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分析早期气管切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22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14例和治疗组113例。对照组患者于伤后24 h后行气管切开术,治疗组患者于伤后24 h内行气管切开术。比较两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控制率及控制时间,病死率,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结果治疗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肺部感染控制率高于对照组,肺部感染控制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病死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气管切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有效降低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提高肺部感染控制率,缩短肺部感染控制时间、住院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时机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8月十堰市东风汽车公司花果医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98例,根据气管切开时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并行颅脑创伤术,对照组患者若未确诊肺部感染则不行气管切开术,观察组患者于颅脑创伤术后24 h内行气管切开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感染控制率、感染控制时间及肺部感染病死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感染控制率高于对照组,感染控制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于颅脑创伤术后24 h内行气管切开能有效防止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提高感染控制率,缩短感染控制时间,降低肺部感染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早期气管切开对防治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 选取重型颅脑损伤经手术治疗,开颅术后≤24h行气管切开患者52例,另急诊开颅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未行气管切开或切开时间>24h的患者52例.所有患者均以三代头孢及半合成青霉素静脉滴注预防感染,出现肺部感染者均行痰液培养及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结果 65例出现肺部感染,其中实验组26例,有18例控制,感染控制时间为4~12d;对照组39例,有24例控制,感染控制时间9.6~26d;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早期气管切开肺部感染和控制感染平均时间均显著低于未行早期气管切开患者;而感染控制率明显高于未早期切开者.结论 早期气管切开能有效防治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及时行气管切开在颅脑外伤合并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23例颅脑外伤合并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给予及时的气管切开术,观察术后病死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手术前后神经功能没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23例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04%;2例死亡,死亡率为8.70%。手术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37.5±6.1)分和(21.9±5.2)分。结论颅脑外伤合并脑出血患者治疗中及时行气管切开术,有利于降低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对患者的救治具有显著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手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56例气管切开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6例气管切开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临床治愈39例,6例发生肺部感染,占10.7%,5例死亡,6例自动出院。结论正确的护理方式可减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的并发症,提高重型颅脑损伤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吸痰方式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肺通气功能和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河南省安阳市中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住院患者9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患者在气管切开术早期给予常规吸痰方法,观察组患者在气管切开术早期给予浅部吸痰与纤维支气管镜灌洗吸痰相结合的优化吸痰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气管切开前及气管切开后第2、3、5、7天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包括动脉血氧分压(Pa 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和氧合指数;记录两组患者气道黏膜出血发生率和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气管切开前Pa O2、Pa CO2及氧合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气管切开后第2、3、5、7天Pa O2和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气管切开后第2、7天Pa CO2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黏膜出血率为22.9%、肺部感染率为27.1%,低于对照组的44.7%、46.8%(P0.05)。结论浅部吸痰与纤维支气管镜灌洗吸痰相结合的优化吸痰方法能有效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肺通气功能,降低气道黏膜出血和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合并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及病原菌特点。方法选取我院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150例其中合并肺部感染390例,分析其危险因素及病原学检查结果。结果增加肺部感染的因素有年龄较大、住院时间长、使用呼吸机、气管切开、创伤前有休克、多发损伤以及合并基础疾病(P0.05)。调查390例患者共送检痰标本320次,分离出细菌190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35株,占71.0%;革兰阳性菌30株,占15.8%;真菌25株,占13.2%。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经治疗,治愈294例,死亡60例,中途放弃治疗36例。结论导致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的主要因素有年龄、住院时间、气管切开、休克、基础病变等,其主要致病菌为革阴性菌,其次为革兰阳性菌、真菌,针对上述危险闪素采取有效措施可降低感染率。  相似文献   

8.
87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肺部感染临床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肺部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对87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并发肺部感染患者行痰液病原菌检测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共分离出病原菌118株,病原菌依次为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球菌、真菌,革兰阴性杆菌对头孢类及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敏感,真菌对两性霉素B、咪康唑敏感。结论掌握肺部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药敏规律,有利于感染的控制和颅脑损伤治疗效果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并肺部感染患者高压氧治疗与常压下经气管套管口给氧治疗的效果,探讨在大型压缩空气医用氧舱中无舱内呼吸机的条件下,采用自创吸氧连接装置高压氧治疗的可行性及通气情况.方法 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并肺部感染患者60例,按年龄、性别、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分层后,随机分为高压氧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降颅压、保护脑组织、手术(或非手术)、敏感抗菌药物、对症支持和氧气治疗等.对照组在常压下经气管套管采用一次性吸氧管给氧治疗,高压氧组采用我科自创吸氧连接装置进行高压氧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体温、咳嗽咳痰、白细胞总数及分类、肺部听诊变化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高压氧组体温恢复正常、咳嗽咳痰好转、白细胞总数及分类正常、肺部呼吸音清晰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自创吸氧连接装置符合呼吸机呼气末正压通气模式,在压缩空气医用氧舱中无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条件下,对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行高压氧治疗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治疗。方法重型颅脑损伤后肺部感染的患者300例,随机选150例(实验组)在原有治疗的基础上静滴大剂量沐舒坦,另150例(对照组)静滴小剂量沐舒坦,所有患者其他治疗措施均基本相同。结果实验组有141例感染控制,感染控制时间平均天数为(7.5±2.2)d;对照组有122例感染控制,感染控制时间平均天数为(12.3±2.2)d。实验组肺部感染控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控制感染平均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重型颅脑损伤除进行综合治疗外,推荐使用沐舒坦预防和控制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行气管切开术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气管切开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医疗费用、GCS评分以及患者或其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BP)、心率(HR)、脉搏(R)、CO2分压(PCO2)、尿素氮(BUN)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氧分压(PO2)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住院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气管切开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8. 0%)显著低于对照组(32. 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和住ICU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出院时,观察组患者的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或其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100. 0%)显著高于对照组(84. 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患者进行循证护理能更好地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减少气管切开术相关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改善预后,提高患者或其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60例重型颅脑损伤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2 w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根据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GCS>8分)与预后不良组(GCS≤8分)。筛选出影响术后预后的相关因素,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1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预后良好组136例(85.0%),预后不良组24例(15.0%)。单因素显示预后不良组患者低血压、心律失常、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电解质紊乱发生情况明显多于预后良好组,且不良组手术时间及入院空腹血糖(FBG)水平亦明显高于良好组(P<0.05);不良组入院GCS评分明显低于良好组(P<0.05)。多因素显示低血压、心律失常、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入院GCS评分及FBG是影响术后重型颅脑损伤老年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术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对于入院GCS评分及FBG高的患者及出现低血压、心律失常、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情况的患者需要密切注意,及时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可能提高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分析79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痰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抗生素的应用等临床资料。结果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有年龄和基础疾病、误吸、留置胃管、吸痰、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抑酸药物的应用、机械通气以及较长时间应用广谱抗生素。本组79例患者痰培养出致病菌11种共10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74株,占71.8%,对亚胺培菌及头孢他定较敏感,革兰阳性菌25株,占24.3%,对万古霉素敏感,真菌4株,占3.9%。经抗感染治疗,肺部感染痊愈36例,控制19例,因肺部感染导致死亡24例。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多见。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应用抗生素,加强气道管理及营养支持,稳定内环境等对防治肺部感染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探讨重型颅脑外伤微创气管切开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要点,降低并发症率,提升患者生存质量。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7月~2014年9月收治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49例,患者均采取微创气管切开辅助通气,均采取科学规范的护理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对出现并发症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进行救治。结果本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49例在实施微创气管切开处理后,出现并发症6例,病情好转46例,因肺部感染引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1例,另有家属放弃治疗出院2例。结论对重型颅脑外伤行气管切开患者实施科学规范的气道湿化、吸痰等护理,加强无菌操作观念,降低感染率,促进颅脑外伤的抢救。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术在重型颅脑损伤并肺部感染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重型颅脑损伤并肺部感染患者72例,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化痰、平喘、抗感染等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化痰、平喘、抗感染等治疗的基础上行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术,对2组患者的治疗情况、治疗指标、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等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研究组患者的病死率(10.01%)显著降低,总有效率(91.67%)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的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发热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均较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细菌培养阳性率及血氧饱和度明显升高,患者的感染控制时间及二氧化碳分压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纤维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并肺部感染患者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影响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手术后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005-01~2008-01间115例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手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性别、年龄、开放性伤口、手术时间、气管切开及住院时间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重型颅脑损伤手术后患者的医院感染率为28.7%。影响重型颅脑损伤手术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和顺序依次为年龄、住院时间、气管切开及手术时间,性别和开放性伤口对医院感染的影响不大。结论年龄与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手术后医院感染呈现最强相关关系。可控因素中,住院时问、气管切开及手术时间为影响术后医院感染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7.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冶玉虎  马越 《山东医药》2008,48(45):113-113
肺部感染是重型颅脑损伤后常见并发症.本文回顾性分析140例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支气管灌洗对重症颅脑损伤后气管切开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后行气管切开并发肺部感染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经纤维支气管镜下支气管灌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体温、临床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等改善情况以及治疗总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支气管灌洗治疗重症颅脑损伤后气管切开并发肺部感染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 目的 探讨心脏外科重症机械通气患者气管切开的时机和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 方法 对36例心外脏科实施的气管切开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 结果 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肺部感染,36例重症心脏病患者均为术后机械通气5天以上,长时间应用呼吸机,难以脱机,全部行气管切开术。其中3例出现并发症,4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 结论 对于一些重症心脏术后长时间依赖机械通气的患者来说,气管切开术已成为一种有效的治疗辅助措施, 为提高心脏外科的重症患者的治疗质量提供更多帮助。  相似文献   

20.
何萍 《内科》2012,7(1):25-26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医院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我院收治的13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将发生医院肺部感染的患者作为观察组,无医院肺部感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可能存在的与医院肺部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138例患者中发生医院肺部感染39例,感染率为28.26%;可能与医院肺部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有年龄、合并基础疾病、GCS评分、侵入性操作以及脱水剂、糖皮质激素、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和住多人房等.结论 增强抵抗力,加强呼吸道管理,减少侵入性操作,合理使用脱水剂、激素、抗生素,做好病房的消毒卫生工作等是控制医院肺部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