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王永卿  夏欢  姚敏 《检验医学》2011,26(4):252-255
目的对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进行方法学和临床应用评价。方法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62例肾病患者(肾小球肾炎35例、糖尿病肾病14例、慢性肾功能衰竭13例)、86例肝病患者(急性肝炎21例、肝硬化49例、肝恶性肿瘤16例)及100名健康体检者的血清RBP含量,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相关文件对其进行精密度、线性、准确度等方法学评价以及临床应用初探。结果免疫透射比浊法的批内变异系数(CV)为2.05%~4.35%,批间CV为2.94%~5.41%,总CV为2.71%~8.85%。线性不低于120 mg/L,回归方程为Y=0.934X+4.838,r=0.975。最低检测浓度为1 mg/L。低、中、高浓度回收率分别为109.5%、96.2%、98.8%,总回收率为99.4%。该法与DADE BEHRING特种蛋白仪的相关性良好(r=0.997)。肾病各组的血清RBP含量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均〈0.01),但肾病组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病各组的血清RBP含量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均〈0.01),肝病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透射比浊法简便、快速、灵敏、结果准确,可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试,宜于推广。RBP对肝、肾疾病的诊断都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广州地区成人空腹静脉血与晨尿视黄醇结合蛋白的参考值范围,促进临床对检验指标的合理应用。方法使用日本日立公司生产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国产的免疫透射比浊法试剂盒分别检测广州地区600例健康成人空腹静脉血与晨尿中的RBP含量,计算均数±1.96标准差(95%可信限)以建立参考值范围。结果空腹静脉血平均RBP含量15-75岁4个年龄段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但男女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男性为48.5±12.11mg/L,参考值范围为48.5±23.7mg/L;女性为45.0±13.31mg/L,参考值范围为45.0±26.1mg/L;晨尿中RBP平均含量在不同年龄和不同性别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为0.43±0.060mg/L,参考值范围为0.43±0.12mg/L。结论初步得到广州地区健康成人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空腹静脉血与晨尿中视黄醇结合蛋白含量概貌,建立了地区性的成人的血尿视黄醇结合蛋白参考值范围。  相似文献   

4.
邓燕  高梅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23):2057-2057
目的探讨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检测对糖尿病(DM)早期肾损伤诊断的价值。方法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将DM患者与健康体检者空腹血中的RBP进行检测及对比。结果DM患者血RBP与健康体检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RBP对于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在2型糖尿病肾病(DN)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100例2型糖尿病(DM)(包括单纯DM48例、DN52例)和60名健康体检者血清RBP浓度,同时测定血清尿素(Urea)水平。结果单纯DM及DN患者血清RBP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DN患者随着病情进展,RBP浓度逐渐升高。结论血清RBP是一个早期、敏感的肾功能指标,与DN疾病严重程度平行,可作为早期诊断DN较为理想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在2型糖尿病肾病(DN)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100例2型糖尿病(DM)(包括单纯DM 48例、DN 52例)和60名健康体检者血清RBP浓度,同时测定血清尿素(Urea)水平。结果单纯DM及DN患者血清RBP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DN患者随着病情进展,RBP浓度逐渐升高。结论血清RBP是一个早期、敏感的肾功能指标,与DN疾病严重程度平行,可作为早期诊断DN较为理想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sRBP)和尿视黄醇结合蛋白(uRBP)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使用奥林巴斯AU64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35例糖尿病无并发肾病,23例糖尿病并发肾病和70例健康对照者的sRBP、uRBP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糖尿病并发和无并发肾病组sRBP、uRBP水平均升高(P〈0.05),糖尿病无并发肾病组uRBP水平的升高较sRBP显著(P〈0.01),糖尿病并发肾病组sRBP的升高较uRBP更加显著(P〈0.001).结论 sRBP和uRBP可作为诊断糖尿病肾病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8.
视黄醇结合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视黄醇结合蛋白 (Retinolbindingprotein ,RBP)是一种低分子量的亲脂载体蛋白 ,属Lipocalin蛋白超家族成员。其功能是从肝脏转运维生素A至上皮组织 ,并能特异性地与视网膜上皮细胞结合 ,为视网膜提供维生素A。RBP广泛存在于人体血液、尿  相似文献   

9.
免疫透射浊度法测定血清前白蛋白方法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免疫透射浊度法测定血清前白蛋白(PA)进行方法学评价。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浊度法在岛津CL-73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血清PA。结果血清PA的检出限为20~670mg/L,平均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2.57%,3.79%;回收率为(97.5~103.8)%。该法(X)与免疫散射浊度法(y)有良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0.983,相关方程Y=5.528 0.974X。血清甘油三酯(TG)浓度3.5mmol/L以下,血红蛋白(Hb)浓度5g/L以下,胆红素浓度400μmol/L以下对测定基本无干扰。结论此法测定血清前白蛋白操作简单,线性范围宽,重复性好,准确性高,适用于全自动分析仪在常规实验室测定。  相似文献   

10.
11.
血清脂蛋白(a)检测在肾脏疾病诊断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脂蛋白(a)[LP(a)]水平改变在肾病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74例肾病患者及37例健康人血清LP(a)水平。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各组间LP(a)水平差异。结果肾病综合征组、尿毒症组血清LP(a)浓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慢性肾炎组血清LP(a)浓度与时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病患者血清中LP(a)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肾实质损害的进度,可作为肾病病变程度判断的一项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2.
470例小儿肾脏疾病尿视黄醇结合蛋白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各型肾脏疾病患儿肾小管受累情况以及建立小儿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正常值。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各型肾脏疾病小儿尿RBP的含理。结果 以单侧95%百分位数确定尿RBP小儿正常对照组的上限值为13.45μg/mmolCr;各病组阳性百分值(大于正常组95%百分位数的例数与该组总病例数之比)以急性肾衰,慢性肾衰和糖尿病(100%)3组最高;其他依次为肝豆状核变性(88.89%) ,乙型肝炎相关性肾炎(78.57%),狼疮性肾炎(76.92%),肾病综合征(64.08%),病毒性肾炎(60.00%)、IgA肾炎(58.82%),过敏性紫瘢肾炎(47.19%),遗传性肾炎(33.33%),急性肾小球肾炎(28.00%)和肾炎综合征(22.64%)组;以单纯性血尿组(15.00%)最低。结论 尿RBP含量升高提示患儿肾脏受损部位为肾小管;各型肾脏疾病尿RBP测定值大小显示肾小管受损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TRFIA)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标志物进行临床应用评价。方法 用TRFIA、微粒子酶免疫分析(MEI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同时检测86例HBV感染者和50例正常人血清的HBsAg、抗-HBs、HBeAg、抗-HBe和抗-HBc,对三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TRFIA法同MEIA法比较,五项标志物的Kappa值分别为1.000、0.847、0.934、0.698、0.877,均显示二者之间结果的高度一致性;TRFIA法同ELISA法比较,五项标志物的阳性检出数前者均高于后者。结论 TRFIA技术检测HBV血清标志物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替代MEIA和ELISA而成为一种常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4.
尿液视黄醇结合蛋白检测在肾功能早期损伤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海恩  金亚平 《检验医学》2010,25(8):640-643
目的探讨尿液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在肾功能早期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检测445例肾功能损伤患者尿液RBP、微量白蛋白(mAlb)、免疫球蛋白(Ig)、转铁蛋白(Tr)、α1-微球蛋白(α1-MG)、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同时测定其肌酐(Cr)值。根据mAlb/Cr值分为3组:正常蛋白尿组(mAlb/Cr〈25.0mg/g)、微量蛋白尿组(mAlb/Cr为25~250mg/g)和大量蛋白尿组(mAlb/Cr〉250mg/g),分析各组患者尿RBP与上述蛋白含量水平的差异及其相关性。结果随着尿mAlb排泄率的增加,尿液中各蛋白含量明显增高,大量蛋白尿组〉微量蛋白尿组〉正常蛋白尿组和对照组(P均〈0.01)。正常蛋白尿组mAlb、α1-MG、及RB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尿Ig、Tr和NAG无差异(P〉0.05);微量蛋白尿组中除NAG与正常蛋白尿组无差异外(P〉0.05),其他蛋白均高于正常蛋白尿组(P〈0.01)。相关性分析发现,RBP与mAlb、Ig、Tr、α1-MG、NAG等均呈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904、0.707、0.701、0.392、0.301,P均〈0.01]。但在各组样本中相关性有一定差异:正常蛋白尿组和微量蛋白尿组RBP均与mAlb、Ig、NAG呈正相关(正常蛋白尿组r分别为0.746、0.178,0.224,P均〈0.01;微量蛋白尿组r分别为0.748、0.225、0.268,P均〈0.01)。大量蛋白尿组中RBP与α1-MG呈正相关(r=0.374,P〈0.01)。结论尿RBP是评价肾功能早期损伤的良好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用颗粒增强透射比浊法(PETIA)测定血清中胱抑素C(CysC)水平,评价该法用于检测血清中CysC水平的可行性。方法用PETIA检测试剂盒在Cobas 8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血清CysC水平,对方法的不精密度、灵敏度、线性范围等进行评价,并与CysC颗粒增强散射比浊法检测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同时对其参考区间进行验证。结果低值样本和高值样本的批内不精密度CV分别为3.67%,1.15%,批间不精密度CV分别为4.08%,1.53%;准确度的测定偏差仅为-1.25%;此试剂盒检测CysC灵敏度为0.07mg/L;CysC浓度在0.2~8.0mg/L范围内检测线性良好;与西门子德灵颗粒增强散射比浊法(PENIA)比较有良好的相关性Y=0.945 8 X+0.048 6,r2=0.991 3,r=0.995 6,40例健康体检者样本的检测值仅有2例在厂家提供的参考区间之外,90%以上的观测值在待验证区间之内。结论颗粒增强透射比浊法用于定量检测人血清CysC水平,具有简便易行、快捷价廉、准确可靠的优点,适用于在日常临床检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吖啶酯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定量检测乳腺癌患者血清HER-2/neu蛋白的方法。方法用吖啶酯和生物素分别标记2株不同的HER-2/neu蛋白单克隆抗体,并用链霉亲合素包被微粒,通过链霉亲合素-生物素系统分离固相和液相,采用双抗体夹心法对建立方法的性能指标进行鉴定评估。结果建立的方法线性范围5~300 ng/m L,最低检测限为0.58ng/m L,批内变异系数≤3.0%,总变异系数≤8.8%,与西门子公司HER-2/neu蛋白测定试剂盒(化学发光法)的检测结果比对,相关系数(r)=0.991 9,总符合率98.9%。结论建立的方法能够满足乳腺癌的临床诊疗要求,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法与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ECLIA)所测肿瘤标志物结果的符合性。方法:蛋白芯片法与ECLIA检测相同标本的阳性率较高的6项肿瘤标志物,比对两种方法的符合性。结果:糖类抗原19—9(cA19-9),甲胎蛋白(AFP),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糖类抗原125(cA125)等4项指标,两方法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癌胚抗原(CEA)和铁蛋白(Ferritin)指标两方法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蛋白芯片法与ECLIA检测cA19—9,AFP,PSA,CA125的特异性和灵敏度相近;CEA和Ferritin指标检测的符合性较差,可能与检测方法、参考值标准等存在差异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检测P53蛋白的克隆酶均相免疫分析方法的可行性。方法通过基因重组技术构建β半乳糖苷酶亚单位EA、ED及EDP53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质粒,建立克隆酶均相免疫技术,测定胃癌、非胃癌和正常对照组血清、粪便P53蛋白含量,并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比较。结果31例胃癌患者的血清、粪便P53蛋白阳性率高于39例非胃癌患者和17名健康献血员(均P<001)。11例胃癌患者血清P53和免疫组化均阳性,且免疫复合物均以P53IgG形式存在,对5例胃癌血清动态观察表明,术后1周P53蛋白仍阳性,术后1个月显著下降,并在术后3个月消失。检测10份不同浓度的样本,表明克隆酶均相免疫法与ELISA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结论建立的克隆酶均相免疫技术可用于P53蛋白的测定,P53蛋白可作为判断胃癌预后的一项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 binding protein,RBP)与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终末期肾病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于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行MHD治疗的100例终末期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所有患者一般资料与入院后24h内血清RBP水平,根据治疗期间是否发生心血管事件将患者分为事件组(n=41)和非事件组(n=59)。采用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相关指标与MHD终末期肾病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关系,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分析RBP对MHD终末期肾病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评估价值。结果:与非事件组相比,事件组年龄明显更大,透析时间更长,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肌钙蛋白(Troponin,cTn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免疫反应性甲状旁腺素(immunoreactive parathyroid hormone,iPTH)及RBP水平均明显更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369)、透析时间(OR=1.595)、cTnT(OR=1.082)、CRP(OR=1.059)及RBP(OR=2.793)均是MHD终末期肾病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RBP水平预测MHD终末期肾病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曲线下面积为0.769(95%CI:0.662~0.855),敏感度为75.61%,特异度为70.73%,最佳截断值为178.08mg/L。结论:高水平RBP是MHD终末期肾病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对MHD终末期肾病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具有重要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