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吴国凤  任飞  张硕 《中国针灸》2000,20(7):400-400
进行性脊肌萎缩症和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均属运动神经元变性,影响脊髓前角细胞或锥体束运动系统,主要表现为部分肌肉萎缩无力及肌束颤动等症状,亦属中医“痿证”范畴。笔者采用传统的烧山火手法临床治疗本病15例。1 临床资料  本病15例中,男11例,女4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65岁;病程最短半年,最长7年。2 治疗方法21 取穴 常选用以下4组穴位:①百会、脾俞、肾俞、命门、太溪;②膻中、关元、气海、三阴交;③大椎、曲池、外关、合谷、足三里;④风池、手三里、内关、阳陵泉、太冲。22 操作手法 每次选1组穴,在患侧所选穴位皮肤消毒,毫针刺…  相似文献   

2.
进行性脊肌萎缩和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对人民健康损害甚大。为此我潜心探讨与研究,采用“益髓汤”加减治疗110例,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易××,女,31岁。1986年元月21日入院。住院号48118。四肢无力,不能穿衣、持物,起坐困难,行走需人扶持。慢步行走约20公尺。1983年9月到某西医院就诊,因诊断不明,未作治疗。此后病情逐渐加重。于1984年9月份住入某西医院治疗。经用强的松、辅酶A.A.T.P、加兰他敏等药物治疗,无效,住院二月余出院。出院后因妊娠未坚持治疗。生产后病情逐渐加重,生活不能自理。查体:双上肢骨间肌,大、小鱼际肌中度萎缩,不能握拳。双下肢腓肠肌轻度萎缩。双上下肢肌力均为2级。四肢腱反射迟钝,痛触  相似文献   

4.
针刺治疗进行性肌萎性侧索硬化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性肌萎性侧索硬化症属疑难病,中医属痿证范畴。它是运动神经元疾病,病理变化是皮层延髓束与皮层脊髓束的变性,脊髓前角有弥漫性变性,以椎体束最显著,以及脑干运动神经核的损害。由于脊髓侧束退行性病变——逐步硬化,导致四肢远端进行  相似文献   

5.
针刺与推拿治疗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李始举 《新中医》1998,30(8):24-25
针刺与推拿治疗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李始举主题词肌萎缩侧索硬化/中医疗法针刺疗法推拿中药疗法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为病变累及随意运动神经系统内皮层脊髓束及α运动神经元的进行性变性导致极度肌无力和肌萎缩的一种疾病。该症自1986年首先由Charcot...  相似文献   

6.
治疗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男,50岁,四川重庆人,干部。住院号:831640,入院时间:1983年9月15日。患者十六年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双下肢软弱无力,阵性双下肢振颤,渐至行走困难,甚则不能起步。曾在成、渝多个医院神经科诊断为“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经多方治疗不效。十余年来依靠双杖行走。半月前出现恶寒  相似文献   

7.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是全世界少见的疑难神经系统疾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采用针刺为主治疗1例ALS患者,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将其记录以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8.
苓桂术甘汤为张仲景<伤寒论>中治疗痰饮病的名方,临床多用于治疗老年性支气管炎,冠心病、心肌炎等属中阳不足,饮停心下者.临证中曾用此方加减治愈进行性脊肌萎缩症1例,特分析如下: 陈××,男,59岁,农民.1997年12月20日初诊;进行性四肢无力三年,加重伴心慌,胸闷,气短一月.患者素体体健,三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肢乏力,抬举困难,遂到某大医院就诊,诊断为神经纤维损伤,予口服、肌注药物治疗(具体药物不详),效不佳.二年前出现右上肢无力,伴肌肉萎缩,并累及左侧肢体.半年前病情加重,出现双下肢乏力,萎缩,纳食量小.近1月来,上述症状加重.伴心慌,胸闷、气短,故来诊.查:患者神志清楚,形体瘦弱,面色萎黄,查体合作.抬入病房.皮肤无黄染及出血点,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应灵敏.心肺(一),舟状腹,肝脾肋下未及.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69岁。2012年6月18日就诊。四肢无力12年,近日加重,伴声音嘶哑月余。患者于2000年1月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四肢、颈项无力伴语言不清,就诊于天津第二中心医院,颅脑CT示未见出血,考虑脑梗死,经治疗数月后症状无改善。遂转至我院针灸科,  相似文献   

10.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是一种罕见且致命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导致进行性瘫痪和死亡,为世界疑难病之一。现代医学暂无有效的治疗措施,探究ALS的致病机制及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一直是医学界关注、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针刺治疗有效地减轻患者痛苦的症状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笔者总结近年来国内外针刺治疗ALS相关的机制研究,并提出未来针刺治疗ALS机制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1.
治疗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的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是属运动神经元病。运动神经元是一组以上下运动神经元共同受累的进行性病变,临床上根据病变部位的侧重不同,故分为几个类型。其中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为最常见的一种。它们的临床特点是:慢性进行性瘫痪,大部分病例有肌萎缩而无明显痛楚,属中医痿证的范畴。现代医学对本病的病因尚未查明。中医学认为,虽然本病与五脏六腑皆有关系,但与脾胃的关系最为密切,因脾主四肢肌  相似文献   

12.
1 病历摘要 长森氏,女,日本籍,于2005年8月29日来我院寻求中医药治疗.主诉:全身肌肉进行性萎缩2年余.病史:患者2年前开始自觉右手拇指关节僵硬,无肢体活动不利、关节肿痛及畸形等其它症状,遂到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扳机指,予拇指肌腱切除及牵引等治疗后,病情缓解不明显,且3个月后右手大鱼际肌开始出现萎缩,但右手活动可,无肢体麻木疼痛等不适,当时查肌电图及颅脑MRI未发现异常,考虑为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给予营养神经等治疗.  相似文献   

13.
郭海燕  韩艾 《中国针灸》2008,28(5):374-374
患者,男,40岁。初诊日期:2007年6月22日。主诉:右上肢进行性萎缩伴无力7月。病史:患者于7月前无诱因出现右上肢无力,活动笨拙,逐渐出现肌肉萎缩,以右手小肌肉明显。2007年1月7日于静海医院查:头及颈椎MRI均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14.
加味健步虎潜丸治疗进行性肌萎缩脊髓侧索硬化症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进行性肌萎缩脊髓侧索硬化症属疑难病症。笔者自1925年运用加味健步虎潜丸治疗本病以来,取得较好疗效。基本治愈2例。目前尚有15名患者服药,其中5名已见好转.方剂组成:黄芪、仙灵脾、鹿筋各100克,海龙、海马、人参、龟胶、当归、杭芍、  相似文献   

15.
针药结合治疗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病为病变累积随意运动神经系统、内皮层脊髓束及α运动神经元的进行性变而出现肌萎缩的一种疾病。患本病者生存期短者数月 ,长者 1 0余年 ,平均 3~ 5年。笔者自 1 997年以来 ,采用针灸加中药治疗该病 8例 ,疗效尚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8例中 ,男 6例 ,女 2例 ;年龄最小 32岁 ,最大 6 6岁 ,平均 4 2岁 ;病程为半年至 1年半。1 .2 纳入标准 慢性起病 ,肢体无力麻木 ,构音不清 ,呛咳 ,肌肉萎缩及肢体疼痛 ,体征为肌束颤动 ,肌腱反射亢进 ,病理征阳性 ;肌电图示静息时出现典型的不规则纤维颤动…  相似文献   

16.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推拿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属中医学中的痿证。其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清楚,病理机制在于病变影响及人体上、下运动神经元,使之发生水肿、坏死和脱髓鞘等变性。一般病史2~7年,患者最后多  相似文献   

17.
兰瑞 《中医杂志》2011,52(2):165-166
枝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 yotroph ic lateral sclero-sis,ALS)属运动神经元病,为一种神经系统疑难疾病。其起病隐匿,临床主要表现为肌肉无力、肌萎缩、肌束颤动、构音障碍、吞咽困难等症状。目前西医尚无有效治疗方法。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马云枝教授运用中医药辨证治疗该病取得一定疗效,现介绍如下。1病因病机本病属于“虚损”、“痿证”范畴,《灵枢·本神》云:“脾气虚则四肢不用”。《难经·十六难》也指出:“怠情,嗜卧,四肢不收,有是者脾病也。”李东垣《脾胃论》云:“脾病则下流承肾”。马老师认为,本病总属本虚标实,多为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导致肾水不得脾土水谷精微的充养,脾  相似文献   

18.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是一种慢性神经元性疾病,主要是由运动皮质上运动神经元(UMNs)和脊髓及脑干下运动神经元(LMNs)损伤造成的。该病导致球部、四肢、躯干、胸部、腹部肌肉逐渐无力并萎缩,从而影响运动、交流、吞咽和呼吸功能,最终致死。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中10%为家族性患者(familial ALS,fALS),平均发病年龄为58~63岁;其余90%为散发性患者(sporatic ALS,sALS),平均发病年龄为43~52岁[1]。其发病机制可能是兴奋性氨基酸毒性、氧化应激损伤、线粒体异常、基因突变、蛋白质失稳和神经营养因子缺乏等。本文将从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及综合对症治疗等方面,针对近期ALS的治疗方案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痿证(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王××,女,12岁,学生。1983年1月22日初诊。病史摘要:二月前,患儿因头晕乏力,心动过速等症入某总医院住院治疗。经查,发现患儿冈上、下肌,三角肌,胸大肌等轻度萎缩,双手大小鱼际肌及骨间肌轻度萎缩,以左手明显。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腱反射活跃,以下肢较明显,经各项检查及化验,未见  相似文献   

20.
陈某,男59岁,农民.1997年12月20日初诊;进行性四肢无力三年,加重伴心慌、胸闷,气短一月.患者素体体健,三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肢乏力,抬举不能,遂到西京医院就诊.诊断为神经纤维损伤,予口服肌注药物治疗(具体药物不详),效不佳.二年前出现右上肢无力,伴肌肉萎缩,并累及左侧肢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