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掌握招远市居民近年意外伤害死亡状况及变动趋势 ,借以制定科学的防治措施 ,对招远市 1995~1997年意外伤害死亡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1 资料与方法死因资料来源于招远市常规全死因调查统计 ,人口资料由公安部门提供。死因按国际疾病分类 (ICD 9)编码 ,标化死亡率按全国 1990年标准人口构成计算。全部数据均通过“死因管理系统”软件进行处理。2 结果与分析2 .1 死亡频度  1995~ 1997年我市共调查全死因累计人口为 172 6634人 ,死亡 12 933人 ,年均死亡率为74 9 0 3/10万 ,其中意外伤害死亡 1935人 ,年均死亡率为 112 0 7/10万 ,…  相似文献   

2.
预防中小学生意外死亡是学校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固镇县1995年度中小学生意外死亡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1意外死亡资料1.l意外死亡率:1995年.固镇县中小学生因意外死亡22例,中学生(含高中生)3例,小学生19例;中小学生意外死亡率分别为1.05/万和2.71/万。22例中小学生意外死亡中.男生13例,女生9例,男生意外死亡率为244/万,女生为1.98/万。1.2主要死因顺位:中小学生意外死因中,溺水是首位,死亡率为102/万,占意外死亡总数的45.45%;机动车交通事故占第二位,死亡率为0.41/万.占18.18%;狠毒自杀、自然因…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随着疾病谱的变化,意外死亡已成为继循环系病、恶性肿瘤之后的又一主要死因,日益成为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因此从预防医学角度探讨其发生规律,对制订预防策略甚为必要。一、材料与方法1我镇是宜兴市5个疾病监测点之一,自1986年起开展居民死因调查监测工作。居民意外死亡资料根据1986—1995年居民死因监测资料专题调查,整理统计。2人口年龄分组及构成按1990年全国第4次人口普查本镇人口资料,死因分类按ICD—9。二、结果1.意外死亡率与顺位1986~1995年10年中累计死因监测人口为202203人,全死因死亡为1401人,平均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随着疾病谱和死因谱的变化 ,意外死亡上升尤为显著。本文通过对 1990~ 1996年居民意外死亡情况分析 ,了解居民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 ,为制定居民防范措施提供依据。资料来源 死因资料来自东阳市卫生防疫站历年死因统计资料 (按ICD - 9编码 ) ,人口资料来自当地公安部门的人口报表。结果  1990~ 1996年共发生意外死亡 371例 ,年平均死亡为 94 2 2 / 10万 ,占全死因的 13 36 % ,居第 4位。 7年来死亡率波动在 71 10 / 10万~ 12 6 12 / 10万之间 ,1992年为最低点 ,1993年上升速度最快。其中男性 2 35例 ,死亡率为12 2 17/ 10万 (2 35 /…  相似文献   

5.
为掌握农村居民恶性肿瘤死亡分布特征 ,为制定恶性肿瘤防治规划提供依据 ,对邹城市 1995~ 2 0 0 2年部分农村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病例资料进行分析。1 资料与方法死亡病例资料和人口资料分别来自邹城市 1995~ 2 0 0 2年疾病监测点基础调查和死亡漏报调查 ,对死亡不明确者逐个予以核查。死因分类按国际疾病分类(ICD 9)标准进行。2 结果2 1 全死因及恶性肿瘤死亡率  1995~ 2 0 0 2年合计监测 90 0 894人年 ,合计死亡 5 6 0 7人 ,死亡率为6 2 2 38/ 10万。其中 ,恶性肿瘤死亡 10 5 9人 ,死亡率为 117 5 5 / 10万 ,占全死因的 18 89%。…  相似文献   

6.
为摸清福州城区糖尿病患病、死亡情况,本文对我市城区1985~1996年糖尿病死亡资料作专项分析。1资料与方法糖尿病死亡资料来自福州市城区1985~1996年居民死亡调查卡,年人口数、年均人口数由市、区公安局提供。全死因疾病分类、位次及各年龄组统计按国际疾病分类编码归类。2结果与分析福州市城区1985~1996年死于糖尿病997人,年平均死亡率12.18/10万(男性467人,10.87/10万;女性530人,14.09/10万,女性高于男性)。12年间糖尿病死亡均在全死因的6~10位,构成比、死因位次较明显地分为2个缓缓上升阶段。第一阶段为1985~1990年…  相似文献   

7.
意外死亡是一类非疾病因素造成的死亡,任何年龄都可发生,往往给社会、家庭和人们心理带来很大影响。我们自1985年以来对市区青少年意外死亡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分析如下。工资料来源和调查方法1.1死亡资料来自医院和居(村)民委员会,每例死亡者都由区卫生防疫站专职人员调查并逐月与公安派出所核对。1.2人口资料系市公安局年报统计数,年龄范围为0~25岁。1.3死因分类按ICD-9编码分类。1.4标化死亡率按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10%抽样资料中全国标准人口计算。1.5主要数据的计算和统计检验均使用微机处理。2结果与分析2.1死亡率变动…  相似文献   

8.
意外死亡是我省儿童的主要死因之一,这种非疾病性死亡严重威胁着儿童的生命安全。为引起社会各方的关注,分析原因,降低儿童意外死亡率,保障儿童健康成长,特将1993~1995三年死因登记报告点1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资料分析如下。一、资料来源与方法死亡资料来源于全省1993~1995三年死因登记报告点。人口资料来自各地公安部门。意外死亡按卫生部统一的《病伤死亡原因类目表》中的"意外伤亡外部原因"归纳整理与统计分析。二、结果与分析1.意外死亡情况(表1):1993~1995三年全省15岁以下儿童年均意外死亡率为31.41/10万,占15岁下儿童…  相似文献   

9.
溧水县农村意外死亡的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于1994、1995两年对农村地区监测人群意外死亡的流行病学进行了调查,意外死亡率男性95.5/10万,女性为64.9/10万,男女间死亡率有非常显著差异(u=2.62,P<0.01),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其死因顺位已跃居第四位。在意外死亡诸死因中,自杀列首位,自杀者男女性比值0.93,唯20~39岁年龄段女性自杀死亡率明显高于男性(u=3.85,P<0.01)。自杀方式均以服毒为主。意外死亡的第二、第三位系交通运输事故、淹死。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和评价1~19岁居民的健康状况,给开展卫生保健工提供科学依据,遂对我区1990~1993年的l~19岁居民死亡状况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来源死亡资料为公安派出所提供的死亡医学证明书,经区属各卫生院死因调查专于调查核实的病伤死亡原因年度报表,区卫生防疫站按国际疾病分类标准进行分析统计.人口资料由区统计局提供,以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计算标准人口构成比。2结果2.11990~1993年我区1~19岁居民死亡率为43.80/10万.其中男、女性死亡率分别为58.76/10万和28.41/10万,男性显著高于女性(u=20.38,P<0.01…  相似文献   

11.
内乡县儿童青少年意外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意外死亡在儿童青少年死因中居重要地位。本文分析河南省内乡县1983~1990年儿童青少年意外死亡原因,以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减少意外死亡的发生。1资料来源:取自县防疫站登记报告的居民死因调查统计资料,将5~9岁、10~14岁及15~19岁年龄组的意外死亡情况分类统计。人口资料来自县统计局历年人口统计资料,并根据1982年、1990年人口普查所得的年龄构成推荐各年龄组的男女人口数。2结果与分析2.1儿童青少年意外死亡情况:1983~1990年我县儿童青少年意外死亡521人,占儿童青少年死亡人口的37.71%,死亡率为34…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育龄妇女意外死亡的死亡水平及其死因,以便采取措施降低育龄妇女意外死亡发生率。[方法]对扬州市2006-2009年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6-2009年扬州市育龄妇女意外死亡率为9.38/10万,各年分别为7.99/10万、10.11/10万、9.70/10万、9.71/10万(P〉0.05);15岁~、20岁~、25岁~、30岁~、35岁~、40岁~、45~49岁意外死亡率(/10万)分别为3.86、5.58、6.57、7.77、13.38、16.06、6.27/10万。意外死亡的447例中,主要死亡原因为车祸、自杀、溺水、中毒,分别占41.61%、27.96%、8.50%、4.70%。[结论]2006-2009年扬州市育龄妇女意外死亡率2007年最高,40-44岁最高,主要死亡原因是车祸、自杀、溺水、中毒。  相似文献   

13.
广东省2004-2005年老年人伤害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广东省老年人伤害死亡原因,为制定老年人伤害优先干预措施和为有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等比例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广东省有代表性的12个县(区、市)作为监测点,收集2004-2005年监测点辖区内60岁及以上老年人伤害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4-2005年广东省12个调查点60岁及以上老年人总人口数为1756981人,伤害死亡人数为2576例,占总死亡数的2.58%,平均伤害死亡率为146.6/10万。60岁及以上男性伤害死亡率为166.9/10万(1333/798489),女性为129.7/10万(1243/958492),男性伤害死亡率高于女性(P〈0.01);城市老年人伤害死亡率为96.5/10万(510/528312),农村为168.1/10万(2066/1228669),城市老年人伤害死亡率低于农村(P〈0.01)。死亡率居前5位的死因分别是运输事故死亡796例(45.3/10万)、跌倒死亡747例(42.5/10万)、故意自害死亡545例(31.0/10万)、意外淹溺和沉没死亡183例(10.4/10万)、有毒物质中毒死亡67例(3.8/10万),其构成比分别为30.9%、29.0%、21.2%、7.1%、2.6%;前5位死因死亡例数占该年龄组伤害死亡总数的90.8%(2338/2576)。结论广东省老年人伤害死亡不容忽视,应优先开展老年人交通伤害和跌倒干预,保障老年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对1997—2001年哈尔滨市市区居民意外死亡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997—2001年市区居民意外死亡率1997年最高,标化死亡率为33.14/10万;2001年最低,标化死亡率为25.71/10万,报告意外死亡各类死因死亡率除60岁以上老年组意外跌落女性略高于男性外,其他各类死因男性均高于女性,男女性比值为2.27:1。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0~14岁儿童死亡资料的分析,掌握广东省儿童伤害的死亡特点,为制定干预政策提供依据。方法按照等比例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和2000年广东省人口普查4层比例基本-致的原则共抽取全省12个县(区、市)作为监测点,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4—2005年广东省12个县(区、市)的0~14岁儿童死亡个案采用“死亡原因调查表”及“死因推断量表”2种调查表进行调查。根据死因填写链结合伤害定义来判定伤害死亡,采用ICD-10死因编码对儿童伤害死亡病例进行编码(ICD-10的编码为V00~Y98),并对伤害的死亡特点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广东省调查点2004—2005年儿童伤害死亡640例,死亡率为17.52/10万,标化死亡率17.60/10万,占儿童总死亡例数的27.49%(640/2328)。男童死亡率(20.39/10万)高于女童(14.28/10万)(P〈0.01);农村死亡率(19.33/10万)高于城市(12.15/10万)(P〈0.01);无意伤害死亡率为16.18/10万,标化死亡率16.22/10万。伤害死亡率总体趋势为随年龄增高而降低(P〈0.01)。1~14岁年龄组儿童死亡病例中前3位的死因分别为淹溺、运输事故、意外窒息,死亡率分别为9.58/10万、3.64/10万、0.77/10万,占死因构成比分别为54.69%(350/640)、20.78%(133/640)、4.38%(28/640)。〈1岁年龄组伤害的主要死因是意外窒息(占36.00%,18/50),1~14岁年龄组伤害的主要死因均是淹溺和运输事故,分别占57.97%(342/590)和21.36%(126/590)。儿童伤害标化潜在寿命损失率为69.6‰。结论淹溺和运输事故死亡是广东省0~14岁儿童伤害死亡的最主要原因,要根据不同年龄的伤害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降低其发生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黄萍 《现代预防医学》2003,30(2):178-178,180
为了解我区居民意外伤害死因 ,尤其是老年人口意外伤害死亡水平、原因、分布 ,寻找预防对策 ,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及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死因资料源于武汉市武昌区 1996年~2 0 0 0年居民病伤死因年报表 ,并对每例死亡者进行核实。1.2 人口资料 源于武昌区公安分局历年人口统计报表。1.3 方法 死因分类和编码采用国际疾病分类第九次修订本 (ICD-9)进行。2 结果2 .1 基本情况  1996~ 2 0 0 0年本区人口累计为 412 710 0人年 ,全死因死亡 2 3 0 17例 ,其中意外死亡 12 78例 ,死亡率3 0 .97/10万 ,…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0~14岁儿童死亡资料的分析,掌握山东省儿童伤害的死亡特点,为制定干预政策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山东省第三次死因调查资料,对山东省2004-2005年0~14岁儿童伤害的死亡特点进行描述和分析。[结果]2004-2005年山东省0~14岁儿童伤害的死亡率为16.09/10万,标化死亡率为15.95/10万,意外伤害死亡率为15.19/10万,标化死亡率为14.78/10万。伤害死亡率总体趋势为随年龄增高而开始降低(P〈0.05).前五位的死因分别为淹溺、公路交通事故、意外窒息、自杀和意外跌落。0~岁年龄组伤害的主要死因是意外窒息,1~岁年龄组伤害的主要死因是交通事故和淹溺,5~岁及以上年龄组伤害的主要死因是淹溺和交通事故。[结论]淹溺和交通事故死亡是我省伤害的最主要原因,要根据不同年龄的伤害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降低其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海拉尔市儿童青少年的健康状况,我们于1989~1991年对本市5~25岁儿童青少年的死亡情况进行调查分析。1资料来源与方法死亡资料和人口资料来自公安部门、市统计局、史志办等有关单位。死因分类依据WHOICD-9和我国CCD-87死因归类标准,将死因分为12大类(因后几位疾病例数太少,将其统归为其它疾病)。年龄按5岁为一组,共划分为5个年龄组段。2结果2.1儿童青少年死亡状况:1989~1991年本市5~25岁儿童青少年死亡人数250人(男性164人,女性86人);死亡率为92.90/10万(男性11949/10万,女性6522/Ic万)。2.2主要死因位…  相似文献   

19.
1.资料来源黄山市1995-1997年卫生统计资料。2.结果2.1黄山市1995--1997年损伤中毒死亡率处于前三位的死因分别是自杀、机动车祸和意外跌落。1995年自杀为27.39/10万、机动车祸为18.77/IO万、意外跌落为14.46/10万;1996年自杀为27.07/10万、机动车祸为16.04/10万、意外跌落为1152/10万;1997年自杀为3442/10万、机动车祸为21兀/10万、意外跌落为11.47/10万。2,2三年累计平均死亡率:自杀为2962/10万,机动车祸为18.83/IO万,意外跌落为12.48/IO万。其中自杀男为28.08八0万、女为引26八0万;机动车祸男为2548…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高唐县农村居民伤害死亡现状及死因,为开展预防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对全县2003~2005年农村居民伤害死亡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县2003~2005年伤害死亡476人,伤害死亡率为42.22/10万,占死因顺位的第4位,男性第一死因为车辆交通事故,死亡168人,死亡率为29.80/10万;女性第一死因为自杀,死亡36人,死亡率为10.82/10万。除85岁以上组男性的伤害死亡率低于女性,其他年龄组男性均高于女性。年龄组不同导致死亡的原因不同。[结论]高唐县农村居民伤害死亡仍保持在较高水平,应针对主要死亡原因,进行行为干预,降低伤害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