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8 毫秒
1.
目的 探讨粘连性肠梗阻的最佳手术时机.方法 对53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3例患者中行急诊手术10例,经非手术治疗24~48h症状加重而手术15例,非手术治疗28例.其中痊愈47例,好转6例.结论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早期诊断并恰当地选择治疗方法,可有效降低粘连性肠梗阻的并发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粘连性肠梗阻的最佳手术时机。方法对53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3例患者中行急诊手术10例,经非手术治疗24-48h症状加重而手术15例,非手术治疗28例。其中痊愈47例,好转6例。结论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早期诊断并恰当地选择治疗方法,可有效降低粘连性肠梗阻的并发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粘连肠梗阻患者非手术及手术治疗过程分析总结。方法粘连肠梗阻患者采取非手术治疗或手术治疗。结果粘连肠梗阻62例中非手术治疗肠梗阻解除53例,手术解除肠梗阻7例,2例死亡。结论大部分粘连性肠梗阻通过非手术治疗取得较好疗效,非手术治疗无效具备指征者进行手术。  相似文献   

4.
李兴夫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0):1248-1248
目的:探讨粘连性肠梗阻的手术时机。方法:回顾分析82例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治疗情况,分早期组(发病后24小时手术10例)、中期组(发病后24~48小时手术51例)、延期组(发病48小时后手术21例)。结果:早期组无肠管坏死,住院时间平均9天;中期组局部肠管坏死10例占19.6% ,平均住院时间10.5天;延期组局部肠管坏死10例占47.6% ,多处肠管坏死11例占52.4% ,住院期间复发再手术2例占9.5% ,平均住院时间13天。结论:非手术治疗无效者应及时手术治疗,最好发病后24小时内手术  相似文献   

5.
粘连性肠梗阻不同治疗方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蔺建章  高超英  刘福成 《河北医药》2009,31(13):1603-1604
目的总结66例粘连性肠梗阻住院患者的就医资料,探讨治疗经验。方法收集本科近6年以粘连性肠梗阻诊断出院的66份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非手术治54例,手术治疗12例。治愈41例,好转22例,未愈1例,死亡2例。结论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在积极非手术治疗同时把握手术时机,恰当选择术式,提高了粘连性肠梗阻治愈率。  相似文献   

6.
腹腔镜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腹腔镜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和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1999年6月至2005年12月行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3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成功32例(82.1%),中转开腹7例(17.9%),术后30.6(24~48)h胃肠功能恢复,术后平均住院6.2(5~8)d.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24个月,1例术后2个月复发.结论 利用腹腔镜粘连松解术有选择性地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可取得满意疗效,术后复发率低,是目前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开腹手术后138例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结果:138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均发生于术后1年内。103例采取保守治疗,肠梗阻症状全部缓解,时间为1w至1个月,平均16.3d;35例转手术治疗,术后恢复顺利26例,8例术后再发肠梗阻,保守治疗2w~4w治愈,平均18.8d,术后并发肠瘘1例。结论: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常发生在术后1w~2a左右,应首选保守治疗,待症状无缓解、肠绞窄或有肠绞窄趋势时再行手术,反复发作的粘连性肠梗阻应积极手术。这样可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及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理想方法.方法 分析我院2009年7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50例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结果 早期多以非手术治疗方法为主,经非手术治疗不见好转甚至病情加重者采用手术治疗.结论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恰当地选择治疗方法,可提高粘连性肠梗阻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肠内排列术在预防粘连性肠梗阻中的应用价值,提高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小肠内排列术治疗广泛性粘连性肠梗阻48例,并进行术后跟踪随访。结果:48例均为完全性肠梗阻,首次梗阻12例,多次梗阻36例;合并肠坏死2例,术中分破肠管2例,加行肠管部分切除和修补术;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治愈率为100%;随访3个月~7年,未再发梗阻。结论:小肠内排列术安全、易行,是预防广泛性粘连性肠梗阻的有效手段,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198 2年以来 ,柘荣县医院共收治术后粘连性肠梗阻 98例 ,根据不同的病情变化 ,其中 5 3例选用相应的中西医结合疗法 ,现将有关护理体会小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术后粘连性肠梗阻 98例中 ,男 70例 ,女 2 8例 ;年龄最大 73岁 ,最小为 15个月 ,31~ 5 0岁 5 5例。既往均有手术史 ,其中阑尾穿孔术后 35例 ,胃穿孔术后 33例 ,盆腔术后 13例 ,各种肠管疾患术后 12例 ,胆道术后 5例。本组采用手术治疗 45例 ,非手术治疗 5 3例。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方法包括 :禁食 ,持续有效的胃肠减压 ,经胃管灌注通里攻下中药 (复方大承气汤、肠粘连缓解汤加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方法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86例。所有患者首先采用非手术治疗,如患者非手术治疗效果不明显,患者出现肠狭窄的情况时,则应立即进行手术治疗。同时给予患者特殊的护理。结果 86例患者中,有60例患者在给予非手术治疗后痊愈出院,占69.77%;其余26例患者均采用再次的手术治疗,再次手术后,24例患者痊愈出院,占27.91%,2例患者发生死亡,占2.33%。结论对于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应密切的观察患者的病情,同时给予患者综合性的护理,可以有效的降低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并可以确定非手术治疗及再次手术的时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8年来肠梗阻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8年间收治的100例肠梗阻资料。结果病因明确90例(90%),其中机械性肠梗阻80例(88%)。原因不明10例(10%),非手术治疗60例,手术治疗40例,术后并发症3例(3%)。结论 8年间肠梗阻以粘连性肠梗阻、肿瘤性肠梗阻最常见。粘连性肠梗阻中82%为手术后所致,无手术史的肠梗阻主要以肿瘤、结核、或腹腔炎症所致。对手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应以非手术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为主。对于左半结肠癌引起的急性肠梗阻,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情况下应采取积极的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13.
我院从1995年1月~2002年12月,共收治粘连性肠梗阻25例,恰当地选择了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25例,男14例,女11例,年龄28~78岁,平均年龄46.5岁。不全性肠梗阻19例,完全性肠梗阻6例;非手术治疗17例,手术治疗8例。1.2诊断依据:(1)腹腔手术、创伤、感染病史。(2)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14.
22例术后粘连性绞窄性肠梗阻的治疗体会马宗贤马浩然1(河南省洛阳市第四人民医院外一科洛阳市471000)近年来我院外科治疗术后粘连性绞窄性肠梗阻22例,现分析于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男12例,女10例,年龄6岁~72岁。入院非手术治疗至手术时间从3h~...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分析粘连性肠梗阻再手术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分析我院70例粘连性肠梗阻再手术治疗患者临床资料,并详细记录手术方式和随访结果。结果进行粘连性肠梗阻再手术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至4年,2例患者1年后出现肠梗阻复发,经非手术保守治疗后痊愈,其余患者无复发。结论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治疗,应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 ,才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我们自1985年1月以来,共收治粘连性肠梗阻138例,治疗体会如下:1 临床资料 138例中,男性98例,女性40例。年龄2~69岁,平均35.5岁。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72例,死亡5例。手术治疗66例,死亡1例。总病死率为4.3%。入院24小时内手术34例,有肠绞窄者11例,死亡1例;入院24小时之后手术32例,有肠绞窄者8例,无死亡。手术组肠绞窄发生率为29%。本组病人既往有粘连性肠梗阻,经保守治疗缓解者57例,总发作次数约210次,有腹部手术史者58例,其中有肠梗阻手术史者29例。我们6年66例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患者.再发梗阻就诊者2例,占3%。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诊治粘连性肠梗阻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26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非手术治疗15例,手术治疗11例,治愈23例,好转3例,无死亡病例。结论粘连性肠梗阻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史、症状、体征及腹部X线检查,治疗方法的选择及手术时机的掌握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杨军  张秋胜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6):2443-2443
目的:评价10年来肠梗阻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0年间收治的138例肠梗阻资料.结果:病因明确128例(92.8%),其中机械性肠梗阻135例(97.8%),原因不明10例(7.2%);非手术治疗93例(67.4%),手术治疗45例(32.6%),有3例死亡.结论:10年间肠梗阻以粘连性肠梗阻、嵌顿疝和肿瘤性肠梗阻最常见.对早期粘连性肠梗阻应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嵌顿疝应急诊手术.  相似文献   

19.
我院1969~1979年间,积累资料完整的成人急性肠梗阻528例,其中经手术证实因粘连、扭转、内疝等所致绞窄性肠梗阻339例。现就诊断与治疗问题进行分析。临床资料病程:本组病例从发病到就诊时间较晚,平均3.4天。从入院到手术有时间记载者317例。其中误诊为单纯性肠梗阻,先行非手术治疗者12例,平均9天。绞窄性肠梗阻早期试行非手术治疗者224例,平均19.7小时。有腹膜炎或严重休克81例,平均18.6小时。临床表现:本组病例除具有急性肠梗阻一般表现之外,其特点如下:(1)腹绞痛。突然起病,呈持续性,有时放射至腰背部,病情发展迅速合并早期休克,占88%。(2)脉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粘连性肠梗阻的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于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61例粘连性肠梗阻病例,对其治疗情况及愈后进行回顾性分析,提出防范措施。结果治愈58例,治愈率95.08%;好转3例,占4.92%。52例非手术治疗中41例肠梗阻得到解除,胃肠功能恢复良好,其中1例经保守治疗无效。结论在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中,应首选非手术疗法,在密切观察病情的情况下,如在12~24h内,最长不超过48h,仍不能缓解或病情加重者,应立即中转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