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刘云 《中国医药指南》2013,(21):759-76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控制脑梗死患者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脑梗死留置导尿患者40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干扰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在其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发生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46例,感染率23%;预组发生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24例,感染率12%;两组患者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梗死留置导尿患者中实行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析剖宫产术之后留置导尿管时间长短对产妇的影响。方法将16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80例,对照组80例。通过缩短留置导尿管时间,观察两组产妇尿路感染发生情况、术后排气时间及舒适程度。结果实验组产妇通过减少留置导尿管时间,有效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率及尿路刺激症状,舒适度明显提高,排气时间缩短,且两组病例尿路感染情况、排气时间及舒适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后6 h拔除导尿管可有效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缩短术后排气时间,提高产妇舒适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导尿管走向对女性留置导尿管尿路感染的影响。方法 选择自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本院收治的留置导尿管女性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留置导尿管股后方穿出,研究组予以留置导尿管股前方穿出,对比两组尿路感染、其他并发症与护理缺陷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的尿路感染与可疑感染发生率均明显高于研究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尿道损伤、拔管困难及尿潴留等其他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研究组,且对照组护理缺陷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研究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导尿管走向对女性留置导尿管尿路感染具有重要影响,相较于留置管的股后方穿出,股前方穿出更符合女性的尿道解剖学走向,且临床护理更为简便。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预防或降低泌尿外科留置导尿管患者尿路感染的干预效果。方法91例泌尿外科留置导尿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与观察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泌尿外科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留置导尿管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尿路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在第1、2、3、4周末尿路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预防或降低泌尿外科留置导尿管患者尿路感染效果确切,在促进患者早期康复和提高生存质量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留置导尿期间尿道口护理方法与尿路感染和患者舒适度评价。方法11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结合临床工作实际制定出针对性的护理方法。观察患者留置尿管后第3、7、10天的无症状菌尿和尿路感染的发生率,调查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结果2组第3天时无症状菌尿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试验组第7、10天无症状菌尿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2组第3、7天尿路感染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u =0.0723、1.0872, P >0.05),2组第10天尿路感染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u =2.1728, P <0.05)。试验组舒适率、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不舒适和不满意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针对性的护理可以显著降低无症状菌尿和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为临床治疗的顺利开展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患者麻醉前后留置导尿管舒适度的影响。方法将140例腹部手术患者进行留置导尿管护理。其中麻醉前留置导尿管70例,将这70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麻醉后留置导尿管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予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对比麻醉前后2组患者的舒适度和疼痛刺激度。结果麻醉前留置尿管,观察组舒适度高于对照组,疼痛刺激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留置尿管,观察组舒适度高于对照组,疼痛刺激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部手术患者麻醉前后留置导尿管进行护理干预,可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留置导尿管的舒适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清水与稀碘伏消毒留置导尿管患者尿道口对尿路感染的影响研究与分析。方法将100例患者分为试验组60例和对照组40例,试验组采取清水消毒尿道口,对照组采取0.05%碘伏消毒尿道口,分别对留置导尿管的尿路感染发病进行研究率。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尿路感染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以遵循各种预防尿道感染的各项措施的前提下,通过研究发现选择凉开水进行尿道口护理比消毒剂进行尿道口护理更佳,因尿路感染发生的可能性更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导尿管留置后尿道口不同护理方法的效果。方法将留置导尿管的恶性肿瘤危重患者100例按入住ICU顺序编号,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0.05%碘伏棉球擦拭清洁尿道口、尿管及其周围皮肤黏膜,试验组在擦拭的同时用0.05%碘伏液冲洗尿道口、尿管及其周围皮肤黏膜。对2组患者UTI、无症状菌尿发生情况及发生时间,患者的舒适度及满意度进行统计。结果 2组患者留置导尿管后第1周内发生无症状菌尿例数、UTI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满意度、舒适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留置导尿管后的患者进行尿道口擦洗加冲洗,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舒适度,而且可以延缓UTI的发生,为患者的治疗赢得时间,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尿通卡克乃其片预防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及膀胱刺激症状发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5月至2016年11月本院泌尿外科住院择期手术后留置导尿管的患者,随机分为尿通卡克乃其片组(实验组)及非尿通卡克乃其片组(对照组),实验组留置导尿后给予尿通卡克乃其片口服,对照组不使用任何预防性药物,分别于留置导尿后第3、5、7天留取膀胱内尿液作尿常规及尿细菌学检查,每天记录两组患者尿路刺激症状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第3d尿路感染发生人数均为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5天和第7天实验组尿路感染发生人数分别为2例和3例;对照组发生人数分别为9例和1 1例.实验组第5天和第7天尿路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有3例出现膀胱刺激症状,对照组有13例出现膀胱刺激症状,膀胱刺激征发生率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通卡克乃其片用于减少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率及缓解导尿管引起的膀胱刺激症状,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降低留置导尿管引起尿路感染发生率的方法。方法:收集2011年11月—2012年11月住院期间施行留置导尿管患者1 200例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冲洗对照组。从留置导尿管当日起,第3天和第7天按无菌操作收集尿液行尿常规、尿培养+菌落计数检查。结果:常规组留置尿管第3天尿路感染的发生率为9.75%,第7天尿路感染的发生率为20.25%,两次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冲洗对照组留置尿管第3天尿路感染的发生率为10.00%,第7天尿路感染的发生率为20.24%,两次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留置导尿时间和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呈正相关,生理盐水膀胱冲洗不能降低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预防和个性化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于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接受导尿管留置的患者12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入院序列数,采用随机数表法的方式,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观察组采用预防性个性化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率、导尿管留置时间、首次排尿量以及首次排尿时间。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率、导尿管留置时间、首次排尿量以及首次排尿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对接受导尿管留置的患者采用预防性个性化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同时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率、导尿管留置时间、首次排尿量以及首次排尿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护理质量控制在神经内科留置导尿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于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神经内科留置导尿管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6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护理质量控制。比较两组患者的尿路感染发生率和患者护理满意程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尿路感染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态度、护理技术、责任性、宣教、告知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神经内科患者施行导尿管护理干预过程中展开护理质量控制,对预防相关尿路感染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郑惠霞 《中国当代医药》2013,(35):184-185,187
目的 分析导尿管留置导致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深入探究预防尿路感染的护理措施.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患者180例,均留置导尿管,其中39例患者发生尿路感染,141例患者未发生尿路感染.综合分析留置导尿管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需要采取的护理对策.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较大、导尿管留置时间长、进行膀胱冲洗和尿道口消毒护理未彻底是尿路感染的重要相关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导尿管留置时间、膀胱冲洗和尿道口护理是尿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针对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加强对年龄较大者的护理,尽量缩短导尿管留置时间,避免膀胱冲洗,对患者尿道口进行及时彻底的消毒护理,能有效预防尿路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析护理干预在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1月~2017年8月某院582例留置导尿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9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详细护理干预,分析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患者性别、年龄、尿道口消毒情况、膀胱冲洗情况以及尿管留置时间均为发生相关性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观察组导管留置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尿路感染率6.19%低于对照组18.56%(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25%高于对照组88.66%(P<0.05)。结论:在了解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危险因素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物理抗菌材料(洁悠神)在留置导尿患者中预防尿路感染的疗效。方法 347例需要留置导尿管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75例,用洁悠神喷洒尿道口及尿道口外10cm导尿管,每8小时喷一次;对照组172例,用传统方法即以0.05%碘伏涂擦尿道口及尿道口外10cm导尿管,每8h擦一次。每周进行尿培养,至少两次尿培养阳性(每毫升尿液中培养≥105微生物且反复为相同微生物)为尿路感染。结果治疗组175例中发生尿路感染12例,尿路感染发生率6.9%;对照组172例中31例发生尿路感染,发生率18.0%。两组统计学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用洁悠神对留置导尿管的患者进行导尿管表面和尿道口喷洒,可有效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留置导尿是解决排尿困难和尿潴留的主要治疗手段,导尿管放置后伴随性尿路感染是最常见的院内感染,应用外用药物或物理方法降低留置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的发生是一种较为期待的方法。方法60例前列腺增生症并留置导尿管的男性患者,年龄54~69岁,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用药组30例。对照组,按常规用生理盐水行尿道口护理;用药组,按常规行用洁悠神尿道口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置留导尿管后第3、5、7天尿道外口分泌物细菌培养结果并比较。结果用药组置管期间尿培养尿路感染病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用洁悠神对留置导尿管的患者进行导尿管表面和尿道口喷洒,可有效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外科手术老年女性患者留置导尿管出现并发症的相关因素,探讨预防发生的护理对策。方法分析我院376例行手术的老年女性患者,根据护理措施不同分为:对照组,186例,予以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190例,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的尿路感染、尿管堵塞、漏尿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各类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要重视外科手术老年女性患者留置导尿管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应给与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预防。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自制清炎洗剂在重症监护病房(ICU)留置导尿患者会阴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该院ICU收住的危急症患者72例,按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34例与观察组38例。对照组给予5%聚维酮碘溶液会阴擦洗,观察组采用自制清炎洗剂溶液会阴擦洗。比较两组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尿路感染发生率(7.9%,3/38)明显低于对照组(29.4%,1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自制清炎洗剂用于ICU留置导尿患者会阴擦洗效果好于5%聚维酮碘溶液,可降低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腹部手术患者麻醉前后留置导尿管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92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精细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在留置导尿期间的整体舒适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整体舒适度(91.30%)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手术患者在麻醉前后留置导尿管中,采用精细化护理的效果更好,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不适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泌尿外科手术患者留置导尿管引起尿路刺激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10月我院收治的40例泌尿外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留置导尿管护理,试验组患者给予系统的心理认知行为疗法和常规的留置导尿管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住院时间、尿路刺激征、非计划外拔除尿管、拔管后重新插管的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通过给予患者系统的心理认知行为疗法可以有效降低手术患者尿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留置导尿管的舒适度,同时也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