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逆转录病毒大致分为3亚类,即(1)RNA瘤病毒或致癌病毒(它本身又分为B.C和D型病毒);(2)慢病毒;(3)泡沫(foamy)病毒(浮沫病毒spumaviruses)。长期以来,致癌病毒一直使科学家很感兴趣。但引起AIDS的病毒[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划归慢病毒,这使人们注意力转向慢性、神经病性慢病毒,如绵羊脱髓鞘性脑白质炎病毒(Visna Virus,亦称维斯纳病毒).泡沫病毒仍属Cinderella病毒组,无严重疾病与其相关。目前,西德海德尔堡德国癌症研究中心的RolfFlugel及其研究组已完成对人泡沫病毒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在7个地区性灵长类研究中心,有6个已订出了主动免疫缺陷和逆转求病毒病的研究计划。位于麦迪逊市的第七个中心——威斯康星州灵长类研究中心,正在进行一项爱滋病研究方案,对可引起人类疾病的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非常相似的猴免疫缺陷病毒(SIV)开展了大量研究。另外,科学家们继续研究D型逆转录病毒引起的疾病,D型逆转录病毒与SIV两者引起的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相似的,都具有爱滋病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在斯耶格伦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患者体内发现了一种逆转录病毒,与引起艾滋病的病毒相似。医学科学家推测,逆转录病毒可引起数种疾病,但仅有2种被确认能感染人类,即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和白血病病毒。新奥尔良Tulane大学的Robert Garry等对斯耶格伦综合征进行了研究。他们分离了一种病毒,命名为人脑池内的A型逆转录颗粒  相似文献   

4.
用于肿瘤基因治疗的慢病毒载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基因治疗有望成为治疗遗传病、肿瘤、病毒感染及其他难治性疾病的有效手段,但目前基因转移方法的局限性成为实现这一愿望的最大障碍.慢病毒(LV)属于逆转录病毒属的一个亚科,其中包括灵长类LV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Ⅰ型(HIV-Ⅰ)、HIV-Ⅱ、猴免疫缺陷病毒(SIV)和非灵长类LV如Visna病毒、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IAV)、山羊关节炎-脑炎病毒(CAEV)、猫免疫缺陷病毒(FIV)、牛免疫缺陷病毒(BIV)等7个亚属.  相似文献   

5.
现在有充分证据表明,AIDS是由一种“淋巴细胞病逆转录病毒”〔又称“淋巴结病相关病毒”、“Ⅲ型嗜人类T淋巴细胞病毒(HTLV—Ⅲ)、“AIDS相关逆转录病毒”(ARV)引起。这种逆转录病毒感染具有各种各样的临床表现,包括完全显现的AIDS,AIDS有关的复合征或淋巴结病综合征以及无症状性免疫缺陷。各种血清学试验的开展确认接触过AIDS病毒的高危人群,可以无任何症状。完全显现的AIDS是由逆转录病毒感染数月或数年以后引起的T辅助细胞免疫缺陷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冯姝 《医学综述》2004,10(9):566-568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一种严重的疾病,当HIV侵入人体后借细胞表面的CD4分子及某些趋化因子受体侵犯宿主细胞,造成机体免疫功能破坏,进而引起严重的机会感染及肿瘤。现就该病治疗的中心环节——抗病毒治疗,尤其是高效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的治疗现状及研究进展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7.
多发性硬化症(MS)病人的血细胞包含一种与一类白血病相关的病毒。分离这种病毒的研究者尚不清楚该病毒是否导致与MS相关的神经系统的变性或者是只是此病发生的几种因素之一。然而该发现对其他有关中枢神经系统各种疾病的逆转录病毒的研究增加了影响。四年前费城Wistar研究所的研究者发现,MS病人血中含有一种抗人T细胞中称为亲淋巴病毒1型(HTLV—1)的一种抗体。HTLV是罕见的,它可引起人的一种白血病而且在日本最常见,如同引起人艾滋病(AIDS)的人免疫缺陷病毒(HIV),HTLV-1也是一种逆转录病毒,它的遗传物质以RNA的形式存在而不是DNA。 Wistar研究所的E Premkumar Reddy等和瑞典Lund大学的Magnhild Sandberg  相似文献   

8.
儿科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的分类是以流行病学、免疫学和病毒学资料为依据的.有AIDS危险的人,包括其母静脉注药的婴儿,输注有危险因子人的血液或接受Ⅷ因子疗法病人血液的婴儿,以及由同二性恋丈夫有性接触的母亲所生的婴儿。是一种在其他免疫缺陷失调中罕见。具有独特的免疫学表现,即伴有包含多克隆血丙球蛋白过多症和T细胞免疫缺陷的儿科AIDS患者.确诊需检测AIDS逆转录病毒抗体或作病毒分离。婴儿早期,如被动输入母体IgG,则必须进行病毒分离。原发性免疫缺陷疾病,特别是腺苷脱氨酶和嘌呤核苷磷酸化酶缺陷等,应予排除.具备与AIDS有关的危险因素,多克隆血丙球蛋白过多,T细胞免疫缺陷,AIDS逆转录病毒抗体或病毒分离可成立儿科AIDS的诊断.  相似文献   

9.
人T细胞白血病病毒(HTLV-Ⅰ、HTLV-Ⅱ)约于五年前发现,属于逆转录病毒,其遗传物质的形式是RNA,不是DNA。逆转录病毒分为二类。一类是快速转化正常细胞,使其发生癌变;一类是慢作用的。HTLV并有二类逆转录病毒的特点(附表),但关于快转化和慢转化逆转录病毒的理论都不适  相似文献   

10.
阳桥生 《医学综述》2008,14(24):3772-3774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导致被感染者免疫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CD4+细胞数目减少,继而发生机会性感染、肿瘤等各种表现的慢性进行性疾病。其眼部并发症多发生在眼后段,包括HIV/AIDS视网膜炎、机会性感染、罕见肿瘤和神经眼科疾病。目前广泛应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及更昔洛韦治疗AIDS及其眼部并发症取得了很大进展。现本文对4种眼部主要并发症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Y)又称艾滋病毒,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即艾滋病(acp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的病原体,属逆转录病毒科(retroviridae)的慢病毒(lentivinrs)亚科,形态为典型的D病毒,主要通过性传播途径、血液传播途径和母婴传播途径传播.  相似文献   

12.
感染宿主免疫机能不全是乙型肝炎慢性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有文献报道用转移因子、OK-432等细胞免疫增强剂治疗乙型肝炎有效。香菇多糖(Lentinan)可增强T细胞功能,延长胃癌患者寿命,且对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及人T淋巴细胞逆转录病毒(HTLV)感染有效。本文对12例HBsAg及HBeAg阳性的慢  相似文献   

13.
猕猴中猴免疫缺陷病毒性脑炎的相关因素猴免疫缺陷病毒(SIV)是慢病毒中一组相关病毒,在遗传上与人免疫缺陷病毒(HIV)特别是HIV-2密切相关。在好几种非洲非人灵长类中自然存在SIV,但不显现疾病。而SIV感染亚洲猕猴时可引起与HIV在人类引起的获得...  相似文献   

14.
慢病毒(Lentiviral)又叫逆转录病毒,属于逆转录病毒科(Retrovidae),是一种RNA病毒。由于这种病毒中含有逆转录酶,故名逆转录病毒。慢病毒在宿主细胞内,能以RNA为模板,在自身反转录酶的作用下合成cDNA,再以cDNA为模板合成双链DNA,经环化后通过病毒整合酶作用整合在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上并长期表达。慢病毒载体(Lentiviral Vector,LV)是由慢病毒以其基因组为基础去除部分基因,代之以所需的目的基因和标记物构建而成,与其它载体比较,慢病毒载体具有携带基因片段容量大、转染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5.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基因结构与功能童竞亚(基础医学实验中心赣州341000)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edeficiencyvirus,HV)发现于1983年,属逆转录病毒科中的慢病毒亚科,致病性很强,能引起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quir...  相似文献   

16.
卢玉英 《广西医学》1991,13(4):234-237
当前我们面临着消灭输血后肝炎及所有其他因输血而传播的疾病的工作。因输血而传播的致病因子包括:(1)肝炎病毒:甲型肝炎病毒(HAV);乙型肝炎病毒(HBV);丁型肝炎病毒(HDV);肠道外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HNANBV(P)](丙型肝炎病毒HCV);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HNANBV(E)](戊型肝炎病毒HEV)。(2)逆转录病毒:人免疫缺陷病毒-1(HIV-1);人免疫缺陷病毒-2(HIV-2);人类嗜T细胞病毒Ⅰ型(HTLV-1);人类嗜T细胞病毒Ⅱ型(HTLV-Ⅱ);人类嗜T  相似文献   

17.
 病毒感染和氧化损伤密切相关。病毒感染可引起机体广泛的氧化应激反应,并进一步加重疾病。本文针对RNA、DNA及逆转录病毒,尤其侧重于流感病毒、乙肝病毒和人免疫缺陷病毒,从病毒感染诱导产生活性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能力、病毒与ROS的相互影响、病毒在机体氧化/抗氧化平衡中发挥的作用、抗氧化剂在病毒感染中的治疗作用等方面对病毒感染和氧化应激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在病毒学上属于逆转录病毒科,慢病毒属。目前发现两种HIV,分别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HIV-1)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2(HIV-2),两者具有相似的病毒结构和传播途径。HIV-2毒力和传播力都低于HIV-1,它引起的艾滋病(AIDS)病程也较缓和。HIV-1是目前引起全世界AIDS流行的主要病原,其感染人群占全球HIV感染者的  相似文献   

19.
人免疫缺陷病毒Ⅰ型(HIV-Ⅰ)在其活动和引起艾滋病(AIDS)及其相关疾病之前能在体内潜伏数年。现已发现血流中的一组细胞(即CD4~+T细胞)是HIV-Ⅰ病毒的储主。Schnittman等人报道,在所有被HIV-Ⅰ感染的病人中都有HIV-Ⅰ特点的含有DNA顺序(前病毒DNA)的CD4~+T细胞;全面发作的AIDS病人中,前病毒  相似文献   

20.
HIV的起源     
虽然有人说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是从细菌战实验室漏出的,但Fred Hoyle认为HIV源自地球之外。由于缺乏证据,无法对此奇异的假设进行认真的讨论。本篇评论是探讨科学上似乎有一定道理的HIV的起源说。 HIV属逆转录病毒类,此类病毒与其他RNA病毒不同,因为它通过DNA中间物,依靠逆转录酶复制。HIV-Ⅰ和HIV-Ⅱ进一步又被分为慢病毒(lentiviruse)。在动物,慢病毒感染的症状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逐渐退化,在绵羊表现为消耗性和进行性肺炎(绵羊髓鞘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