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穴位形态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相似文献   

2.
穴位功能相对特异性的中枢形态学机制探讨200033上海中医药大学陈修贵林文注(指导),徐明海(指导)穴位功能的特异性是指穴位与非穴位,某一经穴与另一经穴功能作用上所具有的不同特点。目前,大多数人认为穴位的作用既有特异性的一面,又有普遍性的一面。即所谓...  相似文献   

3.
穴位形态学研究近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穴位形态研究已近几十年,穴位区除了已知的常见的组织结构外,并未发现新的组织或结构,目前对于穴位的形态结构实质仍无定论,现将对其实质形态研究的现状综述于下。  相似文献   

4.
蔡德亨  王云详 《针刺研究》1989,14(4):407-409
<正> 某一内脏有病,常在躯体的一定部位有所反应。而针灸躯体穴位时,对内脏疾病有较好的疗效。因而,祖国医学认为,躯体与内脏之间,存在一种特殊的关联,即所谓“躯体与内脏相关”的学说。本实验从神经学角度出发,切断动物的内脏迷走神经向中纤维;另一组动物切断脊髓前外侧索躯体向  相似文献   

5.
耳针作用的形态学机理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概述了耳针作用的形态学机理研究进展,研究表明,迷走神经、舌咽神经及面神经耳支一般分布在与胸、腹腔内脏对应的耳穴区,耳大神经和枕小神经则一般分布在与躯体对应的耳穴区。HRP法及荧光双标记法研究的结果证实耳穴与内脏在中枢神经的投射区重叠,这为阐释耳针作用机理提供了有力的形态学证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穴位形态学研究概况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7  
目的:介绍20世纪80年代以来穴位形态学研究的状况。方法:从大体解剖,巨微解剖和显微解剖方面对此时期穴位形态学的文献报道作一综述。结论:目前对穴位形态学结构尚未统一认识。  相似文献   

7.
内关穴的三维图象重构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计算机三维重构技术重的构穴位组织立体结构,是将现代先进科技动用于研究中中医学中的发展,寿命我们进一步研究穴位的实质结构。结果发现内关穴的三维形态是正常组织的不同配布赂穴的感受器及传导通路未发现特殊组织。  相似文献   

8.
She YF  Qi CH  Zhu J 《中国针灸》2010,30(12):1047-1050
摘要:笔者从Pubmed、CNKI、维普等数据库检索出,自50年代至今关于穴位电学特性研究的文献90篇,密切相关文献47篇。综合各文献研究结论我们看到皮肤低电阻点或高电位点多与传统穴位相符,但并不是所有的穴位均具有低电阻、高电位特性;穴位电学特性随机体生理及病理状态的变化而变化,病证相关经脉的两侧同名穴位的电学特性的可表现为左右失衡现象;穴位电学特性测定仪的电流的种类、强度,电极大小及个数等因素均会影响穴位电阻值的测定结果。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根据研究目的选用不同的穴位电阻测定仪,严格控制研究过程的影响因素,进一步探讨穴位电学特性在机体生理及病理状态下的反应规律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穴位的实验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研究者提出了多种关于穴位的假说。笔者综述了近年来穴位的实验研究与最新进展,从穴位的结缔组织结构、信号传导和理化特性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针麻行甲状腺手术常用穴位扶突穴、合谷穴及内关穴的感觉传入及其与甲状腺感觉传入在颈脊神经节的汇聚与整合,揭示针麻行甲状腺手术的形态学基础。方法:①实验用成年雄性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为合谷穴、内关穴、扶突穴和甲状腺4组(每组6只),将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分别注入上述穴区及甲状腺内,观察穴位和甲状腺的感觉传入。②雄性Wistar大鼠18只随机分为甲状腺-扶突穴组、合谷-甲状腺组、内关-甲状腺组(每组6只),分别将荧光素碘化丙啶(PI)、双苯甲亚胺(Bb)注入上述3个穴位和甲状腺,观察穴位和甲状腺的传入感觉在脊神经节的汇聚及神经节细胞的分支投射。③雄性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为正常组、针刺组(每组12只),手针针刺以上穴位及"足三里"和非穴位,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穴区局部缝隙连接蛋白43(Cx 43)表达。结果:①HRP结果显示,3个穴位与甲状腺的感觉传入在C 3-C 5脊髓节段存在汇聚与重叠。②扶突穴注入PI、甲状腺注入Bb,合谷穴注入PI、甲状腺注入Bb,内关穴注入PI、甲状腺注入Bb后,3组出现的单标记神经元分布的部位部分不同,但均在C 3-C 6的脊神经节观察到双标记神经元。③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不同穴位针刺组Cx 43表达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各穴位处Cx 43的表达显著高于非穴位处(P<0.05);非穴位处针刺后Cx 43表达的变化与非针刺非穴位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突穴、合谷穴、内关穴及甲状腺的传入投射在颈脊神经节存在汇聚与分支投射,为针麻行甲状腺手术提供了新的形态学依据,同时也证实穴位针刺可以调节穴位局部缝隙连接蛋白的表达以影响局部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相似文献   

11.
Zhang SJ 《中国针灸》2011,31(12):1127-1130
The idea of acupoint in Internal Classic was investigated in this article. And it is held that obvious morphological features, including sunk surfaces, joint caves, gaps between muscles, collate-rals, pulses, blocked tendons and tenderness at the surface of the body can be found at where acupoints locate.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s of acupoint conform to its original meanings. To locate acupoints by their morphological features provides evidence basis for point locating in clinic, which is considered to be favourable for clinical practice. Since locations of acupoints gradually fixed in later ages, which take proportional measurement as the main method, acupoint locating is also gradually divorced from their early concepts and practice.  相似文献   

12.
早期腧穴形态观念阐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考察《内经》对腧穴的认识观念,认为腧穴所在之处具有明显的体表形态特征,表现在气穴、骨空、溪谷、络脉、脉动、筋结、压痛等.腧穴的形态特征符合腧穴的本来意义.结合腧穴的形态取穴,可以令临床取穴有形迹可循,有助于临床.后世由于腧穴的定位渐趋于固化,以骨度分寸作为主要取穴依据的方法成为腧穴应用的常态,渐渐疏离了经典与临床实际.  相似文献   

13.
浅析腧穴特异性的研究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腧穴的特异性是指腧穴在形态结构、生物物理特性、病理反应、刺激效应等方面与其周围的非腧穴比较具有的特异性。通过对近5年来国内杂志所刊载的有关腧穴特异性的文章进行分析,对腧穴特异性的研究思路进行分析总结,发现腧穴特异性的研究从最开始的单纯研究形态结构、生物物理特性,逐渐发展到研究穴位的功能和针刺产生的效应。指出从研究针刺效应入手可能是找到针灸如何起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近几年穴位敷贴治疗失眠症的研究进展。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PUBMED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从病因病机、敷贴治疗(包括药物、穴位选择)及敷贴结合其他疗法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结果阴阳失调是失眠症的主要病机,敷贴治疗失眠症药物多选用养心安神、交通心肾的中药,穴位多选择药物吸收较好的穴位和治疗常用穴。结论穴位敷贴治疗失眠症具有一定疗效,但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经穴特异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梁繁荣  赵凌 《天津中医药》2014,31(10):577-582
经穴特异性理论是中医针灸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经络理论研究的切入点,又是针灸临床合理选穴配方以提高疗效的关键。但近年来国外不少学者发表文章,质疑经穴存在特异性,这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使经穴特异性研究成为针刺镇痛之后被国际认同的又一新的研究领域。在国家973计划项目"基于临床的经穴特异性基础研究"等重大项目的资助下,通过采用多学科研究手段,初步证实经穴效应存在特异性,总结出经穴效应具有相对性、循经性、持续性和条件性的特点,并初步探索了经穴效应特异性的生物学基础。就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述评,对目前经穴特异性研究中对照组设计、临床试验方案设计、研究载体选择和经穴特异性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在今后的研究中,还需围绕其基本规律、科学基础和关键影响因素等继续深入,并同时充分吸纳交叉学科技术、整合国际优势资源,以期全面系统地阐释经穴特异性理论。  相似文献   

16.
黄金玉  刘智斌 《陕西中医》2022,43(6):811-813
通过依次分析髓海、血海、气海、水谷之海与帕金森病的关系,明确四海与帕金森病的发生、发展密不可分。依据相关研究,指出从四海输注穴治疗帕金森病重在调动阳气,资助先天,联系脏腑,助生气血。总结说明针刺治疗帕金森应该注重整体辨证和气、血、精、髄的汇通,以及针刺四海的上下重要腧穴,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脑泰通颗粒对缺血性脑卒中模型的作用,初步探究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可能机制。方法 对128只大鼠进行高脂血症造模,然后随机抽出30只作为假手术组,其余动物进行缺血性脑卒中造模,术后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安慰剂组、脑泰通颗粒组及阳性对照组,于造模后第2天开始灌胃给药,假手术组、安慰剂组给予生理盐水1 ml/100...  相似文献   

18.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9,(3):197-200
丹参饮是中医临床治疗心腹诸痛等疾病的常用经典名方,由丹参、砂仁和檀香三味中药组成,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功效,主治血瘀气滞,心腹诸痛。丹参饮疗效确切,被历代医家用于心血管系统和胃肠道系统疾病的治疗。丹参饮的现代研究已经有一定积累,包括药效学研究,药理作用机制研究以及物质基础研究等。本文通过查阅现代文献,对丹参饮的药理作用及机制、提取工艺和物质基础等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为丹参饮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9.
黄芩研究进展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黄芩 (ScutcllariaBaicalensisGeorgi)是我国著名的传统中药 ,是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最早收载于《神农本草经》 ,列为草根药的上品。它含黄酮类、β -谷甾醇、苯甲酸、黄芩酶、淀粉等 ,其主要有效成份是黄酮类化合物 ,迄今已分离出约 40种黄酮 ,如黄芩素(baicalein)、黄芩甙 (baicalim)、汉黄芩素(wogonin)、汉黄芩甙 (wogonoside)、黄芩新素(neobaicalein)、黄芩新素Ⅱ千层纸素A (oroxyinA)、千层纸素A -7-0 -葡萄糖醛酸甙 (orox ylin…  相似文献   

20.
Xu G  Yang HY  Liu TY  Gao M  Hu YE 《中国针灸》2010,30(9):769-771
ABSTRACT Based on acupoint temperature sensor needle related literatures,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applications of temperature sensor needle and the measuring instrument which is used for measuring the temperature of acupoints are introduced in the present paper.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basic structure and measuring principle of temperature sensor needle; it also summarizes the hardware and measuring procedures of the measuring instrument.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emperature sensor needle, this paper states its broad applications and development tren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