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评估潍坊市养老机构入住老年人能力及不同老年对象的分级服务需求,建立更为科学的老年人等级服务体系,旨在优化机构养老服务模式,同时为机构养老工作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潍坊市10个县市区的10家养老机构入住老年人300人,采用老年人能力评估标准及养老机构入住老年人服务需求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养老机构老年人以70岁~89岁(75.3%)、汉族(100.0%)、无配偶(65.3%)、自费入住(100.0%)为主,入住养老机构的主要原因(占93.7%)是子女亲属无时间照顾,其中功能完好老年人43人(14.3%)、轻度失能127人(42.3%)、中度失能97人(32.3%)、重度失能33人(11.0%)。功能完好老年人对休闲娱乐服务有需求;轻度失能老年人对健康教育和休闲娱乐服务有一定需求;中度失能老年人对医疗健康和心理慰藉服务需求比较高;重度失能老人对日常生活照料和医疗健康服务需求最急切。[结论]养老机构中不同能力等级老年人的服务需求存在一定差异性,提示养老机构应加强老年人能力评估工作,科学确定老年人服务需求类型。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养老机构老年人康复需求、康复服务现状及对康复人才需求情况。方法:自主设计调查问卷,对我国9省市养老机构老年人康复需求及康复服务现状、康复人才需求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养老机构基本情况:养老机构年平均入住率为59.07%。(2)入住老人健康状况:日常生活能力部分依赖和完全依赖占60.33%,各类残疾老年人达50.40%,慢性病患病率为77.17%,排在前5位的慢性疾病分别是高血压(29.3%)、退行性骨关节病(18.12%)、脑血管病(14.45%)、骨质疏松症(12.85%)和颈腰椎病(12.02%)。(3)老年人康复需求:对运动能力评价与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价及训练需求高达100%,对康复护理和健康教育需求达97.32%。(4)养老机构康复服务开展现状:已建立康复部门并开展老年康复服务养老机构为63.39%,康复辅助器具提供、健康教育、ADL评价与训练、心理评价与康复服务开展比率较高,分别是87.32%、85.92%、84.51%、84.15%。(5)养老机构康复部门建设及资源配置情况:已开展康复的71家养老机构配备的康复医生、康复治疗师(士)、康复护士平均数分别为1.25、1.7、1.49,康复治疗区面积共平均为108.75m2,康复设备价值平均为26.62万元,东、南、北部地区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养老机构建立了康复部门的分别为65.6%、63.2%、50%,康复场地平均面积分别为122m2、103m2、60m2,康复设备平均价值分别为31.8万元、20.7万元、11.5万元,康复医生配备分别为1.3、1.2、1人,康复治疗师分别为1.88、1.58、0.8人,康复护士分别为1.6、1.46、0.8人。(6)未来3年康复人才需求情况:90家(80.35%)对康复专业人才有需求,共需416人,平均每家养老机构需要4.622人,以大专学历为主。结论:养老机构老年人健康状况堪忧,康复需求迫切,康复需求大;推行"医、养、康"结合养老模式是提高老年健康水平、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和发展养老康复事业的必由之路,而推进"医、养、康"结合养老亟需培养数量足够并适应养老服务岗位需要的老年康复服务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长春市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及养老需求,分析养老意愿影响因素及模式选择,为应对老龄化挑战提供建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对长春市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300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64.6%的老人认为现今社区服务不足以满足其需求,并提出以社区医疗、老人活动中心、上门治疗为主的服务需求;机构养老意愿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年龄、文化程度、经常性疼痛、慢性病和担忧养老;患有慢性病、不为养老担忧、专科或未上过学的老人更倾向于入住养老机构。[结论]政府应尽快完善长期照顾服务体系,以非正式长期照顾服务为基础,大力发展社区长期照顾服务,面向所有老年人,结合他们的具体需求提供多元化的健康服务,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四川省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老年人服务需求属性及其影响因素,为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实现对老年人服务需求满足的"靶向精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于2019年2月—6月抽取成都市、攀枝花市、泸州市、自贡市27所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内773名老年人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Barthel指数评定表(BI)、孤独感量表(ULS-8)、社会网络量表(LSNS)及自制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老年人服务需求Kano属性问卷进行调查。[结果]老年人在整体层面对55项服务具有一定的需求,包括22项必备型需求、7项期望型需求、26项魅力型需求。多元线性逐步回归结果显示,自理能力等级、年龄、每月机构照护费用、月收入、功能性共患病指数、子女数量、文化程度、孤独感、户口所在地、婚姻状况是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老年人服务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老年人整体呈现出高龄、多病、失能、孤独且社会支持较差等特征,养老服务整体需求呈现出"高依赖性"和"高期待性"倾向,养老机构应注意对老年人进行特征群体的划分及需求的差异性满足,制定"基础保障"+"个性选择"的弹性服务菜单。  相似文献   

5.
袁畅  代亚丽  赵洪军 《护理研究》2014,(15):1816-1818
[目的]分析乌鲁木齐市养老机构老年人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方法]对乌鲁木齐市8所养老机构的487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养老机构老年人日常生活需求得分为(27.62±7.68)分,其影响因素为年龄、婚姻、身体状况、收费;医疗护理需求得分为(16.75±5.33)分,其影响因素为文化程度、退休工资、身体状况和被探望次数;休闲娱乐需求得分为(8.18±3.09)分,其影响因素为年龄、身体状况和疾病种数;精神心理需求得分为(8.81±2.89)分,其影响因素为民族、身体状况和被探望次数。[结论]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各维度需求均较高,提示社会、家庭及养老机构需重视老年人服务需求并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与帮助。  相似文献   

6.
吴红霞  范秋霞  赵晓云 《护理研究》2012,26(32):3003-3004
[目的]了解太原市城区老年人对养老机构设施设备和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为养老机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应用自制问卷对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老年住院病人和迎泽区、万柏林区以及小店区共772名老年人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年龄对床位费、养老院收费标准和老年痴呆训练有影响;月收入对养老院收费标准、床位费、伙食费、护理费、娱乐费、配备康复器材、配备运动场、配备娱乐场、心理疏导、老年痴呆训练有影响;学历对养老院收费标准、娱乐费、护理费、伙食费、床位费、老年痴呆训练和配备娱乐场有影响;健康状况对养老院收费标准、配备急救药品、常规治疗护理、配备康复器材、老年痴呆训练有影响。在营养师配置、常规治疗护理以及心理疏导方面,慢性病组、患病组与身体状况良好组老年人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年龄、月收入、学历、健康状况是影响老年人对养老机构档次需求的重要因素。在娱乐设施、营养师配置、常规治疗护理以及心理疏导方面,不同身体状况老年人的需求不同。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养老机构老年人的现状,探讨养老机构入住老年人的医疗护理服务需求。方法对乌鲁木齐市8所养老机构的487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入住养老机构老年人的自我保健知识的需求率为50.31%、疾病护理与健康指导的需求率为63.24%、医疗护理技术服务需求率为80.70%。结论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对医疗护理服务需求程度较高,提示应该对养老机构老年人给予更多的支持与帮助,从而更好地满足他们的医疗护理服务需求,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养老机构老年人对迁移的经历与体验,从老年人自身角度全面认识迁移应激症状,为养老机构老年人迁移应激症状的管理提供研究基础。[方法]对16例养老机构老年人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访谈资料应用Giorgi分析法分析、整理。[结果]养老机构老年人迁移体验包括入住前经历、入住后体验、目前的体验、展望未来4个主题。[结论]养老机构老年人迁移应激症状普遍存在且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性别差异,医护人员应协助他们加强家庭支持、降低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提高老年人的自我应对能力及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9.
正医养结合是指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相结合。"医"包括医疗、护理、健康体检、大病康复以及临终关怀等服务;"养"包括生活照护、精神慰藉、文体活动等服务。医养结合将老年人健康与医疗服务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区别于传统的只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生活需求的养老服务,能满足老年人对医疗、护理和养老的需求[1]。本文将研讨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比较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两种模式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差异,为机构养老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美国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F-36)、自行设计的老年人基本情况及养老状况评价3个调查表调查765位老年人。[结果]居家养老老年人在日常活动能力、目前总体健康状况、心理健康状况优于机构养老老年人,但机构养老老年人在1年来健康状况自评、疼痛影响社会功能状况的程度优于居家养老老年人。[结论]增进以心理健康为重点的心理咨询服务及专业人才吸纳等服务资源是未来机构养老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1.
任凯  龚晓明  叶陈  牟杨  章荣 《中国康复》2019,34(9):486-488
目的:了解自贡市养老机构康复服务现状和供需关系,明确养老机构、养老人员对养老康复治疗师培养的要求,为养老康复治疗师培养方案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自贡市30所养老机构,对其入住老年人群进行康复治疗师人才需求、治疗师素质、能力要求等情况开展调查。结果:自贡市30所养老机构中90%的养老机构未开展养老康复治疗服务,未配备有康复治疗师,平均每个养老机构不足1名,康复治疗师与入住老年人的比例为1:175.13;养老康复治疗师以无学历、中专学历为主(占75%),全部为无职称或初级职人员;所有养老机构对康复治疗士(师)均有需求,对养老康复治疗师的学历要求为专科及以上,重点要求其应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语言沟通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等综合素养。结论:自贡市养老机构康复治疗服务现状堪忧,各养老机构急需配备各类康复治疗师;养老康复治疗师社会缺口巨大,社会应加强对养老康复治疗师的培养,在培养中优化培养方案、改进课程设置、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2.
赵蓉  唐凤平  李雅 《护理研究》2015,(11):1367-1368
[目的]探讨株洲市城乡老年人居家养老护理服务需求,为开展居家养老护理服务和制定政策规划提供依据。[方法]对445名株洲市城乡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老年人希望得到基础护理技术服务、康复护理、健康教育与指导等专业化居家养老护理服务;居前6位的基础护理技术服务项目依次为血压检测、血糖检测、心电图、口服给药、疼痛护理、吸氧。[结论]政府应加大投入,完善相关措施,促进居家养老护理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西安市养老机构老年人生活质量现况,探讨养老机构服务因素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西安市27所养老机构555名老年人。调查工具包括简明健康测量量表以及自行设计的养老机构调查问卷和老年人一般情况调查表,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养老机构服务因素对养老机构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养老机构老人的生活质量处于良、中、差水平的比例分别是53.2%、44.3%、2.5%。养老机构配备医务室、护理员持证上岗、护理员有职称,以及养老机构提供心理护理、康复护理、文娱活动、临终关怀服务者,其入住老人生活质量更高。结论西安市养老机构老年人总体生活质量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养老机构应加强医务室建设和管理,引进专业护理员并加强护理员管理,改善心理护理、康复护理、文娱活动、临终关怀等服务,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需求,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唐艳  刘洁琼  王诗  贺艳  王卫红 《全科护理》2016,(31):3339-3341
[目的]探讨养老机构老年人的生活体验,为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改善和养老事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取长沙市4家养老机构共10名老年人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现象学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将被访者生活体验归纳为正性情绪和负性情绪,提炼出4个主题,分别为生活照料需求、医疗服务需求和精神慰藉需求、对重要养老政策的了解。[结论]养老机构老人的生活感受各不相同并且受到各方面因素影响。养老机构应该根据老人实际情况和要求制定相应的方案,在保证低层次需求的同时还应该尽量满足高层次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构建养老机构老人入住评估指标体系。[方法]应用文献综述法、深度访谈法、德尔菲法筛选养老机构老年人入住评估指标,选取已经入住养老机构的50名老年人进行实证研究,共进行两轮专家咨询,确定养老机构老人入住评估指标体系。[结果]两轮咨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87.80%、98.74%,两轮专家咨询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830、0.850。最终确定养老机构老人入住评估指标包括6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62个三级指标。50名养老机构老人入住评估的二级指标的一致性较好(Cronbach’sα系数为0.747)。[结论]构建的养老机构老人入住评估指标体系包括6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62个三级指标,应用可行性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西安市养老机构康复服务现状,明确存在的问题。[方法]对西安市27所养老机构康复设施和人员配备、康复服务开展情况及康复人才需求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西安市27所养老机构中63.0%康复设施少于5件,66.7%无康复人员;10名持有资格证书人员中有5名康复人员近3年未参加培训;55.6%机构未提供康复服务,且不同级别养老机构间康复服务开展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4.1%养老机构认为需要开展专业的康复服务;对康复人才的学历要求为专科及以上;对康复治疗士(师)的需求量为100.0%。[结论]西安市养老机构康复服务有较大上升空间,养老机构急需各类康复专业人员。应对养老机构现有康复人员进行规范化培训,并适当扩大医学院校康复治疗士(师)的培养规模。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社区志愿养老服务现状及与医学生志愿养老服务意愿的相关性,为开展志愿养老长效模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医学生志愿养老服务问卷、自制养老护理服务需求问卷及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对西安市高校600名医学生和453名年龄≥60岁社区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33.6%的社区有志愿养老服务,医学生志愿养老服务意愿为98.3%,参与率为23.0%。老年人幸福度得分为(30.4±10.0)分,低于国内常模,与居住地、疾病个数、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自评健康、是否接受过志愿服务和社区有无志愿服务有关(均P0.05)。医学生和老年人对养老志愿者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素质认知大致相同。老年人护理需求与医学生愿意提供的需求一致,"与老年人聊天,做好心理慰藉""疾病预防保健知识宣传"和"为老年人测血压、血糖、插胃管等护理操作"排名前3位。[结论]老年人幸福度低,医学生志愿养老服务意愿强烈,但发展不充分,老年人护理需求与医学生愿意提供的需求一致。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重庆市养老机构老年人照护服务质量情况,分析期望与感知的照护服务质量差距。方法以服务质量模型为指导,采用"重庆市养老机构老年人照护服务质量调查问卷"对重庆市养老机构124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重庆市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以女性、年龄75岁、初中、子女个数2个、月收入2 000元、患两种慢性病为主。期望的照护服务质量最高分和最低分分别为养老机构生活环境和照护人员反应情况;感知的照护服务质量最高分为个人清洁卫生照料,最低分为了解老年人的真正需求(P0.05)。结论重庆市养老机构老年人期望和感知的照护服务质量存在一定差距,实际感知的照护服务质量低于期望的照护服务质量,为政府部门及养老机构在机构管理服务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入住老年公寓的老年人对医疗和护理服务的需求。[方法]选取济南市6家老年公寓的12名老年人,通过半结构式访谈获得资料,采用现象学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老年人对老年公寓医疗和护理服务需求可归纳为对公寓内基本设备的需求、对公寓内护理人员的需求和对自我保健的需求3个主题。[结论]老年人对医疗护理服务的需求较高,提示政府和老年公寓管理者应完善公寓内的基本设施,建设健全的养老服务队伍,保障老年公寓的医疗护理能力,提高医疗护理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养老机构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能力、抑郁自评以及护理服务需求状况,比较夫妇共同居住机构老年人和独自居住机构老年人的差异性,为提高养老机构的照护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流行病调查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自编的一般情况调查表与养老机构老年人护理服务需求问卷对福州市11所养老机构260名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夫妇同居机构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得分为18.03分±4.71分,≤16分27人,16分32人。独居机构老年人的生活自理得分为21.49分±6.68分,≤16分58人,16分143人。夫妇同居机构老年人与独居机构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得分≤16分人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夫妇同居机构老年人CES-D得分为8.44分±4.32分,≤16分57人,16分2人。独居机构老年人CES-D得分为15.04分±7.54分,≤16分111人,16分90人。夫妇同居机构老年人与独居机构老年人CES-D得分≤16分人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养老机构老年人护理服务需求总分为3.95分±0.28分。夫妇同居机构老年人与独居机构老年人护理服务需求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老机构应针对不同婚姻状况居住的老年人提供更具个性化的护理服务,重点关注独居机构老年人的心理护理问题,提高照护水平,提升养老机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