的死亡原因。在我国无论发病率或死亡率均高于发达国家。在我国,肺炎占儿科住院患儿的24.5%-65.2%;5岁以下肺炎每年死亡人数约30万,严重的危害了我国儿童的健康。支气管肺炎按病理形态的改变分为一般支气管肺炎、间质性支气管肺炎。无论哪种肺炎均可引起通气、换气功能障碍。因此在常规抗感染基础上,还要,通畅气道,改善通气、换气功能。  相似文献   

12.
<正>急性细菌性鼻-鼻窦炎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门诊的常见病,该病一般发生于急性鼻炎之后,所以并称急性细菌性鼻-鼻窦炎[1],导致急性细菌性鼻-鼻窦炎常见的病菌有肺炎双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卡他球菌、佛里兰德杆菌及流行性感冒杆菌等,急性细菌性鼻-鼻窦炎的诊断主要依据是患者的自觉症状,临床体征以及影像检查在治疗方面目前对由细菌感染引起的鼻窦炎主要是针对发病原因,同时使用广谱抗生素。头孢丙烯分散片是第二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具有广谱抗菌作用[2],该药的作用机制是通过与细菌细胞膜上的青霉素结合蛋白结合,阻碍细菌细胞壁合成,从而导致细菌的溶解死亡,其抗菌谱主要包括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等,为了进一步评价头孢丙烯分散片对急性  相似文献   

13.
小儿支原体肺炎4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支原体肺炎(MP)是儿童呼吸道感染较常见的疾病,由于其肺部体征轻微或缺如,常易漏诊;又其病理形态可呈各种类型,有时误认为细菌感染引起的大叶性肺炎或支气管肺炎而给予积极抗菌药物治疗,或误认为病毒性肺炎而延误病程。现将我科2006年收治的43例支原体肺炎病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中国执业药师》2009,6(6):15-16
双黄连注射剂是由金银花、黄芩、连翘提取物制备的中药制剂,具有清热解毒、疏风解表的功效,用于外感风热引起的发热、咳嗽、咽痛,临床用于病毒及细菌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咽炎、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的治疗。双黄连注射剂包括注射液和注射用无菌粉末。  相似文献   

15.
《今日药学》2009,19(5):38-38
双黄连注射剂是由金银花、黄芩、连翘提取物制备的中药制剂,具有清热解毒、疏风解表的功效,用于外感风热引起的发热、咳嗽、咽痛,临床用于病毒及细菌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咽炎、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的治疗。双黄连注射剂包括注射液和注射用无菌粉末。  相似文献   

16.
支气管肺炎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肺炎,2岁以内儿童多见。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最常见的病原体为细菌和病毒。因其发病率及病死率高,被卫生部列为小儿四病防治方案中的首位。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气促、肺部  相似文献   

17.
肺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小儿呼吸道疾病,冬季与春季的发生率较高,并且主要集中发生于3岁以内的婴幼儿群体,由细菌与病毒导致的肺炎居多。小儿肺炎的临床症状包括发热、气促、鼻干煽、气急、咳嗽等。本文主要对小儿病毒性肺炎治疗进行分析,阐述西药与中药抗病毒药物在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方面的进展,进而更好的完善小儿病毒性肺炎的治疗方法与手段。  相似文献   

18.
<正>肺炎是儿童时期常见的感染性疾病,是引起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随着广谱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耐药菌株不断增,细菌耐药性日益严重,特别是多重耐药、交叉耐药、全耐药菌株给临床医生选用抗菌药物治疗感染性疾病带来了非常大的困难,为了给临床医生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现将我院2012年1月至6月支气管肺炎患儿痰培养及耐药性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本地区细菌性肺炎患儿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及其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更好地预防控制其导致的感染。方法对616例小儿细菌性肺炎患者分离培养出的肺炎克雷伯菌进行产ESBLs菌株检测和药敏试验,分析其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 616例患儿中192例检出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31.17%。192例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儿标本中分离、培养出279株肺炎克雷伯菌,通过双纸片法确认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共113株,占40.50%。279株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全部敏感,无耐药菌株;而对其他常见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的耐药率;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由大到小排列依次为:哌拉西林、头孢唑啉、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头孢噻肟、头孢西丁、头孢吡肟、庆大霉素、环丙沙星、氨苄西林/舒巴坦。结论临床中应根据细菌鉴定、产ESBLs检测与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治疗小儿细菌性肺炎。  相似文献   

20.
谢健 《河北医药》2014,(2):283-284
下呼吸道感染是临床上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主要包括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扩张等,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和军团菌等病原体是其主要的发病原因。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等原因,耐药菌株逐年增多,导致临床抗感染治疗难度加大,治愈率下降。随着人们对支原体、军团菌等感染的认识逐渐深入,对抗生素的应用也有了更多的选择。临床上选择抗生素不仅要考虑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同时要考虑其经济性。笔者对我院采用4种不同抗生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