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对197例原发性肝癌、良性肝胆疾病和胃肠道恶性肿瘤病人进行AFP异质体、γ-GTP-Ⅱ、5'-NPD-V、Ⅵ、GPDA及AFP测定.结果:联合检测肿瘤标志物的检出率为98.10%,在AFP<400μg/L组阳性率为96.27%.联合应用二种及三种标志物时,在AFP>400μg/L组,以AFP异质体+GPDA、AFP+GPDA+γ-GTP-Ⅱ的检出率最高,分别为97.61%和100%;在AFP<400μg/L组,以AFP异质体+5'-NPD-V、Ⅵ和AFP异质体+γ-GTP-Ⅱ+5'-NPD-V、Ⅵ检出率最高,分别为93.55%和96.77%.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的方法检测AFP异质体(AFP-L3)和γ-GTⅡ对原发性肝癌(PHC)的诊断价值.方法用抗体亲和印迹法检测AFP-L3,并结合γ-GTⅡ定性、定量检测了115例各种肝病及消化道肿瘤患者血清.结果γ-GTⅡ定量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最高,其次为γ-GTⅡ定性及AFP-L3,联合检测可以提高PHC,尤其是小肝癌及低浓度AFP肝癌的检出率.结论 AFP-L3、γ-GTⅡ是诊断PHC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的指标,对小肝癌及低浓度AFP肝癌具有重要意义,联合检测可以提高PHC的检出率,可以弥补AFP的不足,有助于PHC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微量离心柱法检测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在肝癌预警及良恶性肝病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使用装有耦联小扁豆凝集素(LCA)的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亲和吸附离心管分离原发性肝癌组、肝硬化组和慢性肝炎组共183例患者血清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采用郑州安图LUMO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分离前AFP和分离后AFP(AFP-L3),计算AFP-L3占 AFP 总量的百分比[AFP-L3(%)].结果①原发性肝癌组AFP-L3均值和阳性率明显高于肝硬化组和慢性肝炎组(P<0.001);低浓度AFP(AFP<200μg/L)原发性肝癌组AFP-L3也明显高于肝硬化组和慢性肝炎组(P<0.01).②在原发性肝癌组中,不同浓度AFP均值和阳性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新型亲和离心柱法检测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在肝癌与良性肝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对低浓度原发性肝癌和良性肝病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采用国产扁豆凝集素(LCA)作亲和交叉免疫电泳,检测24例肝脏病人血清AFP糖链异质体,并与AFP 放免法测定结果作比较。结果表明,22例经手术病理或B 超和CT 证实为原发性肝癌患者,AFP 放免法测定的阳性率为81.8%,而亲和交叉免疫电泳法测定的阳性率为90.9%。本组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AFP 放免法测定为阴性,而AFP 的异质体检测为阳性。因此认为AFP 的异质体检测可提高原发性肝癌的检出率,为AFP 轻度升高的肝癌患者提供早期诊断及治疗时机,并可鉴别诊断AFP 浓度升高的良性肝病患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AFP)异质体测定在原发性肝癌和良性肝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4月本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原发性肝癌53例,各类良性肝病患者51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微量离心柱法分离小扁豆凝集素结合型AFP-L3(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AFP-L3 variant)测定,并通过实施化学发光法测定甲胎蛋白含量、AFP-L3水平及AFP-L3占总甲胎蛋白的比率。检测后所有检测结果均以AFP-L310%为阳性作为诊断标准、AFP≥400 ng/m L为阳性作为判断标准。结果 5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中,AFP-L310%43例(81.1%);51例各类慢性肝病患者中,AFP-L310%5例(9.8%),肝癌AFP-L3阳性率明显高于良性肝病阳性率(P0.05)。5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中,AFP400 ng/m L33例(62.3%);51例各类慢性肝病患者中,AFP≥400 ng/m L 14例(27.5%),肝癌AFP阳性率明显高于良性肝病阳性率(P0.05)。肝癌患者AFP-L310%、AFP≥400 ng/m L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在原发性肝癌和良性肝病鉴别诊断中,通过甲胎蛋白异质体测定,能有效区分肝癌与良性肝病,弥补AFP诊断中的不足之处,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实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甲胎蛋白异质体在良恶性肝病鉴别诊断及肝癌预警中的临床意义。方法:200例肝病患者血清,其中肝癌98例,肝硬化46例、慢性肝炎56例,分别检测AFP以及AFP-L3含量,计算AFP-L3占总AFP的比率,对AFP-L3异常升高非肝癌患者进行跟踪。结果:肝癌患者血清中AFP-L3数值及阳性率明显高于肝硬化、慢性肝炎组(P0.01);AFP-L3诊断肝细胞癌灵敏度(72.3%),但特异性较高(97.0%),AFP-L3的百分比与AFP浓度不相关(r=0.16,P0.05)。AFP-L3阳性的3例非肝癌患者,12个月内有3例发生肝癌。结论:检测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在良恶性肝病的鉴别诊断及肝癌预警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甲胎蛋白异质体对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植物凝集素亲和交叉免疫电泳自显影法检测78例原发性肝细胞癌和40例良性肝病患者血清的AFP异质体。肝癌组AFP浓度124~56000ng/ml,肝病组AFP浓度31~980ng/ml。不论是应用LCA或ConA,均可将AFP分成两种异质体,分别称之为LCA结合型(AFP-R-L)和非结合型(AFP-N-L);ConA结合型(AFP-R-C)和非结合型(AFP-N-C)。以AFP-N-L<75%或AFP-R-C<100%为界诊断肝癌,肝癌组的阳性率分别达87.2%和89.7%,而肝病组的阳性率仅为2.5%和17.5%根据通常的AFP>400ng/ml的肝癌诊断标准,肝癌组的阳性率为78.2%,肝病组的假阳性率高达20%。结合检测AFP异质体诊断肝癌(用LCA分型),阳性率提高至97.4%,假阳性率降为2.5%。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r-谷氨酰转移酶(GGT)、血清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诊断价值.方法 正常健康对照组84例,原发性肝癌组92例,良性肝病组45例,均同时检测血清GGT、AFP、AFP-L3.结果 原发性肝癌组血清GGT、AFP、AFP-L3与良性肝病组、正常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原发性肝癌组血清GGT、AFP、AFP-L3单独检测时的敏感性分别75.5%、71.0%和83.7%,联合检测GGT和AFP或AFP-L3可使检测敏感性提高到79.3%和88.7%,三者联合检测敏感性为93.1%.结论 联合检测GGT、AFP、AFP-L3 3项指标可以大大提高原发性肝癌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9.
甲胎蛋白异质体和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联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小扁豆凝集素(LCA)亲和交叉免疫电泳自显影法测定了肝癌病人血情及癌组织中的甲胎蛋白异质体(AFP异质体)并与肝硬变和非肝癌病人做对照。结果表明,应用LCA分离的AFP异质体只有两种,不同地区的肝癌病人其AFP异质体类型不尽一致,癌组织中的AFP异质体其百分含量与血清中接近,提示肝内存在着分泌两种异质体的肝癌细胞,AFP-N-L百分含量变化与肿瘤大小、癌细胞分化程度、组织学类型,肿瘤包膜、癌栓等因素有关、肿瘤恶性程度高者以分泌LCA结合型AFP为主。  相似文献   

10.
一、血清学诊断 1.AFP异质体在肝癌诊疗中的应用甲胎蛋白(AFP)对原发性肝细胞癌(PHC)有确诊、疗效判断、估计预后、预报复发的意义,但其诊断PHC的阳性率仅70%左右。另外良性肝病、转移性肝癌及胚胎细胞瘤等血清AFP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根据其与外源性凝集素(lectin)结合能力的差异,分为不同的变异体。AFP异质体的研  相似文献   

11.
关于人血清甲胎蛋白(AFP)异质体的研究已有不少报道,尤其对糖链异质体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但要了解AFP的生理功能,确定自然条件下构AFP异质体特性至关重要。曾庆镒应用等电聚焦交叉电泳自显影法分析过自然状态下胎儿和肝癌病人血清的AFP等电点异质体,但该法的灵敏度较低,不能得到肝炎、肝硬变等多种肝病的  相似文献   

12.
<正>1988~1994年我们对188例良恶性肝病患者同步测定了甲胎蛋白(AFP),γ—谷氨酰转肽酶同工酶(GGT_Ⅱ)和α_1—抗胰蛋白酶(AAT),以探讨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PHC)的诊断价值。 1.材料与方法 PHC127例,诊断依据临床表现、B超、CT检查,其中12例病理证实。肝炎后肝硬化50例,有肝功能减退和门脉高压症。肝血管瘤7例、肝囊肿4例,对照组30例系健康体  相似文献   

13.
《川北医学院学报》2020,(1):130-132
目的:探讨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异质体3(AFP=L3)和分泌型蛋白Dickkopf-1 (DKK1)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5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设为肝癌组,50例良性肝病患者设为良性肝病组,5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检测3组对象血清AFP、AFP-L3和DKK1水平,并比较组间差异;比较肝癌组术后1个月与术前血清AFP、AFP-L3和DKK1水平差异。结果:(1)肝癌组血清AFP、AFP-L3和DKK1水平高于良性肝病组和对照组;良性肝病组血清AFP、AFP-L3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肝癌组血清AFP、AFP-L3和DKK1阳性率高于良性肝病组和对照组(P<0.05)。(3)血清AFP、AFP-L3和DKK1联合检测原发性肝癌的灵敏度(90%)和准确性(88.6%)均高于单一检测,而特异度低于单一检测(P<0.05)。(4)腹腔镜肝切除术后1个月,肝癌组的血清AFP、AFP-L3和DKK1水平均降低,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AFP、AFP-L3和DKK1联合检测在诊断原发性肝癌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血清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临床价值与意义。方法:选择收治的11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A、B两组,其中A组原发性肝癌患者60例,B组非原发性肝癌患者(肝硬化19例、继发性肝癌17、肝良性肿瘤14例)50例。分别采用LUMI-PULSE G1200全自动免疫分析仪及obas e601全自动分析仪对两组患者血清标本进行PIVKA-Ⅱ、甲胎蛋白(AFP)异质体浓度检测。比较分析两组PIVKA-Ⅱ与AFP作为肝癌标志物检测的敏感度与特异性的差异。结果:A组PIVKA-Ⅱ与AFP浓度水平均明显高于B组(P<0.05)。AFP敏感性66.5%,特异性90.2%;PIVKA-Ⅱ敏感性79.3%,特异性91.4%,PIVKA-Ⅱ优于AFP。同时采用PIVKA-Ⅱ与AFP的联合监测价值优于单独监测。结论:PIVKA-Ⅱ作为原发性肝癌患者标志物诊断,其敏感性与特异性均优于AFP,可将其作为原发性肝癌血清标志物。同时通过与AFP的联合检测,对肝癌患者的早期诊断与疗效判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肝癌(肝癌)标志物为肝癌细胞或宿主所产生的对肝癌有一定特异性的物质,临床上多用于肝癌的诊断和疗效评价。现将常用的几种肝癌标志物临床研究现状简介如下。一、甲胎蛋白(AFP) 良性肝病病情活动时可致血清AFP上升,故单纯检测AFP有时难以对肝癌和良性肝病做出鉴别诊断。由于AFP糖基化过程之差异,AFP可以分成不同糖链结构的异质体(Variant)。青柳丰等报道小扁豆凝集素(LCA)结合性AFP含量192例肝癌为45±32%,86例良性肝病为4±7%,差异显著;屠振兴等曾报道若以LCA非结合型AFP小于75%为阳性诊断肝癌,阳性率达84%,肝病组假阳性率仅2%。屠振兴等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术后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异质体比率AFP-L3%(AFP-L3/AFP)的改变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原发性肝癌患者50例,其中40例患者同意手术治疗,对40例术后患者分别采用Centaur XP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亲和吸附离心法和LUMIPULSE G1200全自动免疫分析仪分别检测AFP、AFP-L3%、PIVKA-Ⅱ水平。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手术前PIVKA-Ⅱ、AFP、AFP-L3%的检测水平与40例手术治疗患者的PIVKA-Ⅱ、AFP、AFP-L3%的检测水平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患者PIVKA-Ⅱ、AFP、AFP-L3%、AFP+PIVKA-Ⅱ+AFP-L3/AFP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诊断结果绘制ROC曲线并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论:PIVKA-Ⅱ、AFP、AFP-L3%联合检测可为原发性肝癌患者后期治疗、复发监测提供较可靠的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17.
“AFP阴性”的原发性肝癌血清AFP异质体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AFP异质体分析作为鉴别良、恶性肝病的手段,已广为应用,但集中对于“AFP阴性”的肝病进行AFP异质体分析,国内报道尚少。本文将本院近一年来“AFP阴性”的部分肝病及健康献血员进行AFP异质体分析,以阐明在良、恶性肝病的鉴别诊断上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CA)19-9、CA125、癌胚抗原(CEA)、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7例原发性肝癌、46例良性肝病及36名正常体检者血清AFP、CA19-9、CA125、CEA、γ-GT水平同步测定并进行对照.结果 AFP、CA19-9、CA125、CEA、γ-GT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灵敏度依次为78.4%、70.3%、67.6%、48.6%和64.9%.五项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灵敏度可提高为94.6%.结论 多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次报道对血清AFP<20ng·ml~(-1)肝癌及肝病患者作甲胎蛋白异质体测定。原发性肝癌组74例,扁豆凝集素(LCA)非结合型AFP(AFP-N-L)_x~-±SD:42.19±28.99%,其中AFP<20ng·ml~(-1)19例为23.67±35.12%,AFP<20ng·ml~(-1) 55例48.58±23.73%,前者明显低于后者(p<0.001)。良性肝病组49例98.14±13.81%,其中AFP<20ng·ml~(-1)25例95.98±14.45%,AEP>20ng·ml~(-1) 24例92.3±13.16%,二者无差异。肝癌组明显低于肝病组(P<0.001)。简略讨论了AFP异质体测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采用微量离心柱法检测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原发性肝癌(PHC)组45、例、肝硬化组26例、慢性肝炎组58例,采用预装有耦联小扁豆凝集素(LCA)的琼脂糖微量离心柱分离血清AFP-L3,化学发光法检测址甲和AFP-L3,并计算AFP-L3在AFP中的含量比例[AFP-L3(%)],以[AFP-L3(%)]≥10%作为阳性判断标准,分析AFP-L3(%)升高者与良恶性肝病的关系。结果PHC患者血清中AFP-L3(%)明显高于其它肝病患者(均P〈0.01),以AFP-L3(%)≥10%作为诊断标准,在已经确诊为肝癌的患者中灵敏度是91.1%,与慢性肝病的鉴别诊断的特异性为92.8%;AFP-L3含量与血清AFP浓度及原发性肝癌癌灶大小无关。结论微量离心柱法检测甲胎蛋白异质体在PHC诊断,尤其是小肝癌的早期诊断和与低AFP含量肝病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