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冯睿婧 《全科护理》2014,(14):1271-1272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采用动静脉内瘘的血液透析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护理管理模式,比较两组病人的自护能力、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等自我护理能力方面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运用PDCA循环护理管理能够提高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病人的自护能力,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品管圈对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内瘘相关并发症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2016年9月—2017年5月选取维持血液透析尿毒症透析动静脉内瘘病人130例,根据病人入院时间将病人分为对照组(2016年9月—2016年12月,n=60)及观察组(2017年1月—2017年5月,n=70),对照组应用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应用品管圈护理。比较两组病人动静脉内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依从性、病人满意率,分别于干预前后应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对两组病人进行自我护理能力评价。[结果]观察组病人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治疗依从率、病人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颈动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自我护理能力总评分、健康知识、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概念、自我护理责任感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干预后自我护理能力总评分、健康知识、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概念、自我护理责任感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品管圈能有效提高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及治疗依从性,有助于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降低动静脉内瘘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病人满意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对自体动静脉内瘘(AVF)的维持性透析病人进行一体化照护的效果。[方法]将100例自体动静脉内瘘的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自体AVF的评估、建立、使用、监测、维护一体化照护,1年后比较两组病人自体AVF并发症发生率、自我护理能力。[结果]观察组感染、狭窄、动脉瘤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自我护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自体AVF是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珍贵的生命线,一体化照护可有效减少病人自体AVF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病人积极参与自体AVF的日常护理,提升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4.
区向仪  蔡建  谢雪清 《妇幼护理》2023,3(5):1178-1180
目的 分析对行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MHD)治疗的患者实施风险分级护理对患者动静脉内瘘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抛硬币的方式将86例行MHD治疗的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与风险分级护理组,前者行MHD治疗期间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后者则是在前者的基础上实施风险分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动静脉内瘘功能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风险分级护理组动静脉内瘘震颤感良好所占比例97.67%与内瘘成熟所占比例95.35%高于常规护理组86.05%、81.40%,并发症发生率9.30%低于常规护理组30.23%,且P<0.05;结论 针对行MHD治疗的患者,实施风险分级护理,改善患者动静脉内瘘功能效果明显,而且还能减少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动静脉内瘘穿刺方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顺血流方向和逆血流方向两种不同的穿刺方法,观察两组内瘘并发症发生及创面延期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血管瘤、内瘘狭窄、创面延期愈合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采用顺血流方向穿刺动静脉内瘘,可有效保护动静脉内瘘,促进穿刺处创面愈合,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同期我院收治的22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情况、医护人员服务、护理效果满意度。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质量量表(QOL-C30)评价两组不良情绪、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血栓、出血、血管狭窄及感染等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AS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QOL-C30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医护人员服务、护理效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可降低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医护人员服务、护理效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集束化护理模式在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南京市中医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且使用自体动静脉内瘘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集束化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比较两组内瘘并发症发生率、自体动静脉内瘘自我管理能力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并发症的识别、并发症的管理、并发症的预防得分均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集束化护理模式能降低自体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5):1191-1192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2月采用动静脉内瘘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全方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全方位护理可有效降低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动静脉内瘘顺血流方向穿刺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莉 《山西护理杂志》2010,(11):2871-2872
[目的]探讨不同动静脉内瘘穿刺方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顺血流方向和逆血流方向两种不同的穿刺方法,观察两组内瘘并发症发生及创面延期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血管瘤、内瘘狭窄、创面延期愈合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采用顺血流方向穿刺动静脉内瘘,可有效保护动静脉内瘘,促进穿刺处创面愈合,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分析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总结最佳护理干预方案.方法 将28例2007年5月至2011年11月,在本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时自体动静脉内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强化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比较2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基于循证下的血液透析(MHD)患者动静脉内瘘(AVF)失功风险预测干预方案及其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行AVF术的MHD患者92例,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动静脉内瘘护理措施,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循证下的动静脉内瘘失功风险预测干预方案, 比较两组患者动静脉内瘘震颤感与成熟度, 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患者生存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动静脉内瘘失功率、不成熟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动静脉内瘘感染、血栓、出血、循环障碍、窃血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MHD患者应用基于动静脉内瘘失功风险的预测循证下的干预方案可有效减轻内瘘失功风险,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改善生存质量, 获取患者较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血液透析病人深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方法]将98例血液透析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观察两组病人护理满意度、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动静脉内瘘血栓发生情况和插管留置时间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满意度高于对照组,CRBSI、动静脉内瘘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深静脉置管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措施在提高血液透析病人满意度、降低导管感染率、并发症发生率和延长深静脉置管留置时间方面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作用。方法将2010年9月至2011年8月进行维持性血透患者的患者86例设为对照组,将2011年9月至2012年8月进行维持性血透患者92例设为观察组,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可明显减少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延长内瘘的寿命,能够保证维持性血液透析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强化富含α-亚麻酸食物的综合护理措施对其动静脉内瘘的影响。[方法]将在我院行血液透析的120例糖尿病肾病病人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综合组各60例,常规组实施一般护理,综合组在一般护理基础上实施以亚麻酸膳食为主的综合护理,比较两组病人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内瘘成熟时间和血流量。[结果]综合组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内瘘成熟时间、血流量、1年通畅率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包括强化富含α-亚油酸食物的综合护理措施对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进行护理,有利于提高动静脉内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方法:将6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效果。方法选择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发症发生率、知识知晓掌握率、患者满意度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而知识知晓掌握率和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护理干预能够降低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保证血透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7月~2017年1月收治的建立动静脉内瘘作为血管通路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96例,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护理,对比两组的内瘘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等。结果:随访5个月,观察组的动静脉内瘘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护理服务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渗透于建立动静脉内瘘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安全可行,保障内瘘的安全有效使用,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将我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发放健康资料,遵医嘱给予随机常规对症护理;干预组采用个性化内瘘功能指导,并按计划对患者进行动静脉内瘘围术期系统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护理满意度和内瘘保持完好率高,使用寿命长,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两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动静脉内瘘患者进行围术期个性化的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武玉品  付敬  侯宪华 《全科护理》2021,19(9):1231-1234
目的:分析精准化护理在降低血液透析病人自体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医院收治的294例自体动静脉内瘘的血液透析病人作为对照组;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329例自体动静脉内瘘的血液透析病人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内瘘护理,观察组实施精准化护理,比较实施不同护理措施的两组血液透析病人自体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包括内瘘闭塞、血管狭窄、血栓形成、渗血、血肿、动脉瘤形成)发生率及病人对自体动静脉内瘘使用现状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血液透析病人自体动静脉内瘘闭塞、血管狭窄、血栓形成、渗血、血肿及动脉瘤形成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对自体动静脉内瘘使用现状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准化护理的临床实施能有效减少血液透析病人自体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延长病人自体动静脉内瘘的穿刺长度,充分利用病人的血管资源,延长自体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为血液透析治疗提供有效的通路,同时提高了血液透析病人对内瘘使用的满意度,有利于发展和谐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精细化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影响。[方法]将13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8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开展精细化护理干预,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健康调查简表(SF-36)对两组病人心理状态、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并比较,同时比较两组病人健康行为依从性、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健康行为依从性评分及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SDS和SAS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4.41%)低于对照组(14.71%),护理满意度(95.59%)高于对照组(85.29%),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精细化护理干预可提高其健康行为依从性,调节负性情绪,改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