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缓慢性心律失常是指心律失常中心室率不快的一组临床类型.它包括窦性缓慢性心律失常、逸搏或逸搏心律、房室或室内传导阻滞等种类.窦性缓慢性心律失常包括: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窦房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逸搏或逸搏心律包括:房室交界性逸搏、室性逸搏、房室交界性心律、心室自主心律.而引起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传导阻滞包括房室传导阻滞和室内传导阻滞.其中房室传导阻滞有一度、二度(Ⅰ型、Ⅱ型)、三度等;室内传导阻滞有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左前分支阻滞、左后分支阻滞、双侧束支阻滞、右束支传导阻滞合并分支传导阻滞、三分支传导阻滞等.  相似文献   

2.
心率减慢时,1:1房室传导突然转变成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室性逸搏后,P波如能在适当的时相内抵达,房室传导便可重新恢复,这称为四相阵发性房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63岁,临床诊断冠心病。ECG(附图)示P波有规律发生,P-P间期0.92~0。96秒,频率62~66次/分。R-R间期二长一短,长者1.68秒,短者1.32秒,频率36~45次/分。P-R间期有二种相对固定,P_(1,6,11,16)-R间期为0.17秒,P_(4,9,14)-R间期为0.36秒。长短P-R间期均每隔5个P波为1周期,呈不同步,5:1传导。余P波后心搏脱落。QRS波群形态均呈室上性,R_(258)与P波无关,为交界性逸搏。ECG诊断:5:1传导、不同步的房室结双径路Ⅱ°传导阻滞并交界性逸搏。 讨论 双径路传导是由于房室交界处存在着功能或解剖不同的、纵向分离的快径路和慢径路两条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动态心电图检查在房颤伴Ⅱ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50例房颤伴Ⅱ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根据有无临床症状(黑矇、晕厥、头晕)分为症状组(22例)和无症状组(28例)。对比两组24 h发生2 s以上长R-R间期,逸搏频率例数,最快心室率及24 h平均心室率。结果:症状组夜间、日间发生2 s以上长R-R间期和逸搏频率例数多于无症状组(P<0.05);症状组24 h平均心室率、最快心室率低于无症状组(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检查较常规心电图检查更加便捷、细致,方便临床医师寻找有临床意义的长间歇,为房颤伴Ⅱ度房室传导阻滞诊治提供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5.
我院于1997年为1例Ⅲ°房室传导阻滞伴隐匿性预激综合征病人安装VVI型永久性起搏器,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1病历简介该患既往有室上速发作史(未出现Ⅲ°房室传导阻滞前),其心室率较快,出现Ⅲ°房室传导阻滞后,心电图为:窦性P波规律出现,室性逸搏心搏后...  相似文献   

6.
第一节概论心脏传导阻滞是心脏传导组织的不应期有病理性延长,对冲动的传导能力降低引起。在普通心电图上能认识的心脏传导阻滞有:(1)窦房传导阻滞。(2)心房内传导阻滞。(3)房室传导阻滞。(4)心室内传导阻滞。其中以房室传导阻滞及心室内传导阻滞最常见,一例患者可同时有两种以上的传导阻滞存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健康人中Ⅰ度及Ⅱ度一型房室传导阻滞的病因、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对2000~2011年常规心电图发现Ⅰ度及Ⅱ度一型房室传导阻滞、并经各项临床检查证实无器质性心脏病且年龄小于35岁者进行前瞻性研究,研究包括临床症状、心电图特点、房室结电生理特性,并对其中部分病例进行了随访。结果①共40例(男性28例,女性12例;年龄9~35岁,平均年龄26.2±7.9岁)进入本研究,其中仅表现为Ⅰ度房室传导阻滞者14例,兼有Ⅰ度及Ⅱ度文氏型房室传导阻滞者26例;房室传导阻滞均为间歇性发作。②28例无与房室传导阻滞相关的临床症状;12例有发作性胸闷,其中2例胸闷时心电图为PR过长(0.28 s),7例为Ⅱ度文氏型房室传导阻滞(其中6例伴窦缓),另3例未发现与胸闷相关的心电图异常。③38例进行了房室传导功能检查:38例基础状况下房室前传功能减退,使用阿托品后36例完全恢复正常,1例出现2∶1房室阻滞;38例中24例出现房室结双径路传导现象。④对25例进行3~10年的随访观察,未见有临床症状及房室传导阻滞加重的倾向。结论 25例的长期随访说明健康人Ⅰ度及Ⅱ度一型房室阻滞的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8.
经皮介入封堵治疗小儿室间隔缺损(VSD)术因其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手术费用低,为临床广泛应用,但近年来心脏传导系统并发症,尤其是膜周部VSD紧邻主动脉瓣、房室瓣和传导系统,术中、术后更容易发生各种心律失常,已引起我们临床足够的重视。本个案护理主要讲述我院今年收治1例室间隔缺损(膜周部)介入术后48小时发生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室性逸搏心律;心室停搏;给予安置了临时起搏器(经静脉心内膜起搏),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患儿心律为窦性心律,房室呈1:1传导,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9.
[目的]揭示不同类型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病因及阻滞部位,根据阻滞图形,实施应采取的措施。[方法]通过病史,冠状动脉造影,5年前后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的检查及图形的衍变,分析其病情及发展变化。[结果]病人二度Ⅰ型伴一度、少见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发展为二度Ⅰ型伴一度、间歇性高度、间歇性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结论]通过图形得出阻滞部位为房室结,无分支及双束支阻滞,且病人交界区逸搏的频率过缓,应考虑安装永久性起搏器。  相似文献   

10.
心房纤颤(即下文中简称房颤)时常有长R-R间期和/或结(室)性逸搏出现,国内许多心电图专著依此而提出房颤伴Ⅱ°房室传导阻滞(Ⅱ°AVB)的各种心电图诊断标准。在临床实践中,我们觉得此类诊断标准的应用价值尚待论证。为此,我们收集了在24hHolter检查中具有2s以上R-R间期的房颤病例,进行动态心电图中心室率、长R-R间期及逸搏等诸项参数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1.
小资料     
房室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是指心肌冲动从心房到心室的传导过程发生障碍,使冲动部分地或全部不能通过。按其阻滞程度,分为3度。第Ⅰ°房室传导阻滞即房室传导时间延长,超过0.20秒,但所有心房下达的冲动都能传到心室。第Ⅱ°房室传导阻滞为部分心房传下的冲动不能达到心室,引起所谓的心室脱漏搏动。第Ⅲ°房室传导阻滞是所有的心房冲动均不能传到心室,结果阻滞部位以下出现一个节律点,控制心室的活动,产生独立的心室节律。通常将第Ⅰ°或第Ⅱ°房室传导阻滞称为不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第Ⅲ°房室传导阻滞称为完全性房室传  相似文献   

12.
房室传导阻滞(AVB)是指冲动从心房传导到心室过程异常延长、传导部分中断或完全受阻。AVB的预后取决于阻滞部位、阻滞程度、逸搏心率、心功能状态及基本病因,其中以阻滞部位最为重要,不仅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而且是决定接受起搏治疗的关键。 AVB定位诊断方法 一、常规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除能诊断AVB类型和程度外,对AVB的定位有一定价值。 (一) 成人PR间期≥0.21s即可诊断为I°AVB。I°AVB不伴束支阻滞(BBB)多为房室结(AVN)水平阻滞,阿托品可加速AVN传导;伴BBB者,可能为多水平或束支水平阻滞。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65岁,因“反复晕厥1 d”于2013年2月22日入院,既往体健,否认冠心病、高血压及糖尿病史。入院后心电图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室性逸搏心律,心室率约38次/min,心肌酶CKMB及肌钙蛋白I均明显升高,入院诊断:冠心病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并室性逸搏心源性晕厥。予以异丙肾上腺素静脉泵入,心室率维持在54次/min左右,后复查心电图仍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并室性逸搏心律,未见ST段动态变化。复查心肌酶及肌钙蛋白I进行性升高,完善超声心动图未见明显异常,患者未再出现晕厥发作。入院第3天患者突然出现意识丧失,当时心电监护示室颤,立即予以胸外按压后很快转为室性逸搏,但监护可见频发室早、短阵室速,故予以利多卡因静脉泵入,室性心律失常未见明显减少,且反复出现晕厥。行hol-ter监测示室性逸搏心律,频发室早、多形性室速,并可见2次短阵室颤,上述室性心律失常均在长短周期后发生(图1,2)。患者于入院第5日行冠状动脉造影示大致正常冠状动脉,同时植入临时起搏器,设定起搏心率70次/min。返回病房后心电监护未见室早、室速,患者未再出现晕厥或意识丧失。术后复查hol-ter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无改善,未见室性心律失常。于住院第10天植入VVI永久起搏器,起搏频率70次/分,伤口拆线后病愈出院。1个月后随访患者未再诉晕厥发作,复查holter未见室性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14.
房室传导阻滞即指当房室结未处于不应期时心房激动向心室传导延迟或完全不能传至心室。依其严重性可分为Ⅰ度,Ⅱ度和Ⅲ度。其中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是最严重的类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又称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当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时心房活动不能传至心室,心房与心室被不同的起搏点控制,造成完全性房室分离,心室率慢于心房率。临床表现不一,最严重的表现为阿-斯综合征发作即急性心脑缺氧综合征。因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时心室收缩减慢,心输出量明显减少,造成心脏及其他组织发生严重缺血缺氧,导致突然晕厥,肢体抽搐,患者意识丧失甚至死亡,故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74岁,因“持续性心前区闷痛3h”于2003年10月18日入院。入院后查心电图提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逸搏心律,频发交界性早搏,短阵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入院诊断:急性下壁,右室心肌梗死,心律失常,高血压病,糖尿病Ⅱ型。入院后立即行急诊经皮穿刺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冠状动脉内支架安置术。左右冠脉造影显示:  相似文献   

16.
中医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近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缓慢性心律失常(包括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窦房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逸搏与逸搏心律等)能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甚至出现阿一斯氏综合征、心脏性猝死等,临床较为常见。目前西医尚无有效治疗药物,严重者行人工心脏起搏器治疗,但价格昂贵,限制了临床应用。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研究不断深入,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现就近年来概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正分层阻滞是因为心脏传导系统的不同层次存在不同不应期和传导性,所以有不同程度和不同方式的传导障碍,心脏传导系统横向或水平分离,出现分层阻滞现象。这种现象经常发生在房室交界区,房室传导分层阻滞现象在心电图上十分少见,易与Ⅲ度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相混淆。我院近期诊治房室传导分层阻滞1例,心电图误诊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现分析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男,85岁。因劳力性心悸、气促5年,加重1周  相似文献   

18.
病例患者男性,63岁。因胸闷、气促3h就诊。2003年1月3日15:38心电图示:心房颤动,R-R间期规则,频率44次/分,QRS时间为0.12s,QRS波群形态呈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型。Ⅱ、Ⅲ、avF呈rS型,STⅡ、Ⅲ、avF上斜型抬高0.2~0.3mv,并和T波上升支融合,ST、T夹角消失,STⅠ、avL、V2-V6压低0.15~0.45mv;TⅠ、avL倒置,ⅡⅢ、avF、V1-V6直立。心电图诊断:心房颤动,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加速性室性逸搏心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19.
心脏传导阻滞以部位分为窦房传导阻滞、房内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室内传导阻滞4类。心脏各类传导阻滞程度分为三度传导阻滞,即Ⅰ度、Ⅱ度和Ⅲ度传导阻滞,其中Ⅲ度传导阻滞为完全性传导阻滞,Ⅰ、Ⅱ度传导阻滞又称不完全性传导阻滞,且Ⅰ度传导阻滞又称传导延迟。各类传导延迟常不被临床注意,尤其是传统心电图检查分析更易漏诊,随着心电图自动分析数字化12导同步心电图机及技术应用,提高了心脏传导延迟的诊断率。现国内文献报道较少,为此作者分析了1 226例健康体检者的心电图检查结果,旨在对心脏各类传导延迟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正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亦称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是指由于房室传导系统某部分的传导能力异常降低,所有来自心房的激动都不能下传而引起完全性房室分离~([1])。是最高度的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时,心房对心室收缩的辅助泵作用丧失,导致心排血量下降,可出现心力衰竭或休克,或因大脑供血不足而发生反应迟钝或意识模糊,可出现晕厥、阿斯综合症、心脏性猝死、心力衰竭、脑栓塞等并发症。如抢救不及时,将危及患者生命~([2-3])。通过分析认为:治疗上应采取综合性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