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老年男性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对心脏左心室肥厚(LVH)的预测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老年男性患者104例,按照是否存在LVH分组。对照组为非LVH52例,研究组均存在LVH52例。比较彩超各项指标、25-羟维生素D。结果研究组心脏彩超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而25-羟维生素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且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心脏左心室肥厚呈负相关。结论在老年男性患者中,较低的25-羟维生素D水平可能是LVH的独立危险因素,LVH的发生率越高,临床随访治疗的意义值得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糖尿病患者血清中1,25-二羟维生素D3的表达水平,探讨其表达水平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本院单纯糖尿病患者48例作为单纯糖尿病组,糖尿病肾病患者37例作为糖尿病肾病组,对照组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中1,25-二羟维生素D3的表达水平,分析1,25-二羟维生素D3的表达水平与糖尿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 单纯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中1,25-二羟维生素D3及25-二羟维生素D3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健康体检者(t=4.87,P<0.05;t=5.12,P<0.05);糖尿病肾病组患者血清中1,25-二羟维生素D3及25-二羟维生素D3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单纯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6,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血清中1,25-二羟维生素D3的表达水平低于健康人,其表达水平与糖尿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这可能有助于临床上对糖尿病患者早期病情的判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应用胆维丁乳治疗后骨密度(BMD)和有关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变化。方法:对50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应用胆维丁乳治疗6个月,对比治疗前后髋部BMD、血清钙(Ca)、磷(P)、血清肌酐(Cr)、碱性磷酸酶(AKP)、25-羟维生素D2、25-羟维生素D3、25-羟维生素D2+D3、甲状旁腺素(PTH)、血清骨钙素(BGLAP)、降钙素(CT)、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及空腹C肽的变化。结果:研究显示,服用胆维丁乳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效率为90.6%;治疗6个月后,血钙浓度、AKP、25-羟维生素D3及25-羟维生素D2+D3均有所升高,差异具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应用胆维丁乳可以有效地改善有关骨代谢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我院就诊的高龄老年男性患者不同季节维生素D营养状况及其与骨转换的关系。方法:126名我院老年科就诊的高龄老年男性患者(81.78±3.14岁),分别于冬春季(12月-4月,冬春季组)和夏秋季(6月-10月,夏秋季组)采集受试者空腹静脉血,用ELISA法测定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及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按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将冬春季组分组,比较各组间TRACP-5b的差异。结果:夏秋季组血清25-羟维生素D比冬春季组略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维生素D严重缺乏组血清TRACP-5b水平高于维生素D缺乏及不足组,P<0.05。维生素D缺乏组血清TRACP-5b水平高于维生素D不足组,维生素D严重缺乏组血清TRACP-5b水平高于维生素D充足组,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高龄老年男性患者维生素D营养状况普遍较差,全年均需补充维生素D,积极预防和治疗维生素D缺乏十分必要。TRACP-5b水平与25羟维生素D有相关性,维生素D严重缺乏者骨转换更活跃。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维生素D与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及其脑血管痉挛(CVS)的关系。方法收集SAH(90例)与配对的健康人群的血清25-羟维生素D数据,并进行比较。将SAH患者分CVS组(32例)和非CVS组(58例),对两组间的血清25-羟维生素D进行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CVS的危险因素。结果 SAH组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为(24.7±10.1)μg·L-1,明显低于健康人群(37.4±9.9)μg·L-1(t=-8.472,P<0.001)。在SAH患者中,CVS组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为(20.6±9.4)μg·L-1,明显低于非CVS组(27.0±9.9)μg·L-1(P=0.004)。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是CVS的保护因素(OR:0.921,95% CI:0.866~0.980)。结论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在SAH和CVS患者是低的,25-羟维生素D可能是CVS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唑来膦酸联合钙尔奇对老年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疼痛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2月1日—2021年12月31日符合条件的80例老年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钙尔奇片600 mg/次,2次/d;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唑来膦酸5 mg静脉滴注,滴注时间≥15min,滴注前后予500 ml氯化钠注射液水化,1年1次即可。评估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骨密度、血清指标、疼痛情况、骨代谢及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腰椎、股骨颈和股骨大转子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腰椎、股骨颈和股骨大转子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甲状旁腺素(PTH)和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血清PTH水平高于对照组,而25(OH)D3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初诊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及其与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 选取在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105例初诊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收集常规及生化指标检测,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25(OH)D水平.按照血清25(OH)D水平进行四分位法分组,对年龄、BMI、甲状旁腺激素(PTH)、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清葡萄糖(FBG)、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清钙(Ca)进行比较,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维生素D正常11例(10.47%),25(OH)D<20ng/ml者62例(59.05%),20~30ng/ml者32例(30.48%).有血脂异常者85例(80.95%).Q1组TG和PTH水平均低于Q2、Q3、Q4组,HDL-C水平高于Q2、Q3、Q4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25(OH)D水平与PTH、BMI、腹围、TG呈负相关,与HDL-C与呈正相关.结论 初诊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维生素D缺乏普遍存在,维生素D缺乏及继发性甲状旁腺激素升高与糖尿病相关血脂异常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25-羟维生素D浓度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性健康对照研究方法,对西安市第五医院2012年1~11月强直性脊柱炎患者108例和健康对照66例,并测定25-羟维生素D、Ⅰ型胶原吡啶交联终肽( ICTP)和血沉( ESR)值,分析维生素D水平与健康对照的不同,以及与ICTP和ESR之间的关系。结果强直性脊柱炎患者25-羟维生素D浓度为(19.98±4.46)ng/ml,健康对照者25-羟维生素D浓度为(36.86±7.97) ng/ml,强直性脊柱炎患者25-羟维生素D浓度低于健康对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25-羟维生素D浓度与ICTP血清浓度和ESR呈负相关( r值分别为-0.42和-0.55, P <0.01)。结论外周血25-羟维生素D水平与强直性脊柱炎密切相关,但其作用机制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析临床期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贝前列素钠片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疗法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临床选择2017年1~6月本院收治的临床期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60例,根据患者意愿和随机对照法分为对照组(n=30)和研究组(n=30),研究组进行贝前列素钠片与前列地尔注射液序贯疗法,对照组进行单纯前列地尔注射液序贯疗法,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肌酐、血尿素氮、血清白蛋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尿总蛋白、尿微量白蛋白、血β2-微球蛋白、胱抑素C等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血肌酐、血尿素氮、血清白蛋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尿总蛋白、尿微量白蛋白、血β2-微球蛋白、胱抑素C等指标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期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贝前列素钠片和前列地尔注射液序贯疗法可显著改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降低尿蛋白水平,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桥本甲状腺炎(H T )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的水平和临床意义。方法检测34例 HT患者(A组)和52例体检健康者(B组)血清25羟维生素D、游离甲状腺激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结果 A组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低于B组[(14.4±5.6) ng/ml vs .(17.6±5.6) ng/ml](P<0.01)。A组中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低于20 ng/ml的人数比例高于B组(85.3% vs .71.1%)(P<0.05);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低于10 ng/ml人数比例亦高于B组(20.6% vs .3.8%)(P<0.01)。A组中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甲状腺功能之间无明显相关性。A组 PTH 水平高于B组[(37.8±13.6) pg/ml vs .(31.7±7.5) pg/ml](P<0.05)。结论 HT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较正常人群低,可能在HT发病机制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5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和40例健康对照者为研究对象,采用ELISA法检测二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与溃疡性结肠炎活动度的相关性。结果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14.22±8.46)ng/mL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34.10±14.82)ng/mL(P<0.05),其水平与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皮质类固醇激素的应用无相关性,与溃疡性结肠炎的活动度相关。结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维生素D的缺乏可能加重疾病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的血清维生素D水平,分析血清维生素D水平对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的诊断价值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本院于2016年1~3月入本院接受诊治的116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分组,分为血液透析组(n=62)和腹膜透析组(n=54),均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检测患者的血清维生素D水平,并检测白蛋白、碱性磷酸酶、血肌酐、血钙、高敏C反应蛋白及BNP等相关指标。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血清维生素D水平,并对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25羟维生素D平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血液透析组中有32例25羟维生素D缺乏(51.61%)、20例25羟维生素D降低(32.26%)、10例25羟维生素D正常(16.13%);腹膜透析组中有22例25羟维生素D缺乏(40.74%)、18例25羟维生素D降低(33.33%)、14例25羟维生素D正常(25.93%);两组25羟维生素D的缺乏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经多因素回归性分析,25羟维生素D与白蛋白、血肌酐、血钙、血磷、C反应蛋白及BNP指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结果显示,BNP与25羟维生素D之间的相关性最为显著,且呈负相关;与白蛋白、血肌酐、血钙、血磷、高敏C反应蛋白无明显相关性。结论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体内缺乏维生素D,其检出率较高。当维生素D水平处于不同水平时,其相关临床指标均有显著差异性,BNP与维生素D水平呈负相关,其余指标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能全力(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剂)对Ⅲ期高位直肠癌术前肠道准备及手术方式的选择的应用。方法 50例Ⅲ期高位直肠癌行直肠癌根治术后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试验组采用能全力替代传统流质饮食。术前禁食12h,禁水4h,术前常规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导泻。对照组于手术前3d采用传统流质饮食。术前禁食12h,术前常规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口服导泻。2组患者术前3d均常规口服肠道抗生素。观察2组患者术中肠道的清洁度、肠道准备前3d、术后第1天血常规(淋巴细胞总数、WBC)及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肾功能[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的变化,术中手术方式的选择(直肠癌根治术(DIX-ON),直肠癌根治加末端回肠预防性造瘘术)等情况。结果试验组、对照组优良率分别为82.0%、60.0%,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术后第1天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术后第1天TP、ALP,淋巴细胞总数,血红蛋白总数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手术前第3天淋巴细胞、血红蛋白、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选择直肠癌根治术(DIXON)较对照组明显增多,两者之间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术前口服能全力能明显增加Ⅲ期高位直肠癌术前肠道清洁度,增加患者术前营养状况,为更好行经腹直肠癌根治术(DIXON)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14.
刘志平  张金华  王湘宁  徐莹 《天津医药》2018,46(12):1316-1318
目的 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对血清铁(SI)、铁蛋白(SF)及铁调素(Hepc)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单纯性NAFLD患者186例根据血清25羟维生素D[3 25(OH)D3]水平分为维生素D缺乏组[25(OH)D3≤20 μg/L,115例,]和非缺乏组(71例),比较2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血压、血脂、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SI、SF及Hepc水平;分析25(OH)D3与SI、SF、Hepc及HOMA-IR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2组患者S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生素D缺乏组BMI、FINS、SF、Hepc水平及HOMA-IR均高于非缺乏组(P<0.05)。血清 25(OH)D3水平与 SF(r=-0.328)、Hepc(r=-0.314)及 HOMA-IR(r=-0.293)呈弱负相关(P< 0.05)。结论 维生素D水平下降增加了NAFDL患者体内铁负荷,加重了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4种不同维生素D干预治疗方案对维生素D缺乏/亚缺乏婴幼儿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1年10月我院儿保科门诊定期体检以及入托入园体检的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接近正常参考值范围下限的婴幼儿80例,按以下用药方案分组:A组一次性给予维生素D 15万IU;B组一次性给予维生素D 20万IU;C组一次性给予维生素D 30万IU;D组每日给予维生素A 3 600 IU+维生素D 2 000 IU,持续给药1个月。1个月后取清晨空腹血,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其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结果:A、B、C、D组方案用药后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均高于用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用药后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显著高于A、B、D组(P〈0.01),且接近安全范围的上限。结论:维生素D缺乏/亚缺乏婴幼儿一次性给予维生素D 15~20万IU是安全有效的干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摘 要 目的:调查高龄男性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的正常情况,分析补充维生素D与血清25(OH)D的关系。方法:对374例高龄男性维生素D补充情况进行调查,并检测其血清25(OH)D,分析两者间的关系。 结果:374例高龄男性中,血清25(OH)D水平正常率仅为10%,其中88例(24%)补充维生素D ,其血清25(OH)D水平为(20.82±9.27) ng·ml-1,286例(76%)未补充维生素D,其25(OH)D水平为(18.27±8.49 )ng·m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高龄男性血清维生素D正常率较低,而补充维生素D可能是提高高龄男性25(OH)D水平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25-羟基维生素D3、骨钙素、甲状旁腺素检测在骨质疏松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在赣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骨质疏松症患者40例为研究组,选择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健康人40例为对照组。测定并比较两组的25-羟基维生素D3、骨钙素、甲状旁腺素水平。结果研究组25-羟基维生素D3和骨钙素水平低于对照组,甲状旁腺素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甲状旁腺素水平会异常升高,骨钙素和25-羟基维生素D3水平会异常降低,在临床上可以将该指标作为骨质疏松症诊断的主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8.
虞建新  周理兰  许仁炜  聂寒 《江西医药》2021,56(11):1920-1922,1925
目的 探讨硫辛酸对慢性肾衰竭合并低T3患者血清TNF-a的影响,同时对血清FT3的影响.方法 研究纳入我院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硫辛酸治疗组、对照组,分别接受生理盐水100ml+硫辛酸0.6g qd和生理盐水100mlqd静脉滴注14d.分别测定两组治疗前后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胆固醇、甘油三酯、空腹血糖、尿酸、肌酐、血红蛋白、外周血白细胞、DIO1及TNF-α、FT3水平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血脂、空腹血糖、尿酸、肌酐、血红蛋白、外周血白细胞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硫辛酸治疗组治疗后血清TNF-a明显下降,血清FT3明显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硫辛酸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慢性肾衰竭合并低T3患者的炎症反应及改善甲状腺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和维生素D抗体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1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HSP患儿73例。根据是否合并紫癜性肾炎(HSPN)分为合并紫癜性肾炎的HSPN组(n=32)和未合并紫癜性肾炎的HSP组(n=41);根据不同临床症状表现分为单纯组(n=15)、关节症状组(n=17)、消化道症状组(n=14)及混合症状组(n=27)。选取同期41例体检正常健康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25-(OH)D水平和维生素D抗体水平,比较各组患儿血清25-(OH)D水平和维生素D抗体水平变化情况。结果:HSP组患儿血清25-(OH)D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HSPN组患儿血清25-(OH)D水平低于HSP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HSP组和HSPN组血清维生素D抗体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HSPN组患儿维生素D抗体水平与HS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症状组、消化道症状组、混合症状组的25-(OH)D水平均低于单纯组(P<0.05),但关节症状组、消化道症状组、混合症状组的25-(OH)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症状组的HSP患儿维生素D抗体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P患儿体内25-(OH)D水平较低,尤其是伴有其他症状的HSP患儿25-(OH)D水平更低。HSP患儿维生素D抗体水平高于健康儿童,但不同症状HSP患儿维生素D抗体水平并无差异,因此不同症状HSP患儿25-(OH)D缺乏程度可能与皮肤、肾脏、胃肠道等受累致维生素D合成不足和吸收不良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与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思明院区2018年2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 根据患者高血压、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进行分组, 分析不同水平血清25-羟维生素D、甲状旁腺激素与高血压的相关性。结果 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 高血压1级25例、2级30例、3级45例, 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充足5例(5%)、不足10例(10%), 缺乏85例(85%)。1级、2级、3级高血压患者的血清25-羟维生素D分别为(12.18±2.52)μg/L、(12.45±2.39)μg/L、(10.33±1.26)μg/L, 甲状旁腺激素分别为(36.48±0.25)ng/L、(41.15±0.39)ng/L、(47.52±1.44)ng/L, 随着血压的升高, 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呈先增后降趋势, 而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则呈逐渐增加趋势, 但不同高血压分级与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96、1.93, 均P > 0.05)。logisti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