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单增李斯特菌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L.monocytogenes(简称单增李斯特菌)被认为是引起动物和人类李斯特菌病的主要致病菌,是一种短小的革兰阳性无芽胞杆菌,研究发现单增李斯特菌包括致病性、弱致病性和非致病性3种类型.单增李斯特菌能使人畜致病,造成猪、鸡等多种畜禽死亡。人感染后则主要表现为脑膜炎、败血症和单核细胞增多。  相似文献   

2.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简称单增菌)是李斯特菌属中的一个菌种,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病原菌,它能引起脑膜炎、败血病、孕妇流产等,病死率高达30%,WHO将其列为四大食源性致病菌之一,自1926年首次报道李斯特菌以来,在欧美、日本由此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暴发日益增多,国内也有该菌引起的脑膜炎、败血症等疾病的报道。  相似文献   

3.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 monocytogenes)可以引起局灶性感染、败血症、脑膜炎、流产、死胎,甚至导致死亡,被称为李斯特菌病(listeriosis)。虽然李斯特菌病在人类并不多见[(0.1—10)/100万],但被认为是最严重的经食物感染性疾病。近年来,围生期李斯特菌感染开始被临床关注,因其不仅导致妊娠期感染、流产、胎死宫内,更导致新生儿死亡。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一种应用光纤倏逝波生物传感器快速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方法。方法用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单克隆抗体对光纤进行包被,制备检测光纤探针,用纳米量子点对单增李斯特氏菌多克隆抗体进行偶联标记,建立基于光纤倏逝波生物传感器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方法。并对其检测的灵敏性及特异性进行了确定,同时通过对人工模拟样品的检测确认该方法检测实际样本的可能性。结果该方法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灵敏度可达30CFU/mL,且具有较强的特异性同其他常见食源性病原菌无交叉反应,可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结论应用该技术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是一种快速、准确的新方法,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正>李斯特菌脑膜炎是由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感染引起的细菌性脑膜炎,通常发生于免疫功能受损的患者,多通过污染的食物传播。而李斯特菌脑膜炎并发急性脑梗死更是少见于文献报道。现将本院收治的1例社区获得性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脑膜炎并发急性脑梗死的患者,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简称单增李斯特菌(Lister monocytogenes,LM),是国际公认的李斯特菌属7个菌株中唯一可感染人类的细菌。LM是食物源性感染的病原体,可造成20%~30%的感染者死亡[1],该细菌引起的主要临床表现是脑膜炎、败血症和单核细胞增多。现报告1例肾移植手术8年后感染LM的重症患者,并总结其特点及转归。病例:患者,男,37岁。因"发热半个月余,突发神志不清  相似文献   

7.
李随珍  ;郭艳蓉 《全科护理》2008,(30):1877-1877
李斯特菌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人畜共患的一种细菌,它在食品,如肉、蛋、禽、海产品、乳制品、蔬菜中含量较多。李斯特菌分为七个菌株,其中只有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具有致病性,感染后可引起败血症、脑膜炎、单核细胞增多等。孕妇、婴幼儿、老年人易感染,具有嗜胎盘、神经系统特性。李斯特菌可从眼、破损的皮肤进入身体,潜伏期一般为3d~70d,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所导致的感染患者呈增多趋势。该菌可导致孕妇早产、流产及新生儿感染等,病死率较高。本院1例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所导致的早产儿败血症,现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患儿,女,系第2胎第2产,胎龄(36+1)周。因"胎膜早破、早产临产",经阴道顺产娩出,胎盘、脐带正常,出生体质量  相似文献   

9.
逄波  冉陆  李迎慧  景怀琦 《疾病监测》2004,19(11):430-433
李斯特菌病是一种波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新发食源性疾病,以病死率高、传播迅速、波及范围广、能引起大流行为特征,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是引起李斯特菌病的病原菌。  相似文献   

10.
姜爱萍  王玉芳 《全科护理》2021,19(11):1582-1584
目的:讨论孕妇感染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李斯特菌病)后的一般情况、临床症状及表现、如何诊断、治疗、护理措施和预后情况,以提高医务人员对该病的认知和重视程度。方法:选择1例2019年7月确诊李斯特菌病孕妇,对其临床病例资料给予分析、整理并查阅相关文献对围生期孕妇李斯特菌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进行探讨。结果:该例孕妇诊断为感染李斯特菌病致早产。结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通过胎盘-胎儿传播引起宫腔内感染,易致不良妊娠结局。应加强对孕妇感染李斯特菌病的排除性,加强孕期健康饮食指导。孕妇感染LM的临床表现有不典型的特点,但对发热原因不明的孕妇,应及时送检血培养,给予青霉素类药物进行经验性治疗,以降低围生儿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叶艳华  江晓  王炜  丁洁 《中国临床研究》2011,24(12):1146-1147
目的了解南京地区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在市售食品中污染状况,为食源性疾病的监测和预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11大类食品共计286份样品,按照GB/T4789.30-2003食品微生物检验标准进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分离培养,然后应用常规方法、ATB细菌鉴定仪和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菌株鉴定。结果 2007-2009年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总检出率为12.9%,2007年检出率为16.8%,2008年为16.9%,2009年为7.0%,生肉检出率高达52.4%,2007年生猪肉的检出率为62.5%,2007和2008年鸡肉中的检出率均为60.0%;生速食米面2007年检出率高达30.0%。结论南京地区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污染较为严重,可能是近年食物中毒发生的潜在危险因素,须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2.
程晨  孔子艳  孙闯  马萍  姜飞  顾兵 《临床检验杂志》2020,38(10):779-783
摘要:目的?分析4株临床分离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菌株分子特征。方法?收集2018—2019年4株临床分离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菌株,用纸片扩散法检测菌株的药物敏感性;分别用PCR和多重PCR方法进行李斯特菌毒力岛(LIPI-1)、inlA、inlB基因扩增和血清分型;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进行分子分型。结果?4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分为1/2a-3a和1/2b-3b-7 2种血清型且对青霉素、氨苄西林等10种抗菌药物敏感;所有分离株均携带李斯特菌毒力岛LIPI-1(prfA、actA、plcB、plcA、hly、hly2、mpl)和inlA、inlB基因;PFGE和MLST将4株菌分为4个不同的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和ST型,包括ST121、ST619、ST621以及1株新型ST1474。结论?4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ST型菌株均为江苏地区首次检出,菌株的致病力与其携带的毒力基因有关。  相似文献   

13.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简称为单增李斯特菌,为革兰阳性短小杆菌或球杆菌,需氧或微需氧,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 30~37 ℃,4 ℃时仍可生长(冷增菌可提高检出率),对营养要求不高,普通培养基上可生长,但在含血液、血清、腹水等成分的培养基上生长更好.单增李斯特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是一种食源性致病菌,并能够引起人畜共患病[1-3].单增李斯特菌污染了食品,对人类的健康产生很大的威胁,易引起成人败血症和新生儿脑膜炎等疾病.  相似文献   

14.
刘军  仝婕 《上海护理》2009,9(4):92-93
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LM)是唯一能引起人类疾病的李斯特菌,是人畜共患病的病原菌,能引起人、畜的李斯特菌病。它是典型的胞内寄生的革兰阳性短杆菌,不仅可以在吞噬细胞内生长,也能在上皮细胞和肝细胞内生长,可以通过损伤的黏膜经神经末梢的鞘膜侵犯中枢神经系统。  相似文献   

15.
正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是一种胞内寄生菌,适应力强,在冰箱内可缓慢生长,是冷藏食品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病原菌之一,食用冰箱内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污染的食品是引起社区获得性感染的常见途径之一[1-5]。本文就本院收治的1例李斯特菌败血症患者进行了报道。1资料与方法1.1病历资料患者,男性,102岁,因7d内排暗红色血便3次,发热1d出现昏迷,急性发病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30  相似文献   

16.
李斯特菌是 1926 年英国南非裔科学家穆里在病死的兔子体内首次发现的.为纪念近代消毒手术之父、英国生理学家约瑟夫·李斯特,1940 年第三届国际微生物学大会上将其命名为李斯特菌[1].国际上公认的李斯特菌共有以下 7 个菌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绵羊李斯特菌、英诺克李斯特菌、威尔斯李斯特菌、西尔李斯特菌、格雷李斯特菌、默里李斯特菌[2].其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是唯一能够引起人类疾病的人畜共患病病原菌,中毒严重的可引起血液和脑组织感染.它主要通过粪—口途径感染,还可通过眼及破损皮肤、黏膜进入体内而造成感染.它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食品中存在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对人类的安全具有危险,该菌在 4 ℃的环境中仍可生长繁殖,是冷藏食品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病原菌之一[3].现对2016 年7 月至2020 年7 月本院收治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7.
正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M)是一种人畜共患病的病原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及动物源性食品中(肉、奶制品、海产品等),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较强,多见于夏末秋初,人类感染LM主要通过食物传播途径,且多为散发性感染[1]。肝炎患者由于肝功能受损严重,机体免疫防御功能低下,容易诱发各种感染,导致  相似文献   

18.
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LM)是能引起人畜共患的病原菌,能引起人畜的李斯特菌病[1]。人类李斯特菌感染是一种重要的食源性疾病,主要散发于社区,有时引起爆发流行,临床上发病率很低,病死率高,容易引起误诊。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龙岩市部分市售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污染状况、程度和耐药情况。方法监测市售的生肉、熟肉制品、生牛乳、冰激凌、水产品及生食蔬菜等6类食品。结果从6类410份食品中,共检出14株L.M菌,阳性率3.4%;其中生肉和水产品污染率较高,分别为6.5%和3.3%,个别生肉MPN值达270cfu/100g;14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对1种抗生素的耐药性为57.1%,对2种抗生素的耐药性为35.7%,对3种抗生素的耐药性为21.4%。结论应加强监测预报,提请有关部门实现从畜牧业到餐桌的综合治理,以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同时做好抗生素的管理和耐药性监测。  相似文献   

20.
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感染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卫民  尹有宽 《临床荟萃》1996,11(22):1013-1016
近年来,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LM)所致的疾病似呈增多趋势。此菌可致脑膜炎、败血症、孕妇流产及新生儿肺炎等,病死率较高。本文对此菌感染的发病 机制、诊断及治疗作文献复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