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临床常见致病菌耐药性监测(511768)广东省东莞市长安医院饶进刘仁淳本文对1995年~1996年我院临床标本细菌培养及耐药性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标本来源:我院各临床科室送检的血、尿、咽拭、痰、脓、分泌物及其它标本(胸水... 相似文献
3.
抗菌药物是临床上使用最广泛,用量最大的一类药物。由于抗菌药物的产生,为人类控制感染性疾病带来福音,但随之而来的却是细菌耐药菌株的产生及感染菌谱的变迁,给临床治疗又带来忧虑,要防止和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必须建立细菌耐药性监测,掌握感染性疾病的重要病原菌及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发病率。我院细菌室1993年1—12月从4025份送检标本中共分离出各种致病菌1225侏,检出率30.4%,其中对1167株做了药敏试验,占检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医院常见几种致病菌耐药性的变化,对本院1988~1994年间部分药敏试验结果按年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提示: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大多数为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但对万古霉素仍敏感。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也相当高,对头孢噻甲羧肟、头孢哌酮和头孢磺吡苄尚敏感。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在逐年上升。第三代头孢菌素总的来看尚属敏感,但由院内感染所获的菌株如硝酸盐阴性杆菌,对其有相当程度的耐药。 相似文献
5.
6.
抗生素拯救了许多病人的生命 ,而细菌在与抗生素接触的过程中总是很快地学会了与新的抗生素相对抗的办法。目前的研究成果表明 ,细菌以 4种方法使抗生素失活 :(1)产生各种灭活酶 ,如 β -内酰胺酶、氨基糖苷钝化酶等 ;(2 )作用靶位改变 ;(3)改变细菌膜对抗菌药物的渗透性 ;(4 )非特异外排机制。然而 ,抗生素使用的压力造成耐药菌株被选择也是重要的诱发原因。下面分别讨论临床常见致病菌的耐药性和用药建议。1 革兰氏阳性菌的耐药性1 1 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 (MRS)的耐药性 :1997年“北京市 5家医院 5 474株菌对 18种抗生素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7.
临床常见致病菌培养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院各科室1995年送检的5732份和1996年送检的3408份种类标本进行细菌培养,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6.3%和21.4%,经χ^2检验后者明显高一前者。1996年细菌的耐药率较1995年升高,特别是埃希氏大肠杆菌对先锋Ⅴ、西力欣、氧哌嗪青霉素等抗生素耐药率升高更为显著,还分析了G和G主要致病耐药性产生的原因,并对应用主要抗生素后出现的问题及进行医院内感染的监测、控制进行了较为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本院2006年1~12月份临床分离致病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进行统计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法国VITEK-TWO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1619株分离出的致病菌进行抗生素敏感性测定。结果:本院流行菌株主要以G-杆菌为主,其中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排列前三位;G 球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溶血葡萄球菌排列前三位。常见的革兰阴性杆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丁胺卡那等抗菌药物敏感;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率最高。结论:我院感染致病菌以G-杆菌为主,且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普遍下降,同时真菌的分离率也较以往有所增加,临床医生在使用抗生素时应在参考药敏试验的同时注意按梯次用药。 相似文献
9.
临床常见致病菌对消毒剂耐药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国家卫生部规定的消毒实验方法,检测44株医院感染病原菌对5种消毒剂的耐受情况,同时用标准菌、自然菌作参比以确定其耐药性。结果表明,从44株病原性细菌中分离1株肺炎克雷白杆菌Ⅲ,该菌对5种消毒剂中的洗必太具有耐药性,并通过最小抑菌浓度(MIC)试验与最小杀菌浓度(BC)试验,同时参照标准菌与自然菌的MIC与MBC予以论实。定量杀菌试验还进一步证实,达到对耐药株的消毒合格标准(99.90%),则必 相似文献
10.
本对1995年1月~1996年4月,临床送检标本分离出的1000株致病菌及其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老年人医院获得性肺炎病原菌的调查及耐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老年人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病原菌及耐药情况.方法 对240例老年HAP患者的痰培养及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痰标本中分离出168株细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60.7%).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占19.1%,克雷白菌属占15.5%,大肠埃希菌占11.3%,其它革兰阴性菌占14.8%.革兰阳性菌(34.5%),主要为金葡球菌(7.7%)和表葡球菌(8.9%).致病菌为真菌的8例,约占4.8%.药敏分析,假单胞菌属、克雷白菌属、肠杆菌科细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超过90%,对头孢唑啉的耐药率分别为96.5%、65%和100%.结论 老年HAP患者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地选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2.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常见致病菌及其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调查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菌群分布及耐药特点,为临床VAP防治提供可行性依据。方法:回顾分析54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病原菌谱,耐药性及其临床特征。结果:VAP平均发病时间为机械通气后6.3 d,总病死率为44.4%,共分离出病原菌10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80株(占78.4%),革兰阳性菌18株(占17.6%),真菌4株(占3.9%)。革兰阴性菌中占前3位的分别是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革兰阳性菌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对万古霉素有100%的敏感性。结论:VAP的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杆菌,常为多重耐药的致病菌,为避免耐药率的升高,临床需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临床常见致病菌对消毒剂的耐药性。方法:通过国家卫生部规定的消毒实验方法,检测44株医院感染病原菌对5种消毒剂的耐受情况,同时用标准菌、自然菌作参比以确定其耐药性。结果:从44株病及性细菌中分离出一株肺炎克雷白杆菌Ⅲ,该菌对5种消毒剂中的洗必太具有耐药性,并通过最小抑菌浓度(MIC)试验与最小杀菌浓度(MBC)试验,同时参照标准菌与自然菌的MIC与MBC予以证实。定量杀菌试验还进一步证实,为达到对耐药株的消毒合格标准(99.90%),则必须提高对消毒剂的常规应用浓度。本研究的耐药菌分离率为2.27%。结论:常见致病菌中确定存在对消毒剂耐药的菌株。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医院临床分离的常见病原菌耐药性监测分析,为临床合理选择抗菌素提供依据。方法对收集2009年度住院患者送检的细菌培养标本,并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分离的488株病原菌中,排在前5位的分别是:铜绿假单胞菌160株(32.79%)、大肠埃希菌124株(25.41%)、金黄色葡萄球菌76株(15.57%)、肺炎克雷伯菌72株(14.75%)、阴沟肠杆菌56株(11.48%)。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对阿莫西林、哌拉西林、替卡西林有较高的耐药性,为60.00%~100.00%。对美罗匹宁、亚胺培南耐药性较低,在0.00%~25.00%之间。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耐药为100.00%,对夫西地酸、奎奴普丁、呋喃妥因、替考拉宁100.00%敏感。结论大肠杆菌、非发酵菌、葡萄球菌是医院常见的致病菌。 相似文献
15.
49例小儿败血症致病菌谱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小儿败血症患者病原菌感染谱及耐药性的变化。方法 对 1999年 1月 -2 0 0 3年 12月本院儿科住院的败血症患儿血培养阳性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2 2 9例败血症患儿中分离出病原菌 49株 ,其中葡萄球菌最多 ,占总数 63 .3 %。药敏实验结果表明大部分G 球菌对青霉素和头孢类等常用药物耐药。结论 葡萄球菌是小儿败血症的主要病原菌。细菌对常用的抗菌药物耐药比例较高 ,应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婴幼儿腹泻病原菌耐药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婴幼儿腹泻病原菌耐药性,为临床的合理用药提供指导依据.方法 对5岁以下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所分离出来的病原菌进行耐药性研究.结果 分离出的病原菌对头孢哌酮、亚胺培南及阿米卡星敏感性均在95%以上;对阿莫西林、羧苄西林、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派拉西林、环丙沙星敏感性在50%以下.结论 婴幼儿腹泻病原菌对头孢哌酮、亚胺培南及阿米卡星敏感,临床医生应严格按照临床药物敏感试验的结果合理选择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分析桌医院在2006-2008年间临床分离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情况。方法对2006-2008年期间某医院临床微生物室分离到的病原菌,用K-B琼脂扩散法药敏试验的抑茵圈直径输入计算机,采用WHONET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2006年标准判定其耐药性。结果在此3年间革兰阳性菌检出构成比稍有上升趋势,而革兰阴性菌略有下降趋势;葡萄球菌属对青霉素的耐药率超过93.0%,对红霉素、阿奇霉素的耐药率超过53.2%;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的耐药率超过73.8%,明显高于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属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为1.0%;大肠埃希菌及克雷伯菌属对氨苄西林耐药率均很高;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及美罗培南开始出现耐药。结论某医院于2006-2008年间检出病原菌存在严重耐药,及时监测病原菌变化及其耐药趋势以指导临床用药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泌尿系感染患者细菌分布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医生合理用药。方法:通过Kirby-Bauer法及ESBLs的检测对自泌尿系感染患者分离获得的380株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380株细菌,革兰阴性菌272株(71.6%),革兰阳性菌占108株(28.4%)。居前5位的病院菌依次为:大肠埃希氏菌190株(50.0%)、金黄色葡萄球菌42株(11.1%)、表皮葡萄球菌34株(8.9%)、粪肠球菌22株(5.8%)、阴沟肠杆菌20株(5.3%)。革兰阴性菌与革兰阳性菌对多种抗生素均有较高的耐药率,但前者对亚胺培南较敏感(94.4%),后者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敏感(100.0%)。产ESBLs大肠埃希氏菌株达38.8%,其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性明显高于非产酶株。结论:引起泌尿系感染的细菌谱尽管很广泛,但仍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大肠埃希氏菌最常见达50%,其产ESBLs菌株的耐药性明显高于非产酶株,提示泌尿系病原菌的ESBLs监测对指导,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菌的分布特征及耐药性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了解引起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常规方法对2002年1月~2004年12月因恶性肿瘤在中山大学附属二院住院的患者的各种临床标本进行培养、分离,用API及VIKET2进行细菌鉴定,K-B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检测,WHONET5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引起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主要是革兰阴性杆菌(G-B),占50.2%(132/263),其次是真菌22.8%(60/263)、革兰阳性球菌(G C)27.0%(71/263);G-B中又以大肠埃希菌(Ecoli)27.3%(36/132)、铜绿假单胞菌23.5%(31/132)、克雷伯菌17.4%(23/132)为主,其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发生率为45.8%(27/59);G C主要是葡萄球菌66.2%(47/71),肠球菌18.3%(13/71),其中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MRS)78.7%(37/47)、甲氧西林敏感的葡萄球菌(MSS)21.3%(10/47);真菌以白色念球菌为主81.6%(49/60).(2)G-B对所检测的抗菌素耐药率最低的是亚胺培南0.0%~9.7%(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除外),其次头孢匹肟5.6%~60.0%、头孢他啶5.6%~40.0%;G C耐药率最低的是万古霉素(0.0%),其他的抗生素均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性,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葡萄球菌及肠球菌.结论:引起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主要是真菌、葡萄球菌、Ecoli、铜绿假单胞菌等条件致病菌,亚胺培南、万古霉素分别是治疗G-B、G C感染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呼吸机相关肺炎 (ventilator associatedpneumonia,VAP)病原菌来源、分布特点及医院内产超广谱 β 内酰胺酶 (extendedspectrumβlactamases,ESBLs)细菌的流行特征。方法 :采用保护性双套管标本刷 (protectedspecimensbrush,PSB)收集 76例机械通气 (mechanicalventilation ,MV)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 ,进行细菌定量培养及抗生素敏感性测定 ,同时用E Test法对G- 杆菌产生ESBLs进行检测及质粒酶切图谱进行监测。结果 :VAP病原菌以G- 杆菌为主 ,占 92 3%。在所测试的 1 0种抗生素中 ,亚胺培南耐药率最低 (1 1 1 % ) ,而其它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率都在 60 %以上。 36株G- 杆菌中检出产ESBLs细菌 9株 ,主要由肠杆菌科细菌产生 ,产酶株组均不同程度表现为多重耐药 ,但对亚胺培南无一耐药。 5株来源于RICU产ESBLs肺炎克雷伯氏菌经质粒酶切图谱分析证实为同一克隆起源。结论 :VAP主要是由G-杆菌引起 ,细菌耐药率普遍较高 ,质粒在耐药菌的传播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