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Wingspan支架治疗国人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初步经验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研究颅内专用自膨式支架系统 (Wingspan支架)联合Gateway球囊治疗国人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可行性。方法 10例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12处病变)接受了Wingspan支架联合Gateway球囊治疗,前瞻性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临床随访观察30 d。结果 12处靶病变分别位于大脑中动脉(n=6)、颅内颈内动脉(n=4)、颅内椎基底动脉(n=2),支架成功率91.7%(11/12),手术成功率90.0%(9/10),治疗前平均狭窄率为71.4%,球囊扩张后改善为33.3%,支架成形术后改善为20.0%。所有病变均使用了Gateway球囊扩张,1例基底动脉狭窄Wingspan支架到达靶病变部位后未能成功释放;围手术期30 d内,1例患者术后发生1次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其余患者均未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 采用Wingspan支架联合Gateway球囊治疗国人颅内动脉狭窄技术上是可行的,长期疗效还需要更大量病例样本及更长时间的病例随访数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Wingspan支架治疗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16例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Wingspan支架治疗。结果 116例患者均支架置入顺利,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前狭窄率为(72.1±9.4)%,术后即刻残留狭窄率为(21.4±14.8)%;围手术期发生脑血管相关并发症5例(4.3%),死亡1例(0.9%);临床随访67例患者,随访时间为43.9(19~88)个月,再发缺血性并发症4例(6.0%);影像学随访51例患者,随访时间为9.1(2~36)个月,发现支架内再狭窄7例(13.7%),其中症状性再狭窄2例(3.9%)。结论 Wingspan支架治疗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Wingspan颅内动脉支架系统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有效性、安全性及手术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应用Wingspan颅内动脉支架系统治疗符合介入治疗标准的11例颅内动脉狭窄的患者,于颈内动脉颅内段、大脑中动脉M1段、椎动脉颅内段及基底动脉狭窄处共置入12枚Wingspan支架,观察手术前后患者临床症状、狭窄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估手术安全性,术后平均随访12个月。结果10例患者支架置入顺利,一次性成功,支架定位准确;1例术中出现支架前移,未覆盖斑块,再置入Wingspan支架1枚。术后1例出现TIA发作,其余病例未出现相应供血区域新发缺血事件,无颅内出血并发症。随访12个月,发现2例出现再狭窄,狭窄率>50%。结论 Wingspan颅内动脉支架系统治疗颅内动脉狭窄安全、有效,中短期并发症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药物联合血管内Wingspan支架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 颅内动脉狭窄患者168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4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药物治疗(如拜阿司匹林、波立维、立普妥),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血管内Wingspan支架手术,比较2组患者随访中各时期卒中复发率、狭窄加重或复发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腔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2006年7月至2008年12月,应用腔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11例,其中置入冠脉球扩式支架9枚,Wingspan支架2枚。结果11例患者颅内动脉动脉狭窄程度由原来的76.55%±4.94%下降至3.73%±0.98%,两者相差显著(P〈0.01)。术后10例患者症状均明显改善,围手术期无并发症。随访2~12个月,11例均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原狭窄血管近端、远端血流速度和支架置入后24h无明显差别。结论腔内支架成形术是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安全、有效的方法,临床效果好。适应证的正确选择和围手术期的专业处理以及娴熟的操作技巧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但其远期疗效还需要长期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6.
应用Wingspan支架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Wingspan支架系统治疗颅内动脉狭窄的可行性、安全性、有效性及手术技巧.方法 回顾性分析应用Wingspan支架治疗的颅内动脉狭窄27例,所有患者均为药物控制无效短暂性脑缺血(TIA)患者,收集其临床及影像资料,并进行短期随访.结果 狭窄部位位于颈内动脉3例,大脑中动脉13例,椎动脉4例,基底动脉7例,所有患者均成功放置Wingspan支架,术中狭窄段均获满意开放.所有患者术后均随访,1例偶有TIA发作,1例发生无症状脑梗死,其余患者无再次缺血发作.结论 Wingspan支架治疗颅内动脉狭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7.
脑血管腔内支架置入治疗症状性脑动脉狭窄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景:关于脑血管支架置入后局部机械性血管壁损伤后发生血管内再狭窄研究中涉及的安全性、病理生理机制及临床疗效尚无确切的结论。 目的:探讨脑血管腔内支架置入治疗症状性脑动脉狭窄的安全性、近期临床疗效。 方法:对20例症状性脑动脉狭窄患者行脑血管腔内支架置入治疗,狭窄病变22处,位于大脑中动脉6处、颈内动脉6处、椎动脉4处、基底动脉3处,3例为椎-基底动脉狭窄;狭窄长度为3~10 mm,平均为7 mm,其中6处狭窄长度超过10 mm。行自膨式及球囊膨胀式支架置入,使用脑保护装置保护伞12例。 结果与结论:20例患者22枚支架均1次放置成功, 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置入后即刻血管造影结果显示,病变段动脉残余狭窄程度小于20%,与治疗前相比较,管腔狭窄明显改善。同时再造影的实质期可见脑组织血流灌注得到改善,临床症状全部得到改善。置入后临床随访6~24个月,20例未再有脑缺血发作,数字减影血管造影随访12~24个月7例,1例出现支架内内膜轻度增生,未引起临床症状。经颅超声多普勒随访结果示狭窄部位血流通畅,支架内未见内膜过度增生,无主要分支血管的闭塞。结果说明脑血管腔内支架置入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安全,近期疗效明显,其长期疗效还需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8.
脑动脉狭窄是临床上引起急性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当前严重的脑动脉狭窄患者药物治疗并不能显著减少脑梗死的发生。研究发现,随着脑动脉狭窄程度的增加,脑梗死的发生率显著增加。近年来,介入治疗已成为神经科领域中的热点研究,也是当前脑血管狭窄治疗中发展最为迅速的方法之一,血管内支架成型术治疗因具有即时性、微创、适应证广等优点在脑动脉狭窄治疗中已得到广泛的研究[1]。但血管内支架成型术存在血管损伤、并发症高的缺点,其在脑动脉狭窄治疗过程中机械性血管壁损伤后发生再狭窄的的安全性、病理生理机制以及临床疗效当前仍无十分确切的结论。本研究对我院使用血管内支架成型术治疗的60例症状性脑动脉狭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观察术后情况及随访结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Wingspan支架治疗重度症状性颅内椎-基底动脉狭窄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共31处重度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病人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人均经Wingspan治疗,通过改良Rankin评分(modified ranking scale,MRS)和美国国家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进行临床评估。结果手术成功率100%,血管平均狭窄度由术前(82.3±8.0)%降至(11.2±7.3)%,手术前后狭窄度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差异(P<0.05)。围手术期并发症包括脑桥梗死2例和支架叠加导致一过性血流灌注不足1例。临床随访27例,时间5~40个月。影像学随访19例,时间5~20个月。1例发生症状性再狭窄,其他无再狭窄和缺血事件。结论 Wingspan支架植入是药物治疗无效的颅内血管狭窄的有效、安全的方法,但需注意围手术期并发症的防治,对远期结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改良的预扩张技术置入Wingspan支架治疗大脑中动脉狭窄的可行性、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2007年4月至2010年7月Wingspan支架置入治疗经药治疗无效的大脑中动脉狭窄(>50%)患者48例(其中1例双侧大脑中动脉狭窄)。根据不同预扩张技术,将其分成两组:A组(标准预扩张技术)和B组(改良的预扩张技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复发卒中和再狭窄发生率,并对其风险因子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本组成功率98%(48/49),最初终止事件包括1例小卒中和2例短暂脑缺血发作。A组狭窄度由(77.11±10.09)%降至(27.50±6.91)%,B组由(72.56±10.46)%降至(8.20±5.41)%。43例患者术后随访5~26个月,平均(12.92±5.08);A组和B组再狭窄率分别是44.4%(8/18)和12.0%(3/25),两组差异显著(P<0.05)。多元回归分析示再狭窄与残留狭窄和糖尿病有关。结论 Wingspan支架治疗大脑中动脉狭窄成功率较高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改良预扩张技术可降低残留狭窄程度和再狭窄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估Gateway-Wingspan支架治疗症状性椎动脉颅内段和基底动脉狭窄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应用Gateway-Wingspan支架治疗39例症状性椎动脉颅内段和基底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围手术期情况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 39例患者共40处狭窄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其中椎动脉颅内段9处,基底动脉31处.1例患者因支架到位困难,仅行球囊扩张.共成功置入Wingspan支架39枚,手术成功率98% (39/40).术前平均狭窄率为(78.09±12.01)%,术后残留狭窄率为(16.53±12.59)%.4例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0%(4/39),其中1例死亡,其余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所好转.随访8-42个月,平均(25.0±10.8)个月,有2例出现症状性再狭窄(狭窄程度>50%),其中1例是支架置入失败的患者.1例因肺部感染死亡.结论 应用Gateway-Wingspan支架治疗椎动脉颅内段及基底动脉狭窄是安全有效的,长期疗效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应用颅内自膨式专用支架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 61例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直径狭窄率>70%)接受了65枚颅内专用支架治疗,其中Wingspan支架40枚,Neuroform支架25枚.结果 技术成功率达100%,病变动脉的狭窄程度纠正50%~90%,平均为72%,无血管撕裂、急性动脉闭塞、远端血管栓塞事件等并发症出现,术后3-24个月复查,2例出现完全闭塞,但无明显临床症状.结论 自膨式颅内专用支架的应用,有效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但长期疗效需要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