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中药抗细菌耐药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菌耐药性一直是全球关注的焦点问题,随着世界范围内化学药抗生素的滥用和"超级细菌"的层出不穷,细菌耐药性对人类的危害愈发严重,且有不可抑制的趋势。在化学药抗生素相对匮乏的今天,人们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了来源广泛、安全性高、毒副作用小、抗耐药机制神秘的中草药,希望能从中找到解决耐药性问题的新途径或新思路。故近年来筛选、提取、分离天然植物及中药中有效的耐药抑制剂,探讨其抗耐药性机制,已成为药学领域研究的热点。该文从细菌耐药性的作用机制,中药抗细菌耐药性的特点及优势,抗耐性的中药成分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希望能为解决细菌耐药性问题和研发新型中药绿色抗生素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及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2.
抗生素是指微生物在生长过程中,为了生存竞争的需要产生抑制或杀灭其他微生物的化学物质。自抗生素问世以来,在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抗生素是主要用于治疗细菌性感染的药物,但它并不是万能的,不能包治百病。抗生素只有杀灭或抑制细菌的作用,对病毒无效。不舍理使用抗生素是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的重要原因。抗生素在发生治疗作用时,还有不良反应的发生。本文就滥用抗生素造成的不良反应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27种清热解毒中药对葡萄球菌耐药菌株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正> 中医历来用清热解毒方药治疗热毒壅盛疾病,即许多急性感染性疾病疗效显著。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各种耐药菌株和抗生素副作用迅速增多,使原来视抗生素为抗感染特效药的国内外医务工作者又开始注意使用安全的清热解毒的中药。目前对清热解毒中药的抗菌研究报道较多,但对耐药菌株的抗菌作用未见系统报道。为此,我们选用具有抗菌作用的27种清热解毒中药进行了对耐药菌株的抑菌实验,报道如下。实验材料1、耐药性菌株:均由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细菌室提供。七耐金黄色葡萄球菌——耐青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麦地霉素、红霉素、氨苄青霉素、  相似文献   

4.
临床常见耐药细菌及其天然抗生素增效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珍  薛璇玑  张新新  詹冠群  郭增军 《中草药》2020,51(22):5868-5876
近年来,细菌耐药性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以临床常见耐药细菌及其天然抗生素增效剂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国内外各种天然产物与临床中常使用的抗生素联合使用以降低各种细菌的耐药性及产生作用的机制等进行归纳、分析,总结了临床中常见的耐药细菌及降低其耐药性的天然抗生素增效剂的相关研究。研究表明,天然产物由于其结构的复杂性和新颖性,可作为抗生素增效剂,为降低各种细菌的耐药性以及为临床治疗各种病菌引起的感染提供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来,抗生素滥用导致细菌耐药性越来越高,治疗效果下降。中药对细菌感染治疗的作用被认为类似于抗生素的作用,通过破坏细菌结构,使内容物外流,导致菌体死亡。在与抗生素联用下,中药通过改变细胞膜结构、减弱外排泵外排作用等,增强抗生素功效。越来越多研究发现,中药抗细菌感染还可以通过抑制细菌的群体感应系统、分泌系统或毒力因子,降低细菌致病性。此外,中药通过消除炎症反应,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而抗细胞感染。文章对中药的抗细菌感染发展作简要论述,为中药在未来抗菌方面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前言 由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多种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性疾病遍布临床各科,其中细菌性感染最为常见,因此抗菌药物也就成为临床最广泛应用的药物之一.在抗菌药物治愈并挽救了许多患者生命的同时,也出现了由于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导致的不良后果,如不良反应的增多,细菌耐药性的增长,以及治疗的失败等,给患者健康乃至生命造成重大影响.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表现在诸多方面:无指征的预防用药,无指征的治疗用药,抗菌药物品种、剂量的选择错误,给药途径、给药次数及疗程不合理等.为提高细菌性感染的抗菌治疗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及减少细菌耐药性,特制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下简称<指导原则>).<指导原则>对感染性疾病中最重要的细菌性感染的抗菌治疗原则、抗菌药物治疗及预防应用指征以及合理给药方案的制订原则进行阐述,并列出常用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及注意事项,各种常见细菌性感染的病原治疗,以期达到提高我国感染性疾病的抗菌治疗水平,减缓细菌耐药性的发展,降低医药费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双黄连口服液治疗细菌性呼吸道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细菌性呼吸道感染包括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如咽炎、扁桃体炎)和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如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以抗感染治疗为主.笔者在抗感染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双黄连口服液治疗25例,通过细菌清除率、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对照,探讨该药对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文献评价的方法对中药抗耐药性细菌的种类、机制、实验方法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方法:通过文献检索的方式收集中国知网、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万方医学网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2010年1月—2017年12月关于中药抗耐药性细菌的实验及临床试验文献,对其中药种类、作用耐药菌、实验方法、作用机制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61篇,涉及单味中药57种、复方12种、中成药7种,涉及耐药性细菌15种。纳入细菌对一种或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抗耐药性结果按照中国药品生物制品鉴定所制订的药敏试验判定标准。实验方法包括中药煎剂直接体外抑菌法、噻唑蓝比色法、含药血清体外抑菌法共3种,中药抗耐药性机制分为直接抑制作用和间接抑制作用。结论:中药在抗耐药性细菌方面的效果已经得到证实,开展多角度、大样本、多中心的中药抗耐药性细菌的实验及临床试验,并进一步完善中药预防、逆转细菌耐药性机制研究,是今后相关专业的目标及方向,也是推动中医药标准化及现代化不可或缺的一环。  相似文献   

9.
1 目的 抗菌药物临床运用合理性讨论。 2 讨论 感染性疾病涉及临床各科。抗菌药物是临床应用最为普遍,最为重要的一类药物,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新型抗感染药物不断问世,对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取得了可喜的发展,但细菌与抗感染药物的较量,导致细菌耐药性大大增加,二重感染增多。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临床常见细菌耐药特点,指导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统计我院接诊细菌感染病例,分析其滥用抗生素的情况,并指导其合理用药。结果:统计资料显示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导致多种常见细菌对一种或几种药物产生耐药性,增加治疗细菌感染难度。结论:正确选药、合理使用抗生素能够有效抑制常见致病茵耐药性,减少病菌感染,保障人们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1.
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实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5  
申睿  刘苗  朱向东  谈望晶  王烨 《中草药》2018,49(7):1721-1725
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具有多靶点整体调节、副作用少、疗效稳定等优势。从中医治法治则的角度及中药复方、单味中药及中药有效成分的角度,总结中医药治疗UC实验方面的研究进展,为阐释中医药治疗UC的机制奠定基础。在此基础上分析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发展的方向,以期为临床上UC的治疗提供更好的方案。  相似文献   

12.
中药鲜药是传统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有2000多年的应用历史。现代研究表明,部分中药鲜品优于或有别于干品,两者不能混用。然而,近现代鲜药的应用呈逐年萎缩的趋势,传统鲜用为主的药物多被干品取代,鲜药治病的特色和宝贵经验濒临失传。通过回顾鲜药应用的历史沿革,梳理中药鲜品与干品的差异,分析鲜药的应用现状,总结鲜药现代化保鲜技术的推广,探讨鲜药制剂的开发应用,以期为传承中药鲜用特色技术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3.
基于病证结合的中药组方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现代病证结合诊疗方式是当今中医临床实践的主要形式,建立在现代病证结合基础上的中医临床组方思路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多种形式.病机结合病理的组方模式不仅弥补了辨证论治的不足,也使病证结合论治有了新的发展;药性结合现代药理组方模式是现代药理研究结果向中药药性理论回归的体现;针对基本病机形成专方的组方模式是辨证论治的升华;古方加减化裁仍是临证组方的主要模式;中药复方配伍西药组方模式使中西药各自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增效减毒,优势互补在难治性疾病的治疗中显示独特效果;有效组分配伍组方模式的形成是中药现代研究与传统理论相结合的结晶,是配伍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张伯礼教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4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于药物的配伍使用具有独到见解。主要介绍张伯礼教授临床用药心得,突出其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对药(两味中药固定的组合配伍)与队药(两味以上中药固定的组合配伍)的使用,同时论述相关病理病机,如对采用队药与对药治疗湿邪为病、痰瘀互结等病证的见解。张教授将中医药传统理论与现代医学知识相结合,采用特定几味中药,或相须、或相使,优势互补,最终达到增强疗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陆夏敏  陆敏 《河南中医》2016,(6):1114-1116
脑-肠轴学说认为肠易激综合征不仅仅是肠道疾病,还与中枢神经系统相关,是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调控失衡所致。中医治疗的多靶点效应与脑-肠轴、脑肠肽的关联。基于脑-肠轴理论的中医治疗方法有:中药经方、中药验方、中药灌肠、及推拿、针灸等。脑-肠轴理论与中医药相结合,规范研究中医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深入探索中医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机理,能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与优势。  相似文献   

16.
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是当今社会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之一,近年来,中医在延缓肾功能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等方面取得显著疗效。通过查阅有关文献,主要从病因病机、中医辨证论治、单味药应用(如大黄、黄芪、冬虫夏草等)、中成药治疗(如尿毒清颗粒、海昆肾喜胶囊)、多途径治疗(包括中药灌肠、药浴熏洗、穴位贴敷和针灸等各种治疗方法)等方面,尤其是从单味药的主要成分及最新药理作用、复方制剂的药理实验、多途径治疗CRF方法的研究结果等角度对近年中医治疗CRF的研究概况进行总结,认为中医药在治疗CRF方面受到多数患者青睐,医家根据患者临床症状,舌象脉象进行辩证分析,可有效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延缓病情地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且中药毒副作用小,中医治疗CRF具有广阔的前景,经验丰富,临床疗效好,确实能延缓慢性肾衰竭的进展。  相似文献   

17.
癫痫是神经系统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以脑神经元过度放电导致反复性、发作性和短暂性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特征。目前,使用抗癫痫药物(AEDs)仍是治疗癫痫的主要手段。女性癫痫患者相对男性患者而言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在妊娠期间服用AEDs可减轻或避免癫痫发作,但可能使得流产、胎儿先天畸形等不良事件的潜在风险增加。中医药治疗癫痫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较少,然而中药治疗癫痫,是否对患者月经、生育及胎儿产生影响,目前鲜有报道。笔者通过回顾马融教授近8年治疗7例癫痫合并妊娠患者的相关资料并进行总结,分别从癫痫发作与妊娠、药物致畸、分娩与子代喂养及中医临床用药等方面进行分析,表明中药方案干预后可能使女性癫痫患者发作减少、妊娠期激素对发作的影响减低、胎儿或新生儿畸形风险降低,对分娩与子代喂养影响较少。此外在癫痫妊娠期,中药可酌情选用部分女性妊娠禁忌中药,同时需辨证论治酌情选用安胎、疏肝解郁等中药。  相似文献   

18.
抑郁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危害人类身心健康。药物治疗是应对抑郁症的主要治疗手段。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抑郁药,大多是化学合成的、以单胺类神经递质为靶点的药物,普遍存在副作用大、起效缓慢、药价高和疗效差等缺点。而中药治疗抑郁症历史悠久,为从中寻找出疗效较好、副作用较小的抗抑郁药提供了可能。具有抗抑郁作用的中药复方主要有疏肝解郁类、养心安神类及理气祛痰与活血化瘀类;单味中药及活性成分根据饮片分类主要有补益类、理气活血类、安神与平肝息风类、清热化湿类及解表止咳类。中药抗抑郁药理学研究的新知见、新成果或对传统辨证论治临证思维及用药习惯带来深刻影响。本文先从与抑郁症发病相关的解剖结构及生化指标两方面进行简要叙述,再对近几年来具有抗抑郁作用的中药进行归纳。拟为中药抗抑郁药物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癌症目前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疑难疾病之一。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每年因癌症死亡的人数仍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中医药基于整体宏观的辨证思维模式,具有功效独特、副作用相对较小等优势,因而已经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有志于解决癌症的科研及临床工作者们的目光。苦寒中药抗肿瘤疗效确切。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文献,综述了近十年来苦寒中药及其活性成分有关肿瘤方面的研究进展。按照苦寒中药及其天然活性成分治疗肿瘤的作用特点分为九个部分——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诱导癌细胞分化、抗癌侵袭及抗转移作用、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逆转肿瘤多药耐药性作用、抗信息传递、抑制端粒酶活性以及细胞周期阻滞进行分析,并针对目前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评述,以期对抗肿瘤的苦寒中药及其活性成分的筛选和高效低毒的中药的新药发现以及进一步的临床应用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王莒生教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0 余年,治病广泛,思路开阔,用药风格独特,治疗用药胆大心细,疗效明显。本文介绍王老临床中巧用及活用芍药、竹茹、威灵仙及乌梢蛇四味中药,给临床人员及研究者以启迪和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