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汉化麻醉后监测治疗室转出准备度评估量表(discerning post anesthesia readiness for transition tool, DPART),在入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ost anesthesia care unit, PACU)的患者中检验其信效度。方法 按照Brislin翻译模式对DPART进行翻译、回译,通过专家咨询和预调查对中文版DPART进行文化调试。采用便利抽样法,对210例全身麻醉未拔出气管导管入PACU的患者进行调查,检验该量表的信效度。结果 中文版DPART保留14个条目,析出3个公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60.963%。量表各条目的内容效度在0.86~1.00,量表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905。量表和Aldrete量表呈正相关(r=0.908,P<0.01)。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756,评价者间信度为0.925(P<0.01)。结论 中文版DPART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适合中国文化背景下全身麻醉术后患者转出PACU的评估。  相似文献   

2.
麻醉复苏室病人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麻醉复苏室是现代化医院麻醉发展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是病人接受手术后、送回病房之前的一个重要中转站.主要功能是确保病人在麻醉后能顺利清醒,因为麻醉和手术对病人均会造成生理机能影响,特别是麻醉及手术后第一个小时是最需密切照顾的时段,几乎所有危害病人生命安全的麻醉并发症都会在这段时间出现.基于安全考虑,病人手术后在恢复室接受专业培训的麻醉护士和麻醉医生密切观察及评估,甚至治疗,确认生命体征稳定,经麻醉医生同意后才能送病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构建适用麻醉恢复室的护理敏感指标,为麻醉恢复室护理质量的监测与评价提供标准化的专科依据。方法 检索国内外文献借鉴护理专家的研究成果,在“结构质量—过程质量—结果质量”的理论基础上初步拟定敏感指标框架,运用德尔菲法进行2轮专家函询,确定最终麻醉恢复室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结果 专家权威系数>0.80,各指标变异系数<0.30。经过2轮专家函询,构建了包含5项结构指标,10项过程指标及5项结果指标的麻醉恢复室专科敏感指标体系。结论 基于德尔菲法构建的麻醉恢复室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具有敏感性、科学性与实用性,对提高麻醉恢复室护理质量安全具有指导意义,有利于麻醉恢复室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麻醉恢复室病人的复苏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5.
麻醉恢复室病人的复苏护理浙江医科大学附属一院(310003)汤秀愉由于现代临床麻醉的发展和监测技术的不断进步,麻醉术后的病人们需要在麻醉恢复室由经过专业训练的医护人员精心观察、正确的治疗护理,防止各种意外情况的发生。1.一般护理1.1体位:患者在复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构建肠造口患者出院准备度指标,为实施肠造口患者出院准备服务及评价其出院准备程度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全面文献检索,结合对肠造口患者的半结构访谈资料分析结果,以及采用德尔菲法选取全国25名专家进行两轮函询,构建肠造口患者出院准备度的具体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指标权重。结果 :25名专家均为国际造口治疗师,两轮专家函询问卷的回收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965,两轮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351和0.194(P0.01)。最终肠造口患者出院准备度指标包括3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和19个三级指标。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肠造口患者出院准备度指标具有科学性、可靠性,下一步将在临床实践中加以验证,为进一步完善肠造口患者的出院准备工作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7.
全身麻醉病人在麻醉复苏室的护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全身麻醉是指从呼吸道或静脉注射麻醉药物,出现可逆性意识丧失、镇痛的状态。全身麻醉它包括静脉麻醉、静吸复合麻醉、硬膜外麻醉气管插管复合麻醉等形式。近年来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现代麻醉学的不断进展和监护设备的不断更新,全身麻醉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和安全。其苏醒期与诱导期具有相同的危险性,病人随时会出现呼吸、循环、神经系统、代谢等方面的改变。  相似文献   

8.
杜吉萍 《护理研究》2008,22(21):1911-1911
全身麻醉是指从呼吸道或静脉注射麻醉药物,出现可逆性意识丧失、镇痛的状态.全身麻醉它包括静脉麻醉、静吸复合麻醉、硬膜外麻醉气管插管复合麻醉等形式.近年来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现代麻醉学的不断进展和监护设备的不断更新,全身麻醉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和安全.其苏醒期与诱导期具有相同的危险性,病人随时会出现呼吸、循环、神经系统、代谢等方面的改变.  相似文献   

9.
我院麻醉复苏室平均每日需护理全身麻醉和基础麻醉的病人约50例,为了避免病人的交叉感染和保护医护人员的安全,我们采用卡通图片形式提示病人传染病4项阳性结果,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1卡通图片制作图片大小:14cm×8cm;样式:正反两面;内容:根据临床常  相似文献   

10.
洪莲 《中国临床护理》2014,6(3):235-236
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ostanesthesiacareunit,PACU)亦称麻醉复苏室。在麻醉复苏过程中,由于麻醉的作用和手术创伤的影响,患者易出现病理生理紊乱,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生命,需要加强监护和治疗,以保证患者安全度过麻醉恢复期[1]。麻醉恢复室接收的患者是手术后全身麻醉未苏醒的手术患者,承担着麻醉手术后的风险和患者生命体征不稳定性的特点[2],在麻醉复苏过程中,任何细小方面的疏忽都有可能导致差错事故的发生。因此,麻醉复苏护理工作上的细节性管理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就麻醉复苏室的流程工作一些细节性护理与广大护理人员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1.
麻醉恢复室(Recovery Room)又称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ostanesthetic care unit,PACU),是对手术麻醉后病人进行集中严密观察和监测,继续治疗直至病人生命体征恢复稳定的单位。手术虽已结束,但麻醉作用并未完全中止,即麻醉和手术对病人的生理影响并不会立即消除。麻醉药、肌肉松弛药和神经阻滞药的作用尚未完全消失,保护性反射尚未恢复,常易发生气道阻塞、通气不足、呕吐物误吸或循环功能不稳等并发症,严重者,  相似文献   

12.
分析总结了影响麻醉复苏室安全的因素.包括内因有医务人员及管理因素,外因有环境、药物、患者及家属因素,据此实施针对性防范措施.认为医护人员提高自身素质及建立完善的护理安全管理制度,是保证麻醉复苏室护理安全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赵爱平  贾彦彦 《全科护理》2014,(18):1694-1695
麻醉恢复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PACU)是对手术麻醉病人进行严格观察与监测,继续治疗直至生命体征恢复稳定的场所,此期与诱导期具有相同的危险性,病人病情千变万化,护士必须严密观察[1]。本院于2012年成立了麻醉恢复室,恢复室的创建给全身麻醉苏醒病人提供了安全保障,给连台手术减少了时间,缩短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时间,充分提高了手术间的利用率。在苏醒过程中严密观察各项指标,护士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耐心、熟练的护理操作技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有完善的护理程序,做到忙中不乱,有效保障苏醒期病人的安全,以确保病人安全度过苏醒期,顺利安全返回病房,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4.
谢岚  张粉玲 《全科护理》2012,10(21):1987-1988
麻醉恢复室又称为麻醉后监测治疗室,重要意义就在于利用配备的各种设备和监测仪器,观察病人麻醉恢复过程,预防并早期发现手术、麻醉后并发症,确保术后病人安全返回病房。由麻醉复苏护士完成的麻醉恢复期护理已成为手术病患围术期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而我国麻醉复苏专科护士在准入、人数、职责、培养等方面存在一些差距,还需要重新构建,强化准入门槛,加强培训教育,更需要国家主管部门加快制度建设,加快麻醉复苏护理人员的培养,从而有利于麻醉复苏专科护士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套适合于消化内窥镜中心PACU的麻醉护理敏感性指标,为临床监控和评估麻醉护理质量提供规范化、科学化、针对性强的专科依据。方法 基于结构-过程-结果的立体理论,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并结合护理专家对 PACU的研究成果,拟定PACU敏感性指标体系框架,采用德尔菲法,经两轮问卷函询,最终确立消化内镜中心PACU敏感性指标。结果 专家权威性因子>0.80,各项指标的变异系数<0.30,通过两次专家函询,建立了一套包括3个结构指标、10个过程指标和5个结果指标的PACU敏感指标体系。结论 以德尔菲法为基础,建立的一套敏感、科学和实用的消化内镜中心PACU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提高围麻醉期安全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精细化流程管理对麻醉复苏室(PACU)全麻复苏患者的影响。方法:纳入2019年5月1日~2020年5月31日收治的120例全麻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麻醉复苏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精细化流程管理;比较两组麻醉苏醒时间、出PACU时间、护理质量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满意率。结果:两组在PACU经护理后生命体征平稳,顺利返回病房;研究组麻醉苏醒时间、出PACU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麻醉复苏期间恶心呕吐、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质量评分及患者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PACU全麻患者开展精细化流程管理,可促进患者麻醉复苏,降低恶心呕吐、躁动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提高复苏室运作效率的管理方法。[方法]实施复苏室护士长管理制,合理使用复苏室护士人力资源,提高复苏室床位周转率,实施病人围术期管理网络化,统计麻醉复苏室接收病人数、病人在复苏室滞留时间和护士超时工作时数。[结果]2011年复苏室平均每月接收病人数比2010年增长12.56%,2011年复苏室护士超时工作时数比2010年减少33.97%,病人在麻醉复苏室滞留时间缩短了8.31min。[结论]运用科学的方法管理复苏室能有效提高麻醉复苏室的运作效率,从而提高手术效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麻醉复苏室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4~10月300例全麻气管插管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采用预见性护理对策。比较两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躁动发生率、苏醒所需时间、复苏室费用、住院时间、术后生活质量评分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实验组非计划拔管率、躁动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苏醒所需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复苏室花费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全麻术后复苏患者开展预见性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及躁动发生率,促进患者恢复的同时降低复苏室费用,还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王欢  王斌  吉恩秀 《当代护士》2016,(7):158-159
目的优化麻醉复苏室专用记录单,减少病历资料文书书写的耗时,整合医护记录,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方法根据麻醉复苏室专科特性,设计一份新的记录单,比较优化前后两种记录单在信息记录量、记录花费时间和病历资料书写质量上的差异。结果优化前后两种记录单在信息记录量、记录花费时间和病历资料书写质量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后的记录单书写时间明显缩短,记录内容全面、信息量大、反馈内容直观,护理文书书写和医疗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护理标识牌的设计制作过程以及其在麻醉复苏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我院麻醉复苏室的特点和需要,制作相应的护理标识牌。结果:保证了患者的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达98%以上。结论:自制护理标识牌制作简单,经济实用,可保证医疗护理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