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护理结局分类系统在糖尿病病人健康教育效果评价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太原市某所三级甲等医院2019年6月—2019年10月入院的2型糖尿病病人177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护理结局分类相关结局指标对其进行自我管理知识掌握情况评估后给予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比较病人干预前后自我管理知识技能掌握情况。[结果]干预后,糖尿病病人用药知识、饮食与运动、疾病知识、监测和预防知识、治疗原则得分及自我管理知识总分均高于干预前,且不同特征的糖尿病病人自我管理知识与干预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将护理结局分类系统应用于临床糖尿病病人健康教育评价中,有利于提升病人自我管理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健康维持无效的NNN-链接的护理模式在住院脑卒中偏瘫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8例住院脑卒中偏瘫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除常规护理外采用健康维持无效的NNN-链接护理模式,两组分别于入院时和出院时用相应护理结局量表评估病人的护理结局。[结果]出院时,干预组病人参与卫生保健决策、个人健康状况、健康相关知识和行为、健康信念、社会支持、危险检测、照顾自我指导等能力以及依从行为和护理顾客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NNN-链接的健康维持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住院脑卒中病人维持健康的知识、信念与行为。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老年慢性病出院病人的护理结局,为科学、全面地评价出院老年慢性病病人的健康状况,构建老年慢性病病人健康状况综合评价体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国内护理用老年慢性病病人护理结局评定量表"对广州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及1所二级甲等医院的250例出院老年慢性病病人进行调查,采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描述性分析、单因素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老年慢性病出院病人护理结局各领域得分在中等以上水平,出院后是否需要照顾、是否患脑血管疾病、患慢性病数目、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经济收入是影响出院老年慢性病病人护理结局的最主要因素。[结论]护士在实施出院护理时,关注病人在健康知识和行为方面的不同水平,重点关注高年龄组、患病复杂、出院后需要照顾及患有脑血管疾病的病人,使此类病人在住院初期就已经开始接受出院计划,有针对性地做好出院指导,提高病人出院后的适应能力,并且根据护理结局的测量,在医院及社区建立及实施老年慢性疾病病人出院计划模式。  相似文献   

4.
王巧红  杨辉 《护理研究》2014,(14):1732-1733
[目的]了解护理干预对心血管疾病病人危险因素控制行为的影响。[方法]将《护理结局分类》中危险控制:心血管健康这一结局的相关指标进行修订,形成心血管疾病病人危险因素控制行为调查问卷,对我院心内科住院的100例心血管疾病病人入院时及出院后1个月的危险控制行为进行测评。[结果]心血管疾病病人刚入院时危险控制行为得分较低,出院1个月后危险控制行为较刚入院时改善。[结论]医护人员通过对病人疾病的发生、发展、预防、保健及预后等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使病人认识到自身存在的危险因素及其危害性,从而纠正危险因素的控制行为。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路径化健康教育对机械性心脏瓣膜置换(MHVR)术后病人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96例MHVR术后病人随机分为路径组和常规组,分别给予路径化健康教育和常规健康教育,并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评价两组病人在手术后入病房时(干预前)、出院时及出院后3个月的自我护理能力并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路径化组病人出院时和3个月后自我护理能力总分及4个维度得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两组自我护理能力总分及自理责任感、自我概念、健康知识水平3个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两组自我护理能力总分及4个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路径化健康教育对MHVR病人自我护理能力的提升效果优于常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系统化健康教育体系对化疗病人知信行水平的影响。[方法]将住院的239例化疗病人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方法,试验组采取系统健康教育方法,比较两组病人入院时、化疗前1d、化疗第2天和出院前1d知信行水平的改变和出院时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化疗前1d、化疗第2天和出院前1d试验组知识、信念、行为得分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系统化健康教育体系可以更好地促进病人掌握健康知识,树立健康信念,建立健康行为,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黄改萍  王巧红 《护理研究》2012,26(18):1654-1655
[目的]了解老年科心脏病病人住院期间接受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将护理结果分类系统中“心脏病自我管理”结局的相关指标进行整合、修改部分条目的表达方式,预调查验证其信效度,形成“心脏病病人自我管理能力测评问卷”.对我院老年科住院心脏病病人80例,在入院和出院时分别测评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结果]病人在出院时的得分高于入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我院老年科心脏病病人在住院期间所接受的健康教育是有效的.健康教育增加了病人对心脏病相关知识的了解,提高了心脏病病人的自我管理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陈镜梅  罗英 《全科护理》2011,(14):1313-1314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白内障手术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科室统一制订的健康教育路径表对100例白内障手术病人从入院到出院期间实施健康教育,在病人入院时和出院前1 d天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估健康教育前后病人一般自我效能感、白内障相关知识知晓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健康教育后病人一般自我效能感、白内障相关知识知晓率、护理满意度均有了明显提高,与教育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路径的实施,能提高病人自我效能感、白内障相关知识知晓率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护理结局分类的家庭应对相关条目对首发抑郁症病人家庭应对进行研究。[方法]对护理结局分类中家庭应对条目进行本土化修订,形成适用于抑郁症病人的家庭应对调查问卷,根据病人入院时家庭应对情况给予相应的健康教育,比较病人入院时及出院2周后病人的家庭应对情况。[结果]首发抑郁症病人家庭应对能力普遍较低;经住院治疗及健康教育,出院2周后病人的家庭应对能力较入院时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护理结局分类的健康教育能够帮助病人提高家庭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10.
蔡霜  张玲玲  张丽君  赵慧 《全科护理》2016,(22):2331-2332
[目的]探讨远程网络视频对鼻咽癌放疗病人延续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0例鼻咽癌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出院前进行常规出院指导,出院后实施常规延续护理服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远程网络视频干预。比较两组病人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及满意度,评价病人的护理效果;参考Karnofsky评分(KPS)标准评价两组病人的生活质量状况;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病人护理前和护理后的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病人护理后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及满意度高于对照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远程网络视频进行延续护理能够改善鼻咽癌放疗病人心理状态,提高病人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效果优于常规延续护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构建脑卒中病人自我管理个性化干预模式,以改善脑卒中病人的护理结局。[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我科脑卒中康复期病人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个性化自我管理模式,在两组病人干预20d、出院3个月及出院6个月时采用脑卒中防治知识问卷、脑卒中自我管理行为评定量表进行评价。[结果]干预20d后,观察组预防脑卒中知识问卷得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脑卒中病人自我管理行为评分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及6个月时观察组脑卒中预防知识问卷得分、自我管理行为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病人自我管理个性化干预模式能够有效改善脑卒中康复期病人自我管理行为评分。  相似文献   

12.
王英萍  张宁 《护理研究》2013,27(16):1583-1585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与护士合作健康教育模式在住院糖尿病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6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传统的一般性健康教育,观察组采取药护合作健康教育模式,比较两组病人在出院时相关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及出院时治疗依从性。[结果]健康教育后观察组病人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及治疗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药护合作健康教育模式能提高健康教育效果、病人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以及病人的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基于病人需求的护理模式在门诊伤口护理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100例门诊慢性伤口病人为对象,根据病人需求落实相应护理对策,比较干预前后病人对伤口健康知识认知、焦虑自评量表(SAS)得分、疼痛数字评定量表(NRS)得分及对换药护理工作的满意率。[结果]干预后病人对伤口健康知识认知、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病人SAS得分、NRS程度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对门诊慢性伤口病人采取需求为导向的护理模式,能够提高病人对伤口健康知识认知,满足其对健康知识的需求,从而有效改善焦虑情绪,提高对疼痛的耐受性,同时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提升护理工作满意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护理模式在中耳炎乳突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6月接受乳突根治术的130例中耳炎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5例,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病人入院时和术前心率、收缩压和焦虑状态,比较两组病人出院前健康知识知晓情况及护理舒适度、满意度。焦虑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前心率、收缩压和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健康知识得分均高于对照组,护理舒适度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中耳炎乳突根治术病人中应用临床路径护理模式可缓解病人焦虑,提高健康知识知晓情况,提高病人护理舒适度、满意度,效果优于常规护理模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白内障手术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科室统一制订的健康教育路径表对100例白内障手术病人从入院到出院期间实施健康教育,在病人入院时和出院前1 d天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估健康教育前后病人一般自我效能感、白内障相关知识知晓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健康教育后病人一般自我效能感、白内障相关知识知晓率、护理满意度均有了明显提高,与教育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路径的实施,能提高病人自我效能感、白内障相关知识知晓率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标准流程在唇腭裂病人家庭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6年5月唇腭裂序列治疗的病人50例为干预组,同时随机抽取2014年—2015年5月出院病人50例为对照组,干预组采用健康教育标准流程实施教育,对照组按常规进行健康宣教及出院指导。出院1个月时从疾病知识知晓率、按时复诊率、喂养达标及出院满意度结果进行调查,比较两组出院满意度以及知识掌握情况。[结果]干预组出院时健康知识知晓率及综合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唇腭裂病人家庭按标准流程要求实施健康教育,护士实施有据可循,达到同质化效果,有效提高病人知识掌握情况及出院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付云  李慧 《护理研究》2009,(8):2017-2019
[目的]探讨实施脑卒中肢体康复俱乐部模式的效果。[方法]选择52例脑卒中肢体偏瘫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两组在院时进行脑卒中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出院时行常规的出院健康教育,观察组另外参加脑卒中肢体康复俱乐部全程活动;两组分剔于出院时和出院6个月后运用脑卒中相关知识问卷对肢体恢复情况及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价。[结果]出院时对照组和观察组脑卒中知识问卷及格率分别为23.08%和19.23%;出院6个月后,观察组脑卒中知识问卷及格率上升,患肢肌力明显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显著改善(P〈0.05)。[结论]脑卒中康复俱乐部的健康教育模式有利于帮助病人获得解决问题的知识与技能,建立健康行为,提高生活质量及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8.
黄文杰  王玉香 《全科护理》2016,(12):1282-1284
[目的]探讨出院计划模式的干预效果是否优于现有的常规出院健康指导。[方法]干预组和对照组病人均接受常规出院健康指导,在此基础之上对照组只发放脑卒中自我护理健康教育手册,干预组发放脑卒中自我护理健康教育手册并实施出院计划模式,比较两组病人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两组出院计划模式总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前后自身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病人各维度得分比较,其中饮食知识、生活起居、疾病知识、康复知识4个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干预组病人自身各维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对照组自身比较,饮食知识、用药知识、生活起居、疾病知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出院计划模式可提高病人脑卒中知识的掌握程度,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顾秀芳 《全科护理》2016,(4):353-354
[目的]探讨Orem自护模式对脑卒中病人护理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对2014年6月—2015年6月120例脑卒中病人进行自理能力的评估,分别给予完全补偿系统、部分补偿系统、支持—教育系统的护理模式,参考《护理结局分类》选取自理状态、焦虑水平、关节活动、脑卒中预防与管理知识4个护理结局作为评价指标。[结果]脑卒中病人在采用Orem自护模式后自理状态、关节活动能力和脑卒中预防管理知识均有所提高,焦虑水平有所下降,自身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Orem自护模式可提高脑卒中病人自理能力,有利于恢复肢体功能,降低病人焦虑情绪,从而能够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317护"微信平台对脑卒中病人开展出院延续性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8年3月住院保守治疗后出院的100例脑卒中病人为研究对象,按出院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病人出院时给予传统出院护理,观察组病人通过"317护"微信平台实施出院的延续性护理,及时干预病人出现的护理问题。采用Barthel指数(BI)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比较两组病人出院当天及出院后3个月复查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抑郁水平。[结果]观察组病人出院后3个月BI得分优于对照组,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脑卒中病人延续性护理中应用"317护"微信平台,能够促进病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降低卒中后抑郁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