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针抗胃炎性痛对内脏感觉c-fos及NOS阳性神经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大鼠内脏感觉传入系统c fos及NOS阳性神经元在胃炎性痛时的变化和电针抗胃炎性痛对其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还原型辅酶Ⅱ显色方法 ,显示在生理条件、胃炎性痛及电针抗痛时c fos和NOS阳性神经元在结状神经节 (NG)、背根神经节 (DRG)、脊髓(SC)及孤束核 (NTS)的表达及其变化。结果 :胃炎性痛时大鼠NG、DRG、SC和NTS中NOS阳性成分有明显变化 ,而c fos的变化仅仅出现在NTS。电针抗胃痛时能调整各个部位NOS阳性成分的变化幅度及孤束核c fos的表达量。结论 :①NO可能参与将胃的伤害性信息向中枢传递 ,其上传途径可能主要是伴随迷走神经径路上行到达脑干的内脏感觉通路 ;②依据c fos在NTS和SC中表达的差异 ,推测在脊髓中可能存在着下行抑制性通路 ,在脊髓水平即对传入的内脏伤害性信息进行了整合 ,阻抑信息的上传 ;③电针参与对胃炎性痛的调节与迷走神经通路中的NO能神经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中成药》2005,27(4):437-437
一项在拉美史无前例的脊髓神经再生人体实验日前在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的索菲娅女王医院展开,研究人员把人体鼻黏膜中的鼻鞘神经细胞(干细胞)植入脊髓受损区域,治疗因脊椎受伤导致的截瘫。  相似文献   

3.
脊柱脊髓损伤致尿潴留的发生率较高,文献报道亦较多脊髓圆锥为排尿的脊髓反射中枢(S2~4)所在部。脊髓圆锥以上脊髓损伤的截瘫患者,由于尿道外括约肌失去上神经元控制,处于收缩紧闭状态,进而造成尿液排放受阻性尿潴留。脊髓圆锥损伤的患者,骶髓低级中枢反射弧被中断,膀胱处于失神经支配状态,充盈感消失,逼尿肌过度伸张无力,致使残余尿量增加而引起尿潴留,临床上多予以留置导尿。但长期留置导尿不仅给病人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使病人自尊心受损,而且增加了泌尿系感染的机会,甚至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4.
合理应用中药提高脊髓的可塑性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脑和脊髓的可塑性一直是骨科和神经内外科研究的一个重点,骨科侧重于脊髓的可塑性研究。合理应用中药能提高脊髓的可塑性。有关脊髓损伤的理论,一是炎症学说,包括有菌性炎症和无菌性炎症,就骨科临床来看,脊髓疾病主要是无菌性炎症疾病,如颈椎管狭窄和腰椎管狭窄引起的脊髓损伤;二是变态反应学说,包括了自身因素和外源性因素,如急性脊髓炎;三是循环障碍学说,如脊髓前动脉缺血综合征;四是机械损伤,如脊髓骨折脱位引起的脊髓损伤,枪弹引起的脊髓损伤;五是多因素作用学说,如多发性硬化。每一种学说都可解释一定的临床观象,都可…  相似文献   

5.
中西药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脊髓损伤(acute spinal cord injury,ASCI)是临床上致残率很高的疾病,虽然其病死率从20年代的50%左右降低到目前的6%,但神经损伤的恢复程度仍较差。脊髓损伤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继发性损伤是脊髓原发性损伤之后由于各种因素引起的脊髓再损伤,其产生的损害远远超过原发性损伤,并且其过程为渐进性,这就为药物或物理等方法治疗  相似文献   

6.
辽宁中医学院中药系30年系庆通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在临床中应用自拟经验方“脊髓康”治疗脊髓损伤2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实验研究中药脊髓康对脊髓损伤大鼠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及基于转录组学探讨其机制。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治疗组。治疗组和模型组均运用改良Allen法构建脊髓损伤模型,于术后开始分别给予等量脊髓康药液或生理盐水灌胃。应用斜板实验和BBB评分法来评价造模前1天,造模后第7、14、21天各组大鼠脊髓损伤的严重程度。收集上述造模后时间段三组大鼠的脊髓组织,免疫组化法观察星形胶质细胞GFAP的表达。应用RNA-Seq对术后第21d的模型组与治疗组大鼠脊髓组织进行转录组学测序寻找显著性差异基因(DEGs),并进一步GO和KEGG富集分析筛选脊髓康发挥脊髓修复作用的可能通路,并使用Western blot法进行验证。结果 在造模后,治疗组大鼠斜板实验和BBB评分明显优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治疗组的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数量较模型组的少,形态结构也更清。差异基因表达结果显示模型组与治疗组共有525个差异基因,其中71个上调基因,下调基因454个。GO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在生物过程中差异基因表达表现在肿瘤坏死因子产物的正调控、细胞迁移的正...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脊髓栓系综合症(TCS)的MR特点及MR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TCS10例,均行脊髓腰骶段轴位及矢状位的T1及T2加权像扫描,所有患者均行X光平片检查,并对其并发畸形及MR特点进行分析。结果:10例患者中6例患者脊髓低位,脊髓位置正常者4例,脊髓低位合并椎管内蛛网膜囊肿者2例,椎管内脂肪瘤者2例,脊髓空洞症者1例,皮毛窦综合症者1例。结论:MRI不仅能准确诊断本病,而且能明确其脊髓及终丝的位置及形态,为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9.
创伤性脊柱脊髓损伤是目前骨科的难点之一,中医治疗创伤性脊柱脊髓损伤尚缺乏系统的文献和病机治法的理论探析,文章基于历代中医文献对创伤性脊柱脊髓损伤进行了生理、病因病机、治法和相关并发症的理论探析。创伤性脊柱脊髓损伤属于中医“体堕”范畴,为外伤致瘀血阻内,伤及经络,营卫不行所致,治则以理气逐瘀,通经止痛,而对于创伤性脊柱脊髓损伤所引起的其它并发症,应据临证辨证详治之。  相似文献   

10.
急性脊髓损伤(ASCI)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损伤,包括原发性损伤和继发性损伤,原发性损伤是被动的短时期内发生损伤,直接产生的后果一般不可逆,目前仍没有较成功的方法治疗;继发性损伤是一种细胞和分子水平的主动词节过程,演变达数小时之久,且能被控制。大量实验证实脊髓继发性损伤是引起脊髓功能丧失的主要原因,目前认为微循环障碍脊髓组织局部缺血、缺氧是脊髓继发损伤的重要机制。脊髓一旦发生损伤、坏死,恢复的可能性较小。目前,对脊髓损伤的治疗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主要是在预防脊髓的继发性损伤方面,使得ASCI损伤机制的理论及治疗方法不断丰富和发展,作者就ASCI中继发性损伤治疗的实验研究及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张炳强  张俐 《光明中医》2023,(4):768-770
脊髓损伤的严重后果常常导致患者瘫痪甚至死亡,并且早在《灵枢》《素问》中记载了脊髓损伤后导致的一些证候,同时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督脉与脑及脊髓有密切关系。血脊髓屏障的紧密连接是脊髓损伤微环境修复的一个标志。课题组前期系列研究表明,活血通督治疗脊髓损伤临床疗效肯定。已经有多种类型的中药及其提取物被广泛研究,对脊髓损伤后紧密连接蛋白表达抑制有作用,同时此文拟探讨活血通督在血脊髓屏障紧密连接修复脊髓损伤的机制进展,为脊髓损伤的诊疗开拓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石善龙  江蓉星 《中医正骨》2005,17(11):58-60
脊髓损伤包含脊髓组织原发损伤和一系列组织代谢障碍所致的继发性损伤,其治疗是困扰医学界的难题之一.近年来对导致脊髓继发性损伤的因素如兴奋性氨基酸、内皮素、一氧化氮和脊髓缺血等研究取得了不少进展,尤其是神经细胞凋亡的研究,使人们对治疗脊髓损伤有了新的认识.本文就脊髓继发性损伤的机制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3.
创伤性脊髓损伤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和生存质量,针灸作为创伤性脊髓损伤治疗与康复辅助手段,作用机理尚不明确,选穴标准缺乏统一。实验研究提示针灸(电针)可产生电流刺激、脊髓诱发电位,改善脊髓组织结构,调整脊髓酶、脊髓活性物质、脊髓血流量;有临床报告选穴督脉、夹脊穴、病灶上下各一对夹脊穴、损伤平面下神经丛和神经干周穴位等参与创伤性脊髓损伤治疗与康复。  相似文献   

14.
活血化瘀中药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fy,SCI)多是外伤致脊髓或马尾神经发生不同程度的损伤,造成受损平面以下的运动、感觉、反射及括约肌功能的障碍。自Allen提出脊髓Ⅱ期损伤以来,业界对其发生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认为SCI发生的机制有机械损伤和随之发生的继发损伤,而对原发损伤的反应过程中继发产生的一系列进行性病理改变导致了不可逆的结构改变,故SCI后血管和神经生化损伤机制是脊髓继发损伤的两大重点。由于其病理复杂,西医治疗主要是尽早整复脊柱骨折脱位,稳定脊柱,早期减压;对脊髓神经再生的治疗,仍处实验阶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文观察了三七、川芎(sqcx)注射液对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及脊髓血流量变化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脊髓损伤后应用三七、川芎注射液组和单纯脊髓损伤组。用改良的Allen's方法造模成功后,分别在术后1,2,4,8,12,24h用Hochesst荧光染色法对脊髓损伤区进行细胞凋亡的检测,采用氢清除法测量脊髓血流量(SCBF)变化。结果:两组中均发现细胞凋亡,模型组损伤8h后损伤节段灰质中阳性细胞达到高峰,12h后灰质中阳性细胞减少,但白质中出现凋亡细胞达到高峰。用药组8h后细胞凋亡数与模型组有明显差异(P〈0.05),24h后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SCBF在损伤后1h明显下降,4h后略有回升,8h后达到最低。24h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脊髓损伤后可导致神经细胞凋亡,三七、川芎注射液能明显抑制细胞凋亡并提高脊髓血流量。  相似文献   

16.
脊髓空洞症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脊髓变性疾病,作者采用自制“任氏脑脉苏”煎剂加味治疗脊髓空洞症1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自1982年Pang将无放射影像异常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without radiographic abnormality,SCIWORA)列为一类特殊类型的脊髓损伤以来,SCIWORA在国内通常被称为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其X线片、CT、MRI检查并未发现骨折、脱位。过去由于对其认识不足,往往诊断为颈椎一过性损伤或颈髓休克,或误诊为脑血管病变或颅脑损伤,从而延误治疗。目前对此类颈脊髓损伤已有较多的分析和探讨。本文结合我院近几年来收治的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的诊治情况,简明扼要探讨其发病机理及治疗体会。  相似文献   

18.
针刺对大鼠脊髓损伤早期治疗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大鼠中度脊髓损伤模型,采用氢清除法测定脊髓血流量,探讨针刺在脊髓损伤早期治疗作用,找寻其最佳治疗时机。于致伤前、致伤后30分钟、1.5小时、3小时、6小时、12小时进行针刺治疗,观察24小时内脊髓血流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脊髓蛛网膜炎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脊髓蛛网膜炎,属中医“痿证”的范畴。笔者于1990年诊治了1例脊髓蛛网膜炎的患者,运用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采用纯中药治疗,疗效满意,随访5年未复发。现将病例报告如下:病例:王某,男,55岁,教师。1990年6月就诊。患者...  相似文献   

20.
督脉电针治疗大鼠全横断性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目的:探讨督脉电针对大鼠全横断性脊髓损伤的行为和结构修复的影响。方法:用BBB评分法和爬网格试验检测全横断性脊髓损伤及督脉电针治疗后大鼠的运动功能,荧光金逆行标记法检测再生神经元,用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脊髓损伤区周围神经元GAP-43的表达。结果:督脉电针治疗后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有明显地恢复,损伤区脊髓组织退变减轻,躯体感觉运动区内锥体细胞层及红核内的神经元密度增大,脊髓组织内GAP-43阳性神经元增多,在脊髓横断头侧端灰质内、躯体运动感觉区及红核内有少量被标记细胞。结论:督脉电针治疗可减轻脊髓损伤后的继发性损伤,促进脊髓下行纤维再生和脊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