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慢性心力衰竭的处理是心血管疾病治疗学中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期组织一些专家从不同方面介绍自己的经验和论述,供读者参考。近10多年来这一领城发展迅速,例如对洋地黄为代表的强心甙的作用机制有进一步了解,新型利尿剂、各种血管扩张剂的应用,非强心甙的正性变力性药物多巴胺、多巴酚丁胺以及具有增强心肌收缩力同时还有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作用的非强心甙非儿茶酚胺类药物氨联吡啶酮,三联吡啶酮等引进临床使用。面对如此丰富多采的治疗方法及个体差异甚大的复杂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际上是对临床医生们的挑战,要求医生更慎重作出比较正确的药物选择。目前,忽视累积多年应用强心甙的临床经验,不恰当的首选最新药物使心力衰竭未能改善的患者在临床上已屡见不鲜。所以我们认为不论是老药还是新药均需要仔细地进行临床观察以尽好的改善患者病情。通过本次笔谈希望读者用自己的实践来检验治疗不同情况心力衰竭的最佳综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血管扩张剂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心力衰竭的处理是心血管疾病治疗学中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期组织一些专家从不同方面介绍自己的经验和论述,供读者参考。近10多年来这一领城发展迅速,例如对洋地黄为代表的强心甙的作用机制有进一步了解,新型利尿剂、各种血管扩张剂的应用,非强心甙的正性变力性药物多巴胺、多巴酚丁胺以及具有增强心肌收缩力同时还有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作用的非强心甙非儿茶酚胺类药物氨联吡啶酮,三联吡啶酮等引进临床使用。面对如此丰富多采的治疗方法及个体差异甚大的复杂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际上是对临床医生们的挑战,要求医生更慎重作出比较正确的药物选择。目前,忽视累积多年应用强心甙的临床经验,不恰当的首选最新药物使心力衰竭未能改善的患者在临床上已屡见不鲜。所以我们认为不论是老药还是新药均需要仔细地进行临床观察以尽好的改善患者病情。通过本次笔谈希望读者用自己的实践来检验治疗不同情况心力衰竭的最佳综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慢性心力衰竭的处理是心血管疾病治疗学中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期组织一些专家从不同方面介绍自己的经验和论述,供读者参考。近10多年来这一领城发展迅速,例如对洋地黄为代表的强心甙的作用机制有进一步了解,新型利尿剂、各种血管扩张剂的应用,非强心甙的正性变力性药物多巴胺、多巴酚丁胺以及具有增强心肌收缩力同时还有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作用的非强心甙非儿茶酚胺类药物氨联吡啶酮,三联吡啶酮等引进临床使用。面对如此丰富多采的治疗方法及个体差异甚大的复杂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际上是对临床医生们的挑战,要求医生更慎重作出比较正确的药物选择。目前,忽视累积多年应用强心甙的临床经验,不恰当的首选最新药物使心力衰竭未能改善的患者在临床上已屡见不鲜。所以我们认为不论是老药还是新药均需要仔细地进行临床观察以尽好的改善患者病情。通过本次笔谈希望读者用自己的实践来检验治疗不同情况心力衰竭的最佳综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洋地黄制剂用于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已200多年。尽管治疗心衰的药物有很大进展,不少新药问世,如新利尿剂、扩血管药及非强心甙类强心剂等。但洋地黄制剂仍占极重要地位。本文重点介绍近10多年来最常用的强心甙-地高辛临床应用的一些进展。  相似文献   

5.
氨联吡啶酮是新近合成的非配糖体、非肾上腺素能强心药物。已有报告每天口服300~900mg氨联吡啶酮对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有显著疗效,但长期服用可并发血小板减少症。这种并发症与药物剂量有关,减小剂量血小板可恢复,小剂量应用,不超  相似文献   

6.
氨联吡啶酮(氨吡酮,Amrinone,Win4068)是七十年代人工合成的一个新的强心药物。其正性肌力作用不受利血平、酚妥拉明、组织胺拮抗剂或河豚毒素的影响,也不依赖于Na~ /K~ -ATP酶的活性。因此,氨吡酮是一种新的非儿茶酚胺类、非强心甙类强心药。目前认为氨吡酮的强心作用机制是抑制磷酸二酯酶的活性(同功酶Ⅲ),使心肌细胞内cAMP的降解受阻,细胞内cAMP的浓度增加,激活了依赖cAMP的蛋白激酶,使构成慢钙通道的膜蛋白磷酸化,因此钙通道被激活,钙的内流加速。同时细胞内cAMP增加也能促进肌浆网释放钙。从而增强了心肌细胞的兴奋-收缩耦联过程,加强心肌收缩力。氨吡酮同时具有强大的血管平滑肌松驰作用。初步的临床试验证明,氨吡酮有较好的抗心力衰竭作用。但是,氨吡酮发挥抗心力衰竭疗效的药理学基础还存在争论,其争论的焦点在于氨吡酮的扩血管作用  相似文献   

7.
氨力农(amrinone)即氨联吡啶酮,是新一代非洋地黄、非儿茶酚胺类正性肌力药物。作者应用超声心动图观察该药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其对心功能的影响。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36岁~69岁,平均46±13岁)...  相似文献   

8.
人工合成的一组非糖苷类非儿茶酚胺类药物,是近年来治疗 CHF 临床研究的一个重要进展。这类药物直接抑制 PDE-Ⅲ和/或兴奋 AC,使心肌和平滑肌细胞内 cAMP 增加,从而产生药理作用。本文扼要复习 cAMP 代谢及其加强心肌收缩力和扩张血管的作用。讨论一些主要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效果和应用前途。其中二联吡啶酮是目前认为临床应用较有前途的药物。  相似文献   

9.
在小儿心力衰竭的治疗中,洋地黄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正性肌力药物。因为洋地黄药物的饱和量与中毒量很接近,在心肌缺血的患者容易引起中毒,且用量不足与过量之间不易鉴别,出现心脏传导阻滞或严重低钾时不易使用,对难治性心力衰竭效果不佳,近十几年来新开发出多种非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物。1 洋地黄药物应用新观点 ①在治疗过程中多采用同一种强心甙,以便于饱和量与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心力衰竭治疗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已研制出氨联吡啶酮、多巴酚丁胺、吡丁醇、甲巯丙脯酸等新型药物。本文重点综述近几年这些药物的临床研究成果。新型正性收缩能药物——氨联吡啶酮氨联吡啶酮(amrinone)是1978年合成的双吡啶衍生物,为非洋地黄类亦非儿茶酚胺类的新型强心药,动物实验显示其有明显的正性收  相似文献   

11.
正胺碘酮是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由于其无负性肌力、改善冠状动脉舒张功能的作用,被广泛用于心力衰竭或心肌缺血患者心律失常的治疗。静脉应用胺碘酮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肝损伤、QT间期延长、房室传导阻滞、低血压等。现报道1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患者静脉应用胺碘酮过程中发生肝损伤,提示临床药师应提升对伴缺血性肝损伤高危因素的心力衰竭患者使用胺碘酮发生肝损伤时药物不良反应的鉴别意识,注意结合患者肝缺血情况和药物特点,充分评估  相似文献   

12.
托伐普坦(Tolvaptan)是一种口服的精氨酸加压素(AVP)V2受体拮抗剂.已有临床试验验证了其在心力衰竭和低钠治疗中的有效性[1].我们在常规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托伐普坦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88例,临床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对象与方法 1.对象:选取在我科住院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8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包括强心甙、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利尿剂、硝酸酯类等,对既往应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的患者应至少停用药物2周以上,控制诱发因素病情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13.
慢性心力衰竭发病率越来越高,预后差。指南指导的药物治疗使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得到了一定程度改善,但结果仍不理想。近年来,有多种器械用来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心力衰竭器械治疗对一些药物难治性以及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助于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时间。本文将重点讨论心脏再同步治疗、心脏收缩力调节器以及机械辅助循环。  相似文献   

14.
利尿药是治疗急、慢性心力衰竭的基础药物,是唯一能充分控制液体潴留的药物,是有液体潴留的心力衰竭患者标准治疗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但另一方面,不同医院和不同医生对利尿药的应用剂量和应用方式大相径庭,目前其应用缺乏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高质量研究.  相似文献   

15.
双心室同步起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慢性心力衰竭是心内科治疗学上的难题 ,是使患者丧失工作能力 ,具有较高死亡率的严重疾患 ,每年有成千上万的患者死于心力衰竭。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症状主要由于左心室扩大 ,心功能减退 ,心输量减少造成。相当一部分患者往往合并房室传导或心室内传导延迟 ,进一步加重心力衰竭。目前的主要治疗以药物为主 ,包括应用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 ,以减轻心脏的前负荷、后负荷及增加心脏收缩力。虽然应用药物可缓解症状 ,但仍有相当数量的患者 ,即便应用最佳的药物治疗 ,仍不能改变心功能衰竭进行性加重及改善预后。近几年来 ,国际上进行了一系列双…  相似文献   

16.
钙拮抗剂具有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氧、降低需氧量、减轻心脏负荷的作用,常用于治疗室上性心律失常、心绞痛、充血性心力衰竭。地高辛为一中效强心甙类药,具有加强心肌收缩力、抑制心脏传导系统的作用,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各种急、慢性心功能不全。两者均属心血管系统用药,依据钙拮抗剂  相似文献   

17.
1985年世界各地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有兴趣的著名学者举行了专题讨论会.这次会议对双吡啶、氨利酮、二联吡啶酮和其他新的具有心肌收缩和血管扩张双重作用药物的讨论,已激发出一系列的研究,此将大大提高我们对正常和异常心肌的收缩机理以及心力衰竭治疗的认识.在这些论文中,静脉给于二联吡啶酮、氨利酮和其它几种新的具有心肌收缩和血管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厄贝沙坦和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室心律失常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伴室心律失常患者60例,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30例,A组只采用厄贝沙坦口服治疗,B组采用厄贝沙坦和胺碘酮两种药物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的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用药后,B组患者的效果和不良反应率显著优于A组(P0.05)。结论厄贝沙坦与胺碘酮联合应用在慢性心力衰竭伴室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常见的、致死率高、医疗花费高疾患。近半个世纪以来慢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取得较大进展,但是经规范的药物治疗后,慢性心力衰竭预后仍十分严峻,而近年来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开展的心脏再同步化、左心室辅助装置、基因治疗等非药物治疗策略已逐渐显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现就慢性心力衰竭主要非药物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步长稳心颗粒与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室性期前收缩患者的疗效。方法将慢性心力衰竭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步长稳心颗粒、胺碘酮;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普罗帕酮,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心电图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步长稳心颗粒与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室性期前收缩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