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前,临床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简称结脑)所应用的抗结核化疗药物多采用口服、肌注、静注等给药途径。但由于多数抗结核化疗药物不能全部透过血脑屏障,致使脑脊液及脑组织中不能达到有效治疗浓度,使有些病例疗效不理想。本人5年中应用鞘内注药治疗结脑28例,并与同期非鞘内注药治疗的结脑36例进行比较分析。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1.1诊断标准 本文作者所选结脑病例临床均有发烧、头痛、呕吐、颈强直及Kernig’s征阳性,其中18例有意识障碍。均有脑脊液异常:颅压增高>200mmH2O、糖<2.5mmolL、氯化物<120mmolL、蛋白质>0.4…  相似文献   

2.
王根绪  王霞 《临床荟萃》2007,22(13):954-955
中、晚期结核性脑膜炎(结脑)的病残率、病死率很高,单纯用抗结核药物治疗效果欠佳。近年来,我们对43例中、晚期结脑患者在常规抗结核治疗同时采取鞘内注药治疗,并与40例常规治疗的中、晚期结脑患者进行对比分析,效果良好,现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1996年3月至200  相似文献   

3.
中晚期结核性脑膜炎鞘内注药4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结核性脑膜炎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脑膜非化脓性炎症。近年来作者对46例中晚期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采用鞘内注药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并与40例常规治疗的中晚期结脑患者进行了对比观察,发现鞘内注药对脑脊液压力、性质及头痛、神志改变等临床症状的改善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能有效改善脑脊液的性质,减少脑积水、椎管堵塞等并发症的发生,改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预后,减少致死率、致残率。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993年10月~2004年3月本院共收治中晚期结核性脑膜炎(结脑)患者86例。所有患者按结脑临床分期标准[1]均属于中晚期结脑。临床分型[2]:治疗组46…  相似文献   

4.
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本院2000年10月~2006年10月对28例结核性脑膜炎(简称结脑)患者应用常规抗结核药物同时采用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治疗,并与同期收治的30例结脑患者进行对照,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鞘内按摩注射及脑脊液置换对中晚期结核性脑膜炎(结脑)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6例中晚期结脑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4例采用常规抗痨、使用激素和脱水剂治疗;治疗组32例在常规抗痨、激素及脱水剂使用基础上加用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按摩注射(异烟肼和地塞米松)。结果治疗组痊愈25例,好转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7%;对照组痊愈10例,好转8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52.9%。2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晚期结脑在常规静脉用药及加强支持基础上同时行脑脊液置换和地塞米松、雷米封鞘内按摩注射,疗效显著,且安全方便,无明显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本院2000年10月~2006年10月对28例结核性脑膜炎(简称结脑)患者应用常规抗结核药物同时采用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治疗,并与同期收治的30例结脑患者进行对照,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给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24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脊液置换加鞘内注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加常规治疗结核性脑膜炎24例(治疗组)和常规抗结核药物及激素、脱水剂等治疗22例(对照组)。对两组的疗效和脑脊液压力、蛋白、糖、氯化物及细胞数恢复时间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1.66%)与对照组有效率(72.7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脑脊液蛋白、压力、糖、氯化物、细胞数恢复正常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可明显缓解结核性脑膜炎的症状,缩短疗程,该方法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一种简单、有效、安全的方法 。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提高脑转移癌(尤其多发性脑转移癌)已行全脑放疗或X-刀治疗后再复发病例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并总结2011年至2012年住院明确诊断肺癌及乳腺癌发生脑多发转移后再复发病人的治疗。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同意腰椎穿刺颅内化疗并有家属知情签字2例作为试验组,将化疗药物阿糖胞苷通过腰椎穿刺鞘内注射进入颅内直接作用于颅内病灶,观察病人头痛、恶心及呕吐、肢体活动及意识状态等症状改善及生存期,通过脑脊液常规及生化检查等观察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不同意颅内化疗者7例作为对照组,用地塞米松静脉滴注。两组同时静脉滴注甘露醇及中成药抗肿瘤药物。结果试验组1例肺腺癌脑转移再复发病人鞘内注药治疗两次,头痛曾一度缓解,意识好转,但维持时间仅1.5 d,之后再次进入昏迷,后体位不能配合放弃颅内注药治疗,颅内注药治疗后生存时间为2个月;1例乳腺癌脑转移再复发病人5次鞘内注射治疗,治疗期间临床症状有所改善,停止治疗1周后病情再度加重,颅内注药治疗后生存时间为2.5个月,与对照组再复发后平均生存时间3.6个月比较无延长。结论腰椎穿刺颅内化疗治疗脑转移癌再复发的应用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9.
我科自 1994~ 2 0 0 0年 ,行鞘内注射治疗儿童结核性脑膜炎 (下称儿童结脑 ) 18例 ,并与传统三联抗结核治疗的 18例患儿作配对分析 ,现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病例选择 根据患儿家属意向及患儿第 1~ 2次鞘内注射难易程度分为鞘内注射治疗组和单纯抗结核治疗对照组。诊断符合结核性脑膜炎的脑脊液变化 ,配对条件 :(1)年龄相差小于 5岁。 (2 )观察疗程≤ 30d。 (3)甘露醇疗程≤ 10d。 (4)呕吐消失观察天数≤ 6d(鞘内注射 3次 )。1 2 临床资料 共计 18对 36例 ,其中男12对 ,女 6对 ,年龄 2 5~ 12岁 ,中位数年龄 7岁 ,两组临床…  相似文献   

10.
低颅压综合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阐述低颅压综合征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诊治。方法 :2 0例病人给予大量补液、激素 ,部分病人给予鞘内注射生理盐水治疗。结果 :2 0例病人经过治疗 1~ 3d内治愈 ,尤其鞘内给药者 ,症状缓解快。结论 :临床上遇到与体位有关的头痛、头晕 ,腰穿脑脊压力 <60cmH2 O ,即可诊断为低颅压综合征  相似文献   

11.
魏民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6):3868-3868
目的探讨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治疗重症结核性脑膜炎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照组21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23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2个月后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65%,治愈率56.52%;对照组总有效率61.9%,治愈率28.57%。结论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治疗重症结核性脑膜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1982年4月~1989年3月对10例经临床检查和头部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CT)确诊为结核性脑膜炎(结脑)并发脑积水、急性颅内压增高的婴幼患儿进行侧脑室引流,同时配合脑室内及鞘内注药,收到  相似文献   

13.
蛛网膜下腔出血剧烈头痛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 了解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后剧烈头痛的相关因素 ,探讨SAH性头痛发病机制 ,为头痛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途径。方法 制定头痛程度量表 ,根据CT分析SAH在颅内的分布情况以及脑压、脑脊液 (CSF)改变与头痛程度的关系。结果 CT显示阴性或阳性结果均出现剧烈头痛 ;SAH头痛程度与CSF发生血性质变有关 ,而与血性程度和出血部位无关 ;脑压在 30 0mmH2 O以下时 ,头痛加重不明显 ;当脑压升高超过 30 0mmH2 O时 ,头痛明显加重 (P <0 0 0 5 ) ;用地塞米松鞘内注射能显著改善头痛。结论 发生质变的血性CSF引起蛛网膜下腔广泛的炎性反应是导致头痛的重要原因 ,高颅压是SAH头痛的次要因素 ,出血量导致高颅压引起头痛 ,可能与头痛持续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14.
张翠华 《护理研究》2004,18(18):1627-1628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鞘内注射化疗药物 (以下简称鞘内化疗 )致不良反应病人中的作用。 [方法 ]将 47例鞘内化疗的白血病病人 ,随机分为干预组 2 5例 ,做鞘内化疗 15 4例次 ;对照组 2 2例 ,做鞘内化疗 13 2例次。两组均采用常规护理 ,干预组另加心理、行为干预。 [结果 ]干预组术后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腰痛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程度明显减轻 (P <0 .0 1或P <0 .0 5 )。 [结论 ]护理干预能明显降低鞘内化疗不良反应的发生 ,可使其程度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脊液负流量置换联合鞘内注射异烟肼和地塞米松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脑脊液负流量置换联合鞘内注射异烟肼和地塞米松治疗结核性脑膜炎患者32例(治疗组)和常规治疗30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8周末的临床表现、颅压水平、脑脊液性状及恢复正常时间和治疗1年后疗效等。结果治疗8周末,治疗组患者颅压及脑脊液蛋白质、白细胞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1年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0.6%,对照组总有效率6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未发现与脑脊液负流量置换联合鞘内注药相关的并发症。治疗组患者在临床症状缓解、颅压降低、脑脊液性状改善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脑脊液负流量置换联合鞘内注药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对脑脊液置换鞘内注药的影响,以期对该类患者的护理提供参考.方法 将68例拟行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鞘内注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6例应用舒适护理模式,对照组32例则按常规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焦虑、疼痛程度、满意度等指标差异.结果 治疗组在焦虑、疼痛程度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在满意度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舒适护理运用于脑脊液置换鞘内注药的护理治疗,使患者在生理、心理方面均获得满足感,因此,对该类患者采用舒适护理值得临床采用.  相似文献   

17.
中晚期结核性脑膜炎鞘内注药4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核性脑膜炎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脑膜非化脓性炎症。近年来作者对46例中晚期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采用鞘内注药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并与40例常规治疗的中晚期结脑患者进行了对比观察,发现鞘内注药对脑脊液压力、性质及头痛、神志改变等临床症状的改善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能有效改善脑脊液的性质,减少脑积水、椎管堵塞等并发症的发生,改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预后,减少致死率、致残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富美霞 《天津护理》2001,9(5):227-228
脑血管病是危害严重的多发病,降低其后遗症,提高生活质量是当前重要的研究课题.我院对200例脑血管病患者实施治疗,其中100例在常规治疗即静脉点滴脱水降颅压及溶栓药物的基础上增加脑反射治疗为观察组,另设100例常规治疗为对照组进行对比,经临床观察及统计学处理,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5),治疗效果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9.
鞘内注药是预防和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重要方法。 1992年至1998年我们为白血病患者行鞘内注药16 6例次 ,无 1例继发颅内感染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0 6例中男 6 1例 ,女 45例 ,13~6 4岁 ,平均 32岁 ,ALL 82例 ,AML2 4例 ,腰穿部位在第 3、 4和第 4、 5腰椎间隙中线。2 预防感染的措施2 1 鞘内注药前准备腰穿包及药物 ,穿刺包经过严格高压灭菌消毒 ,用前检查消毒日期及穿刺包的质量。2 2 注射前检查患者穿刺部位的皮肤及皮下组织有无破损、感染 ,以防细菌经穿刺孔进入中枢神经系统。2 3 向患者讲明鞘内注药的目的 ,注…  相似文献   

20.
王学中 《临床荟萃》2000,15(18):830-831
结核性脑膜炎是肺外结核病中的重症结核 ,常是全身血行播散性结核的脑部表现。在抗结核药物发现前 ,病死率为10 0 % ,本文通过一般治疗、抗结核、激素、降颅压、鞘内注射等综合治疗 ,效果比较满意 ,病死率仅为 2 .7%。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40例 ,女 34例 ;18岁以下 2 6例 ,18~35岁 38例 ,35岁以上 10例。1.2 合并脑外结核 Ⅰ型肺结核 1例 ,Ⅱ型肺结核 2 2例 ,Ⅲ型肺结核 2 4例 ,子宫内膜结核 1例 ,骨关节结核 1例。1.3 临床症状 头痛 70例 (94.5 % ) ,呕吐 6 0例 (91.8% ) ,发热 5 1例 (6 8.9% ) ,肢体瘫痪 2例 (2 .7% )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