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长寿》1997,(12)
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是大脑的生理功能,即大脑对外界事物的反映。中医把这些生理活动归属于五脏,且主要归属于心,称“心主神志”。因此,心主神志的生理功能正常,则精神振奋,神志清晰,思维敏捷;若心主神志的功能异常,则可出现精神意识思维方面的病变。若血虚、血瘀,或肾水不能上济心火,心火不能下温肾水,均可导致心神失养,出现病变。养心安神  相似文献   

2.
崔方圆 《大众健康》2009,(1):108-108
中医的藏象学说认为,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与五脏有关.主要是属于心的生理功能.称为“心主神”。所以有”心神不安”之说。如果心主神的功能紊乱.则会精神不振,或意识不清.或失眠健忘等等,出现这种情况.则需要安神治疗。安神药是以镇定精神、安定神志为主要作用的一类中药.有补心养血、安神定志的功效.主治心神不安、失眠、惊痫、狂妄等。有些安神药有平肝潜阳、明目、收敛固涩的作用。根据药物作用的不同,安神药一般分为重镇安神药和养心安神药。  相似文献   

3.
中医认为,心主血脉而藏神,其华在面,开窍于舌。心脏之所以能够推行血液的运行,全依赖心气的作用。心气旺盛则使血液在脉管中运行不息,从而供应全身。心的气血充盈,则神志清晰,思维敏捷,精神充沛。心的气血盛衰及其功能是否协调,是影响心脏乃至机体健康的关键。而心虚症则相反,其特点是心悸、健忘、失眠等。常见的临床症型有四种:①心气虚弱:症见心悸,气短,神疲,自汗,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细弱或结代。此症型心悸特点为心中有空虚  相似文献   

4.
腿称为人的“第二心脏”,腿的神经末梢、毛细血管与人体各系统、组织和器官联系密切。多走路、常活动腿部肌肉,有利于下肢血液回流到肺部直至心脏,心脏又能及时将血液“泵送”到腿部,有助于全身血流通畅,心、肺及大脑功能运行正常。说明腿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5.
心失所养是发生心脏疾患的主要原因。从心脏的生理特点来说,心主全身血脉,心脏和经脉相连,心脏喷出的血液通过经脉运行周身,把精微物质送到各个器官组织供其营养,同时,通过经脉的作用又使经脉之精奉养于心。《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心为火脏”,是“阳中之阳”。心阳是心脏功能的源泉。如果心阳不足,心气虚衰,则不能帅血运行,气滞血瘀;心失所养,就  相似文献   

6.
中医小知识     
《中老年保健》2010,(8):15-15
心五脏之一,是五脏中最重要的一个脏器.即所谓“君主之官”。”心主血脉”.血液的运行有赖于心气的推动。但从生理、病理角度来看,中医概念上的“心”更多的还是指中枢神经系统的一些活动。所谓”心藏神”.是指人体高级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由心主管和体现,心和出汗也有密切的关系,所谓”汗为心液”,因此临床上有些自汗或盗汗的病症须从心论治,显示植物神经系统某些功能紊乱和心也有关系。此外,“心开窍于舌”、“舌为心之苗“.说明心的病症与舌的变化有较为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中医小知识     
<正>五脏五脏包括心、肝、脾、肺、肾。脏一般是指胸腹腔中的实体组织器官,具有贮存和分泌、制造精气的功能(藏精气而不泻)。中医对于五脏的认识,主要是指脏器的功能活动和病理变化的种种反映,因此与现代医学同名的脏器有许多不同的特点。例如中医对脾的认识,既具有消化系统的部分功能,还包括部分代谢功能以及血液系统有关的功能等等。又如心,既指心脏实体和有关循环系统方面的生理功能,又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的一些活动(精神状态、思维活动)以及其他方面的功能。中医重视内脏的生理功能,并重视内脏  相似文献   

8.
《中国健康月刊》2006,(7):I0004-I0004
1 调节血量:当人体处于相对安静的状态时,部分血液回肝而藏之,当人体处于活动状态时,则血运送至全身,以供养各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故有“肚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血归于肝脏”之说,若肚藏血功能失调,则血液逆流外溢。  相似文献   

9.
程蕾蕾   《健康促进》2006,(4):23-24
人体的心血管系统包括心脏、血管和调节血液循环的神经体液组织,主要功能是为全身组织器官运输血液、通过血液将氧、营养物质和激素等供给组织,并将组织代谢废物运走,以保证人体正常新陈代谢的顺利进行。在这个复杂的系统中,心脏就象一台“泵”,是整个心血管系统的核心部分。在我们每天24小时的作息中,几乎每个器官组织都有休息的时候,而心脏这台“泵”,则没有停歇之时。随着人民生活条件的逐渐改善,人们寿命明显增长,心脏功能不济逐渐成为常见病。  相似文献   

10.
脑力劳动者是指以脑力劳动为主的人们,如理论工作者、作家、教师、编辑人员等。他们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其必须经常性地使用脑力去分析、思维和记忆。中医学的传统理念是脑与心的生理病理是并称的,故脑力劳动者又称为劳心者。同时,心肝脾肺肾五脏是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如“心藏神”、“主神明”,是说心脑具有分析客观事物,明辨是非,使心神保持正常的功能;“脾主思”,“思虚过多伤脾”,是说思维能力是由脾主宰的,思虑过多,用脑过度则影响脾胃的功能;“肾藏志”,是说人的记忆力是由肾所主宰的,且“肾藏精”,生髓通脑,在生理上与…  相似文献   

11.
民间有句俗话:“人老腿先老,腿健寿自长”。双腿与人体健康,尤其是与心脏健康息息相关。腿离心脏比较远,血液回流缓慢,尤其是当年龄增大、血管弹性降低时,容易出现血液循环不良。同样,年龄增大,心脏功能有所下降,腿部的血液循环、养料供给很容易受到影响。所以,腿是人体中最先衰老的部位。  相似文献   

12.
心脏的智能     
国外有个以狐狸为祖先的民族,他们喜欢吃狐狸的心,目的是希望能有狐狸那样的智慧。在这些原始人看来,心与思想、智慧是有关的。我国古人也曾把掌管思想的本领归之于心。《孟子》说:“心之官则思”,明确地道出了心脏的“思”的功能。古代哲学家荀况同样认为,心是人体的支配者,又是精神活动的主管, 古希腊人也认为心是思维的器官,亚里斯多得就坚信这一点。进入科学时代以来,人们通常并不相信心脏有“智慧”,只认为它是个机械性器官,它的唯一作用就是把血液送到全身去。所以,今人把古人所说的“心”,都一概解释为“脑”。的确,我们目前说的“眉头一皱,计上心来”、“用心读书”、  相似文献   

13.
曲黎敏 《家庭医学》2008,(10):34-36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君主之官”是指心在五脏六腑当中是统摄脏腑的,是十二官之主。“心”字非常有意思,其他的“五脏六腑”,比如大肠的“肠”字,是有“肉月”旁的,唯独“心”字没有这个偏旁。西医谈到“心”,指的是心脏,而中医谈到“心”,是指神明的一个象。  相似文献   

14.
心脏的劳动强度可用“心输出量”推算出来。心输出量是指左或右心室每分钟泵出的血液量。也就是心脏每收缩一次的排血量(每搏输出量)乘以每分钟心跳次数(心率)的乘积。  相似文献   

15.
五月份包含了二十四节气的立夏和小满,是夏天的开始,气温显著升高,植物生长旺盛。夏季火旺,对应人的五脏为心,此时是心的最佳保养时期。中医所说的心,包含血肉之心和神明之心,认为“心主血脉”、“心藏神”,即心不仅有主一身血脉、推动血液循行于脉中的作用,同时又主宰人体的生命活动,主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所以,养心除了要注意对心脏的保养外,还包含了对心神的养护。  相似文献   

16.
心脏犹如一个水泵,出入心脏的血液循着一定的通道流动。当胎儿出生后,心脏有多余的“眼儿”——不正常的缺孔,便是先天性心脏病。它主要是造成心脏两侧间漏血。 正常的心脏分左、右两侧,即左心房、左心室和右心房、右心室。在左右心之间有完整的隔膜,使左、右心的血液不相混合(如图1)如果胚胎发育异常,间隔上出现了  相似文献   

17.
中医认为,手脚冰凉是一种“闭症”,所谓“闭”即是不通,例如因为气虚、血虚所造成的血液运行不畅、血液量不足,致使肝脉受寒,肝脏的造血功能受到影响,导致肾脏阳气不足,造成肢体冰凉,手脚发红或发白,甚至出现疼痛、麻木的感觉。  相似文献   

18.
以脏养脏、以脏补脏、以脏治脏即通常所称的脏器疗法,向来是中医学中的一种养生保健方法。它是基于“天人合一”和“同气相求”的原理而形成的。就是说:人与大自然界的各种物质物种的组成都是息息相关并互为作用的,许多动物脏器的形质与功能作用,同人体脏器的形质与功能作用是大体相同。既然如此,自然动物的脏器就可以为人类所利用,人们千百年来实际利用的结果,也证明确实有效。所以,从理论到实践的验证,脏器疗法是很科学的。下面简要介绍一些以脏养脏、以脏补脏,以脏治脏的脏器药膳方:1以心补心药膳中医认为心主神志、血脉,心气虚则神不宁,…  相似文献   

19.
心脏舒张功能的检查方法很多,直接测定法由于创伤性高而受限制,且费用昂贵。用监测动脉压和中心静脉压的方法又较间接,待发现有异常变化时,实际血液动力学已趋于较严重的不稳定状态,而且机体自身的保护性机制又可能掩盖症状,使临床对病变更难于发现而影响处理。因此,通过超声多普勒方法监测血液动力学参数了解心功能的优点就更为明显。1.直接反映心脏血流动力学的改变。2.指标多,可全面反映心脏血液动力学改变。3.参数较精确,重复性好。4.可分别反映左心、右心及收缩功能不全和舒张功能不全。左心收缩功能不全时,主动脉流…  相似文献   

20.
心力衰竭(心衰)是指在静脉血液回流正常情况下,由于心脏收缩或(和)舒张功能障碍,使心排血量绝对或相对低于全身组织代谢需要的综合征,临床上可出现动脉系统灌注不足、肺或(体)循环静脉瘀血的各种症状与体征。按照心衰的致病因素、发病的快慢与程度及发生的部位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