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提高自发性包膜下肾破裂的诊断和处理水平。方法 对8例自发性包膜下肾破裂进行回顾性分析,8例均行B超和CT检查,均可显示包膜下血肿和积尿,B超、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合诊断肾内病变。结果 肾错构瘤3例,在DSA下行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SS—RAE);肾血管瘤1例,经DSA证实,行SSRAE;肾癌和肾母细胞瘤各1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肾盂输尿管积水1例行手术探查,证实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狭窄,肾实质破裂,行肾修补 肾盂输尿管整形术;1例患拒绝进一步检查治疗。结论 包膜下肾破裂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表现有其特点。DSA下SSRAE是治疗肾内良性和血管性病变所致包膜下肾破裂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
自发性肾破裂的诊断与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熊晓明  陈承志 《江苏医药》1997,23(12):848-849
报告19例自发性肾破裂,其中2例先后两次破裂,有1例因失血性休克而死亡。认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是该疾病的最常见原因,CT和B超扫描最具有诊断价值,处理方法应根据具体病因而选择,不主张盲目探查。  相似文献   

3.
报告19例自发性肾破裂,其中2树先后两次破裂.有1例因失血性休克而死亡。认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是该疾病的最常见原因,CT和B超扫描最具有诊断价值.处理方法应根据具体病因而选择,不主张盲目探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流行性出血热自发性肾破裂的机制、诱因及治疗措施。方法对收治的流行性出血热自发性肾破裂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7例中男15例,女2例,年龄(32.3±11.7)岁,本组有剧烈腰痛12例,腰、腹同时疼痛为l5例。休克者l3侧。腹腔或肾周围穿刺4例,抽出血性液体4例。平均在少尿期的3.8d,多尿期肾破裂2例,发热期3例;右肾破裂8例,左肾破裂5例。左、右双肾破裂3侧。手术切除肾脏2例,手术修补4倒,内科保守治疗11例;治愈13例。死亡4例。结论对于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应首先避免诱发因素,一旦发生主张积极全面的保守治疗,必要时再采取手术治疗,避免进一步加重损伤,能够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5.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出血、低血压及肾损害等。主要并发症有胃肠道、颅内出血心肝损害、自发性肾破裂。HFRS并自发性肾破裂时病情复杂、多变,病死率高。我院13年间共收治9例HFRS并自发性肾破裂的患者,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在1986~1999年收治的394例重度HFRS病人中并自发性肾破裂者9例。其中男8例,女1例。年龄19~56岁,平均年龄38.9岁。病人从发病至肾破裂平均病程12.8d,其中8例肾破裂发生在少尿期,1例发生在多尿期。 2萝北县医院 2 结果 9例HFRS并自发性肾…  相似文献   

6.
自发性肾破裂的病因很多,包括炎症、肿瘤、囊肿、结石、血管疾病以及凝血机制障碍等,其中以肿瘤占大多数,而输尿管结石继发肾盂破裂却较罕见.曾收治输尿管结石并发自发性肾盂破裂2 例,治疗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解静  彭强  刘铭 《现代临床医学》2016,42(2):124-126
探讨儿童闭合性肾损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回顾性总结我院89例儿童闭合性肾损伤的临床诊疗资料,分析其受伤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并发症及预后。89例儿童闭合性损伤患者中,单纯肾损伤62例,联合伤27例。肉眼血尿51例(57.30%),镜下血尿22例(24.72%),无血尿16例(17.98%)。CT检查89例均诊断不同程度的肾损伤。保守治疗81例,手术治疗8例。行肾包膜修补术1例,肾动脉栓塞术4例,渗尿血肿引流术2例,肾脏切除术1例。儿童肾损伤经影像学检查均可及时、准确诊断,CT优于B超,增强CT检查是诊断的金标准。大部分闭合性肾损伤患儿可通过保守治疗治愈,少数肾破裂伴活动性大出血致失血性休克患者可行介入栓塞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肾脏肿瘤相关Wunderlich综合征的病因、诊断及治疗原则.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肾脏肿瘤相关Wunderlich综合征患者,超声检查和CT作为术前诊断依据.结果 8例中5例患者接受了根治性肾切除术,2例术前CT明确诊断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者行超选择性栓塞治疗,另1例患者保守治疗.8例患者均获存活,术后随访6个月~5年,无肿瘤复发及转移迹象.无再发腹膜后出血及尿毒症发生.结论 肾肿瘤相关Wundedich综合征患者应行CT检查.若出血为恶性肿瘤所致,筋膜外的肾切除术仍是有效的治疗选择.对确诊为良性肿瘤的患者,可应用选择性肾动脉栓塞等保留肾单位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肾错构瘤(RAML)破裂出血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5例肾错构瘤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肾错构瘤破裂出血均行B超和螺旋CT检查,B超诊断正确率为66.7%(10/15),螺旋CT为86.7%(13/15),术前未确诊2例.3例出血量少的保守治疗,2例行患肾部分切除术或肿瘤剜除术,2例行选择性动脉栓塞术,8例行肾切除术.结论:B超和螺旋CT是诊断肾错构瘤破裂出血的主要方法.治疗以手术和选择性动脉栓塞为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与治疗 ,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总结 2 8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及治疗经验 ,所有病人根据病变大小及症状分别采取观察、肿瘤切除、肾部分切除及肾切除术 ,分析它们的诊断 ,治疗方法的选择 ,鉴别诊断的依据 ,随访了解所有病人的预后。结果  2 8例患者中肿瘤切除术 10例 ,肾部分切除术 12例 ,4例行肾切除术 ,2例患者观察 ,2 3例获随访 ,未见复发及转移。结论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主要依靠B超、CT检查明确诊断 ,根据病变大小和症状可分别选择观察、肿瘤切除、肾部分切除及肾切除术 ,应尽量避免行肾切除治疗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肾外伤破裂对肾动脉栓塞术的疗效。方法 :对本院1997~2002年肾外伤破裂出血行肾动脉栓塞治疗的10例进行分析。结果 :8例为选择性栓塞 ,1例右肾动脉干栓塞失败 ,为肾蒂伤 ,1例行左肾动脉干栓塞。栓塞成功9例 ,1例栓塞无效行肾切除。结论 :适宜地选用肾动脉栓塞止血可有效快速治疗外伤性肾破裂 ,可减少手术及手术带来的切肾率 ,特别是对一些难以手术的病例 ,肾动脉栓塞术有独到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AML)的诊治方法。方法 :总结分析 42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CT和 MRI诊断正确率分别为 83 .3 % (3 5/ 4 2 )和 10 0 % (15/ 15)。17例肿瘤直径 <4cm者密切随访观察 ,2 5例行手术治疗 ,其中 9例行肾切除术 ;16例行肾部分切除术或肿瘤剜除术。结论 :CT和 MRI的影像学表现有助于提高诊断水平 ;肿瘤直径 <4cm者可密切随访观察 ,如手术治疗应采取各种措施保留肾单位  相似文献   

13.
Though rare, angiomyolipomas (AMLs) are the most common mesenchymal tumors of kidney. In general, AMLs can always be associated with two conditions affecting other organ systems: 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 (TSC) and sporadic lymphangioleiomyomatosis.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case of renal AML occurring in a 14-year-old girl with a definite diagnosis of TSC. She had been diagnosed with TSC at the age of three, and a schedule for close observation was disobeyed. At this time, she underwent a series of examinations: physical examination, ultrasonography, angiography, computed tomography (CT), 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scans. The physical examination showed adenoma sebaceum in a butterfly paranasal distribution, and a mass was palpated in the left upper quadrant. There were no neurological deficits. Imaging studies (including ultrasonography, angiography, CT, and MRI) of the abdomen showed a large heterogeneous mass arising from the left kidney. Partial nephrectomy was performed. The pathological diagnosis was hemorrhagic renal AML. No recurrence was found in the three-year follow-up. We concluded that schedule of close observation on patients with TSC should be strictly abided by for the high morbidity of AMLs. The specific risks of renal AMLs are spontaneous hemorrhage and rupture. Treatment options for AMLs include conservative and interventional (total/partial nephrectomy, cryoptherapy, and embolization) treatments.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自发性结肠破裂的诊断和治疗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自发性结肠破裂的临床资料。结果:男12例,女9例,平均年龄63.2岁。自发性结肠破裂病情急、重,多数患者超过50岁,且并存病多。术前确诊5例,误诊16例。21例均行手术治疗,治愈17例(80.9%),死亡4例(19.1%)。结论:自发性结肠破裂易于误诊,术前确诊率低,其原因是:对该病认识与警惕不足;该病缺乏特有症状。本病早期诊断和及时手术处理非常重要。正确处理合并症和适当的术式是救治自发性结肠破裂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回顾分析多发伤中肾损伤的诊断与治疗临床资料,以提高多发伤中肾损伤的诊治水平。方法:对72例多发伤合并肾脏损伤患者行肾损伤影像学检查:B超阳性率93.1%,CT阳性率100%。I级30例,II级11例,III级9例,IV级14例,V级8例。结果:治疗方法:非手术治疗46例(63.9%),手术治疗26例(36.1%),伤肾切除24例,肾修补2例,死亡6例(8.3%)。结论:多发伤的治疗首先是抢救生命体征,及时治疗原发损伤,轻度肾损伤仍以保守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乌司他丁对急诊切除术后肝肾功能造成的影响。方法:30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于2008年3月~2015年6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自发破裂出血患者,所有患者进行急诊肝切除术,并按照患者入院治疗的顺序划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对照组只进行手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乌司他丁20万U。对比两组手术前、手术d4以及d7的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经过不同方法治疗,手术前的肝功能相关指标以及肾功能指标,差异并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手术后d4以及d7的肝功能相关指标以及肾功能指标经比较,差异显著加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原发性肝癌自发破裂出血在围手术期时采用乌司他丁对肝肾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胸段自发性食管破裂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胸段自发性食管破裂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情况.[结果]7例患者通过胸腔闭式引流获得早期诊断,其中6例行一期手术修补,1例仅行胸腔闭式引流术.3例晚期患者行分期手术治疗.10例患者均痊愈.[结论]立即胸腔闭式引流是尽早诊治的重要措施.一期修补是早期患者比较理想的治疗方式.对于晚期重症患者,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决定治疗策略,分期手术能够降低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自发性脾破裂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治疗策略。方法 收集2007年1月—2018年12月苏州 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收治的脾破裂患者,从中筛选出自发性脾破裂病例,对其发病原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 治疗情况、术后病理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期间收治脾破裂患者共 187 例,其中自发性脾破裂者 13 例 (6.95%),临床表现多以突发左上腹痛为主,一般无明显诱因,实验室检验均有不同程度低血红蛋白表现,B超或CT 诊断脾破裂伴腹腔积血,1例保守治疗无效后行脾切除术,1例行急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栓塞止血后限期行腹 腔镜脾切除术,余11例均行急诊脾切除术,术后常规病理诊断恶性肿瘤6例,血栓性脾肿大1例,淤血性脾肿大3例, 特发性3例。12例患者顺利出院,1例患者因术后二次出血自动出院后死亡。结论 自发性脾破裂临床表现隐匿, 病情凶险,需积极手术治疗,病理性脾脏是发生自发性脾破裂的常见原因,宜行脾脏切除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伸肌腱自发性断裂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4例伸肌腱自发性断裂患者行手术治疗,观察并分析其效果。结果本组4例患者,术后随访1~5年,除1例伸直受限约20°外,其余3例功能基本正常。结论伸肌腱自发性断裂临床诊断误诊率高,行局部伸肌腱转位编织缝合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