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目的探讨保留肋间臂神经(ICBN)在乳腺癌腋淋巴结清扫术中的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将160例Ⅰ~Ⅲ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80例,实验组实际为74例(其中2例因操作不当未能保留该神经和4例肿大的淋巴结与其粘连而放弃),在乳腺癌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对照组行常规乳腺癌根治术,切除肋间臂神经。术后对患者观察并随访。结果保留肋间臂神经74例患者术后患侧上肢内侧及腋部皮肤感觉异常5例(7%),而切除肋间臂神经的80例患者术后感觉异常69例(86%)。随访6~24个月,2组均未见局部复发。结论乳腺癌患者腋淋巴结清扫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是可行的,可明显减少术后患侧上肢感觉异常。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12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保留肋间臂神经,对照组切除肋间臂神经。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总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术后1周、1月、3月和6月上臂感觉障碍情况,观察组患者术后上臂感觉障碍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对照组为20%,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在接受改良根治术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保留肋间臂神经,可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降低患侧上臂内侧感觉障碍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保留肋间臂神经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预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96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两组均行乳癌改良根治术,治疗组在术中解剖并保留肋间臂神经,术后对两组患者神经支配区皮肤感觉功能、疼痛发生情况及预后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术后3个月腋窝及上臂内侧感觉降低发生率为4.17%,对照组为39.6%,治疗组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术后腋窝及前臂内侧疼痛发生率4.17%,对照组8.33%,对照组高于治疗组。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能够减少相关部位皮肤感觉异常的发生,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保留肋间臂神经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保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都采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观察组在手术当中进行肋间臂解剖并且保留肋间臂神经,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上肢感觉异常情况和患者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术后上肢异常感觉减退率和皮肤胀痛程度降低率分别为40%和10%,对照组侧上肢异常感觉减退率和皮肤胀痛程度降低率分别为6%和6%,且观察组的术后复发率为2%,对照组的术后复发率为6%,观察组的侧上肢异常感觉减退率高于对照组,且患者术后复发率小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当中保留肋间臂神经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相关部位皮肤感觉异常率,降低患者术后复发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张浩永  章宏欣 《新中医》2017,49(6):104-106
目的:观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实施腋筋膜肿胀法清扫淋巴结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200例拟行改良根治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100例,观察组实施腋筋膜肿胀法清扫淋巴结,对照组实施标准清扫法清扫淋巴结,比较2种方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近期效果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为8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侧上肢淋巴水肿、胸壁及上肢感觉异常、淋巴漏等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2组局部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腋筋膜肿胀法清扫淋巴结能提高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保留胸前神经和肋间臂神经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93例乳腺癌患者按是否行胸前和肋间臂神的手术切除分为ICBN保留组(51例,术中保留胸前和肋间臂神经)和ICBN切除组(42例,术中切除胸前和肋间臂神经),对两组患者术后随访情况进行综合比较。结果:术后均随访6-24个月,ICBN保留组出现上臂感觉异常、上臂疼痛、轻度胸大肌萎缩、重度胸大肌萎缩的患者比例明显低于ICBN切除组(P〈O.05)。结论: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中保留胸前神经及肋间臂神经能有效地减少患上术后上臂感觉功能障碍及胸大肌萎缩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陈震宏  许盈  舒敬德  徐乃喜 《新中医》2015,47(9):179-180
目的:观察2种术式治疗早期乳腺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中药治疗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早期乳腺癌并进行手术治疗患者219例,行保乳手术107例为保乳手术组,同期行改良根治术112例为改良根治术组。术后并发症给予中药方治疗。分析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中药治疗效果。结果:总有效率保乳手术组88.89%,改良根治术组86.11%,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7,P>0.05)。保乳手术组并发症9例(8.41%),改良根治术组并发症27例(24.11%),保乳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改良根治术组(χ~2=9.81,P<0.01)。结论: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明显降低,中药方对患侧上肢水肿、皮下积液、皮瓣血运障碍等并发症具良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自2003年1月笔者针对Ⅰ、Ⅱ期乳腺癌根治性手术后患侧腋窝及上肢感觉障碍并发症,开展了保留肋间臂神经的腋淋巴结清扫术,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2003年1月—2005年2月共收治Ⅰ、Ⅱ期乳腺癌患者68例,均为女性,年龄31~70岁,平均46岁。按国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乳癌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意义。方法在66例乳癌根治术中完整保留肋间臂神经40例,切除肋间臂神经26例,术后对66例上臂内侧皮肤感觉随访观察。结果:66例患者在随访第1~3年局部均未发现癌肿复发。保留肋间臂神经40例中术后患侧上臂内侧和腋窝皮肤感觉均正常,而切除肋间臂神经的26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感觉异常。结论:乳癌根治术保留肋间臂神经可避免患者的肢体感觉异常,有助于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乳腺癌在近些年来是威胁人类的一种重大疾病,本文就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乳腺癌乳腺癌根治术的改良进行探讨,抽取2007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在此类手术中施行保留ICBN患者36例,均对手术实施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保乳手术和改良根治术在早期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7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保乳术组和改良根治术组各35例。术后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引流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发生率、3年生存率。结果:与改良根治术组比较,保乳术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平均引流量少、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以及3年生存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保乳手术只要病例选择恰当,可能对早期乳腺癌患者具有良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自体植皮术联合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直径≥10 cm初诊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安阳市肿瘤医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77例直径≥10 cm初诊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42例行自体植皮术联合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为观察组,另35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皮瓣坏死率、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76%,与对照组的14.2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皮瓣坏死率为7.14%,低于对照组的28.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为0.00%与对照组的8.5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自体植皮术联合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直径≥10 cm初诊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可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术后皮瓣坏死率,且复发率低,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3.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是目前临床上治疗Ⅰ ,Ⅱ期乳腺癌常用的手术 ,分为Patey及Auohincloss 2种术式。两者的区别为前者切除了胸小肌 ,同时进行了完整的腋窝淋巴结清扫 ;而后者则保留胸小肌 ,腋窝淋巴结只能清扫到胸小肌肉缘水平 ,即不清扫锁骨下淋巴结 ,以往资料统计对预后无明显差别 ,故目前临床上常采用Auohincloss术式。 1996— 2 0 0 1年 ,我院对Ⅰ ,Ⅱ期乳腺癌常规施行Patey术式 ,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共 12 5例 ,均为女性 ,均为术前诊断的Ⅰ ,Ⅱ期乳腺癌。其中Ⅰ期 2 7例 ,Ⅱ期 98例 ;年龄 32~ 6 9岁。 4例手术中发现胸肌间淋巴…  相似文献   

14.
我院自2003年9月以来采用改良根治术治疗乳腺癌,术后功能及外形恢复良好,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年龄20~45岁18例,46~50岁26岁,50岁以上30例。根据乳腺癌TNM分期属期3例,期28例,期43例。治疗方法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实际上仍遵循Halated结清除范围同根治术;一是保留胸大肌、胸小肌,淋巴结清除时腋上组淋巴结不能清除。治疗结果及讨论根据以上病例观察,、、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其治疗效果同于根治术,且能保留患者侧上肢的良好功能,减轻术后胸部的毁坏程度。乳腺是多种内分泌激素的靶器官,如雌激素、孕激素及泌乳素等,其中雌酮及雌二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胸肌入路淋巴结清扫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一式(Auchincloss)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7年1月-2019年1月为时间段,选取番禺区中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采取常规电刀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Auchincloss手术治疗观察组,且术中行经胸肌入路锁骨下淋巴结清扫术。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并发症以及生存质量。结果:在手术情况上,两组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及手术时间等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在并发症方面,对照组发生率为6.67%(2/30),而观察组发生率为26.67%(8/30),二者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在生存质量方面,两组躯体、生理、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等评分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胸肌入路淋巴结清扫在乳腺癌Auchincloss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即可彻底清除淋巴结,且术中出血量少,引流量多,手术时间短,还可减少相关并发症,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因此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保乳手术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乳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将6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实施保乳手术,对照组实施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保乳手术治疗乳腺癌疗效优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且住院时间短、恢复快,临床价值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早期乳腺癌保乳治疗的近期疗效及美容效果。方法76例早期(临床I、Ⅱ期)乳腺癌患者实施保留乳房手术。术后辅助放疗、化疗及内分泌治疗,评价保乳手术的生存率和美容效果为保乳组;76例早期(临床I、Ⅱ期)乳腺癌患者实施改良根治术为对照组。结果全组随访10~70个月,保乳组局部复发2例,远处转移4例,均为肝转移;3年总生存率为100%。5年总生存率为95%;对乳房外形评价,优良、一般、差分别为50%、45%、5%。改良根治术组无局部复发,远处转移4例,2例肝转移,2例肺转移;3年总生存率为100%,5年总生存率为97%,术后患侧乳房缺如。结论对早期乳腺癌患者实施保乳手术联合术后正规放疗、化疗及内分泌治疗,疗效确切,并可取得良好的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皮瓣下积液的原因及预防措施,降低乳腺癌术后皮瓣下积液的发生率。方法对57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进行皮瓣胸壁固定、引流管负压吸引(小型便携式负压吸引器)加压包扎处理,观察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率。结果仅2例(4%)患者有小面积的皮瓣下积液,经皮穿刺抽液后愈合。结论采用皮瓣胸壁固定、引流管负压吸引加压包扎处理,能显著降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瓣下积液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的临床分析—(附86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3月~2004年5月我院乳腺癌手术86例患者皮瓣愈合情况。结果:传统根治术22例出现皮瓣坏死4例,占18.2%,64例改良根治术病人出现皮瓣坏死4例,占6.3%。结论 皮瓣游离过少、过薄、不适当使用电刀及术后加压包扎过紧是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的主要原因,尽量采用改良根治术、手术刀锐性游离皮瓣、皮瓣厚薄适中、正确使用电刀、减张缝合及适当的加压包扎有助于预防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防治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发生皮瓣坏死的有效方法.方法:对2008年1月-2011年12月48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者采取回顾性分析总结,分析发生皮瓣坏死的原因,提出预防和处理措施.结果:48例中乳腺癌术后仅有3例发生小范围皮瓣坏死,坏死率约6.25%,后经治疗均获痊愈.结论: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中,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可有效预防皮瓣坏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