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目的了解我院外科住院患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感染情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129 648例外科手术病人术前进行HIV抗体的初筛检测,阳性者送贵州省疾控中心艾滋病(AIDS)确证实验室做蛋白印迹试验(Western-Blot,WB)确诊。结果 129648例外科手术病人,HIV抗体阳性者82例,阳性检出率0.63‰。结论综合医院外科术前患者应常规进行HIV抗体检测,以便及早发现HIV感染者及AIDS患者,避免AIDS的医源性传播。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对1999年-2005年间住院病人HIV阳性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在住院病人的存在现状及其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对1999年1月~2005年11月间住院病人中HIV感染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检出HIV感染共27例,其中艾滋病确诊病例18例,无症状HIV阳性者9例;住院患者中HIV阳性前4年为散发病例,近两年连续大幅增多;检出病例的年龄在21~50岁年龄段人数明显多于其它年龄段;艾滋病和无症状HIV阳性患者主要分布在外科、内科和妇产科.结论 综合医院的住院患者中存在艾滋病和无症状HIV感染的病人,其患病率近2年来呈大幅上升趋势,青壮年患病人数明显多于老人和儿童;其入院诊断无一以HIV感染为主诉,因此,建议在综合医院里对存在高危因素的住院患者不论其是否有可疑的临床症状,均应常规行HIV抗体检测,这是及早发现无症状HIV阳性者和艾滋病病人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乐东县高危人群HIV感染情况,为艾滋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HIV抗体检测按筛查试验和确认试验进行检测。结果 通过对吸毒人群及公共场所的暗娼、嫖客等高危人群425人进行HIV抗体检测,发现HIV抗体阳性者14人,阳性率为3.29%。吸毒者中HIV抗体阳性率为4.59%(14/305);男性HIV抗体阳性者占4.35%(13/299)。15—25岁的HIV抗体阳性者占2.17%(6/276),26岁以上HIV抗体阳性者占5.37%(8/149)。结论 吸毒人群是主要的高危人群,控制吸毒和不洁性生活史,是预防艾滋病流行的主要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医院术前及待娩产妇、需输血或介入治疗、需内窥镜检查及治疗等患者外周血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状况。方法 对患者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初筛,初筛阳性者再复检(初筛试剂加另外一种试剂),其检测结果如为一阴一阳或两阳者送宁夏回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采用免疫印记法(WB)确证。结果 25976患者中HIV感染者6例,均为30—46岁青壮年,以农民及流动人员为主,均非本市籍人;以血液传播为主要途径,其次是性传播。2004年检出抗-HIV阳性者1例(检出率为0.1‰),而2005年检出抗-HIV阳性者5例(检出率为0.3‰)。结论 医院所有科室都应对有可疑AIDS症状、有相关危险因素的就诊者予以高度重视,将其列入HIV抗体筛查对象,同时要做好AIDS患者及高危人群的宣传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住院患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将2007年2月-2011年2月我院412例外科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实施HIV抗体检测。结果2007.2008年103例患者中感染者为0,2008~2009年103例患者中感染者为1例(0.97%),2009~2010年103例患者中感染者为2例(1.94%),2010—2011年103例患者中感染者为4例(3.88%)。结论外科住院患者要将HIV检测常规化,才能对HIV/AIDS患者进行早期确诊,降低其医源性传播率。  相似文献   

6.
内江地区近5年无偿献血人群HIV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艾滋病在内江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的发病情况,为艾滋病的防控工作提供数据基础。方法:对内江市中心血站近5年来94369例次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样本HIV抗体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年间共确认阳性37例(0.39‰),各个年份间确认阳性率在0.28‰~0.44‰之间波动,男性HIV阳性率始终高于女性,平均男女比例为5.17:1;年龄段以31-40岁之间阳性者比例最高,平均比例为48.6%;传播途径以同性间传播所占比例最高,达到59.5%。各年龄段阳性率之间以及传播途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内江地区目前艾滋病处于低流行态势,有关部门要加强对青少年、大专院校学生以及重点人群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性病门诊就诊者中艾滋病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的发现情况。方法对2012年来青海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青海省CDC)所属性病门诊就诊的1396人检测艾滋病病毒(humanimmunode6ciencyvirus,HIV)抗体,采用金标快速检测法和酶联双抗原夹心法作初筛试验,两次试验均为阳性者在青海省CDC艾滋病确证中心实验室,用免疫印迹法进行确认。结果共有56人HIV-1抗体阳性,占性病门诊就诊者4.01%。其中男男性接触者(menwhohavesexwithmen,MSM)阳性者22人,在HIV抗体阳性者中占39.28%;异性传播27人,占48.21%;吸毒传播1人,占1.79%;母婴传播3人,占5.36%;其他3人,占5.36%。结论在HIV传播途径中因性行为而感染已成为主要的传播途径,而MSM群体成为了HIV传播的桥梁人群,导致HIV在一般人群中传播的危险因素增多,故应加强对MSM主动监测,采取确实有效地干预措施,积极控制HIV在该人群中的传播。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2007年胶州市公安监管场所羁押人员艾滋病病毒感染现况。方法:对2007年1~12月674例进入看守所、拘留所人员进行HIV抗体初筛(ELISA法),初筛阳性者进行HIV抗体确认(WB法),确认阳性者纳入网络直报管理,进行个案调查。结果:674例羁押人员中,检测出HIV抗体阳性者2例,阳性率为0.29%,有艾滋病相关高危行为者275人,占40.80%;其中,婚外性行为201例,占29.82%,性乱者74例,占10.98%,静脉吸毒者13例,占1.92%,卖血史0例。结论:艾滋病在羁押人群中处于低感染阶段,性传播是该人群的主要传播途径,羁押人群在对待性的思想与行为上较为随便,容易成为传播艾滋病的隐患。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性病门诊就诊者和性罪错人员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状况. 方法收集1995~2004年性病门诊就诊者和性罪错人员的血清共8 209份,按照〈全国HIV检测工作的规范〉进行抗-HIV检测.结果这两组人员中各发现抗-HIV抗体阳性者1例,感染率为0.023‰(1/4 362)和0.026‰(1/3 847).结论在两组高危人群中各检出HIV 1例感染者,因此应做好高危人群的干预,采取有效措施以防止艾滋病的播散.  相似文献   

10.
为了杜绝输血后感染多种疾病(如肝炎、艾滋病等),必须对血库供血者的血清进行输血前最后一次筛选。直接用ELISA方法检测供血者血清中HBsAg、HCV抗体、HIV抗体,用凝集试验检测血清中的RPR抗体。结果示:21980例血标本中,HBsAg阳性5例,阳性率0.28‰,HCV抗体阳性3例,阳性率0.14%,HIV抗体、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均为阴性,黄胆阳性5例(总胆红质>24u/L),阳性率0.23%,ALT增高2例(ALT>40u/L),阳性率0.091%。表明由于试剂误差和其它因素的影响,经过血站多次筛选的血还会出现假阴性。作为把好最后一道关的血库,有必要再次进行严格的筛选,确保血源万无一失,杜绝输血后多种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王霖 《中外医疗》2012,31(13):185-185
目的探讨HIV感染情况及HIV检测在艾滋病感染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433就诊人员进行血清HIV抗体检测。结果 1433例就诊患者中共检出HIV抗体阳性者88例,检出率6.1%。初筛检测抗HIV阳性57例(64.8%),复查抗HIV阳性31例(35.2%),年龄在29~43岁之间,感染人群中以流动人口、餐饮服务和暗娼发生率最高,感染途径多以不洁性交和献血受血感染为主。结论 HIV检测在艾滋病感染中占有重要意义。进行HIV检测可了解患者HIV感染情况,及早发现HIV潜在感染者,防止职业暴露对社会和人群带来更大的伤害,也保证献血和受血者的安全,是确诊艾滋病感染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2.
王军 《中外医疗》2010,29(34):41-41
目的对受血者进行输血前5项传染指标检测,分析其结果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671例受血者在输血前进行谷丙转氨酶(ALT)、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艾滋病病毒抗体(抗HIV)和梅毒试验(TPPA)检测。结果检测中阳性者为216例,占32.2%,其中ALT阳性31例,HBsAg阳性101例,丙肝抗体阳性33例,艾滋病抗体初筛试验阳性9例,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42例。结论输血前对受血者进行5项传染指标检测是预防和控制由输血传播引起传染病的最重要标准,应用于每一位需输血患者。  相似文献   

13.
覃军 《广西医学》2010,32(3):380-380,F0003
按照《全国艾滋病检测工作规范》要求,HIV抗体检测初筛试验阳性者,必须经过两种初筛试剂的复检,依然阳性者经过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WB)试验确认。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海口市劳教人员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情况。方法 对调查对象全部进行ELISA HIV抗体检测,并对阳性者血送HIV确认实验室进行WB确认。结果 检测2245例特殊人群抗-HIV抗体,检出HIV感染者10例,检出率为0.445%。结论 特殊人群不但是犯罪高发人员,也是HIV感染高发人群,因此要做好高危人群的干预,同时要采取有效措施,防范HIV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2012—2017年北京某综合医院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抗体检测阳性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梅毒感染情况,为区域性HIV筛查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2—2017年北京某综合医院门诊与住院患者中经HIV抗体初筛和确认的HIV感染者相关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2—2017年共进行HIV筛查222 550人次,初筛阳性285例(0.13%),确证阳性246例(0.11%)。各年HIV阳性率较稳定,上升趋势不明显。HIV抗体确认阳性者以男性为主,占96.34%,男女比例26.331,年龄上以20~39岁年龄段为主(82.52%),外省市户籍者(84.96%)居多,婚姻状况以已婚为主(56.50%),且已婚比例随时间有升高趋势(P<0.05);传播途径上均为性传播,以男男同性性传播为主(96.34%)。就诊科室主要分布在皮肤科(43.50%)、内科(16.67%)、外科(13.41%)和体检中心(11.79%),在整个内科来源的HIV阳性者中,消化内科占的比例为65.85%。HIV阳性者合并感染梅毒的几率很大(26.02%),且梅毒发作期患者比例高(20.33%)。结论 需进一步加强对大型综合性医院就诊患者的HIV检测。性活跃期MSM(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人群(尤其是双性性接触的MSM)需继续作为艾滋病防控宣传和咨询检测的重点人群,防止HIV 感染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及时治疗梅毒感染,有效控制梅毒的发病率,对于控制艾滋病的流行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2009年宁夏回族自治区艾滋病确证中心实验室艾滋病病毒(HIV)抗体检测数据。方法按照《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9年版)规定的检测方法,对宁夏回族自治区各艾滋病筛查实验室送检的HIV抗体筛查阳性样本进行HIV抗体确认和分析。结果 2009年244例HIV抗体筛查阳性样本经确证中心实验室复检后86例复检阳性,加之32例未经复检直接确认试验后,本年度确证有76例为HIV-1抗体阳性,8例HIV抗体不确定,34例抗体HIV阴性。结论 HIV抗体筛查实验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导致确认试验抗体不确定和阴性结果数量的增加。对出现抗体不确定结果的样本应加强随访检测,同时考虑使用其它辅助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7.
江红 《海南医学》2009,20(3):93-94
目的探讨入院患者血液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抗体(抗HCV);艾滋病抗体(抗HIV);梅毒抗体(TP—ELISA)的检测在医院感染及医疗纠纷中的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Hb—sAg、抗HCV抗HIV和TP—ELISA,共检3795人。结果HbsAg阳性422人占11.12%;抗HCV阳性35人占0.92%;抗HIV阳性11人占0.29%;TP—ELISA阳性112人占2.95%。结论对人院患者检测血液传播性疾病在有效保护医务人员,预防医院感染、减少医疗纠纷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广州市海珠区2009年艾滋病HIV抗体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以了解艾滋病流行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技术参考依据。方法采用ELISA法,对本中心承检的各类人群送检样品进行HIV抗体检测。结果 2 909人份样品中检出HIV抗体阳性者13例,其中11例是通过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感染,2例是通过男男同性性行为感染,检出阳性者均为男性,检出率为0.45%。在所有被检人群中,休闲娱乐场所从业人员未检出HIV抗体阳性者;看守所哨点监测人员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人员、美沙酮维持治疗人员,阳性检出率分别为0.40%、1.12%、2.34%。结论目前我区艾滋病主要还是发生在高危人群中。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和男男同性性行为仍是艾滋病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19.
杜波 《大家健康》2016,(4):282-282
目的:分析海洛因依赖者的 HIV、梅毒和 HCV 感染状况,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5年5月该院美沙酮门诊收治的200例海洛因依赖者作为观察对象,对200例患者均实施 HIV、梅毒和 HCV 血清学检测,观察分析200例患者的 HIV、梅毒和 HCV 感染情况。结果:有2例(1.00%)患者检出 HIV 抗体阳性;有128例(64.00%)患者检出 HCV 抗体阳性;有17例(8.50%)患者检出梅毒抗体阳性,且 HCV 以及梅毒抗体阳性者性别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严密监测在美沙酮门诊治疗的患者的 HIV、梅毒和 HCV 感染情况,积极对其实施健康宣教,达到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降低 HIV、梅毒和 HCV 感染率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刘持佳 《中外医疗》2014,(17):141-142
目的:通过对住院及门诊患者抗HIV抗体检测结果的统计分析,初步了解目前临床HIV感染情况以及阳性分布状况。方法对该院92255例住院及门诊患者采用ELISA方法进行抗HIV初筛检测,初筛阳性者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蛋白免疫印迹法(WB)确证。并对经确诊试验阳性的患者进行分析。结果92255名经HIV初筛的患者中36例被确认为HIV阳性(0.039%)。其中男性33例(91.7%),女性3例(8.3%)。阳性人群年龄分布以21~30岁为主,占33.3%。 HIV合并感染TP、HCV、 HBV例数分别为14例(38.9%)、4例(11.1%)、1例(2.8%)。年度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010年0.052%,2011年0.043%,2012年0.026%。结论艾滋病感染日趋严重,合并感染率高,应根据分布情况有针对性的对相关群体加大宣传力度,做好预防。尤其是对于高危人群应进一步深入开展HIV检测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有效控制艾滋病更大范围的流行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