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海马COX-2、PGE2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只,分别为假手术组、VD模型组、VD穴位埋线组、VD尼莫地平组。两个治疗组分别运用穴位埋线和尼莫地平灌胃进行治疗,共治疗15天。治疗结束后,进行水迷宫行为学测试,采集血清后断头取脑海马CA1区组织,检测各组大鼠海马CA1区COX-2以及血清PGE2表达。结果:VD模型组大鼠出现了明显的学习记忆障碍,海马CA1区COX-2以及血清PGE2含量均明显增高,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穴位埋线组大鼠水迷宫学习记忆成绩显著提高,海马CA1区COX-2以及血清PGE2含量均明显降低,与VD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可能是通过降低海马CA1区COX-2和血清PGE2蛋白表达,抑制炎症发展,从而改善V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天珠散对D-半乳糖拟痴呆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神经细胞保护作用。方法小鼠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56天制备拟痴呆模型,造模14天后预防给予天珠散42 d,八臂迷宫检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变化,HE和Nissl染色观察小鼠脑组织的海马结构与神经细胞状态。结果天珠散(TZS)450,900,1800mg/kg可降低拟痴呆小鼠参考记忆错误(RME)、工作记忆错误(WME)水平(P0.05);减轻脑老化引起的海马组织CA1区神经元变性和尼氏小体丢失。结论天珠散能改善D-半乳糖致拟痴呆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对海马组织神经细胞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神经元形态的影响。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纽、假手术组、模型组、补阳还五汤组、尼莫地平组。补阳还五汤组药量为50g/(kg·d),尼莫地平组药量为20mg/(kg·d),共给药30d。模型组、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均给予蒸馏水1mL/100g灌胃。治疗后以Morris水迷宫检测其学习记忆行为能力,以HE染色、Nissl染色检测其神经细胞形态学的变化。结果Morris水迷宫实验中.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补阳还五汤组、尼莫地平组的逃避潜伏期分别为:7.67s±3.42s、8.76S±4.03s、29.56S±13.28S、16.96S±7.06S、20.16s±8.89s;探索次数分别为:16.86/min±5.37/min、14.42/min±4.01/min、4.26/min±0.80/min、8.96/min±1.30/min、8.74/min±2.52/min。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平均探索次数显著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补阳还五汤组、尼莫地平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平均探索次数显著增加(P〈0.05)。光镜观察显示,补阳还五汤组和尼莫地平组均可见海马CA1区神经元脱失现象明显减轻,数目增多,神经元丢失率明显降低。结论补阳还五汤可以改善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减轻脑缺血再灌注对海马CA1区神经元的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蓝布正提取物(GHE)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制作VD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GHE高、中、低剂量组(7,3.5,1.75 g·kg~(-1))和阳性药组(天保宁银杏叶片,0.007 g·kg~(-1)),各组灌胃相应药物,每日1次,连续35 d,在第30~35天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束后处死大鼠,收集大脑样本,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CA1区B细胞淋巴瘤-2(Bcl-2)相关X蛋白(Bax),Bcl-2,神经营养因子-3(NT-3),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GHE高、中剂量组可明显缩短大鼠的逃避潜伏期,增加穿越平台数(P0.05);GHE高、中、低剂量组可显著降低海马CA1区Bax表达,升高Bcl-2,NT-3,BDNF表达(P0.05,P0.01)。结论:GHE能改善V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促进海马CA1区NT-3,BDNF的表达,抑制神经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5.
耳针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记忆与nNOS表达的关系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探讨耳针对血管性痴呆大鼠(VD)学习记忆的改善及与nNOS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4-血管阻断的方法,建立大鼠VD模型,然后进行耳穴肾, 脑针刺治疗,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nNOS蛋白的变化,并用Nissl染色方法,结合图象分析统计海马神经元丢失比率;同时采用Y型迷宫,进行行为学检测,定量测定其学习记忆成绩,结果 耳针治疗后VD大鼠海马CA1区nNOS蛋白表达减少,海马CA1区神经元技失比率较VD模型组减少,与学习记忆成绩呈负相关。结论 耳针改善了VD大鼠学习记忆,这可能是针刺抑制脑缺血后nNOS的过量增加,达到对VD大鼠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脑通汤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行为学、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基因Bcl-2、Bax表达及Bcl-2/Bax比例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四血管法(4-VO)制备血管性痴呆(VD)模型,Morris水迷宫测定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基因Bcl-2、Bax蛋白表达水平,计算Bcl-2/Bax比例。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脑通汤大、中剂量组逃避潜伏期缩短,穿越原平台次数增多,Bax表达降低,Bcl-2表达增高,Bcl-2/Bax比例升高。结论脑通汤可明显提高Bcl-2表达,减少Bax表达,升高Bcl-2/Bax比例,抑制神经细胞凋亡,从而减轻脑缺血对神经血管单元的损伤,改善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这可能是其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电针"智三针"对血管性痴呆(VaD)大鼠学习记忆及海马CA1区突触后致密物-95(Psd-95)和突触囊泡膜蛋白(Syp)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智三针"调控神经元突触可塑性从而改善VaD学习记忆的可能机制。方法:将48只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VaD模型组、尼莫地平组、电针智三针组,每组16只,采用改良Pulsinelli四血管阻断法(4-VO)制作VaD大鼠模型,另取12只未造模大鼠为假手术组。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大鼠行为学,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海马CA1区Psd-95和Syp阳性细胞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大鼠海马CA1区Psd-95和Syp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VaD模型组大鼠在2 d后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而第三象限游泳时间和跨越平台次数明显减少(P<0.05);与VaD模型组比较,电针智三针组大鼠逃避潜伏期缩短、跨越平台次数增加(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VaD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Psd-95与Syp蛋白表达量明显减少(P<0.05);与VaD模型组比较,电针智三针组与尼莫地平组大鼠海马CA1区Psd-95与Syp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P<0.05)。结论:电针"智三针"可能通过增加海马CA1区Psd-95和Syp的表达,调控海马CA1区突触可塑性,减少神经元突触丢失,从而达到改善VaD大鼠学习记忆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耳针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记忆障碍及其与bcl-2表达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耳针对血管性痴呆大鼠 (VD)学习记忆障碍的改善与bcl 2凋亡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 :采用 4 血管阻断制备VD大鼠模型 ,针刺脑、肾耳穴后 ,作免疫组化、Nissl染色、行为学测试及图像分析。结果 :与正常对照比较 ,VD大鼠海马CA1 区神经元严重丢失 ,而bcl 2蛋白表达增加 ,大鼠学习记忆产生明显障碍 ;耳针治疗后海马CA1 区神经元丢失减轻 ,但bcl 2增加更为明显 ,此时大鼠学习记忆障碍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耳针改善VD大鼠学习记忆 ,可能是通过针刺调控细胞凋亡 ,达到对VD大鼠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结扎(2-VO)法建立空间学习记忆障碍大鼠模型。方法采用2-VO法致SD大鼠慢性前脑血流灌注不足,建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障碍模型,利用Morris水迷宫试验检测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并用免疫组化法检查各组大鼠的海马CA1区ChAT和Syn的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Morris水迷宫潜伏期与假手术组相比明显延长,海马CA1区ChAT和Syn的免疫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减少。结论采用2-VO法可建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障碍模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海马CA1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影响。方法: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VD模型组(模型组) 和养血清脑颗粒治疗组(治疗组),采用改良的Pulsinelli四血管阻断法制作VD大鼠模型,应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V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CA1区BDNF和bFGF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出现明显的学习记忆障碍,各时间点海马CA1区BDNF和bFGF蛋白表达增多(P<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学习记忆障碍明显改善,各时间点海马CA1区BDNF和bFGF蛋白表达明显增多(P<0.01),以4周时表达最明显。结论:养血清脑颗粒能改善V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养血清脑颗粒上调BDNF和bFGF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藏药旺拉提取物(CE)对胆碱能损伤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基底前脑注射鹅蒿蕈氨酸的方法建立胆碱能损伤大鼠模型。实验动物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药吡拉西坦(400 mg.kg-1),CE(0.31,1.25,5 mg.kg-1)组,连续灌胃给药28 d。跳台法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尼氏染色法观察大鼠基底前脑尼氏小体的变化,免疫组化法观察海马CA1区神经生长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跳下平台的潜伏期明显缩短,基底前脑尼氏小体数量减少,海马CA1区神经生长因子表达水平明显下降。与模型组大鼠相比,CE 5 mg.kg-1可改善记忆损伤大鼠在跳台试验中的表现(P<0.05),使基底前脑病理改变部分恢复正常,上调海马CA1区神经生长因子表达水平(P<0.05)。结论:CE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可改善胆碱能损伤大鼠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补肾活血方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 VD)大鼠模型自噬的影响。方法 52周龄SD雄性大鼠5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VD组)、模型+补肾活血方组(BSHX组)、模型+雷帕霉素组(Rap组)和模型+3-甲基腺嘌呤组(3-MA组),每组10只大鼠。除Sham组外其余各组采用两血管阻断法(2-VO)建立VD模型。BSHX组中药灌胃治疗28天;自噬干预组于造模前30 min侧脑室给药。运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各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通过尼氏染色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观察大鼠海马区病理形态及自噬变化;采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和反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大鼠海马Beclin-1、P62以及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蛋白及mRNA表达情况。结果 与VD组比较,BSHX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显著提升(P<0.05),镜下观察BSHX组和3-MA组的细胞形态及数量均有改善,自噬小体鲜见,Beclin-1以及LC3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P62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 补肾活血方可以降低VD大鼠海马区Beclin-1和LC3蛋白及mRNA的表达,提高P62的表达,通过抑制自噬的发生,减轻对神经细胞的损伤,改善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芎归不忘散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模型大鼠线粒体保护及对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揭示其抗血管性痴呆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微血栓栓塞法制备VD大鼠模型;采用Morris水迷宫评价其学习记忆能力;HE染色法观察海马CA1区病理学形态学;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海马线粒体肿胀及膜电位;HPLC测定脑组织ATP、ADP以及AMP的含量;Western Blot测定脑组织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芎归不忘散显著缩短模型大鼠逃避潜伏期(P < 0.05),明显增加穿越平台次数(P < 0.05),海马CA1区病理损害明显减轻;芎归不忘散高剂量组海马线粒体肿胀度明显减轻(P < 0.05);高、低剂量组海马线粒膜电位显著增高(P < 0.05),海马能荷值显著增高(P < 0.05),p-PI3K、p-AKT表达显著增强。结论 芎归不忘散能改善血管性痴呆学习记忆功能,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保护线粒体功能是其主要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心脑舒通胶囊对血管性痴呆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部分机制。[方法]实验采用成年雄性Wistar大鼠体质量(300±20)g,11周龄,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心脑舒通低、高剂量组(14、56 mg/kg)。采用永久性结扎大鼠双侧颈总动脉建立血管性痴呆模型,通过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尼氏染色观察神经元的细胞形态变化,免疫组化染色观察海马区小胶质细胞(IBA-1)和星形胶质细胞(GFAP)的表达。[结果]心脑舒通各治疗组逃避潜伏期较模型组明显缩短(P0.01),且呈剂量依赖性;心脑舒通高剂量组(56 mg/kg)能明显抑制海马CA1区锥体细胞死亡,及小胶质细胞IBA-1和星形胶质细胞GFAP的表达。[结论]心脑舒通胶囊可以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保护海马神经元免受缺血性损伤,同时抑制星型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15.
脑通胶囊对VD大鼠海马NMDA受体 mRNA表达及锥体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脑通胶囊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学习记忆、海马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及锥体细胞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大鼠19只作为假手术组,其余采用改良的四血管法(4-VO)制备VD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尼莫地平组( 12 mg·kg-1·d-1)、脑通胶囊高剂量组(1 200 mg· kg-1·d-1)、脑通胶囊中剂量组(600 mg·kg-1·d-1)、脑通胶囊低剂量组(300mg·kg-1·d-1).Morris水迷宫测定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NMDA受体1亚基和2B亚基mRNA的表达情况,光镜观察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形态及数量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脑通胶囊高、中剂量组逃避潜伏期缩短(P<0.01),穿越原平台次数增加(P<0.01,P<0.05),NMDA受体1亚基mRNA表达降低(P<0.01),2B亚基mRNA表达升高(P<0.01,P<0.05);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形态未见明显病变现象,锥体细胞数量增多,锥体细胞丢失比率减少.与尼莫地平组比较,脑通胶囊高、中剂量组穿越原平台次数增加(P<0.01),NMDA受体1亚基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P<0.01),高剂量组NMDA受体2B亚基mRNA相对表达量增加(P<0.05),CA1区锥体细胞增多(P<0.01).结论:脑通胶囊可降低海马NMDA受体1亚基mRNA的表达,提高2B亚基mRNA的表达,减轻海马CA1区锥体细胞损伤,减少锥体细胞丢失比率,从而改善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这可能是其治疗VD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四逆汤(SND)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VD模型组和SND组,ip硝普钠后反复夹闭及再通双侧颈总动脉复制VD大鼠模型,SND组给予四逆汤(3.5 g·kg-1)ig28 d。Y型电迷宫和水迷宫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测定脑组织中一氧化氮合酶(NOS)、一氧化氮(NO)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VD模型组大鼠错误反应次数明显增多,全天总反应时间明显延长(P<0.05),逃避潜伏期和总路程明显延长(P<0.05),脑组织NOS及NO含量升高(P<0.05),GSH-Px活性下降(P<0.05)。与VD模型组比较,SND能提高脑组织GSH-Px活性(P<0.01),降低NOS及NO含量(P<0.01),大鼠错误反应次数明显减少,全天总反应时间明显缩短(P<0.05),潜伏期和总路程均缩短(P<0.01)。结论:SND可以改善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增强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复方丹参片及其拆方对血管性痴呆(VD)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善作用和机制。方法通过穿梭箱筛选出学习记忆能力处于正常范围内的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药组(甲磺酸双氢麦角毒碱片0.65 g/kg)、丹参组(丹参乙醇提取物0.3 g/kg)、三七组(三七粉0.3 g/kg)、复方丹参片组(0.3、0.6 g/kg)组,ig给药,每日1次,预防给药7 d后,通过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再灌注法制备VD大鼠模型,连续给药7 d后,进行穿梭箱实验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TTC染色检测脑梗死面积,Nissl染色检测大鼠大脑皮层病理变化;试剂盒法检测脑组织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乙酰胆碱(Ach)、5-羟色胺(5-HT)及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素(ET)、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白细胞介素-6(IL-6)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复方丹参片组可一定程度地提高VD大鼠条件刺激回避次数,降低神经功能损害评分和脑梗死面积,减少大鼠脑组织MDA和血清ET、eNOS和IL-6水平,升高脑组织Ach、5-HT及SOD和血清VEGF水平;拆方研究显示,丹参提取物在减少大鼠脑组织MDA和血清ET、eNOS、IL-6水平,升高脑组织SOD水平方面较三七表现更出色;三七在提高脑组织Ach、5-HT含量方面表现更突出。复方丹参片高剂量组在提高SOD、降低MDA水平,提高Ach、5-HT、VEGF水平等方面优于单方组,与丹参组或三七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0.01)。结论复方丹参片能够较好地改善VD大鼠的认知学习记忆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强中枢胆碱能神经系统分泌Ach的功能,提高海马及下丘脑区单胺类神经递质5-HT等的释放,减轻脑组织脂质过氧化损伤,抑制炎性损伤反应和促进血管生成等多条途径实现的。在复方中丹参提取物发挥主要作用,起到君药的作用,三七辅佐君药治疗VD。  相似文献   

18.
赖新生  王黎 《针刺研究》2003,28(4):245-250
目的 :观察电针对实验性血管性疾呆 (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脑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 4 血管阻断模型 ,用Morris水迷宫测定大鼠学习记忆能力 ,并用Tunel法检测鼠脑皮质和海马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模型大鼠表现明显的学习记忆障碍 ,在定位航行试验中 ,与假手术组相比 ,潜伏期显著延长 ;在空间探索试验中 ,在原平台象限跨越平台次数与其余三个象限无显著差异 ;其顶叶皮层及海马有大量的凋亡细胞出现。而电针能显著缩短定位航行试验的潜伏期 ;在空间探索试验中 ,在原平台象限跨越平台次数显著多于其余三个象限 ,与假手术组无显著差异 ;其顶叶皮层及海马CA1区的凋亡细胞数显著减少 ,受损程度明显轻于模型组。结论 :电针能改善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 ,有拮抗脑组织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张晓岩  喻静  张先钧  贾炜  蒲小燕  梁宏 《中草药》2013,44(10):1314-1317
目的 研究西红花苷-1对急性低氧条件下大鼠学习记忆及海马区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即分为5组:对照组,低氧模型组,西红花苷-1低、中、高剂量(25、50、100mg/kg)组.西红花苷-1各组每天im给药1次,给药3d后低氧环境下刺激72 h,采用Morris水迷宫观察大鼠的学习记忆行为,免疫组化法与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大鼠海马SIRT1蛋白表达.结果 与低氧模型组相比,西红花苷-1各剂量使Morris水迷宫实验中大鼠逃避潜伏期均明显缩短,且穿越甲台次数增加(P<0.05).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显示,西红花苷-1各组大鼠海马组织SIRT1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低氧模型组(P<0.05),其中以中、高剂量组作用明显.结论 西红花苷-1预先给药,可增加急性低氧大鼠海马组织SIRT1蛋白表达,这可能是其改善低氧条件下大鼠学习记忆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