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背景:卫星细胞是成体肌肉发生重要的“原料”,它的增殖、分化和融合增加了肌纤维的细胞核数量或肌纤维数的数量,继而引起肌肉功能和形态学的变化,但是肌肉肥大是否一定有卫星细胞参与还存在争议。成肌因子是肌肉发生调节的核心因子,在肌肉发生的多个阶段发挥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对它们功能上特点和差异的了解仍然不够深入。 目的:总结并讨论卫星细胞和成肌因子在肌肉发生和肌肉肥大以及在肌肉训练中的作用。 方法:由第一作者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2000/2010)和Medline(2000/2010)数据库,检索词分别为“骨骼肌,肥大,运动,肌肉发生,卫星细胞,成肌因子”和“skeletal muscle,hypertrophy,exercise,myogenesis,satellite cell,MRF”,语言分别设定为中文和英文。从卫星细胞与肌肉肥大、成肌因子的作用及成肌因子的运动性调控特点2方面进行总结,对卫星细胞及成肌因子在肌肉发生中的作用及其调节机制和肌肉重塑等方面进行介绍。 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177篇文章,按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共纳入30篇文章。结果表明肌肉发生是肌肉肥大的生物学基础,卫星细胞是成体肌肉发生关键,但肌肉肥大早期过程可能没有卫星细胞的参与,以DNA含量来衡量卫星细胞改变可能有较大误差,成肌因子是肌肉发生核心因子。目前研究对成肌因子成员之间功能的异同和成肌因子的运动性调控特点的了解仍不深入。  相似文献   

2.
背景:骨关节炎关节软骨退变被认为是不可逆的病理改变,但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清。 目的:总结并探讨骨关节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及相关的生物标志物的最新基础研究进展。 方法:由第一作者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2000/2010)和Medline数据库(2000/2010),检索词分别为“骨关节炎,关节软骨,退行性变,基础研究,生物标志物”和“Osteoarthritis,Articular cartilage,degradation,basic research,Biological markers”,语言分别设定为中文和英文。从引起骨关节炎发病的相关因素的作用及相关的生物标志物的变化2方面进行总结,对病理、生物化学和免疫等相关因素及生物标志物的研究现状进行介绍。 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60篇文章,按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共纳入20篇文章。结果发现,关节软骨退行性变过程中可出现Ⅱ型原胶原羧基端前肽及Ⅱ型胶原羧基端肽等细胞因子的升高,基质金属蛋白酶、生物自由基、一氧化氮及细胞和体液免疫等参与了骨关节炎退行性变的过程,但其具体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明确。  相似文献   

3.
<正>偏头痛和紧张型头痛属于原发性头痛,是致残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偏头痛与其他疾病高度合并症,其中大多数是疼痛的,如纤维肌痛、内脏疼痛、慢性盆腔疼痛以及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yofascial pain syndrome,MPS)的触发点(myofascial trigger points,MTrPs)。MTrPs对于偏头痛和紧张型头痛的病理机制及治疗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因此对于MTrPs的探究一直在不断进行。到目前为止,临床上定位肌筋膜触发点的金标准仍然是触诊,然而触诊内部可靠性差,具有较大的主观性,且可能会因为触诊时刺激MTrPs而导致头痛发作,因此许多研究人员都对寻找一种安全可靠定位MTrPs的客观影像学技术感兴趣。本文主要论述肌电图、  相似文献   

4.
背景:细胞共培养即最大程度地模拟机体内环境,在体外观察细胞与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组织工程研究的热点。 目的:总结并讨论细胞共培养研究在组织工程研究的应用及价值。 方法:由第一作者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2000/2010)和Medline数据库(2000/2010),检索词分别为“细胞共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神经干细胞,软骨细胞,组织工程”和“Cells co-culture,Bone marrow stem cells,Neural stem cells,Cartilage”,语言分别设定为中文和英文。从细胞共培养在骨髓间充值干细胞、神经干细胞和软骨细胞3方面进行总结,对细胞共培养在组织工程研究及应用方面进行介绍。 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182篇文章,按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共纳入30篇文章。结果表明大量细胞共培养的研究,都围绕着最大程度地模拟体内环境、维持体内性状,观察细胞与细胞之间相互作用,很多体外细胞共培养的研究结果和进展对于深入了解共培养有重要的指导和参考价值,但有关共培养的新方法新技术,研究结果,最新动向和研究热点但仍需进一步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5.
学术背景:椎间盘源性疼痛是慢性腰背痛的一个主要原因,其炎性机制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炎症机制里有许多细胞因子参与,这些细胞因子在疼痛的发生、发展中起着怎样的作用,应如何利用这些细胞因子来治疗疼痛,说法不一。 目的:全面认识椎间盘突出的发病机制,认识各种细胞因子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利用细胞因子治疗慢性疼痛的进展。 检索策略:应用计算机检索CNKD期刊全文数据库医药卫生类1994-01/2007-06关于椎间盘源性疼痛方面的文献,检索词“生物因子,疼痛”,限定文献语言种类为中文,获得文章153篇。同时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2002-01/2007-06关于椎间盘源性疼痛方面的文章,检索词“gene,chronic pain”,限定文献语言种类为English,获得文章36篇。检索应用CAJViewer6.0软件。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从基础到临床与细胞因子密切相关的文章。排除标准:重复性研究。对所得文献进行提炼,按上述标准纳入中文6篇,英文24篇。 文献评价:30篇文章中10篇侧重于基础研究和动物实验,20篇为临床研究文献。其中RCT文章7篇,循证医学系统综述1篇、汇总分析10篇、个例报道2篇、经验交流10篇。 资料综合:椎间盘源性疼痛除传统的机械压迫外,还包括炎症机制和免疫机制。炎症机制在椎间盘源性慢性疼痛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有P物质、磷脂酶A2、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生长因子、一氧化氮等多种细胞因子参与。免疫机制的作用也不容忽视。了解了慢性疼痛的发生机制,进而将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应用于临床,疗效显著,应用前景广阔。 结论:疼痛的发生以及对于镇痛药物的不同反应有其一定的基因基础,细胞因子在椎间盘源性疼痛的发生、发展以及治疗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背景:受体调控和转换信号并启动细胞内信号转导,使靶细胞产生生物学效应。受体调节是机体对运动适应的重要调节方式。 目的:总结运动对受体的影响、受体的适应性变化及运动受体细胞信号转导规律。 方法:由第一作者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2000/2010)和Medline数据库(2000/2010),检索词分别为“受体,运动,适应”和“receptor regulation,exercise,adaption”。共检索到137篇文章,按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共纳入37篇文章。从受体概念、受体的分类和功能,受体的功能与调节,运动对受体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总结,对受体在运动中的适应性变化和调节机制等方面进行探讨。 结果与结论:运动训练引起瘦素受体和胰岛素受体上调,使瘦素和胰岛素分泌发生适应性改变。适宜运动使雄激素受体结合容量和受体数量提高,长期大运动量训练和力竭使雄激素受体结合容量和受体数量下降,意味着保护细胞免受过量或长期刺激而导致生理功能紊乱。急性应激使机体各组织中糖皮质激素受体含量减少,对于防止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紊乱,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背景:骨骼肌去神经支配后出现肌萎缩和收缩功能的丧失,肌纤维发生与萎缩相关的一系列的形态学和组织学的变化。近年来随着技术水平及理论研究的进展,治疗效果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仍未达到满意的效果。 目的:总结并讨论近年来有关去神经支配骨骼肌萎缩的治疗新进展,为肌肉功能的恢复提供理论基础。 方法:由第一作者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2000/2010)和Medline数据库(2000/2010),检索词分别为“去神经支配,骨骼肌,肌萎缩,治疗”和“denervated,skeletal muscles,atrophy,treatment”。共检索到135篇文章,按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共纳入30篇文章,从物理治疗、神经修复和植入、细胞移植、药物、基因和中药治疗等方面进行总结和分析。 结果与结论:近年来去神经支配骨骼肌的治疗取得了很大进展,但这些方法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骨骼肌萎缩,在一段时间内维持肌肉的生理功能。目前研究随着去神经支配骨骼肌萎缩机制的阐明,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将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9.
背景:大运动量训练可以导致骨骼肌组织微细结构的损伤性变化, 而骨骼肌卫星细胞的激活、增殖与分化和肌肉组织损伤的修复有密切关系。 目的:文章从训练导致肌肉组织结构性损伤需要修复的客观实际出发,提出运动后骨骼肌结构的修复与骨骼肌卫星细胞生长因子之间存在某种依赖关系。 方法:由第一作者通过计算机网络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Medline数据库(2000/2010),检索词分别为“骨骼肌卫星细胞,生长因子,运动训练,骨骼肌超微结构”和“Skeletal muscle satellite cells,exercise,growth factor”。 共检索到97篇文章,按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共纳入23篇文章。从运动后骨骼肌组织修复与骨骼肌卫星细胞生长因子的激活作用机制进行总结,对两者间的联系进行分析。 结果与结论:大强度训练可以导致骨骼肌组织的损伤,而卫星细胞是运动后恢复期骨骼肌修复的关键,其生长因子也与训练方式等因素有关。目前在骨骼肌卫星细胞的生长因子与运动训练之间的联系还缺乏足够的认识与研究。  相似文献   

10.
杨殊  文野 《中国神经再生研究》2011,15(41):7775-7778
背景:过氧化体增殖活化受体γ辅助活化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γ coactivator 1α,PGC-1α)能调节骨骼肌的功能,包括有:线粒体的生物发生、底物氧化和肌纤维类型等,最近还有研究发现PGC-1α能够预防肌肉的萎缩。 目的:总结并讨论PGC-1α与肌肉萎缩之间的关系。 方法:由第一作者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2000/2010)和Medline数据库(2000/2010),关键词分别为“肌肉萎缩,PGC-1α,运动”和“muscle atrophy,PGC-1α,exercise”。共检索到56篇文章,按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共纳入22篇文章。从PGC-1α与肌肉萎缩、运动与PGC-1α共2个方面进行总结。 结果与结论:PGC-1α表达增强能提高线粒体功能、人体的运动能力、降低氧化应激和抑制肌肉萎缩特异性基因的表达。说明运动可通过调节PGC-1α的表达来干预肌肉萎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