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比较变应性鼻炎(AR)与非变应性鼻炎(NAR)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方法 对临床有鼻部高反应症状的4383例患者进行皮肤点刺试验(SPT),作出AR及NAR诊断,再按未成年人组和成年人组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AR与NAR患者例数比为1.7:1.AR与NAR患者均以成年人组女性构成比高于未成年人组女性(P<0.05).AR与NAR患者中均以成年人组构成比高于未成年人组(P<0.05).未成年人组中以AR患者为主,成年人组中NAR患者构成比高于未成年人组(P<0.05).AR患者发病有季节性,AR患者在夏、秋季发病例数明显高于春、冬季;NAR患者发病例数在四季中分布较均匀.结论 本地区AR与NAR患者在性别、年龄、发病季节等临床特征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3.
目的:研究COX-2在肾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肾癌的发生、发展以及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48例肾癌组织及5例正常肾组织中COX-2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并通过对患者随访,探讨其与肾癌临床病理学参数及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COX-2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较正常组织明显增高,且COX-2的表达与肾癌的病理分期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COX-2表达阴性者的生存率低于COX-2表达阳性者,但二者之间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2的表达与肾癌的临床分期、肿瘤大小以及患者的年龄、性别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COX-2的表达可能与肾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其有可能作为肾癌早期诊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变应性鼻炎患者的血清IL-2、IL-4进行检测,以分析IL-2、IL-4对变应性鼻炎患者的检查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变应性鼻炎患者50例作为实验组,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IL-2、IL-4检查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IL-2为(16.02±2.84)ng/L,低于对照组健康者,P<0.05;实验组IL-4为(127.85±61.52)ng/L,高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变应性鼻炎患者的IL-2明显降低、IL-4升高,IL-2、IL-4可能参与到变应性鼻炎的发生和发展中,值得诊治中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变应性鼻炎患者鼻黏膜组织中TLR5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3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试验组)和25例非变应性鼻炎患者(对照组)鼻黏膜组织中TLR5的表达。结果 TLR5在试验组的阳性表达率(83.3%)明显高于对照组(8.0%),χ^2=30.965,P<0.05。结论 TLR5在变应性鼻炎患者鼻黏膜组织中高表达。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37例骨肉瘤组织中COX-2的表达,分析其对骨肉瘤的临床诊断及预后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37例骨肉瘤组织中COX-2进行检测。结果:37例骨肉瘤组织中有32例COX-2表达阳性,其表达与骨肉瘤分期和有无转移相关(P<0.05),与肿瘤组织学类型无相关性。结论:COX-2与骨肉瘤的发生及预后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可为骨肉瘤的临床诊断和预后判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COX-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环氧化酶 2在乳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以免疫组化SP法检测 4 7例乳腺癌以及癌旁组织标本。结果  4 7例癌组织标本中阳性率为5 3 2 % (2 5 / 4 7)显著高于癌旁组织 (6 38% ,3/ 4 7) ,在淋巴结转移阳性组和阴性组以及不同组织学分级的病人之间COX 2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而与病人年龄、月经情况、肿瘤大小、临床分期、ER、PR等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乳腺癌组织中存在环氧化酶 2的高表达 (5 3 2 % ) ,并与淋巴结转移和组织学分级有关 ,环氧化酶 2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扮演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患者中EB病毒(EBV)Ig-M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收集85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和8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外周血标本,应用半定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EBV Ig-M抗体水平。结果变应性鼻炎患者外周血EBV Ig-M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t=4.89,P<0.05)。结论 EBV抗体Ig-M可能参与变应性鼻炎发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研究环氧化酶-2(COX-2)和血管内皮因子VEGF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乳腺癌生物学特性间的相互关系,进一步探讨COX-2和VEGF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0例乳腺癌和30例良性肿瘤组织中COX-2、VEGF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乳腺癌生物学行为并判断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COX-2和VEGF阳性率分别为66%和6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OX-2表达与VEGF显著相关P〈0.05。二者均与乳腺癌预后有关。结论COX-2和VEGF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较高者是影响乳腺癌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联合检测COX-2和VEGF对乳腺癌患者判断预后、指导临床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测定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血中白细胞介素-5(IL-5)、内皮素(ET)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的变化,观察它们在变应性鼻炎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为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机制、发展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变应性鼻炎患者36例,慢性鼻-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32例,健康对照组30例。分别测定血清IL-5、血浆ET及CGRP水平。结果:IL-5、ET及CGRP含量在变应性鼻炎患者血中较慢性鼻-鼻窦炎患者有明显增高,IL-5、ET及CGRP含量分别为(88.25±33.47)、(77.81±8.26)、(45.32±7.35)ng/L,显著高于慢性鼻-鼻窦炎组[(44.34±16.32)、(72.53±8.34)、(40.07±7.13)ng/L]及健康对照组[(31.24±8.43)、(66.12±7.73)、(35.53±8.02)ng/L]。慢性鼻-鼻窦炎与健康对照组比较亦有明显差异。结论:IL-5、ET及CGRP在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液中含量较高,它们可能参与了变应性鼻炎的病理生理过程,其变化可能与变应性鼻炎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环氧化酶-2(COX-2)和Bax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7例NSCLC癌组织(腺癌/鳞癌)、相应配对的15例正常组织及57例淋巴结COX-2蛋白和Bax蛋白的表达水平,计算其阳性百分比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NSCLC组织中COX-2蛋白表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腺癌高于鳞癌(P〈0.05),与肿瘤组织的病理分级相关,且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但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无明显相关(P〉0.05);Bax蛋白表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腺癌高于鳞癌(P〈0.05),且与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5),与年龄、性别、病理分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X-2在NSCLC尤其是肺腺癌中表达上调,Bax蛋白在NSCLC组织中表达过低,COX-2可能通过降低Bax表达,抑制细胞凋亡参与NSCLC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AR)大鼠鼻黏膜Bcl-2蛋白的表达与细胞凋亡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了解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机制。方法选健康SD大鼠20只,雌雄不限,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只。实验组以卵清蛋白腹腔注射致敏,继之鼻局部激发建立变应性鼻炎大鼠模型。取实验组与对照组动物鼻呼吸区黏膜,行Bcl-2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细胞凋亡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鼻黏膜细胞凋亡状况,以图像分析软件分析结果。结果变应性鼻炎大鼠鼻黏膜Bcl-2蛋白主要表达于细胞胞质中,包括鼻黏膜腺体细胞、上皮细胞,固有层中的淋巴细胞,鼻分泌物中可见大量呈强阳性反应的嗜酸性粒细胞,实验组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凋亡细胞散在于鼻黏膜上皮层和固有层,实验组更多见于上皮层,实验组凋亡指数与对照组相比下调。结论变应性鼻炎大鼠鼻黏膜细胞凋亡过程受抑可能是变应性鼻炎鼻分泌物增多及上皮破坏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白介素(IL)-27、17、10在变应性鼻炎(AR)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方法 2012年3—5月分别对32例AR患者(AR组)和16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血清中IL-27、17、10表达情况。结果 IL-27、17、10在AR组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分别为(24.43±16.36)、(668.07±71.16)、(14.29±6.15)pg/mL,在对照组中分别为(42.90±13.60)、(585.81±28.17)、(31.09±23.81)pg/mL,AR组患者血清IL-27、10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8、3.78,P<0.01),AR组患者血清IL-17的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3,P<0.01)。AR组患者血清IL-27与IL-17呈负相关(r=-0.303,P=0.036),IL-27与IL-10呈正相关(r=0.488,P=0.001),IL-17与IL-10无关(r=-0.176,P=0.232)。结论 IL-27在AR中可能对IL-17、10有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临床医药实践》2017,(7):492-493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白介素-17(IL-17)和白介素-35(IL-35)表达与发病的关系。方法:收集3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观察组)和20例正常对照者(正常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IL-35和IL-17的表达水平。结果:3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IL-17为(296.88±128.83)pg/mL,高于正常对照组(153.26±58.33)pg/mL(P<0.05);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IL-35为(246.07±85.20)ng/L,低于正常对照组(359.19±90.43)ng/L(P<0.05)。血清IL-17与IL-35水平呈负相关(r=-0.401,P=0.028)。结论:IL-17和IL-35异常与变应性鼻炎发病相关,可能参与了变应性鼻炎的发病及发展。  相似文献   

15.
毕致  肖锋  朱鹃芬 《江苏医药》2012,38(3):347-349
目的 评价舌下免疫治疗粉尘螨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 对69例粉尘螨性变应性鼻炎患者用粉尘螨滴剂舌下含服进行免疫治疗,持续2年,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3个月患者的症状明显改善,治疗后6个月症状改善更加明显(P<0.01),此后症状改善维持在一个较稳定的水平.结论 舌下免疫治疗粉尘螨性变应性鼻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针对病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血清中微量元素变化与变应性鼻炎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中微量元素变化与变应性鼻炎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法检测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中微量元素Zn、Cu、Fe、Ca、Mg、Mn、Sr的含量,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中微量元素Mn、Sr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差异显著(P<0.01)。结论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中Mn、Sr含量下降可能是变应性鼻炎发生的一个内在因素,Mn、Sr含量检测可作为变应性鼻炎的诊断和治疗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考察中药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方法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使用中药玉屏风散加味、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黄芪建中汤加味治疗变应性鼻炎。结果三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8.3%、75.4%、79.6%。χ2比较三组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对变应性鼻炎有较好的效果,但其治疗机理有待进一步明确。  相似文献   

18.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又称变态反应性鼻炎、过敏性鼻炎,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多发病.AR是一种免疫性疾病,有时和支气管哮喘同时存在,即一个呼吸道,一种疾病,是严重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的顽疾.近年来,随着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大气污染的日益严重,本病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陈向军 《河北医药》2015,(4):589-591
特异性免疫治疗已经被证实可以改变变应性疾病的自然进程,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并且在疗程结束后其治疗作用仍可以维持很长时间。同时,免疫治疗既可以阻断变应性鼻炎发展成为哮喘,又可以阻止针对新的变应原激发炎性反应[1]。皮下免疫治疗(subcutaneous immunotherapy,SCIT)和舌下免疫治疗(sublingual immunotherapy,SLIT)是目前国际上两种治疗变应性疾病如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的脱敏疗法。其中,皮下免疫治疗已经应用于临床多年,其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和环氧合酶(COX)-2在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150例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EA组)、54例非典型增生(AHE组)及84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NE组)。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IGF-1及COX-2在各组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1)EA组IGF-1和COX-2阳性表达率(70.0%、78.7%)高于NE组(45.2%、4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EA组IGF-1阳性表达在不同子宫肌层浸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2阳性表达在不同病理分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IGF-1和COX-2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表达呈正相关(rs=0.183,P<0.05)。结论 IGF-1和COX-2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可能存在协同作用,同时检测有利于早期诊断和预测其分化浸润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