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对社区高龄独居老人开展意外伤害防护健康教育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健康教育作为一种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方式在促进家庭和整个社会和谐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在老年人群中,针对慢性病的健康教育日益从医院走向社区,走进每一个家庭。随着意外伤害作为一种疾病纳入疾病谱,以及老年人意外伤害发生率的升高,健康教育也作为一种预防手段渐渐被人接受。然而,由于高龄老人视听力和理解记忆力降低,针对此部分人群的健康教育鲜见研究报道。我们对社区高龄独居老人这个特殊的群体尝试了意外伤害的健康教育研究,现就健康教育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对社区高龄独居老人进行意外伤害健康教育的做法和实施效果。方法采用播放多媒体宣传片和发放手册的方式对社区高龄独居老人实施一对一意外伤害健康教育。结果高龄独居老人健康状况偏差,干预后1个月高龄独居老人意外伤害的知信行总体水平提高。结论多媒体播放的健康教育方式可以有效提高社区高龄独居老人的意外伤害知信行水平。 相似文献
3.
上海某社区高龄独居老人意外伤害现况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上海市老西门社区高龄独居老人意外伤害的发生现况及意外伤害防范需求。方法自制问卷对老西门社区所有符合研究入选条件的高龄独居老人进行入户调查。结果意外伤害人数发生率为29%,伤害次数发生率为35.5%;意外伤害以上午(66.2%)、家中(57.75%)多发,跌倒是意外伤害中的主要类型(占78.9%);意外伤害防范需求大、种类多。结论高龄独居老人意外伤害发生率较高,采取有效的健康教育、加强跌倒干预是预防和减少意外伤害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社区高龄独居老人的社会支持状况。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上海市黄浦区某社区高龄(≥80岁)独居老人进行入户调查,数据采用SPSS13.0分析处理。结果114名高龄独居老人中与配偶同住组社会支持得分显著高于单独居住组(P〈0.01);在性别方面,男性的社会支持高于女性(P〈0.01);在受教育程度和经济收入方面,高龄独居老人社会支持随受教育程度、经济收入的增高而显著增高(P〈0.01);高龄独居老人总体社会支持在有无宗教信仰和子女个数方面无显著差异,但在客观支持方面有宗教信仰组高于无宗教信仰组(P〈0.05)。结论社区高龄独居老人社会支持总体偏低,多方面加强对独居老人的支持对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国高龄独居老人数量不断增加,其生活多具有封闭性,家居环境比较混乱,慢性病发病率升高,负性心理感受增强,这些特点使得意外伤害的发生率居高不下。基于目前国内外在老年人意外伤害方面研究现状的综述,对社区高龄独居老人这一弱势群体提出以健康教育为主,环境干预、心理疏导和卫生服务相配合的干预模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知信行理论干预社区高龄独居老人意外伤害的效果。方法 2008年5月,我们采用便利抽样选取上海老西门社区高龄独居老人74例分为两组,各37例,甲组采用入户评估+VCD播放+健康教育手册讲解,乙组采用入户评估+健康教育手册讲解方法对老人进行意外伤害的健康教育干预,比较两种方法在干预前后以及干预后第1个月独居高龄老人意外伤害的知信行改变状况和意外伤害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前,甲乙两组在性别、文化程度、宗教信仰、子女联络、婚姻状况、自觉健康状况、生活开心、生活安全、ADL总分以及意外伤害发生次数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第1个月,甲组在意外伤害的知识、态度、行为及总得分方面均优于乙组(P〈0.05)。甲组干预后第1个月知识、态度、行为及总得分均高于干预前(P〈0.01)。乙组干预后第1个月较干预前相比知识、态度和总得分有明显提高(P〈0.05),行为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知信行理论指导下的意外伤害健康教育可以明显提高高龄独居老人意外伤害的知识水平,改善其态度,改变错误行为,其中图文声并茂的健康教育手段较单纯的资料教育效果好。 相似文献
7.
社区高龄独居老人意外伤害知信行状况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社区高龄独居老人的意外伤害知信行(KAP)状况。方法采用自制的意外伤害KAP调查表对上海市黄浦区老西门社区高龄独居老人进行入户调查,数据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社区高龄独居老人对意外伤害知识的知晓率偏低,获取相关知识的最主要途径为电视或广播;调查对象中有58%认为意外伤害可以预防,60.5%很担心或担心自己发生意外伤害,所担心的意外伤害类型中位于前5位的是:跌落、交通伤害、烧烫伤、触电和动物伤害;在意外伤害行为方面,调查对象中可能导致意外伤害发生行为危险因素较多。结论社区高龄独居老人意外伤害知信行情况不容乐观,相关部门应该着力提高他们意外伤害知识知晓率、纠正错误态度、使其行为向有利于降低意外伤害发生率的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上海市社区独居老人的生活体验。方法采用质性研究法,对10名独居老人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并用现象学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独居老人的生活体验主要有4个方面:与社会维持积极联系,采取各种方式维持独立性,独居产生心理影响,希望得到关心和帮助。结论要特别关注独居老人,尤其关心他们的心理状况,促使老人采用积极的策略应对独居生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前后社区高龄独居老人对意外伤害知识、态度和行为(knowledge,attitude,practise,KAP)的改变程度。方法通过自行录制的《老年人常见意外伤害的防护》VCD和与之配套的手册对37名社区高龄独居老人进行为期1个月的健康教育,对健康教育前后高龄老人对意外伤害预防知识的知晓率进行比较,并对其态度和行为改变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健康教育后第1、3个月高龄老人意外伤害KAP各项得分及总得分较干预前均有明显提高(P〈0.01),干预后第3个月除行为得分高于第1个月外,知识、态度和总得分均低于第1个月。结论图文声并茂的意外伤害健康教育手段可以明显提高高龄独居老人意外伤害的知识水平、改善其意外伤害的态度及错误行为。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兰州市社区独居老人和空巢非独居老人意外伤害的发生现状。方法:结合文献资料制定了兰州市社区独居老人和空巢非独居老人意外伤害的调查问卷,并对符合入选条件的536名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兰州市社区独居老人慢性病患病率为88.89%;空巢非独居老人慢性病患病率为83.57%。兰州市社区独居老人意外伤害的发生率为26.85%,空巢非独居老人意外伤害的发生率为18.84%;且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兰州市社区独居老人跌倒率和锐器伤的发生率高于空巢非独居老人;跌倒原因主要是步态不稳;跌倒时间集中在上午;跌倒地点主要是家中。文化程度、慢性疾病种类是兰州市社区独居老人意外伤害的危险因素;慢性疾病种类是兰州市社区空巢非独居老人意外伤害的危险因素。结论:兰州市社区独居老人和空巢非独居老人慢性病患病率和意外伤害发生率都比较高,应采取有效的社区干预措施来降低慢性病和意外伤害的发生率,从而提高兰州市社区独居老人和空巢非独居老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了解社区老人的健康状况,为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对临沂市区内西苑小区386位60岁以上社区老人进行免费健康查体和填写个人健康状况调查表的方式,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并实行微机化管理的方式。结果:81.8%的老人患有一种或多种疾病;90%以上的老人有保健和疾病防治知识的需求,80%以上的老人有获得营养和体育锻炼知识的需求,78%的老人需要进行必要的治疗,56%的老人需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结论:社区老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健康问题,开展社区老人的健康服务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兰州市社区独居老人意外伤害的知信行状况。[方法]结合文献资料编制意外伤害知信行调查表,并对326名兰州市社区独居老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兰州市社区独居老人获取相关知识的最主要途径为社区宣传(64.51%),调查对象中有58.64%认为只要对身体造成伤害就称为意外伤害,认为意外伤害类型是交通伤害(72.98%)、跌倒(71.29%)、触电(54.96%)、烧烫伤(52.78%)和中毒(51.85%)。有48.76%担心或很担心自己发生意外伤害,认为可能发生意外前5位是跌倒(71.60%)、交通伤害(45.37%)、烧烫伤(26.54%)、触电(16.04%)和中毒(13.89%)。被调查对象中存在意外伤害的危险因素较多,仅28.70%每次使用煤气后检查煤气阀门的关闭情况;39.20%每次服药前查看药品有效期;34.56%是按药品说明书保管家中药品;59.56%是按医嘱服药;78.08%过马路时看红绿灯。[结论]兰州市社区独居老人意外伤害知信行情况不容乐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该着力提高他们对意外伤害认知水平,纠正错误态度和不良行为,从而降低意外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丧偶独居老人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威胁丧偶独居老人心理健康的心理问题,提出从护理人员、老人自身以及社会支持方面着手,运用适宜的沟通技巧进行护理,满足由低层次向高层次的需要,从而解决不同级别、不同层次的丧偶独居老人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5.
人口老龄化是国际社会的共同问题.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是老龄化的程度比预测快.高龄化速度亦加快等.高龄老年人的增加,不仅要解决经济供养问题,而且要解决社会照料问题.鉴于这个社会大背景,高龄老人的健康干预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作者通过对上海市几个区80岁以上190例高龄老人的调查、统计及可行性分析,结果发现高龄老人有能力接受健康干预,并且相当必要,而且要有阶段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因此本文作者们提出:1)健康环境建设;2)建立和完善社区高龄老人的服务网络;3)以终身健康教育和终身保健为高龄老人健康干预的出发点,通过康复、安全、日常生活和心理等健康干预具体内容,以求得社会各界的重视和支持. 相似文献
16.
丧偶独居老人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威胁丧偶独居老人心理健康的心理问题。提出从护理人员、老人自身以及社会支持方面着手,运用适宜的沟通技巧进行护理。满足由低层次向高层次的需要,从而解决不同级别、不同层次的丧偶独居老人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7.
我国高龄老人的健康状况与保健现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很快,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由1982年的7.6%上升至20世纪末的10.35%。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是当今世界许多国家面临的挑战,我国是全世界进入老龄型社会的66个国家中最穷的老龄型国家。我国80岁以上高龄老人已达到1300万,并以年均5.4%的速度递增,他们是老人群体中的脆弱群体,更需要社会的关注。国内学者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陆续对农村、城市、知识分子、离退休干部等不同类型的高龄老人进行了调查研究,对高龄老人的健康状况、经济医疗保障、保健等方面有了初步了解,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社区空巢老人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科学的进步和医学的发展,人们的预期寿命普遍延长,人口老龄化问题已十分严峻地摆在我们面前,且必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日益加剧。据预测,到2020年8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将激增到2780万。而空巢老人(指不与子女居住在一起的老人,包括无子女的老人和与子女分开居住的老人)的人数也将随之增加。因此,及时掌握空巢老人的健康状况和需求,对开展老 相似文献
19.
高龄老人健康干预的可行性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口老龄化是国际社会的共同问题。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是老龄化的程度比预测快,高龄化程度亦加快等。高龄老年人的增加,不仅要解决经济供养问题,而且要解决社会照料问题。鉴于这个社会大背景,高龄老人的健康干预不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作者通过对上海市几个区80岁以上190例高龄老人的调查、统计及可行性分析,结果发现高龄老人有能力接受健康干预,并且相当必要,而且要有阶段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因此本文作者们提出:1)健康环境建设,2)建立和完善社区高龄老人的服务网络;3)以终身健康教育和终身保健为高龄老人健康干预的出发点,通过康复、安全、日常生活和心理等健康干预具体内容,以求得社会各界的重视和支持。 相似文献
20.
目的:积极应对上海人口老龄化, 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保障高龄老人得到居家医疗护理服务。方法:从2013年8月起,根据“上海市高龄老人医疗护理计划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莘庄镇纳入上海市六个试点街镇之一,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对符合条件的户籍、年龄80周岁以上、参加本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老人根据需求提供上门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由护理站为老人提供居家医疗护理服务。结果:通过近三年的试点,有396位高龄老人提出了服务申请,经评估目前有181位老人在享受居家医疗护理服务,主要以基础护理项目为主,临床护理项目相对开展偏少。结论:试点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高龄老人护理人才队伍整体业务能力不高,急需提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