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3年~1988年,采用皮下埋藏睾丸固定术75例,术后效果良好,报道如下:手术方法1.腹股沟斜切口,下端至耻骨结节,沿提睾肌下寻找疝囊,有疝囊者,开疝囊寻找睾丸,将疝囊与精索分离后高位结扎疝囊。2.向近端分离精索,注意保护覆盖精索的筋膜,但如精索游离而长度不够时可切开筋膜并向下腹腔游离精索,一般均有足够长度使睾丸降至阴囊内。3.手指钝性分离阴囊,于阴囊下方行皮肤切口达肉膜层,在肉膜外游离一潜在腔隙,以能容纳睾丸为宜。4.在肉膜层切一小口,将睾丸牵入阴囊经肉膜切口置入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游离精索法快速寻找腹股沟斜疝疝囊的效果。方法:对1999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230例腹股沟斜疝患者于术中行游离精索术寻找疝囊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采用游离精索法寻找腹股沟斜疝疝囊方便快捷,只要是腹股沟斜疝采用法即能有效缩短寻找疝囊时间。结论:游离精索法寻找腹股沟斜疝疝囊,手术时间短,方便快捷,周围组织损伤概率小,避免了传统手术中寻找腹股沟斜疝疝囊困难时嘱患者咳嗽,加腹压,盲目分离精索内组织等繁琐方法,不仅减少了寻找疝囊的手术时间,而且避免了不必要的副损伤如术中、术后出血,阴囊血肿,睾丸萎缩坏死,不育症,膀胱损伤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下腹部腹横纹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11年10月192例小儿腹股沟斜疝采用经外环腹横形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的临床资料,随访6个月~3年。结果手术时间为15~25min,留院观察时间3~7d,平均住院时间4d;无出血、睾丸回缩等并发症。全组病例平均随访18个月,4例患儿术后出现对侧腹股沟疝,2例巨大型腹股沟斜疝术后复发。结论经下腹部横纹微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操作简单,术后患儿恢复快,手术安全、有效、简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4.
李健  姬学义 《中国基层医药》2003,10(11):1162-1163
作者 2 0余年间收治年龄 6个月至 3岁小儿因包茎致腹股沟疝术后复发而再次手术 14例。再次手术时作扩大包皮口 ,分离包皮粘连 ,使排尿通畅 ,术后经 2~ 3年随访 ,未见疝再复发。近 5年来作者对 3岁以下小儿行疝手术发现有包茎时 ,常规作包皮粘连分离或包皮环切 2 7例 ,术后经 1~ 2年随访观察 ,无一例复发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4例为 6个月至 3岁包茎男孩。首次因嵌顿疝手术 8例 ,择期手术 6例。术后复发时间为 1~ 2 5个月 ,平均 9个月。首次手术方法均为疝囊高位结扎。复发疝种类 :斜疝10例 ,直疝 4例。其中有 4例对侧同时出现斜疝。首次手术时 ,均未注意到包茎存在。 5例排尿时疝复发 ,3例嵌顿。复发疝手术时发现患儿均有包茎 ,尿道口因包茎仅留针尖样小孔 ,排尿时包皮鼓起 ,费力、憋劲 ,腹压增高。在排尿时腹股沟出现肿块 ,3例再次出现嵌顿行急诊手术。再次手术方法均为疝囊单纯高位结扎。同时作扩大包皮口 ,分离包皮粘连。 4例因对侧出现斜疝而同时行对侧疝囊高位单纯结扎。再次术后随访 2~ 3年均未见疝再复发。基于上述经验教训 ,作者在近 5年来对 2 7例 3岁以少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经脐单切口与双口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临床应用,总结出各自的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2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70例,随机选取35例行经脐单切口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另外35例行双口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并对两组患者的术后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单切口组术后疼痛持续时间、恢复正常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双口组(P〈0.05),美容效果好;双口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单切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脐单切口与双口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都是可靠、有效的,在临床实践中应根据术者的经验和手术熟练程度以及患者的综合条件选择术式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腹股沟嵌顿疝的手术治疗体会。方法选取2004年1月—2014年1月在扬州市江都区小纪中心卫生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腹股沟嵌顿疝患者31例,总结其手术方式、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及随访情况。结果31例腹股沟嵌顿疝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行单纯疝囊高位结扎者12例,传统疝修补术者13例,无张力疝修补术者6例;手术时间为60~140min,平均85min;术后有3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其中肠梗阻1例,切口感染1例,阴囊血肿1例,经相应处理后患者均恢复良好;住院时间为6~27d,平均13d;随访3个月有1例患者复发,其余患者未出现不适症状。结论腹股沟疝嵌顿患者应及时采取手术治疗,选择适合的手术方式,并加强围术期处理,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7.
1989年1月~1992年6月我科采用皮下肉膜外腔隙固定术治疗隐睾35例,术后效果良好,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1.年龄:3~25岁,以7~15岁最多,占62.8%。2.侧别:右侧22例,占62.8%,左侧8例,占22.8%,双侧5例,占14.2%。3.类型:腹股沟型31例,占88.5%,腹腔型4例,占11.4%。共计引降固定睾丸40个,切口均一期愈合7天拆线。手术方法 1.腹股沟斜切口,切开腹外斜肌腱膜,沿睾丸引带及提睾肌寻找睾丸。有疝囊者在精索内上提睾肌内找到疝囊,与精索游离,高位结扎。2.向近端游离  相似文献   

8.
腹股沟疝是外科常见病之一 ,手术是唯一疗效肯定的方法。 2 0 0 1年 2月至 2 0 0 2年 11月 ,我科采用GORE- TEX软组织补片 (Mycro Mesh美国戈尔公司产品 ) ,对 93例腹股沟疝患者行修补术 ,术后经随访3个月~ 2年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93例中 ,男 90例 (96侧 ) ,女 3例 (3侧 ) ;年龄 2 0~ 82岁 ,平均 6 2岁 ;腹股沟疝中 ,斜疝 86例 ,直疝 7例。其中双侧斜疝 6例、术后复发疝15例、嵌顿疝急诊手术 2例。1.2 手术方法 本组患者均采用硬膜外麻醉 ,切口(复发疝取原手术切口 ) ,游离疝囊、精索及疝囊高…  相似文献   

9.
张振山  赵军 《淮海医药》1998,16(4):69-69
1997年初开始.我们对20例腹股沟斜疝或合并有腹沟斜疝患者,疝囊处理采取囊内高位关闭法,手术操作简化,临床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20例。均为男性,年龄31~60岁,平均42岁。其中4例为睾丸鞘膜积液合并斜疝,2例为复发性斜疝,3例为难复性斜疝。6例为急性嵌顿性斜疝。2 手术要点 术中疝囊打开后先回纳疝内容物.不必离断疝囊及疝囊外游离至疝囊颈部;而直接于疝囊内用小拉钩向上拉开显露疝囊颈部。直视下4~#丝线高位连  相似文献   

10.
胡利昆 《现代医药卫生》2001,17(11):880-882
腹股沟疝的手术主要包括疝囊高位结扎术 ,疝修补术和疝成形术三类。经过外科医生多年的临床实践 ,每一类手术均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现综述如下 :1疝囊高位结扎术疝囊高位结扎术是腹股沟疝手术治疗的基础。方法是 :在切开腹股沟管 ,分离显露疝囊颈后 ,以腹膜外脂肪为标志 ,行高位结扎 ,也可切开疝囊 ,从内面看到因疝内容物反复进出而磨擦致纤维增生的腹膜处 ,即通常所说的桥部 ,行内荷包缝合 ,切除疝囊 ,也可以高位结扎后 ,远端疝囊残留。婴幼儿的腹股沟疝手术只需行高位结扎 ,而不需行修补术。近年有人偿试经腹腔镜行疝囊高位结扎 ,而不行修…  相似文献   

11.
腹股沟斜疝是小儿最常见的腹外疝,传统的手术方法创伤较大,具有一定的并发症和复发率。我院采用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24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近期共收治右侧可复性斜疝患儿24例,均为男性,年龄2~7岁。1.2手术方法采用氯胺酮分离麻醉。术者以右手示指从患  相似文献   

12.
腹股沟疝是外科的常见病,手术高位结扎疝囊并依腹壁缺损情况,修补腹壁对本病有很好的疗效。在手术操作过程中,能否找到囊壁是手术成败的关键。一般情况下常规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腱膜后,嘱患者增加腹压,疝囊所在处的提睾肌就会稍凸起,沿此处分离提睾肌就能找到疝囊。如果患者不合作,或疝囊较小,均给寻找疝囊带来  相似文献   

13.
在斜疝较大疝囊手术,远端疝囊积液不予切除,术后早期残留疝囊可发生积液,液体清黄或淡红,往往引起患者不安。1999年以来,笔者采用斜形中断疝囊和疝囊底部开窗方法,来预防残留疝囊积液,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与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共收治腹股沟疝患者122例,按患者意愿分为无张力疝修补术者62例(无张力组),选择腹腔镜疝修补术者60例(腹腔镜组).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及复发情况方面的差异.结果 腹腔镜组在住院时间方面优于无张力组(P<0.05),而在手术时间和住院费用方面较无张力组差(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腹腔镜疝修补术与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临床疗效均较好,临床可根据患者情况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儿腹腔镜行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手术的方法、疗效及优点。方法我院2006—2007年对193例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手术切口小,创伤小,可同时检查健侧是否存在隐匿疝,术后留院时间短,复发率低、并发症少,较传统手术有其显著优点。结论因小儿腹股沟斜疝为胚胎期睾丸下降过程中腹膜鞘状突未能闭塞所致,腹股沟区薄弱并非其发病因素,故在仅作单纯的疝囊高位结扎即可达到治疗的目的,同时腹腔镜下内环口及内环口周围的血管、输精管清晰可见,手术可避免因血管、神经损伤及导致缺血性睾丸炎发生,而且能同时检查和发现另一侧是否存在隐性疝,具有常规手术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33岁,因左侧阴囊内可复性肿物17年,门诊以左侧腹股沟斜疝入院。术中证实为腹股沟斜疝,但精索呈团块样,经解剖分离精索,还有一条精索样组织与疝囊紧密相连,切开疝囊见完整的输卵管、卵巢及缺右角闭锁的子宫。当即切除。术后迫问病史,患者11岁在某医院曾作右隐睾引降术,术中未找到睾丸。14岁时作过尿道下裂成形术。父母非近亲结婚,叔舅弟妹均身体健康、无  相似文献   

17.
小儿腹股沟斜疝是由于先天性腹膜鞘状突未闭所致,而没有腹股沟管薄弱因素,因此单纯疝囊高位结扎,即可获得满意的效果。1 临床资料 患儿83例,男78例,女5例。年龄1.2~5岁,平均2.1岁。其中有4例出现嵌顿。2 手术方式 行氯胺酮麻醉,于耻骨结节外上方1.5cm沿腹皮纹方向切口长约2.0cm,切开皮肤、皮下后钝性分离至外环。找到精索,剪开精索外筋膜及提睾肌找到疝囊,切开疝囊,仔细分离,避免撕破,用纱布钝性分离至疝囊颈部,轻轻向下牵引,贯穿缝扎,切除多余之疝囊,近端疝囊可缩回内环处,彻底止血,牵拉晕丸…  相似文献   

18.
我院自2003年1月至2006年6月采用进口疝环填充物及网状补片对20例腹股沟疝患者进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术后随访3~30个月,临床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0例,全部为男性,年龄18~65岁,平均51岁,>50岁者10例(50%)。斜疝12例,直疝8例。其中复发性疝2例。同时伴有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前列腺增生症及不同程度的便秘者6例。1·2材料:由聚丙烯单丝编织而成的锥形充填物及成型补片。1·3手术方法: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常规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腱膜,腱膜上下无须广泛分离,钝性分离提睾肌找到疝囊,游离精索,将…  相似文献   

19.
张善忠  周毅  刘芩 《江西医药》2012,47(12):1064-1066
目的 探讨改良腹腔镜腹膜前疝修补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自行改良的腹腔镜腹膜前疝修补术治疗80例成人腹股沟疝患者,经腹腔在腹腔镜下对斜疝患者荷包缝闭内环口旷置疝囊,对直疝疝囊予以剥离,在疝环口周围腹膜前充气切开并潜行游离腹膜,于腹膜前放置补片,覆盖疝环口.再用腹膜覆盖补片并缝闭腹膜切口.结果 80例手术均成功,每侧手术时间30-40min,出血量约5-10ml.无并发症发生,随访6-24个月未见复发.结论 改良TAPP术安全、简单、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儿疝腹股沟区顺皮纹微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在小儿疝手术中的临床体会。方法对1069例小儿疝患者行腹股沟区顺皮纹微切口小儿疝疝囊高位结扎术。结果本术式手术操作时间平均为28 min,双侧<70 min。术中出血少约1 mL,住院时间平均4 d,术后未发生伤口感染,无睾丸萎缩,医源性隐睾等并发症,手术瘢痕小,隐匿美观。本组手术1069例,随访6个月7年,复发率1%。结论微切口小儿疝疝囊高位结扎术能够取得良好的疗效,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