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红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不同阶段,有多种不同的粘附分子表达,其中包括特异和非特异表达于红细胞者。它们在红细胞的发育、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不同的作用。本文综述红细胞粘附分子的结构与功能,并探讨它们在红细胞发育、生理和在某些红细胞疾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活性氧自由基(ROS)及Nrf2相关因子在红系细胞发育过程中表达水平的变化和作用。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野生型小鼠外周血红细胞对强氧化剂过氧化氢的敏感性。通过流式分选得到不同发育阶段的骨髓红细胞并检测ROS水平。RT-q PCR方法检测骨髓红细胞各个发育阶段中Nrf2及相关抗氧化酶表达水平的变化。在Nrf2敲除小鼠中检测外周血和骨髓有核红细胞的ROS水平。体外实验检测野生型小鼠14.5 d胚胎肝细胞分选后的红系前体细胞在体外分化培养过程中Nrf2的表达水平。结果:野生型小鼠外周血中,过氧化氢处理后的网织红细胞ROS水平升高4倍左右,成熟红细胞ROS水平升高7倍左右(P<0.01)。在骨髓红细胞中,随着细胞发育成熟,ROS水平逐渐降低(r=0.85),而Nrf2(r=0.99)及相关抗氧化因子表达水平逐渐增高。与野生型小鼠相比,Nrf2敲除小鼠外周血红细胞和骨髓有核红细胞中的ROS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Nrf2在胚胎肝细胞分选后的红系细胞早期发育中表达升高(P<0.01)。结论:Nrf2及相关因子在红系细胞各分化阶段表达量不同,生理水平的Nrf2在红系...  相似文献   

3.
运动与红细胞免疫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红细胞有多种免疫功能,如清除免疫复合物、识别和储存抗原、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等。运动影响着红细胞的免疫功能,红细胞携带氧的能力与运动员体质密切相关,而影响红细胞携带能力的不同运动量也影响着红细胞的天然免疫功能。红细胞免疫功能又在机体的防御,维持生理平衡和运动能力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贮存红细胞中一氧化氮(nitricooxide,NO)的大量流失,是导致红细胞扩张血管活性、红细胞变形能力以及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携氧能力等生理活性降低甚至丧失的主要原因。为保障红细胞输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解决红细胞贮存进程中NO的流失问题,了解NO在体内循环系统中的作用及其作用机理,亚硝基血红蛋白(S—nitrosohemoglobin.SNO—Hb)存在的形式以及调节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NO对红细胞生理活性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体内储存和运输的形式、SNO—Hb的调节、SNO—Hb含量变化对贮存红细胞功能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血管炎患者血中的自身免疫性抗体能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和白细胞、血小板的粘附分子表达,通过粘附分子受体与配体的相互作用,白细胞粘附内皮细胞、激活、浸润并损伤血管,血小板聚集、激活、血栓形成。通过对血管炎粘附分子作用的认识有助于进一步阐明血管炎病理生理过程的机理,有助于血管炎的预防与治疗。  相似文献   

6.
妇女妊娠后,随着胎儿的生长和发育,孕妇体内会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特别是妊娠晚期,这些变化会引起母体造血功能的改变,从而引起血液内某些成分的变化。贫血的传统红细胞指数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分类法,由于它不能反映红细胞体积大小的离散程度,所以对贫血的鉴别是笼统的。  相似文献   

7.
血管炎患者血中自身免疫性抗体能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和白细胞、血小板的粘附分子表达,通过粘附分子受体与配体的相互作用,白细胞粘附内皮细胞、激活、浸润并损伤血管,血小板聚集、激活、血栓形成。通过对血管炎粘附分子作用的认识有助于进一步阐明血管炎病理生理过程的机理,有助于血管淡的预防与治疗。  相似文献   

8.
粘附分子(Adhesive Molecule)在细胞与基质,细胞与细胞的相互作用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近年来,运用免疫、生化技术,特别是单克隆抗体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粘附分子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发现粘附分子可分为三个超家族,它们是结合素(Integrins)、选择素(Selectins)和免疫球蛋白。血小板上均有其成员,它们在血小板功能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血小板上粘附分子的研究进展及其生理病理意义。  相似文献   

9.
背景:促红细胞生成素是低氧诱导因子1的下游靶基因,受低氧诱导因子1的调节。目的:观察大鼠视网膜胚胎期及出生后早期发育过程中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时空表达与视网膜发育的关系。方法:取胚胎12,16,20d鼠胚及成年Wistar大鼠各5只,处死后摘除眼球,分离视网膜,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联反应检测视网膜促红细胞生成素蛋白及促红细胞生成素mRNA的表达。结果与结论:胚胎期大鼠视网膜神经上皮及色素上皮细胞的胞浆及胞核内均有促红细胞生成素阳性表达,表达趋势随胎龄增长而逐渐减弱;成年鼠视网膜促红细胞生成素阳性表达最弱。说明大鼠视网膜胚胎发育过程中促红细胞生成素的表达存在时空上的变化,这种变化可能与大鼠视网膜胚胎期的发育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光动力作用对人类外周血红细胞与肿瘤细胞免疫粘附的影响,我们采用肿瘤红细胞花环实验,体外观察光动力作用及红光对肿瘤患者的红细胞与肿瘤细胞免疫粘附的影响。结果显示,光动力作用可以显著增强肿瘤细胞与红细胞的相互粘附。材料和方法肿瘤患者外周抗凝血,生理...  相似文献   

11.
红细胞衰老及程序性死亡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核和线粒体在有核细胞的凋亡过程中起到关键的作用.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线粒体,但依据红细胞的生理行为及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红细胞衰老及死亡是一个程序性的死亡过程,并用eryptosis一词来特指红细胞凋亡.红细胞凋亡主要通过胞质Ca2+浓度增加而触发,进而激活Ca2+敏感性K+通道、翻转酶、钙蛋白酶及其他蛋白水解酶等,通过这些酶的作用引发红细胞程序性死亡的相关分子发生级联反应,最终使衰老红细胞被清除.诸多分子及信号通路参与了红细胞的衰老及凋亡,其过程受到精确的调控.红细胞已经成为研究衰老及凋亡的一个很好的材料,研究成果有助于进一步探索有核细胞的凋亡过程.本文就影响红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因素、Ca2+和神经酰胺在红细胞程序性死亡中的作用,囊泡化在红细胞衰老过程中的作用、红细胞衰老抗原等问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背景:促红细胞生成素是低氧诱导因子1 的下游靶基因,受低氧诱导因子1 的调节.目的:观察大鼠视网膜胚胎期及出生后早期发育过程中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时空表达与视网膜发育的关系.方法:取胚胎12,16,20d 鼠胚及成年Wistar 大鼠各5 只,处死后摘除眼球,分离视网膜,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联反应检测视网膜促红细胞生成素蛋白及促红细胞生成素 mRNA 的表达.结果与结论:胚胎期大鼠视网膜神经上皮及色素上皮细胞的胞浆及胞核内均有促红细胞生成素阳性表达,表达趋势随胎龄增长而逐渐减弱;成年鼠视网膜促红细胞生成素阳性表达最弱.说明大鼠视网膜胚胎发育过程中促红细胞生成素的表达存在时空上的变化,这种变化可能与大鼠视网膜胚胎期的发育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血细胞的粘附分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在机体内,血细胞间或血细胞与血管内皮间的相互作用主要由粘附分子介导来实现。粘附分子的作用广泛,涉及细胞的粘附、迁移、分化和信号传导等,它们维持血细胞的正常结构并协助血细胞发挥其各种生理功能。但是,粘附分子功能的异常或缺陷则会影响正常生理功能导致疾病发生。本文介绍了多种粘附分子,包括整合蛋白、选择蛋白、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等,并探讨了一些与粘附分子相关的病理生理过程,如炎症、止血、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和干细胞归巢等。因此了解血细胞粘附分子的结构与功能有助于人们深入认识疾病的发病机理,寻找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14.
红细胞有多种免疫功能,如清除免疫复合物、识别和储存抗原、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等。运动影响着红细胞的免疫功能,红细胞携带氧的能力与运动员体质密切相关,而影响红细胞携带能力的不同运动量也影响着红细胞的天然免疫功能。红细胞免疫功能又在机体的防御,维持生理平衡和运动能力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促红细胞生成素及其受体的表达变化,分析促红细胞生成素对中枢神经保护作用的可能途径。 方法:实验于2003-04/10在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外研所三室完成。选择健康雄性SD大鼠(鼠龄4~6个月)2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和脊髓损伤组10只。建立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来测定促红细胞生成素和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mRNA的表达,采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测定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蛋白表达情况。 结果:纳入动物2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总RNA的提取:在10g/L琼脂糖凝胶电泳上,可见28s和18s两个清晰条带,28s与18s比值约为2:1,未见明显降解。②脊髓损伤前后促红细胞生成素及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mRNA的表达:在正常脊髓组织中,促红细胞生成素及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mRNA有少量表达,目的基因与内参的吸光度比值为0.107&;#177;0.017,0.289&;#177;0.023;缺血再灌注损伤48h后促红细胞生成素及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mRNA分别为0.173&;#177;0.032,0.725&;#177;0.109,比正常对照组增加61.7%和150.9%,二者相比差异显著(P〈0.01)。③脊髓损伤前后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蛋白水平的表达:阳性反应显色位于细胞膜及胞浆,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反应在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均存在,但主要集中于神经元。正常对照组脊髓神经元细胞有少量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蛋白表达,阳性细胞数/高倍视野(&;#215;200)为13.10&;#177;2.68;而脊髓损伤组表达明显增加,荧光亮度增强,阳性细胞数/高倍视野(&;#215;200)为36.00&;#177;5.93,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 结论:脊髓组织中存在促红细胞生成素及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促红细胞生成素对中枢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可能与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表达明显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6.
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一直以来被认为由肾脏小管旁细胞和胎儿的肝细胞分泌。EP0能与主要表达于红细胞表面的EPO受体(EPOR)结合,刺激红细胞增殖、分化、成熟。自从1983年成功地克隆人类EPO基因后,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被成功用于治疗肾性贫血及肿瘤等疾病伴发的贫血。近期的研究认为EPO是由缺氧诱导因子(hypoxia—inducible factor,HIF)家族诱导产生的多功能细胞因子超家族成员,对于多种组织、器官有着多途径的、除造血以外的保护作用。本文将对EPO非造血作用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红细胞失去了细胞核,其表面尚存在广泛表达的膜免疫分子,如CD35(CR1),CD44s及CD58等,在机体生理和病理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们具有许多生物学功能,可调节两条补体途径,激活、促进吞噬、免疫复合物清除、T、B细胞活化、发育、归巢、肿瘤转移、细胞激活和信号传递均有重要作用.我们报告细菌L型败血症(SBL)的红细胞免疫分子CD35;CD44s及CD58定量表达的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18.
人造血细胞抗原及其同类物是新近发现的一类细胞表面粘附分子,属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它选择性地表达于发育的神经系统和早期造血细胞表面以及发育的各种组织中。通过同嗜性相互作用,参与细胞间粘附,对神经系统与造血系统的发育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大鼠脊髓损伤后促红细胞生成素及其受体的表达变化规律。方法:实验于2003—12/2004—04在吉林大学第二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将采用改良Alien’s法制作脊髓损伤模型,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2只,行椎板切除及脊髓打击术(在大鼠硬膜表面垫一弯曲度与脊髓表面一致的塑料垫片,用直径24mm、质量10g的圆柱状金属棒在细玻璃管的引导下从25cm高处垂直落下,打击垫片致Ts脊髓急性挫伤。损伤后3次,d人工膀胱排尿,直至形成反射性膀胱)。对照组8只大鼠,仅行椎板切除术。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测定脊髓细胞浆内促红细胞生成素及其受体的的表达变化情况。促红细胞生成素和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阳性细胞在Leicaquantitation 570图像分析系统上自动计数。结果:纳入20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正常脊髓中,促红细胞生成素和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在神经元和胶质细胞中表达较弱,分别为(16&;#177;2.5,28.6&;#177;6.2),在毛细血管和室管膜细胞中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着色较弱,这些结果在后续的观察时间点保持不变。②脊髓损伤8h和2d后,实验组和正常组的促红细胞生成素显色细胞均数及其受体阳性细胞均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实验组在脊髓损伤后8d促红细胞生成素和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表达达到高峰,分别为(290.7&;#177;7.3,370.8&;#177;9.2),随后逐渐减少,在损伤后2周,促红细胞生成素表达明显减少,但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仍有大量表达,分别为(43.8&;#177;5.4,200.6&;#177;8.1)。结论:脊髓损伤后促红细胞生成素和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的表达呈时间相关性,在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大量表达的时侯,是外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注射治疗脊髓损伤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20.
促红细胞生成素与心血管系统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ctin,EPO)是一种调节红细胞生成的体液因子。1983年完成EPO的克隆,1988年利用DNA重组技术从克隆的人EPO基因衍生物产生基因工程EPO,即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索(Recombinant human crythropoietin,rh—EPO).并成功地用于治疗肾性贫血及肿瘤等疾病伴发的贫血。最近研究认为EPO是一种由缺氧诱导因子(hypoxia inducibh factor,HIF)家族诱导产生的多功能细胞因子超家族成员,广泛分布于人体各个系统,具有潜在的细胞保护作用,在国外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主要回顾EPO的合成调节及生理作用,并对其心血管系统方面的保护作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