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随着输血技术的发展,输血已经成为临床医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输血技术水平的高低也决定着患者的生命和预后。目前,全国各地输血发展很不平衡,许多临床医师对输血的观念还停留在“人情血”、“安慰血”、“营养血”的水平上,扭转这一现状还需临床医师掌握过硬的知识来指导临床用血。  相似文献   

2.
黔江区医院临床用血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黔江区临床医师用血情况,指导基层医院医师科学、安全、合理用血,促进输血工作的发展,推进成分输血.方法:对2004年1月-2009年12月间本院输血及输血剂量进行统计.结果:临床用血剂量不断增加,成分输血率不断提高,输血不良反应率逐年下降.结论:成分输血的开展,输血不良反应减少,但基层医院临床医师用血仍存在误区,基层医院应加强临床医师科学、安全、合理用血知识的培训,了解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掌握临床供血的原则,杜绝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3.
临床输血在抢救患者的生命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输血之前,需要鉴定患者的ABO血型和Rh血型,还必须做交叉配血试验,这是确保病人安全输血必不可少的.过去传统方法是盐水交叉配血,它只能检测完全抗体,近年来为了临床输血更安全,要求配血时采用两种方法进行,达到取长补短,发挥高效的作用.我科采用盐水交叉配血和凝聚胺试验交叉配血联合进行,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成分输血与输血不良反应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近 30年来临床输血取得了很大进展 ,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应当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所谓成分输血 (bloodcomponenttherapy)就是把全血 (包括血细胞和血浆 )用物理或 /和化学的方法 ,分离并制备成各种较浓和较纯的制品供临床应用。这样可以提高疗效 ,减少反应 ,一血多用 ,节省血源。临床成分输血的比例已列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输血技术是否先进的重要指标 ,也是衡量临床医师水平的指标之一。美国 70年代初成分输血只占总输血量的50 % ;1979年达 70 % ;1988年达 90 %~ 10 0 %。尤其是近年来欧美白细胞滤器的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5.
2003~2009年我院临床输血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输血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应用于临床已有百年历史,它在临床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安全、合理用血是输血工作的主题。临床医师和输血医技人员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正确应用成熟的临床输血技术和血液保存技术是医院临床输血治疗科学发展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6.
32例疑难配血原因分析及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输血是治疗与抢救生命的重要措施,为了保证受血者获得最有效的治疗作用和最大的安全性,在输血前进行配血实验是保证输血安全的一个重要手段。所以,输血安全已经成为广大医务工作者尤其是输血工作人员日益关注的问题,其如何分析疑难配血所产生原因及处理方式,是关系着能否准确、及时、安全、有效地发出"救命血"的重要环节。对2006年9月—2009年5月收治的32例疑难配血进行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总结。  相似文献   

7.
目的:规范临床科学输血工作程序,避免相关环节差错发生。方法:从临床医师评估患者输血-护士采集血样-输血科实验室检测-血液输注患者的全过程。结论:规范输血环节,减少输血反应、差错事故及医疗纠纷,确保输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白细胞输血     
现代输血疗法已进人成分输血的时代。所谓成分输血就是把人血中有效成分分离出来,分别制成高浓度,高纯度的制品,临床医师可根据不同病人的需要,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选输相应的制品。这样既能提高疗效,减少输血的不良反应,又能节约用血,合理用血,这是输血技术发展方向,也是输血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推广成分输血中,如何掌握和临床应用白细胞输血,笔者提出一些浅见,供同道参考。1白细胞生理功能临床上输注的白细胞实际上是指粒细胞,因为嗜中性粒细胞占全部白细胞的50%~75%,而少数的淋巴、单核细胞在制备中所剩无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5S管理在输血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15年1月起在输血科实施5S管理,成立5S管理小组,进一步加强输血科的血液管理、仪器管理、试剂管理和资料管理,按照5S理念,从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5个方面入手,全面提高输血科的护理管理质量,与2014年的工作比较,评价实施5S管理后血液报废率、红细胞库存期、试剂库存量、首袋发血时间、资料完整率及临床满意度的改善情况。结果:在实施5S管理后,输血科的护理管理质量全面提升,血液报废率、红细胞库存期、试剂库存量、首袋发血时间、资料完整率及临床满意度与2014年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5S管理方案是一种有效的现代化管理方案,能够有效避免时间和经济上的浪费,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更好的为临床服务。  相似文献   

10.
<正>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菖蒲,分为“石菖蒲”、“水菖蒲”与“九节菖蒲”三种,在处方上应分别注明。但是在药店或医院药房医师的处方上常发现全部写菖蒲,没有注明“石”、“水”、“九节”。这给药房工作人员带来不便, 出现随意付给石菖蒲、水菖蒲或九节菖蒲的现象,因此影响了临床疗效。石菖蒲为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Acorus gramineus soland的干燥根茎,生于山涧溪流水旁湿地或石上,主产四川、浙江、江苏等地。  相似文献   

11.
"瘀血"为因血行不畅、血液瘀滞所致之多种证的统称.〈内经〉虽无"瘀血"之说,但有"恶血留内"等提法,在治疗方面提出"去菀陈坐"、"血实宜决之"、"疏其血气"之治则.至汉代张仲景所著〈伤寒论〉与〈金匿要略〉中始有"瘀血"之说,并提出"活血化瘀"辨证论治的具体方药,后世医家又不断予以补充和发展.到了清代,王清任的活血、逐瘀之诸方及唐容川的〈血证论〉,是以"瘀血"立论、"活血化瘀"为主的有效方剂治疗方法,也是祖国医学独特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为皮肤粘膜及内脏出血倾向,血小板显著减少,中医将本病归属于:"血虚"、"阴斑"、"肌衄"、"鼻衄"、"齿衄"范畴.中医认为其病机主要为心脾两虚、摄血无力、肝脾肾虚弱、致气血化源不足而致本病.现代医学按其病因不同,将本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西医认为其原因可能与某些病因造成的自身免疫导致血小板大量破坏有关.治疗比较棘手,西医应用强的松等作免疫抑制治疗,可以在短期内控制病情,但此系治标之法,撒减激素后常易再度下降,引起病情反复发作,缠绵难愈.有鉴于此,我们试从中医角度对本病进行治疗.从2001年元月-2009年12月,我们根据中医理论采用健脾益气,凉血止血佐以滋补肝肾之法,自拟理血消癜汤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98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总结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刺血疗法古称"刺血络",现代亦称"刺络放血疗法"、"放血疗法"或"刺络疗法".是用三棱针或其他粗而尖的针具刺破人体某些腧穴、病理反应点或浅表血络,使之出血少许,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独特的针刺疗法.刺血疗法最早可追溯到石器时代的"砭术".其理论奠基于战国时期,成书于这一时期的《黄帝内经》对其有不少相关的描述,如《灵枢·九针十二原》:"凡用针者……菀陈则除之."《索问·针解》:"菀陈则除之者,出恶血也."《索问·调经论》:"视其血络,刺出其血,无令恶血得人于经,以成其疾","血有余,则泻其盛经出其血."此外,《灵枢·官针》中还提出了"络剌"、"赞刺"、"豹文剌"等刺血之法.历代医家如孙思邈、刘完素、张从正、朱丹溪、薛己等都十分重视刺血疗法.尤以善攻下而闻名的张从正,对刺血之术最为推崇,认为针刺放血攻邪最捷.作者在自身临床实践中亦发现,刺血疗法对多种疾病疗效确切,且绝非局限于痛证与痹证范畴之中.  相似文献   

14.
寻常型银屑病(白疕)顽固难治易复发,"白疕,肤如疹疥,色白而痒,搔起白疕,俗呼蛇风",从血论治历史悠久,上可推溯至隋唐,古今各家各派认识虽有差别,始终不离"气血"、"血分",血分发病为历代医家广泛认同,现代学者也持赞同态度;病机核心是血热内蕴,以血为本,先成血热,继后血虚、血燥、血寒,重则成血毒,血瘀贯穿全程,故宜以血为纲,"从血分论治",学者普遍赞同辨证分型以血热型、血燥型、血瘀型为主;治疗应分析病因,秉承病机,从血分入手,辨证分型,审因论治,活血祛瘀、清血解毒、补血润燥等;血热者清热凉血,血虚者补血通络,血燥者滋阴润燥,血瘀者化瘀通络;同时配合外用药物涂擦、洗浴、熏蒸等,内外同治,气血双调,达到机体平衡状态,从而达到控制发展甚至治疗治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石学敏院士以中医"脑为元神之府"、"无风不作眩"等理论为基础,创立了以人迎等为主穴,以"活血散风,平肝降逆"为主的治法的针刺方法治疗高血压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对于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性的影响还有赖于应用24 h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blood pressuremonitoring,ABPM)进行监测。24ABPM能较准确地反映日常生活中昼夜的血压变化规律,对临床准确诊断高血压具有重要意义,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16.
临床医学教学是医学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主要环节,临床医学实习成为教学的实践论证。临床医学教学要求临床实践能力较强,为把课堂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过程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创新能力,彻底改变传统的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促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我们探索现代教育技术在临床医学实习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李萍萍教授认为恶性淋巴瘤临床以局部淋巴结肿大及累及相应组织器官的损害为特征,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属于"痰核"、"石疽"、"失荣"等范畴;以"痰湿、血瘀、气滞"为主,虚实夹杂较为多见,主要影响肝脾肾三脏,注意扶正,兼顾治疗的不同时期,结合治疗病史及症状体征,配合西医治疗的不同阶段进行中药治疗是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的基本法则。化疗期间中药主要作用是减轻化疗药毒副作用,缓解临床症状,保证化疗顺利进行;化疗间歇期消化道反应及骨髓抑制缓解,多见疲乏、自汗盗汗、腹胀胃酸等正气损伤,以健脾扶正为主;康复期放化疗、靶向治疗及生物治疗结束,李老师认为这一阶段无明显症状以调节阴阳平衡,增强免疫力为主,有临床症状的应分清痰湿、血瘀、气滞等,化痰除湿,活血化瘀,疏肝理气,补益阴阳。因各种治疗手段对机体攻伐太过,无论何种治法均勿忘健脾扶正,顾护后天之本。  相似文献   

18.
王菲  施红  夏韵 《环球中医药》2013,6(6):469-472
慢性心功能不全作为一种多发病,常见病,随着其发病率的逐渐升高,中医药治疗的优势逐渐受到重视,本文通过查阅古籍与大量临床文献,发现瘀血在慢性心功能不全的发生、发展、演变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既是慢性心功能不全疾病的重要病理产物,也影响着疾病的转归。本文旨在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临床研究等方面综述中医药对慢性心功能不全中"瘀"的研究进展,从"瘀"的角度为慢性心功能不全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注重防治瘀血阻滞,在治疗中重视活血化瘀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医学模式已从单纯“生物医学模式”逐渐转变成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现代康复医学从上世纪80年代初被引入我国以来,康复医疗事业有了快速的发展,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康复治疗专门人才却远远跟不上实际需要。因此,发展这门新兴的医学学科的关键是积极培养人才,这也是所有开设康复专业的高校所面临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20.
夏和平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1):106-106
目的:了解患者输血前血液感染性指标的阳性率,探讨其检测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012例受血者血清中乙型性肝炎病毒标志物、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梅毒螺旋体抗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四项感染性指标检测结果。结果:HBsAg的阳性率为9.29%,抗HCV—IgG的阳性率为0.89%,梅毒的感染率为0.30%,HIV抗体的阳性率为0%。结论:对患者进行输血前感染性指标检测是必要的,它可以避免与预防医护人员的职业感染和因输血而引起的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