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原位肝移植术后腹部并发症的多层螺旋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原位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的诊断价值。方法:28例肝移植术后行多层螺旋CT腹部5-7.5mm平扫,双期或三期增强扫描2.5mm薄层重建及血管重建。结果:发现腹部各种并发症15种,胆道并发症11例,位于非血管源性并发症首位,肝动脉狭窄闭塞3例,门静脉血栓2例,肝缺血梗死3例,右肾上腺血肿4例,另外还有肝脓肿,转移瘤,脾梗塞等。18人多种并发症同时存在。结论:肝移植术后并发症表现多样,无特异性,多层螺旋CT对肝移植术后各种并发症能够提供更多更准确的信息,可以早期发现和诊断。  相似文献   

2.
肝移植术后胆道合并症的多层螺旋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在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合并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2 8例肝移植术后病人多层螺旋CT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例病人术后发生胆道合并症 ,占各种腹部合并症的首位。其中吻合口狭窄 2例 (7.1% ) ,胆管漏 6例 (2 1% ) ,胆管结石 3例 (11% ) ,肝内胆汁瘤 3例 (11% ) ,4例病人多种胆道合并症同时存在。结论 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能够全面的显示肝移植术后胆道合并症的各种表现 ,但对胆管漏 ,胆管狭窄程度的判定有一定的局限性 ,应配合“T”管造影。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胸骨骨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旧顾性分析40例胸骨骨折患者多层螺旋CT影像资料。结果常规C1、平扫检查诊断胸骨骨折31例.余6例行多平面西建(multiplatlar reconstruction.MPR)后确诊.其中胸骨柄骨折25例.胸骨体骨折14例,胸骨柄及胸骨体多处骨折1例;肝发胸骨后方纵隔气肿12例.胸骨后纵隔血肿21例(平扫发现15例.行MPR重建后诊断6例)。结论多层螺旋CT结合MPR对胸骨骨折及其并发伤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多层螺旋CT在骨创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本文回顾分析了在我院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的 4 3例患者的影像资料 ,探讨MSCT在骨创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1 材料与方法本文 4 3例有明确外伤史患者 ,男2 8例 ,女 15例 ,平均 36岁 ,其中 33例X线平片已明确骨折的诊断 ,10例X线平片可疑骨折 ,为进一步了解骨折的情况和明确诊断 ,做多层螺旋CT扫描。使用GELightspeedPlus多层螺旋CT机 ,扫描参数 :选择高质量 (HQ)扫描 ,3∶1的螺距 ,X线准直宽 2 .5mm ,有效层厚 2 .5~ 5 .0mm ,重建间隔 1.2~ 2 .5mm ,仰卧位扫描 ,采集原始二维图像。 4 3例原始二维…  相似文献   

5.
52例甲状腺腺瘤手术患者术前行螺旋CT扫描,加以统计分析,探讨甲状腺腺瘤的影像特征。结果CT有价值征象为形态较规则、边界清晰、边缘包膜征,增强大多数明显强化,少数强化稍低于正常甲状腺。多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能准确诊断甲状腺腺瘤,对临床的诊断及治疗有极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应用多层螺旋CT对胃癌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多层螺旋CT进行胃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对我院收治经胃镜证实为胃癌患者80例行多层螺旋CT检查,分析其影像学表现,诊断病情及分期,并同手术及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80例患者经多层螺旋CT扫描全部检出,检出率为100%,患者均未进展型胃癌,对胃癌大体分型总准确率为85%,TNM的分期总准确率为81.2%。结论:多层螺旋CT检查能够准确对胃癌进行诊断及分期,并为制定合理治疗方案和预后提供重要支持,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析对重症肺炎患者应用高分辨率多层螺旋CT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2月-2021年2月间收治确诊为重症肺炎患者83例,所有患者均给予高分辨率多层螺旋CT影像学诊断,整理其相关临床数据并归纳该影像学检查的图像特征、病理特点。结果:在本次研究对象当中有48例患者受侵袭器官在1-2个,受侵袭器官在3个或者以上的患者有35例,在受侵袭器官中以心脏、肾脏所占比例较高。通过CT影像学扫描结合病理学诊断后,确认纳入研究对象中有54例患者单个或者双个肺叶受到侵袭,有29例患者肺叶受侵袭个数在3个或者以上。有52例患者为社区获得性肺炎,有31例患者为医院获得性肺炎。结论:为收治重症肺炎患者应用高分辨率多层螺旋CT扫描具备图像清晰、全面的优势,能够对医生判断患者病情以及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数据参考,对保障患者的健康及预后质量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青年脑梗死多层螺旋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诊断青年人脑梗死的价值。方法 20-40岁脑梗死9例,应用MSCT行全脑容积扫描和CT脑血管造影(CTA)检查,采集和重建层厚均为1.0mm,重建间隔0.5mm,螺距:5.5。应用多平面重建(MPR)方法显示横断、冠状、矢状三个方向的脑实质断面图像和遮盖容积重建(SVR)方法显示三维CTA图像。结果 全部病例MPR图像显示脑实质低密度病灶,其中单发7例,多发2例;9例中CTA发现7例脑动脉主干截断、狭窄、分支减少等异常改变。结论 MSCT是诊断青年人脑梗死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直肠癌是胃肠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仅次于胃癌。传统的直肠指检、结肠镜和钡剂双对比灌肠造影是主要检查手段,但仅局限于对直肠黏膜的观察,不能观察描述肠壁和肠腔外的情况。随着多层螺旋CT的广泛应用,直肠癌的诊断和术前分期受到重视,准确性逐渐提高。作者收集2000年8月至21307年9月经病理检查证实的直肠癌15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直肠癌的多层螺旋CT表现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肺结核诊断中多层螺旋 CT 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肺结核患者 60 例,依据诊断方法分为多层螺旋 CT组、X 线胸片检查组两组,各 30 例,统计分析两组确诊和误诊情况、病灶检出情况、肺段病变部位显示情况、肺内隐蔽部位病变显示情况、肺结核分型。结果 多层螺旋 CT 组患者确诊率 83.33%(25/30)高于 X 线胸片检查组 40.00%(12/30),误诊率 16.67%(5/30)低于 X 线胸片检查组 60.00%(18/30)(χ2=11.915,P<0.05)。多层螺旋 CT 组患者空洞、钙化灶、胸水、淋巴结肿大检出率 36.67%(11/30)、50.00%(15/30)、26.67%(8/30)、26.67%(8/30) 高于 X 线胸片检查组 13.33%(4/30)、23.33%(7/30)、6.67%(2/30)、3.33%(1/30)(P<0.05)。多层螺旋 CT 组患者肺段病变部位显示率 96.67%(29/30)高于 X 线胸片检查组 46.67%(14/30)(χ2=18.468,P&...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腹膜后纤维化(RPF)的多层螺旋CT(MSCT)影像学征象,提高对此罕见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对11例RPF病例的MSCT图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7例,女4例,平均年龄49.6岁。11例患者均行平扫及增强扫描,并结合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和CT尿路造影(CTU)后处理图像进行分析。结果 11例患者CT平扫均表现为腹膜后不规则肿块或弥漫型软组织病变,其中肿块型4例,弥漫型7例,呈等密度或稍低密度;增强扫描有8例轻-中度强化,3例无明显强化;11例患者均不同程度包绕腹膜后大血管、一侧或双侧输尿管。结论 MSCT检查结合MPR、CPR和CTU后处理技术,可以清晰显示RPF的影像学征象及病变范围,对于提高RPF早期诊断正确率、指导临床治疗及预后有重要价值。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2.
经腹部与经阴道超声对盆腔混合性肿块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经腹部与经阴道超声探讨盆腔混合性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64 例盆腔混合性肿块患者行经腹部和经阴道超声检查,并与临床病理对照。结果 经阴道超声检查在畸胎瘤,卵巢癌,炎性肿块,宫外孕的诊断上高于经腹部超声检查,它们与临床病理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8823 % 、875 % 、8333 % ,而经腹部超声检查在浆液性囊腺瘤,粘液性囊腺瘤诊断率上高于经阴道超声检查,它们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875 % 、90 % 。结论 经腹部超声与经阴道超声各有其优点和缺点,需相互结合,相互弥补不足,特别对盆腔复杂的混合性肿块,需经腹部与经阴道超声联合进行检查,以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MSCT对成人肠套叠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经手术证实的成人肠套叠患者的临床资料及MSCT影像资料;其中13例行CT平扫,另15例行CT平扫并增强检查,所有患者均采用薄层多平面重组(MPR)等技术进行图像后处理。结果:28例中继发肠套叠26例,原发肠套叠2例;病因分别为:结肠癌10例,淋巴瘤5例,脂肪瘤4例,小肠息肉3例,小肠错构瘤伴中度不典型增生1例,小肠血管肉瘤1例,胃术后粘连1例,大肠溃疡性病变1例;原发病术前CT检出率为96%(25/26),其中行增强检查患者的原发病灶检出率为100%。按套入部类型分:小肠-小肠型、回-结肠型、结-结肠型,分别为9例、8例、11例。28例病人的MSCT征象表现为:靶环征、彗星尾征、杯口征、双管征及肾形肿块等征象。结论:MSCT能清楚显示肠套叠征象,增强扫描有助于其病因的检出。  相似文献   

14.
目的:回顾性分析Abernethy畸形的临床及MSCT影像学资料,提高影像科医生对该类畸形性血管疾病的认识。 方法:我院共诊断Abernethy畸形11例,均具有完整的临床及CT影像学资料。5例为Abernethy I型患儿,男孩2例,女孩3例,高发就诊年龄7-8个月。6例Abernethy畸形Ⅱ型,男孩3例,女孩3例,高发就诊年龄2-3岁。分别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并通过MPR、MIP及血管VR成像等CT后重建技术观察门静脉形态特点及门-体静脉分流途径。 结果: Abernethy I型影像学特点为:肝门静脉无明确显示,胃肠道回流血液可通过肠系膜下静脉(3例),左侧肾静脉(1例)引流至下腔静脉或通过腰升静脉(1例)进入半奇静脉,回流至上腔静脉。2例伴肝内局灶性增生结节,1例伴先心病及下腔静脉缺如,1例伴肝脏血管瘤,3例脾大。Abernethy畸形Ⅱ型影像学特点为:肝内门静脉分支细,少。胃肠回流血液部分通过门静脉入肝,部分通过肠系膜下静脉(5例)或肠系膜上静脉(1例)汇入下腔静脉。6例脾大。 结论:Abernethy 畸形是较罕见的先天性疾病,CT影像学检查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手段,熟悉并掌握CT表现,有利于协助临床医生及早进行诊断并制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在薄层急性硬膜下血肿诊断中应用层厚合适的16排MSCT重建技术,旨在减少薄层急性硬膜下血肿的首次CT漏诊、误诊率。方法:收集107例薄层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首次16排MSCT横断位螺旋扫描图像,经薄层重建和MPR重建技术,得到层厚3.0mm的重建图像I组和层厚1.5mm的重建图像Ⅱ组,比较常规扫描图像组、重建图像Ⅰ组和重建图像Ⅱ组对薄层急性硬膜下血肿诊断的准确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常规扫描图像组与重建图像Ⅱ组对薄层急性硬膜下血肿的诊断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建图像I组对薄层急性硬膜下血肿的诊断效能好于常规扫描图像组、重建图像Ⅱ组(P<0.05)。在颅盖骨内板下、大脑镰薄层血肿中,常规扫描图像组与重建图像Ⅱ组的诊断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建图像I组对薄层血肿的显示最好(P<0.05);在小脑幕薄层血肿中,重建图像I组与重建图像Ⅱ组的诊断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建图像I组、重建图像Ⅱ组对小脑幕薄层血肿的显示均好于常规扫描图像组(P<0.05)。结论:对脑挫裂伤、确诊或怀疑薄层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16排MSCT常规扫描图像应用层厚3.0mm的薄层重建和MPR重建技术,可明显减少薄层急性硬膜下血肿尤其是特殊部位和多发血肿的首次CT漏诊、误诊率。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高位胃癌胃镜诊断的价值。方法:胃镜检查时出入贲门口要缓慢,仔细观察贲门下区域及胃体上部,发现可疑病灶取活组织病理检查确诊,并作病例分析。结果:本组胃镜检出高位胃癌158例,镜下溃疡83例,肿块51例,表面粗糙不平87例,浅表糜烂75例,渗血63例,覆有苔膜85例,质脆107例,触及出血105例。病理检查未分化癌32例,低分化癌以例,粘液腺癌14例,管状腺癌23例,乳头状腺癌18例。结论:胃镜检查高位胃癌具有其它医疗仪器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对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为临床医生早期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双源螺旋CT(DSCT)在老年肠梗阻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96例老年肠梗阻患者行DSCT扫描,DSCT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45例手术患者中,DSCT诊断肠梗阻的准确率为93.3%,原发肿瘤术前诊断准确率为100%,42例经临床保守治疗缓解,6例放弃治疗,3例死亡.[结论]DSCT对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AECG)在心源性晕厥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16例有晕厥病史患者行12导联AECG检测,观察在晕厥发作时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及程度.结果:在检测过程中有26例发生晕厥,23例晕厥发作与严重心律失常有关,尤其与心室停搏(R-R间期)>3.0 s及快速室性心律失常有关,有3例晕厥患者未记录到心律失常.晕厥组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高于无晕厥组(P<0.05).结论:12导联AECG检查对心源性晕厥可作出可靠的病因诊断;检查阴性者不能完全排除心源性晕厥,应多次检查,以提高诊断阳性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经胸超声心动图( L ive3 - D TTE,Philips Medical Systems)在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 DSE)中,提高其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的能力。方法 本组研究包括5 7例患者,年龄4 7~89岁,平均( 6 3±1 0 .5 )岁。所有患者接受传统的二维超声心动图( 2 - D ) DSE和3 - D DSE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冠造和DSE检查时间间隔小于1个月。3 - D DSE检查采取在2 - D DSE采像结束快速转换探头的方法,于静息和负荷状态下在胸骨旁长轴和心尖采取双平面全容积采像法。2 - D和3 - D图像结果以双盲原则,由两位独立的诊断者来评价左室节段性室壁运动状况。结果 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静息状态下,2 - D DSE敏感性76 % ,特异性80 % ,准确性77% ,阳性预测值90 % ,阴性预测值5 7%。3 - D DSE敏感性79% ,特异性80 % ,准确性80 % ,阳性预测值91 % ,阴性预测值6 7%。负荷状态下,2 - D DSE敏感性71 % ,特异性93 % ,准确性76 % ,阳性预测值96 % ,阴性预测值5 7%。3 - D DSE敏感性83 % ,特异性93 % ,准确性86 % ,阳性预测值97% ,阴性预测值6 8%。2 - D DSE和3 - D DSE对单支和多支冠脉血管病变的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别。对于3支主要冠脉分支病变的检出率比较,在负荷状态下,3 - D DSE较2 - D DSE对于前降支( L AD)病变的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