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MIPPO)技术与开放复位普通接骨板固定治疗高能量胫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收集高能量胫骨干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MIPPO技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开放复位普通接骨板固定治疗,随访20 w,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和骨折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主要包括内固定松动、切口感染、下肢缺血坏死、骨恢复畸形等,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MIPPO技术治疗高能量胫骨干骨折效果明显优于开放复位普通接骨板固定治疗术,而且并发症发生少,具有一定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微创固定系统(LISS)用于股骨远端C3型骨折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同期收治的41例股骨远端C3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19例,分别采用LISS、股骨髁支持接骨板行手术治疗.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随访观察骨折愈合时间并行Schatzker-Lambert骨折股骨远端功能评分.结果 两组手术均顺利,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41例均获随访,切口均Ⅰ期愈合,X线片复查示骨折均愈合,且对位、对线良好;均未发生感染,内固定接骨板、螺钉无脱出、断裂;观察组和对照组愈合时间分别为(88±6)、(95±10)d,P>0.05;患肢Schatzker-Lambert骨折股骨远端功能评分观察组优17例、良3例、差2例、优良率为90.9%,对照组优9例、良7例、差4例、优良率为84.2%,观察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LISS用于股骨远端C3型骨折手术操作简便、创伤小、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好.  相似文献   

3.
罗奕  刘静  扬春  杜伟明 《山东医药》2011,51(50):79-80
目的观察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近端骨折的效果。方法将86例胫骨近端骨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采用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手术钢板固定术治疗。结果术后6个月,膝关节的功能评定观察组优39例(88.6%),良2例(4.5%),一般2例(4.5%),差1例(2.3%);对照组分别为29例(69.5%)、8例(19.5%)、3例(7.1%)、2例(4.5%)。两组优良率比较,P〈0.05。观察组组骨折愈合优良40例(90.9%),浅表感染3例(6.8%),深部感染1例(2.3%),固定失败1例(2.3%);传统开放手术组分别是33例(78.6%)、5例(11.9%)、2例(4.8%)、2例(4.8%)。两组骨折愈合优良率比较,P〈0.05。结论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近端骨折,可改善膝关节功能、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4.
石荣玉  刘勤  谢士成 《山东医药》2011,51(38):83-84
目的观察克氏针张力带、Y型接骨板、双接骨板3种内固定方法治疗成人肱骨髁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57例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肱骨髁间骨折患者,其中采用克氏针张力带固定18例(A组),Y型接骨板固定9例(B组),双接骨板固定30例(C组)。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对术后肘关节功能进行评估。结果术后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4 a。切口感染2例,经换药后均于1个月内愈合,合并尺神经损伤的4例,均于术后半年恢复;3例骨折未愈合,均再次手术行双接骨板固定并植骨后愈合。全部病例无骨化性肌炎及肘内翻畸形的发生。术后A、B、C组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86.8±10.5)分、(89.3±9.8)分、(91.5±8.4)分,组间比较P均〉0.05。结论对于成人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克氏针张力带、Y型接骨板、双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均可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过程中微创钢板内固定(MIPO)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31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LCP内固定治疗,术中应用MIPO技术,术后3~5d疼痛好转后进行膝、踝关节功能锻炼。定期复查X线片了解骨折愈合情况,并根据骨痂生长情况指导患者负重行走时间。结果31例平均手术时间55min,术中平均失血量10mL。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所有骨折均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4个月。根据Johner-Wruhs评分,优24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93.5%。结论LCP内固定手术中应用MIPO技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固定可靠、组织感染率低、骨折愈合时间短、骨折愈合率高、可以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锁定板微创内固定术治疗儿童股骨骨折的疗效。方法股骨骨折患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在骨折断端远近端各取长2 cm的小切口,采用锁定板经皮微创内固定;对照组利用牵引或石膏外固定术进行保守治疗。比较两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情况及优良率。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0.0±2.7)d、骨折愈合时间为(2.2±0.5)月,对照组分别为(20.0±4.6)d、(2.3±0.4)月,两组住院时间相比,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优23例、良6例、差1例,优良率为96.7%;对照组分别为15、7、8例和73.3%。两组优良率相比,P<0.05。观察组、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56%,两组相比,P<0.05。结论锁定板微创内固定术治疗儿童下肢股骨骨折,骨折愈合快,疗效较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用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治疗胫骨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32例胫骨粉碎性骨折患者用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微创组)进行治疗,并与传统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32例(普通组)进行比较。微创组于胫骨内侧建立皮下隧道,骨折间接复位,钢板插入,经皮螺钉固定。结果64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6个月。微创组骨痂形成时间平均8.2周,临床愈合时间平均14.6周,普通组分别为10.3和18.2周,两组比较,P〈0.05。结论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符合生物接骨原则,避免了传统方法的弊端,有利于骨性愈合,是治疗胫骨粉碎性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PPO)技术联合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该院收治的胫骨远端骨折患者93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研究组(n=45)和对照组(n=48),研究组给予MIPPO技术联合LCP治疗,对照组给予普通接骨板治疗,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临床愈合时间、骨折功能愈合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临床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骨折功能愈合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MIPPO技术联合LCP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具有出血量少,临床愈合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孙正阳  徐爱云 《山东医药》2011,51(24):64-65
目的回顾总结采用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技术(MIPPO)应用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经验。方法采用MIPPO技术应用LCP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患者21例,骨折根据AO分型,A型5例,B型11例,C型5例,其中闭合骨折13例,开放骨折8例。平均伤后9.5 d手术。术后定期复查。结果手术时间平均82.3 min,术中19例获接近解剖复位,2例达可接受复位。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按Teeny-Wiss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价,优良率95.2%。结论应用MIPPO技术以LCP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是一种有效保持骨折端血运并能促进骨折愈合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10.
陈铁 《山东医药》2011,51(6):62-63
目的比较改良张力带钢丝、形状记忆双向张力钩内固定术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髌骨骨折患者124例,其中60例采用改良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术治疗(A组),64例采用形状记忆双向张力钩治疗(B组)。结果 A、B组手术时间分别为(54.35±9.87)、(35.12±7.26)m in,膝关节功能优良率分别为80.00%、95.31%;两组相比P均〈0.01。A组发生切口感染4例、内固定松动移位6例、畸形愈合5例、膝关节僵直7例,B组分别为1、0、2、2例。B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与改良张力带钢丝内固定相比,采用形状记忆双向张力钩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手术操作简便,并发症少,康复顺利,能早期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张玉忠  贺强 《山东医药》2014,(37):40-41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锁定板内固定术和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将9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DHS内固定术,对照组行股骨近端锁定板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Harris评分优良率等指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术后切口引流量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两组愈合时间、Harris评分优良率、髋内翻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内固定物去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DHS内固定术和股骨近端锁定板内固定术对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相当,临床上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2.
内、外固定联合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信昌 《山东医药》2009,49(22):49-50
目的评价内、外固定技术联合应用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疗效。方法64例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34例采用内固定法治疗(内固定组),30例采用内、外联合固定治疗(联合固定组)。结果两组骨折均愈合。复位情况内固定组优12例、良15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为79.41%。联合固定组优23例、良4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90%。两组优良率相比,P〈0.05。结论内、外固定技术联合应用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疗效优于单纯内固定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钢板内固定术与固定架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疗效及适应证。方法需手术治疗的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75例(84侧)中,行钢板内固定术33侧(内固定组),外固定架固定51侧(外固定组)。结果术后12个月,B2、B3、C1型骨折两组Gartland-Werley评分相比,P〈0.05;C2、C3型骨折两组评分相比,P〉0.05。结论对于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中的B2、B3、C1型骨折应尽量选用切开复位T形钢板内固定术。对于C2、C3型骨折可行外固定架固定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微创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02—2012-06收治的112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优良率也高于对照组(P〈0.05);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和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均〈0.01);而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取关节镜下微创治疗具有损伤小、术后恢复快的优点,临床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锁定接骨板对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疼痛程度及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手术治疗的97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52例,观察组接受微创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疼痛程度、关节功能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制动持续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1 w、4 w,观察组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疼痛、功能、活动度、解剖位置、Neer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634,P0.05)。结论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有助于减轻手术创伤,缓解疼痛程度,改善关节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对老年四肢骨折患者C反应蛋白(CRP)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四肢骨折患者12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观察组采用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放复位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优良率,手术指标变化,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前和术后3 d血清CRP和TNF-α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优良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8.33%,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且患者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3 d血清CRP和TNF-α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均P0.05);观察组术后3 d血清CRP和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对老年四肢骨折患者效果良好且对血清CRP和TNF-α水平影响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观察临床治疗四肢骨折的过程中,对患者采取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MIPO)和常规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20年2月-2021年3月间收治的患者资料进行整理,从中抽取72例四肢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均分2组,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36例记作参照组,另采取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的...  相似文献   

18.
张化武  王栋  赵磊  陈亮  彭树强  曹忠 《山东医药》2011,51(10):58-59
目的观察股骨近端锁定板内固定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09例,分别采用股骨近端锁定板内固定术(内固定组,52例)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置换组,57例)治疗。术后随访11~53个月。采用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观察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1~53个月。与内固定组相比,置换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少、切口长度短,卧床时间短(P均〈0.05)。内固定组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优良率为84.62%,置换组为85.96%,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62%和8.77%,两组相比,P均〉0.05。结论在掌握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股骨近端锁定板内固定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均为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垂直或平行双钢板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远端骨折中的优劣。方法回顾性地分析2008年9月至2013年1月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老年肱骨远端骨折患者39例,平均年龄64(60-81)岁,其中21例患者采用垂直双钢板内固定,18例患者采用平行双钢板内固定。评价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肘关节活动度,并按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评估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时间12-25个月,垂直钢板组平均(17.0±1.5)个月,MEPS平均(82.0±5.6)分,优良率81.0%;平行钢板组随访时间平均(15.0±2.0)个月,MEPS平均(83.1±5.5)分,优良率88.9%。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功能评分等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垂直钢板组中有2例骨折延迟愈合,经二次手术植骨后愈合;1例发生异位骨化,轻度影响术后功能。结论两种内固定方式都可提供初期良好的复位与稳定。与垂直双钢板相比,平行钢板内固定在减少老年人肱骨远端骨折并发症方面可能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20.
胡银徐  曹颖 《山东医药》2013,(34):53-54
目的 探讨聚左旋乳酸(PLLA)可吸收骨固定系统在下颌骨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下颌骨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用聚左旋乳酸(PLLA)可吸收骨固定系统进行骨折坚强内固定术,对照组采用微型钛板及螺钉行坚强内固定.术后6周行X线检查,对骨折愈合时间、张口度、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3个月的咀嚼效能恢复情况进行记录,同时观察术后1年两组内固定物的吸收情况.结果 两组术后张口度、咀嚼效能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1年PLLA接骨板基本分解吸收完毕,而对照组内固定物无法吸收,且有3例患者行二次手术取出钛板.结论 PLLA可吸收骨固定系统用于下颌骨骨折坚强内固定术,骨折愈合时间短,内固定材料无需取出,避免了二次手术,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