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2016—2018年Rh(D)阴性患者应急输血案例,建立Rh(D)阴性患者输血应急方案,旨在保障临床Rh(D)阴性患者紧急用血。方法:对输血治疗的13例Rh(D)阴性患者进行输血情况调查,了解输血后抗体产生情况以及输血的疗效分析。结果:13例Rh(D)阴性患者中12例输注了Rh(D)阴性红细胞或血浆,其中1例由于出血量较大,进行配合性输注Rh(D)阳性红细胞。13例患者均得到了及时的救治,12例未出现Rh抗体,1例大量输注了Rh(D)阳性红细胞在输注3个月后出现了抗-D抗体,效价为4,4个月后效价为32。结论:Rh(D)阴性患者如需急诊输血,输注红细胞类制品时,首选ABO、Rh(D)同型的红细胞制品,也可以输注"O"型Rh(D)同型洗涤红细胞;在现有Rh(D)阴性制品不能满足要求,又需大剂量输注红细胞制品时,可根据"配合型输血"的原则输注Rh(D)阳性红细胞。如需输注血小板制品,若时间允许尽量输注Rh(D)阴性血小板,紧急情况下可以输注Rh(D)阳性血小板。血浆、冷沉淀制品的输注则无需区分Rh(D)血型。  相似文献   

2.
目的:回顾性分析Rh阴性患者输注ABO同型Rh阳性单采血小板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在没有预防性输注Rh免疫球蛋白的情况下,给予33例Rh阴性患者输注Rh阳性血小板,检测输注前后各24h的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并计算出血小板增加值,与对照组35例阳性患者输注阳性血小板的效果进行比较,来评估血小板输注的疗效。并在随访中,用间接抗人球蛋白卡法检测患者输注血小板后的抗D抗体水平。结果:Rh阴性患者输注Rh阳性血小板24h后血小板增加值为(12.45±9.96)×109/L,阳性患者输注阳性血小板24h后血小板增加值为(8.12±7.63)×109/L,3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Rh阴性患者输注Rh阳性血小板与RhD同型输注血小板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症状明显改善。20例患者输注血小板(66.2±30.0)d后抗D抗体均为阴性。结论:Rh阴性患者输注Rh阳性单采血小板的疗效显著,RhD抗原引起同种免疫的频率极低,可以给予Rh阴性患者输注Rh阳性单采血小板。  相似文献   

3.
探讨在特殊情况下Rh分型在输血医学中的意义。采用微注凝胶技术,对1例不规则抗体阳性的产妇及其新生儿进行ABO血型鉴定和Rh分型。对产妇意外抗体进行鉴定,对新生儿进行Rh系统溶血病检测,对供者进行Rh分型并与产妇进行交叉配血。产妇血型为AB型Rhccdee,新生儿血型为AB型RhCcDee。产妇及新生儿血浆中意外抗体为抗C、抗D。新生儿红细胞表面可释放出抗C、抗D抗体。筛选供者5例与其中1例配合,供者Rh血型为ccdee。母婴Rh血型不同可导致Rh系统意外抗体产生,在多次输血及Rh阴性受者宜进行Rh分型。多次受血者、Rh阴性受血者及孕产妇输血宜进行Rh同型输注。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红细胞输注效果不佳的原因,为临床输血效果评价提供参考。方法:对11例红细胞输注效果不佳患者在输血前、输血后第3、7和12天分别进行直接抗球蛋白试验、抗体筛查和血常规检测以及抗体特异性检测。结果:11例红细胞输注效果不佳患者在输血前抗体筛选等检测均为阴性结果,在输血后第7天开始都出现了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先升后降的现象,直接抗球蛋白试验试验的结果均为阳性或可疑,抗体筛查在第12天所有患者都出现抗筛阳性或者可疑。结论:11例红细胞输注效果不佳的原因符合"回忆反应"的特征。提示对于有输血史或多次妊娠史的患者,即使抗体筛选等检测结果为阴性,也应考虑"回忆反应"发生的可能,有必要对此类患者输入Rh抗原(D/C/c/E/e)相合的血液,保证临床输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小板抗体阳性与性别、血型、输血次数和输注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简易致敏红细胞血小板血清学技术,对697例输注血小板制剂患者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并对检测结果统计分析。结果:697例患者中共检出血小板抗体阳性74例(10.62%);血小板抗体阳性与性别、血型无明显相关性,但与输血次数呈正比(P0.01),并且血小板抗体阳性与输注效果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输血等免疫因素刺激导致产生血小板抗体,输血次数越多,血小板抗体产生概率越大;血小板抗体阳性会直接影响血小板输注效果。为提高血小板输注效果,对血小板抗体阳性者应尽量进行配合性输注。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Rh血型抗原鉴定,对Rh阴性患者中存在不规则抗体的输血患者选择相合性输注。方法:对2007年1月-2008年12月检出的RhD阴性输血患者进行D抗原复检、抗体筛查,及对其他Rh血型抗原进行鉴定。结果:在79例RhD阴性的输血患者中抗体筛查阳性的共25例;抗-D抗体3例,抗-E8例,抗-c4例,抗-c、E7例,抗-C1例,抗-e3例,对存在不规则抗体的患者均选择Rh因子相合的血液输注,其中,有7例患者采用O型的ccdEE和CCdee表型红细胞输注。结论:应用抗体筛查及Rh抗原鉴定的结果,选择Rh因子相合的血液输注及对有抗c和抗e抗体的阴性患者在血源困难的情况下选择O型的ccdEE和CCdee表型红细胞输注,保证了特殊血型的用血需求,既可以避免不规则抗体的产生,同时也减少了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的不规则抗体进行鉴定分析,为其制定输血策略,指导临床科学合理用血。方法:在河北省血液中心进行疑难交叉配血的AIHA患者2例,分别采用试管法和微柱凝胶法对其进行ABO血型和Rh血型鉴定、直接抗球蛋白试验(DAT)、抗体筛查试验及交叉配血试验,采用二硫苏糖醇(DTT)处理和未经处理的谱细胞鉴定患者血浆抗体特异性。结果:2例患者均为RhD抗原阳性,DAT及抗体筛查试验阳性,其中1号患者血浆与DTT未处理谱细胞反应呈抗-D特异性,与DTT处理后谱细胞反应结果呈全阴性;2号标本血浆与DTT处理及未处理谱细胞反应均呈阴性。2例患者与同型RhD阴性红细胞均呈交叉配血相合状态。结论:1号患者体内的不规则抗体为抗-LW抗体,2号患者抗体为自身抗-D抗体,此类AIHA患者均可输注同型RhD阴性悬浮红细胞。  相似文献   

8.
按《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对于Rh D阴性和其他稀有血型患者,应采用自身输血、同型输血或配合型输血。现将2例稀有血型患者的临床用血情况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1,女,49岁;患者2,男,70岁。2例患者均患风湿性心脏病,心功能Ⅳ级,择期行二尖瓣置换术入院,血型鉴定和不规则抗体检测结果为AB,Rh D阴性,未检出不规则抗体。2临床用血情况中心血站无AB,Rh D阴性红细胞,但其他三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重度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输注不同类型红细胞成分的疗效。方法 选取接受输血治疗的83例重度AIHA患者,按患者输注红细胞成分的种类分为三组:A组(27例)输注ABO+Rh同型洗涤红细胞,B组(28例)输注ABO+Rh同型去白细胞红细胞,C组(28例)输注ABO+Rh同型悬浮红细胞。根据指标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网织红细胞百分数(Ret%)、总胆红素(TBIL),在对比分析患者临床特征和血清学特征的基础上,分析对比各组输血治疗效果和输血不良反应。结果 三组患者中继发性AIHA病因主要为结缔组织病和血液系统疾病。在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中,致敏在红细胞上的抗体主要为Ig G+C3d,其次为Ig G,三组试验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抗体筛查和抗体鉴定试验中,不规则抗体主要为自身抗体+同种抗体,其次为有血型特异性的自身抗体,三组试验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输注红细胞前,各组Hb、RBC、Ret%和TBI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输注红细胞后,各组Hb和RBC水平显著高于输血...  相似文献   

10.
正《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规定:对于Rh(D)阴性和其他稀有血型者,应采用自身输血、同型输血或配合型输血。Rh(D)阴性血型在我国汉族人群中仅占0.2%~0.4%[1],属于稀有血型,故Rh(D)阴性患者一旦需要输血治疗,有时很难解决血源问题。笔者在临床输血工作中,遇到几例Rh(D)阴性患者在择期手术前1 d,采集自身浓缩红细胞贮存,术中将其回输体内,临床输血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2016-08—  相似文献   

11.
分析1例Rh(D)阴性患者输注DEL型血后产生高效价抗-D致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为Rh(D)阴性患者安全输血提供策略建议。采用盐水试管法和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法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和性质鉴定,采用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法对不规则抗体进行特异性鉴定和效价测定;将配血不合红细胞与患者血清在37℃温吸收后在56℃热放散,对所得放散液采用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法进行抗体特异性鉴定,同时采用吸收放散法对献血员红细胞进行DEL型检测。患者血清中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为阳性,抗体性质为IgG型,抗体特异性为抗-D,效价为2 048,配血不合红细胞吸收放散液抗体特异性鉴定为抗-D,经吸收放散检测该献血员为DEL型(回顾调查该患者在17 d前输注的一袋红细胞也为DEL型)。Rh(D)阴性患者接受DEL型血输注,具有产生抗-D的潜在风险,所产生的抗-D可再次结合DEL型红细胞致配血不合。对于有输血史、妊娠史、有生育要求的女性以及输血依赖等群体输注应持谨慎态度。对已经产生抗-D患者,在非紧急情况不应输注,避免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1例Rh(D)阴性患者血清中弱D强E抗体产生的可能原因,并探索类似病例的安全输血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ORh(D)阴性患者交叉配血试验结果及该患者的一般资料,后续系列血清学实验室相关方法。结果:证实该患者血清中IgG类抗-D、抗-E联合并存,且抗-D(效价1:64)弱于抗-E(效价1:512)。筛选Rh分型无D和E抗原的ABO同型红细胞悬液给予患者输注。结论:Rh分型检测符合临床发展的需求,对解决相关特殊群体的临床用血难题和降低疑难配血的频率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1例Rh(D)阴性患者血清中弱D强E抗体产生的可能原因,并探索类似病例的安全输血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ORh(D)阴性患者交叉配血试验结果及该患者的一般资料,后续系列血清学实验室相关方法。结果:证实该患者血清中IgG类抗-D、抗-E联合并存,且抗-D(效价1:64)弱于抗-E(效价1:512)。筛选Rh分型无D和E抗原的ABO同型红细胞悬液给予患者输注。结论:Rh分型检测符合临床发展的需求,对解决相关特殊群体的临床用血难题和降低疑难配血的频率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反复输血(≥3次)患者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比较阳性与阴性患者血小板输注前后的校正血小板计数增加值(CCI)与血小板输注无效(PTR)发生率,并对阳性PTR患者进行特异性分析,探讨血小板抗体阳性患者的不同抗体阳性率,分析其影响因素,指导后续输注工作。方法:选取2015-06-2016-07收治的反复输血(≥3次)患者156例,均采用微柱凝胶法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并按照检测结果分为阳性与阴性2组,对2组血小板输注前后的计数进行比较。对阳性患者进行特异性分析,统计其各抗体比例,并分析输血次数与PTR的关系。结果:(1)156例反复输血患者中,54例血小板抗体检查为阳性(34.6%),其中阳性患者PTR为44例(81.5%),1h、24h平均CCI为(6.63±1.16)×109/L和(3.01±1.52)×109/L;阴性患者中PTR为11例(10.8%),1h、24h平均CCI为(15.37±3.22)×109/L和(7.98±3.62)×109/L。(2)对44例血小板抗体阳性的PTR患者进行特异性分析,其中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抗体33例(75.0%),血小板特异性抗原(HPA)抗体2例(4.5%),同时具有HLA与HPA抗体的患者有3例(6.8%)。(3)3~5次输血患者PTR占23.8%;5~10次输血患者PTR占39.3%;10次以上输血患者PTR占39.6%。血小板抗体阳性率及PTR例数等与输血次数呈正相关。结论:反复输血(≥3次)患者中血小板抗体阳性患者引起PTR的比率要远高于阴性患者(P0.05),而且PTR的发生跟患者以往输血次数呈正相关,因此对反复输血患者再次输注前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是必要的,对于后续配型输注及节约输注成本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金华市中心医院输血患者检测到的不完全抗体分析,阐述多次输血患者Rh抗原分型检测的重要性。方法:在常规输血患者中进行不完全抗体检测,并对抗体进行鉴定,对患者的输血情况进行调查统计。结果:2004—2009年输血患者中检测到12例不完全抗体,其中抗E8例,抗c4例,抗C2例,有3例患者同时存在2种Rh系统的抗体。12例患者均为长期或短期多次输血的患者。结论:长期或短期内多次输血的患者应当进行Rh抗原分型,选择Rh配合的血液成分制品,特别是红细胞制品进行输注,以免产生Rh抗体。  相似文献   

16.
<正>1病例介绍患儿,女,8岁11个月,因小脑蚓部髓母细胞瘤术后复发入院。术前备血,检测血型A型,Rh(D)阴性,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患者曾与10个月前在我院手术,术前检测抗体筛查阴性,术中输注A型Rh(D)阴性红细胞4单位,第1次手术后至此次住院期间,未再输血。现进行抗体鉴定及手术交叉配血。2血型血清学检查2.1试剂与仪器不规则抗体筛选细胞(批号:20135623)、抗C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新乡地区临床反复输血和输注血小板的患者血小板抗体阳性率及血小板交叉配合性输注的输注效果。方法:设86例3次以上输血史的随机血小板输注患者为实验组,80名≤3次输血史的随机住院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固相凝集法检测实验组及对照组中患者的血小板抗体阳性率,对46例产生血小板抗体的临床患者,通过配合性输注24h后血小板计数增高指数(CCI)来观察患者血小板输注效果。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血小板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3.02%和11.25%,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患者输注ABO同型随机机采血小板不同输注次数相比较,≤3次、4~6次、6次以上有效率分别为70.00%、66.67%、37.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6例产生血小板抗体的临床患者经配合性血小板输注,计算24h后CCI、血小板回收率,输注次数≤3次、4~6次的临床患者输注效果明显高于6次以上。结论:对于≥5次输血的患者及反复血小板输注无效的患者,对其检测血小板抗体筛检,对产生血小板抗体的患者进行交叉配型,配合性输注,提高输注疗效,真正做到安全有效输血,减少血液的浪费。  相似文献   

18.
微柱凝胶免疫技术检测血小板同种抗体及配型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观察多次输血患者血小板抗体的产生对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微柱凝胶免疫技术(MGIA),对108名反复多次输血而又需要输注血小板的患者检测血小板同种抗体。对抗体阳性且输注无效的患者采用MGIA进行交叉配合性试验。结果:反复多次输血患者,血小板同种抗体阳性率为26.85%(29/108);29例血小板同种抗体阳性患者中,再次输注血小板时,26例发生输注无效;血小板同种抗体阳性组与阴性组比较血小板校正增加指数(CC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血小板抗体阳性率随输血次数增加而增加。结论:反复多次输血患者,易发生同种免疫反应,产生血小板相关抗体,导致血小板输注无效;MGIA检测血小板抗体方法稳定,操作简便,用于血小板配型,能较好的解决因血小板抗体阳性引起的输注无效问题,提高血小板输注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术前1d采自体浓缩红细胞在Rh(D)阴性患者择期手术中的应用效果,以解决Rh(D)阴性患者术中输血难题。方法:采集2016-07—2017-12择期手术Rh(D)阴性患者10例,采用NGL XCF-3000血液成分分离机,采集2~3U浓缩红细胞,同时将分离出的血浆回输予患者。把采集的浓缩红细胞贮存袋内加入适量的血液保存液,置4℃自体贮血专用冰箱保存备用。对采血前后及术中输血前后血液的有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0例Rh(D)阴性患者术前采集自体浓缩红细胞2~3U,术中将预采的浓缩红细胞回输,手术顺利完成。采血前后及回输前后血液有关指标比较意义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浓缩红细胞术前1d采集贮存,术中应用于Rh(D)阴性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探讨ABO及RhD的配合型输注与同型输注红细胞的临床输血效果以及安全性评价,为临床输血方案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7-01-01—2019-06-30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进行过ABO及RhD配合型输注红细胞的患者为病例组,同期进行ABO及RhD同型输注红细胞的患者为对照组,根据病例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红细胞输血量、输血时间以及所患疾病等特点匹配对照组。通过本院输血管理系统查询输注前及输注后24 h、48 h的Hb、RBC、Hct,采用重复测量方差方法分析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2种不同输血方案(ABO及RhD的配合型输注红细胞与同型输注红细胞)对患者的Hb、RBC、Hct影响有无显著差别以及输注红细胞前后2组患者的Hb、RBC、Hct有无显著差别,并分析这2种因素之间是否存在交互作用。通过分析病例组与对照组在输注红细胞前及输注后1 d、3 d、7 d、15 d的间接胆红素(IBiL)、因输注红细胞而新产生不规则抗体、新产生DAT阳性、输血不良反应等指标评价其临床输注安全性。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性别、红细胞输血量以及疾病分布等方面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与对照组的输注红细胞有效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输注红细胞前相比,病例组与对照组在输注红细胞后(24h及48h)的Hb、RBC、Hct与各自输注前相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自输注红细胞后24 h与48 h相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与对照组的2种不同输注红细胞方案对患者的Hb、RBC、Hct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不同输注方案与输注前后这2种因素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即输注前与输注后的Hb、RBC、Hct均不随患者进行ABO及RhD的配合型输注红细胞或同型输注红细胞变化而变化。2组患者的IBiL在输注红细胞前及输注后1 d、3 d、7 d、15 d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因本次输注红细胞而产生新不规则抗体、新产生DAT阳性及出现不良输血反应的病例。结论:ABO及RhD配合型输注与同型输注红细胞同样安全有效,配合型输注红细胞在抢救某些危重患者生命及某些疾病治疗方面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