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9 毫秒
1.
广州地区719株淋球菌对壮观霉素 环丙沙星的敏感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广州地区淋球菌对壮观霉素、环丙沙星的敏感性。方法 以琼脂稀释法测定719株淋球菌对壮观霉素、环丙沙星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 壮观霉素MIC范围为2~128mg/L,MIC50和MIC90分别为16mg/L和32mg/L。719株淋球菌中有718株(99.86%)对壮观毒素敏感,6年间未发现耐药菌株。环丙沙星MIC范围0.002-32mg/L,3.06%菌株对环丙沙星敏感,22.95%为低度敏感,73.99%为耐药。结论 壮观霉素作为治疗淋病的一线药物对淋球菌临床分离株仍相当有效,氟喹诺酮类药物因高耐药率已不再适宜作为治疗淋球菌感染的首选药。 相似文献
2.
3.
淋病流行株耐药性及耐药基因的定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淋病流行株的耐药性,并对其耐药基因进行定位分析。方法 2000~2001年从广东省湛江地区分离到98株淋病流行株,采用K-B法测定淋球菌对10种抗生素的敏感性,应用碱裂解法提取相应菌株的质粒,选择NG4、NG31、NG43、NG70菌株作质粒的接合及消除试验,对耐药基因进行定位。结果 98株淋病流行株对环丙沙星、四环素、氯霉素耐药率分别为82.65%、69.39%、50.00%;质粒总检出率为91.84%,42.5kb、39.5kb、7.4kb、4.2kb质粒分别占11.22%、41.82%、59.16%、67.32%。NG31、NG43能通过接合将对四环素和氯霉素的耐药性传递给受体菌,而通过质粒消除又可恢复对抗生素的敏感性;环丙沙星的耐药性通过接合及消除未见改变。结论 湛江地区淋病流行株耐药形势严峻,耐药基因定位显示,淋球菌对四环素和氯霉素的耐药由质粒介导,对环丙沙星的耐药则由染色体介导。 相似文献
4.
5.
广州地区奈瑟氏淋球菌对头孢妥仑耐药性的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广州地区奈瑟氏淋球菌对头孢妥仑的药物敏感性和耐药性。方法 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头孢妥仑对分离的耐瑟氏淋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 头孢妥仑的MIC90由1993年的0.125mg/L上升至2004年的0.5mg/L,其敏感度下降2个对倍稀释度,而同一时间其它抗菌药MIC值的变化则远远大于该监测数据。该研究中未发现对头孢妥仑的耐药菌株。结论 目前广州地区流行的奈瑟氏淋球菌的耐约情况日趋严重,喹喏酮类药物的高度耐药率表明已不再适宜被推荐为治疗淋病的一线药物。头孢妥仑对奈瑟氏淋球菌仍然处于良好的敏感状态,推荐用于淋病的治疗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但考虑到淋球菌对各种抗生素敏感度的变化,有必要监测奈瑟氏淋球菌的耐药性,减少抗菌药物的滥用,保证药物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6.
7.
8.
耐药性(resistance)是指病原微生物对药物产生的对抗性。耐药性可以分为交叉耐用药性和多重耐药性,分别是指病原微生物对作用机制相同及作用机制不同的多种抗菌药物产生的耐药性。近年来,随着淋病的不断广泛流行和新的抗生素在临床上的广泛使用,淋病的病原体-奈瑟氏淋球菌(Neisseria Gonorrhoeae)的耐药性也不断发生变化,并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在WHO对西太平洋地区开展的淋球菌耐药性监测(ASP GonococcalAntimicrobial Surveillance Programme)中发现在西 相似文献
9.
10.
11.
淋病奈瑟菌是淋病的病原菌。淋病目前在我国性传播疾病中感染率较高,有效的抗生素治疗是防治淋病的主要方法,但淋病奈瑟菌可通过改变作用靶点、改变对细胞膜的通透性、产生抗生素灭活酶以及药物外排机制等方式降低对抗生素的易感性。为了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对淋病进行预防和防治,需要严密监测淋病奈瑟菌的耐药情况。本文针对淋病奈瑟菌常见抗生素的耐药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2000~2004年成都地区淋球菌耐药性监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检测成都地区2000~2004年淋球菌耐药菌株的流行情况及变迁。方法用纸片酸度定量法测定β-内酰胺酶。用琼脂稀释法测定菌株对青霉毒、四环素、环丙沙星、大观霉素、头孢曲松钠等5种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2000~2004年5年间,978株菌对青霉素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88.14%~99.08%和93.87%~99.44%,其MIC50、MIC90及MIC范围均无明显变化,均未发现敏感株;对头孢曲松敏感,2000~2004年未检出耐药株,其MIC50、MIC90及MIC范围有逐渐降低的趋势。5年来共检出13株耐大观霉素菌株;产β-内酰胺酶菌株(PPNG)和耐四环素淋球菌(TRNG)检出率分别为78.02%和57.57%,均高于同期全国其它城市。2004年PPNG的检出率高达91.93%,与前4年相比显著上升(χ2=37.16,P<0.005),TRNG检出率近2年比前3年略有下降(χ2=14.81,P<0.005)。结论成都地区淋球菌耐药情况非常严重,青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已不能作为本地区治疗淋病的药物,推荐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作为本地区治疗淋病的首选药物,应对淋球菌的耐药性进行长期监测。 相似文献
13.
连接酶链反应检测尿液中的淋病奈瑟球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连接酶链反应(LCR)技术对尿液中淋病奈瑟球菌诊断的意义。方法对在性传播疾病(STD)门诊就诊的276例尿道/宫颈炎患者进行分泌物细菌培养及尿液淋病奈瑟球菌LCR检测,对两项结果不符合的标本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确定细菌培养、LCR法检测尿液中淋病奈瑟球菌的敏感性、特异性。结果276例患者中,24例LCR检测阳性(8.7%),21例培养阳性(7.6%),5例两项结果不符合者进行PCR检测。LCR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92.3%、100.0%。结论LCR分析法检测尿液中的淋病奈瑟球菌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 相似文献
14.
济宁地区淋球菌临床分离株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琼脂平皿稀释法测定临床收集的100株淋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为97.0%,对氧氟沙星、多西环素和阿奇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89.0%、87.0%和63.0%,对头孢曲松和壮观霉素的耐药率为9.0%和6.0%。表明济宁地区淋球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较严重。 相似文献
15.
Regina Selb Susanne Buder Sandra Dudareva Thalea Tamminga Viviane Bremer Sebastian Banhart Dagmar Heuer Klaus Jansen 《Euro surveillance : bulletin européen sur les maladies transmissibles = European communicable disease bulletin》2021,26(31)
We monitored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developments of Neisseria gonorrhoeae in Germany from January 2014 to May 2021. The proportion of isolates with azithromycin 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s above the epidemiological cut-off increased substantially, from 1.3% in 2014 to 12.2% in 2020. Preliminary data from 2021 showed a further rise (January to May: 20.7%). Therefore, azithromycin as part of the recommended dual therapy in Germany for non-adherent patients is challenged.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ing in clinical practice is crucial and continuous susceptibility surveillance indispensable.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离鉴定龟头化脓性包皮炎病原菌,检测分离菌株耐药性并了解其耐药机制。方法采取尿道分泌物及龟头脓包液标本,革兰染色镜检并采用Mycoplasma IST 2试剂盒检测支原体。上述标本接种哥伦比亚血平板、淋病奈瑟菌选择平板、酵母菌鉴定平板进行细菌分离培养,获得的菌落用VITEK 2-compact全自动细菌检测分析系统进行鉴定,另采用PCR检测上述标本及菌落的淋病奈瑟菌16SrRNA基因。采用K-B法检测分离菌株对5种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采用β-内酰胺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确证试验了解该菌株产酶情况,PCR检测该菌株耐药相关tetM、TEM、mefA和ermF基因。结果各标本支原体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尿道分泌物标本分离培养结果均为阴性,龟头脓包液血平板和选择平板培养结果为阳性。VITEK 2-compact系统和16SrRNA-PCR检测结果显示分离菌株为淋病奈瑟菌。该菌株产β内酰胺酶且对青霉素G、环丙沙星、四环素耐药,其基因组携带tetM、TEM、mefA和ermF基因。结论淋病奈瑟菌可引起龟头化脓性包皮炎,该淋病奈瑟菌菌株多重耐药并与其携带的耐药基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Kevin R Forward 《The Canadian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 & Medical Microbiology》2010,21(2):e84-e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