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规范中药制剂水提取的操作流程.方法:参考相关文献资料,结合本课题组的中试与数据整理.结果:一般中药制剂(多为复方)提取2次,首煎加水量与滤液是中药量的7-10倍与5-7倍、文火微沸90 min;二煎加水量与滤液是中药量的4-7倍与3-5倍、文火微沸60 min为宜.结论:不同组方中药的吸水系数、不同提取容器的蒸发系数不同,因此,要对不同季节与提取容器的蒸发系数、复方制剂中药的吸水量、个人操作的掌握程度等进行研究与量化,确保中药制剂的提取质量.  相似文献   

2.
通过准确、科学地把握煎药加水量,从而提高中药煎药质量,使患者能够安全、有效地服用中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寻找加水量与处方药量的量化关系,合理控制煎药过程中的加水量,保证代煎药质量。方法随机抽取52张门诊代煎处方,通过分析处方吸水系数、煎药过程耗水量及所需药液量,建立药量与加水量的量化关系。结果建立了药量与加水量的量化公式,加水量=吸水系数×药量+耗水量+所需药液量。结论该方法简便、可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密闭式煎药机煎药加液量公式,以利于准确计算加液量,从而保证中药汤剂煎煮质量。方法:选取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市妇幼保健院临床50张中药饮片处方,随机分为两组,各25张,分别为新加液量组和厂家公式组。先浸泡饮片,使其充分浸润后,再计算加液量的方法;测量密闭式煎药机的水分蒸发量;参考相关文献的平均挤压功能参数;结合上述参数建立密闭式煎药机煎药加液量公式,并采用实际的临床代煎处方,与厂家的加液公式相对比,验证该加液量公式的准确性。结果:建立加液量公式为Q=F×180×2+1000-W×32%-G(Q为加液量,F为剂量,W为饮片总质量,G为泡药后水的质量);两组处方的液体差值和差值与所需出液量的百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差值<0的次数与处方数的百分比,新加液组为16%,而厂家公式组为80%。两组的合格率分别为88%和76%。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加液量公式用于煎煮中药时可提高加液准确性,保证中药汤剂质量。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临床使用中药湯剂粗末煎药时有报导,不但可以保証疗效,并且能够节約药材。为了进一步探索粗末煎药法节約用药的特点,我們选择了六个方剂,采用不同粉碎度、不同煎制时間及不同煎药器具;并以飲片用处方全量,粗末用处方1/3量,对其总煎出物含量、主成分煎出量等方面进行了比較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依据十功能煎药机3种煎煮模式的加水量公式进行加水,收集相关吸水系数、管道失水及按付数需要煎出的袋数是否相符,并确定最佳加水量。方法:十功能煎药机3种煎煮模式,分别按加水公式进行加水,采集姓名、付数、单位处方剂量(g)、剂量(g)、理论加水(m L)、实际加水(m L)、药渣重(g)、得药量(m L)等数据信息进行计算分析。结果:常规加水量(m L)/剂量(g)的值在5~10倍[1],试验中加水量(m L)/药重(g)在2.5~5倍。加水量是保证汤剂质量的一个重要条件,在保证按要求煎出的袋数时,加水量(m L)/药重(g)的值建议为4倍更合适,既保证了汤剂的质量又不会比按要求煎出的袋数多太多。  相似文献   

7.
《伤寒论》汤剂加水量与剂量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汤剂是《伤寒论》中使用最多的剂型,其煎煮法度,对于指导今天中药的煎煮及提高临床疗效,具有启示作用。按照最新考证结果"东汉1两合13.8g,1L合200mL",对《伤寒论》中采用标准度量衡单位计量用量的药物剂量进行折算,对非标准度量衡单位计量用量的药物则结合相关实物测量值确定其用量,初步探讨了《伤寒论》中据现有文献可以计算出剂量的88首汤剂的加水量与剂量的关系,统计结果显示,有63首方加水量(mL)/剂量(g)的值在5~10,约占71.6%;并探讨了影响加水量的其他因素;结合现代煎药特点,认为《伤寒论》中煎药方法在现今条件下具有实际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保证临床用药质量,提高药物疗效,煎药需注意: 煎药器具,最好以瓦罐或砂锅。煎药用水,在城市用自来水,农村用洁净的河水或井水均可。煎药前加冷水浸泡,使有效成分易于煎出。忌用热水煎药。用水量应根据药物体积吸水程度和煎煮时间而定,以水面浸过药物高出药材五分为宜,一般二两药和水一斤煎成200毫升。滋补药因煎药时间长耗水量需多一些,发表药头煎加水量要大,二煎的加水量为第一次的1/2~1/3。煎药火候未沸之前先用武火,已沸之后用文火。解表、攻下剂,头煎沸后煎15~20分钟,二煎沸后10~  相似文献   

9.
《中国民间疗法》2007,15(6):28-28
药物煎煮时的放水量:汤剂煎煮时的加水量,直接影响到药物疗效的发挥。一般以没过药面3cm左右为宜;芳香易挥发及质地疏松的药物,因煎煮时间较短,一般只宜淹没药物为度;质地坚硬,需要久煎的药物放水量应略多一些。如放水量过少,药物的有效成分不易完全煎出,降低疗效;而加水过多则势必导至煎煮时间延长,使一些有效成分遭至破坏,影响药效。  相似文献   

10.
药物疗效是中医药的特点,汤药是中医临床的主要服药方法.而要取得满意疗效除处方用药切中病机,合理配伍之外,还应有正确的煎药方法.从煎药的容器、用水、特殊煎法等方面去阐述.煎药容器以砂锅、搪瓷、烧锅为好,忌铁器.煎药加水量要视药物多少而定,一般头煎加水较少,二煎为多.另外可根据药物体积大小.药物本身的吸水程度来决定加水的量.对一些特殊药品根据其药性采用先煎、后下、另煎、包煎、熔化、泡服、冲服、打碎等煎法.服药合理,对疗效也有一定影响.服法包括服药时间、服药方法.服药时间根据其作用可饭前服、饭后服、空服、按时间服、睡前服.汤剂又可分为温服、冷服、鼻饲等.对于使用峻烈毒性药,宜小量至有效为止,勿过量,以免中毒.根据病情需要和药物性能来决定不同的服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药配方颗粒对慢性咽炎的临床疗效,并与传统饮片汤剂进行疗效比较。方法:将140例慢性咽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60例),以养阴清肺汤作为基本方辨证加减,治疗组采用中药配方颗粒配伍组方,对照组采用传统饮片汤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8%,对照组总有效率80.0%,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配方颗粒对慢性咽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比传统饮片汤剂的临床效果更优。中药配方颗粒质量稳定,疗效确切,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分析本院2010-2012年中药饮片使用情况,为合理制定采购计划、储备饮片、保障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剂量、限定日费用分析,统计本院2010-2012年中药饮片的销售量、销售金额、年用量排序前10位的中药饮片。结果 2010-2012年本院中药饮片的年销量、金额呈增长趋势。3年中销量前10位的饮片中相同的有7种,其DDDs值均呈上升趋势,中药饮片的日用药金额总体趋于平稳。结论本院中药饮片使用基本合理,做好中药饮片年度分析对中药饮片库房管理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药配方颗粒的现状与发展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军  朱旭江  杨平荣  宋平顺 《中草药》2018,49(20):4717-4725
中药配方颗粒是传统中药饮片、汤剂的改良产品,其最突出的优点是使用方便,但缺乏统一的质量标准、一致性基础研究不系统、难以评价单煎的配方颗粒与合煎的传统汤剂的等效性是最突出的问题和争议。因此,建立统一、完善的国家标准,实现全程质量控制和规范管理,开展系统的合煎和分煎等效性对比研究,开发经方(复方)颗粒,加强中医药传统理论指导,实现产地化提取将有利于保证中药配方颗粒的安全有效,有利于促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有利于中医药走向世界。通过了解中药配方颗粒的历史和发展现状,对其优点及存在的问题和争议进行深入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今后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对自汗盗汗的临床治疗作用,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比较。方法:将240例自汗盗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以中药配方颗粒组方作为治疗组观察临床治疗效果,并以传统中药饮片进行对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8%,对照组总有效率76.7%,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药配方颗粒的疗效比传统中药饮片高出十四个百分点。结论:中药配方颗粒对治疗自汗盗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比传统中药饮片的临床效果更优。中药配方颗粒质量稳定,疗效确切,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中药饮片是中医临床用药的基本手段,体现了中医药的特色与优势。为探讨中药饮片的临床实际应用情况和特征,该研究采用常用中药饮片应用调研表,对10个省份56所不同等级医疗机构的中药饮片应用情况进行调研分析。结果所见临床使用中药材品种549种,其展开项下饮片801种,按功效可归属为19个类别,其中甘草、黄芪、地黄、川芎、白术、黄芩、当归、白芍、麦冬等品种最为常见;不同地域以及不同层次的医疗机构中药饮片应用具有一定特点。调研结果反映了中药饮片应用的一般情况,为基本药物制度中药饮片的收录与完善提供了基础资料,对中药材品种的生产规划、饮片生产及医院饮片品种配置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加味黑地黄汤超微饮片对单侧输尿管结扎(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大鼠肾脏纤维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法复制单侧输尿管梗阻致大鼠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将其随机均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超微饮片组、尿毒清颗粒组,每组10只。加味黑地黄汤超微饮片组和尿毒清颗粒剂组分别予加味黑地黄汤超微饮片和尿毒清颗粒剂溶于4 mL蒸馏水灌胃,空白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均予等体积蒸馏水灌胃。在UUO术后第14 d,将各组大鼠处死,分别取肾组织以TUNEL法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细胞凋亡,并检测各组大鼠血液流变学,以及血肌酐和尿素氮。结果:经过TUNEL法检测,超微组和尿毒清颗粒组对于肾间质纤维化大鼠的肾组织细胞的凋亡均有改善作用(P0.01),且2者作用相近(P0.05);尿毒清颗粒剂对UUO大鼠血液流变学的改善优于超微饮片组(P0.05);而超微饮片组和尿毒清颗粒剂组血肌酐和尿素氮均下降,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加味黑地黄汤超微饮片能改善UUO大鼠肾组织的细胞凋亡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肾组织的纤维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中药饮片配方质量的提高对中药处方用药合理性及用药安全性的影响。方法抽取2018年和2019年收治的使用中药饮片治疗的236例患者进行研究,将2018年未实施中药饮片配方质量管理的118例设为对照组,将2019年实施中药饮片配方质量管理的118例设为研究组,观察2组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结果研究组用药的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处方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用药后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中药饮片配方落实质量管理,可以大大改善中药处方用药的合理性,提高用药安全性,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中药汤剂(也称煎剂)是中医师最常用的中药复方剂型,也是中药历史上应用最久和最广的制剂。药材是饮片的原料,饮片是制备提取物、构成中医处方和中药制剂的原料,更体现了传承发展中药的重要性。基于中药饮片标准汤剂,科学认识汤剂质量,提高药典饮片和中成药质量评价研究理论和方法是科学发展的重要策略。开展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临床应用为基础的中药饮片标准汤剂研究,基于中药质量标志物理论和研究方法探讨饮片和煎煮工艺的影响,形成标准汤剂的质量评价体系,既有利于确保中医处方用药的安全和疗效,也有利于认识标准汤剂在"药材-饮片-中成药"的质量及其标准的差异和价值,提升国家对中药饮片监管水平,保障人民用药安全和有效;还有利于认识标准汤剂在中药饮片生产、中药配方颗粒及经典名方的传承研发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运用红外光谱三级鉴别技术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芫花条饮片及其水提物的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三级红外技术,对各批饮片及水提物进行分析研究;同时采用HPLC法测定主要药效成分西瑞香素含量。分析整理数据,确定饮片及水提物各自的特征图谱,探讨二者成分的异同。结果:一维红外可以看出,芫花条饮片和提取物分别在1 055,1 073 cm~(-1)(C-O)出现了最大吸收;在二阶导数图谱中,水提物中1 707,1 650,1 624 cm~(-1)(C=O),与西瑞香素(1 709,1 651,1 625 cm~(-1))基本一致;在二维相关红外光谱中看出,芫花条饮片和水提物各自具有3个明显的自动峰。液相含量测定结果显示,提取物中西瑞香素的含量明显高于饮片中含量。与饮片相比,芫花条水提物中香豆素类成分含量升高,表明经过水提取后该类成分达到有效富集。结论:红外三级光谱技术为芫花条饮片及其水提物提供了整体的成分信息,二维红外特征光谱可用于二者的鉴别;液相色谱测定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进一步说明成分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