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以梅毒螺旋体免疫印迹法(TP-WB)为金标准,比较科美和雅培2种化学发光仪在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时的差异。方法:选取科美检测梅毒阳性样本80例和雅培检测梅毒阳性样本80例,160例样本分别用2种化学发光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后再用WB方法复检。结果:科美CLIA阳性预测值为90.07%,阴性预测值为88.89%,符合率为90.00%。雅培CMIA阳性预测值为93.19%,阴性预测值为100.00%,符合率为93.75%,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50,P=0.330;χ~2=1.513,P=0.219;χ~2=1.507,P=0.220)。当科美S/CO9.01时阳性预测值为100%,雅培S/CO6.01时阳性预测值为100%,含有P47特征条带的样本数为108例(78.83%),为所有特征条带中出现频率最高。结论:科美和雅培化学发光在检测梅毒时与WB法比较均有较高符合率,雅培S/CO值≥6.01、科美S/CO值≥9.01时检测结果即为真阳性S/CO值,临床工作中可以使用价格较低廉的科美CLIA作为雅培CMIA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2.
化学发光法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的方法学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化学发光法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的效果.方法 5家实验室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化学发光检测法(CLIA)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胶试验(TPPA)进行临床标本的双盲检测.以TPPA结果为标准,分析其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共计检测1 525例血清样品,其中TPPA确证阳性308例,阳性率为20.2%.以TPPA作参照,发光法敏感性为100%(308/308),特异性为99.3%(1 208/1 217),阳性结果预测值(PPV)为97.2%(308/317),阴性结果预测值(NPV)为100%(1 208/1 208);5种ELISA试剂总体敏感性为98.1%(302/308),特异性为97.9%(1 192/1 217),PPV为92.4%(302/327),NPV为99.5%(1 192/1 198).结论 CLIA法具有敏感性高和特异性强的特点,适合于临床实验室进行梅毒的筛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3种梅毒螺旋体(TP)-lgM抗体检测试剂的性能比较,为推广此项目和临床选择试剂提供参考。方法用荧光梅毒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ABS)检测试剂(作为参考试剂)和两种蛋白印迹法(WB)试剂分别检测103例梅毒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样本TP-lgM,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03例梅毒患者中的一期梅毒、二期梅毒、胎传梅毒、神经梅毒、隐性梅毒患者,经FTA-ABS法检测,TP-lgM阳性率分别为85.7%(6/7)、100%(20/20)、90.9%(10/11)、33.3%(6/18)、46.8%(22/47)。经Kappa检验分析,WB1试剂与FTA-ABS试剂一致性好(Kappa=0.736),WB2与FTA-ABS试剂、WB1试剂一致性均较差(Kappa=0.565,Kappa=0.566)。结论建议临床使用与"金标准"(FTA-ABS试剂)结果一致性好的WB试剂检测TP-lgM。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梅毒螺旋体抗体磁微粒化学发光法( CMIA)、梅毒螺旋体抗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 (TPPA)和梅毒甲苯胺红血清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在住院和门诊人群血清样本进行梅毒诊断中的临床 应用,旨在优化梅毒检测流程,协助临床诊断与治疗。 方法 用 CMIA 对血清中梅毒螺旋体抗体进行初筛, 初筛阳性者均用 TPPA 进行确认,TPPA 确认为阳性的标本加做 TRUST,TRUST 为阳性的标本进一步检测其 滴度。 结果 9 480 例标本中,CMIA 阳性 214 例,TPPA 确认阳性 194 例,TRUST 阳性 46 例。 CMIA 阳性结果 的 S /CO 值 < 5 的阳性标本确认率仅为 50% , CMIA 阳性结果的 S /CO 值 > 9 的 标 本, TPPA 确 认 率 为 98 3% 。 CMIA 阳性结果的 S /CO 值越大,TPPA 的阳性符合率也相应增加。 结论 CMIA 检测梅毒抗体反应 阳性结果 S /CO 与 TPPA 的阳性符合率呈正相关。 CMIA 适合大批量初筛,其阳性结果用 TPPA 确认,TPPA 确认为阳性者,再进一步做 TRUST,以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实行孕期干预,实现母婴传播阻断。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 ,我院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 ISA)法及甲苯胺红卡片试验 (TRU ST)分别检测了 34例临床梅毒患者、6例质控梅毒阳性及 6 10 9例术前验血患者血清 ,旨在比较二者梅毒螺旋体的敏感性及特异性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般资料 :检测血清共包括三种 :38份血清为我院 1998~2 0 0 3年 6 10 9例患者输血前检查梅毒螺旋体抗体的阳性标本 ,均经两种以上检测方法验证 ;34份为临床确诊梅毒患者的阳性标本 ;6份为临检部提供的质控阳性血清。方法 :TRUST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凝集法 ;EL ISA法在包被抗原的微孔中加入 5 0 μl待测血清和 5 0…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2种梅毒螺旋体抗体胶体金检测方法,选择理想的梅毒螺旋体检测试剂作为血液初筛试剂,降低血液的报废率。方法:用2个不同厂家的梅毒螺旋体抗体胶体金检测试剂对4份低值阳性对照(血筛4项标准物质,抗TP含量为6mIU,S/CO在2~4之间)和16份梅毒螺旋抗体酶联免疫吸咐试验(TP-ELISA)双阳样本(S/CO在1~30之间)共20份阳性样本以及80份TP-ELISA阴性的样本共100份做检测,分析2种试剂的阳性符合率和阴性符合率。结论:2种梅毒螺旋体抗体胶体金检测试剂有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检测孕妇血清中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TP-Ab)的应用价值.方法 150 314例妊娠期妇女血清标本采用CMIA检测TP-Ab,S/CO≥0.5用TPPA及ELISA检测;以TPPA为确证方法,比较不同S/CO值CMIA与TPPA的符合率.CMIA与TPPA检测结果不一致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检测血清梅毒螺旋体IgM抗体在梅毒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北京佑安医院性病门诊就诊者中已确诊为不同临床分期梅毒患者207例,治疗前采用免疫印迹法(TP-IgM-WB)检测血清中的IgM抗体同时进行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患者规范治疗后,每3个月复查1次,1年后每半年复查1次,随访两年.首次RPR...  相似文献   

9.
梅毒是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全球范围分布,在我国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梅毒的诊断依赖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和梅毒螺旋体被动颗粒凝集试验(TPPA).我们在工作中发现许多无临床症状、无疾病接触史及发病史的老年人TP-ELISA阳性,对此我们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四种梅毒螺旋体检测方法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君霞  巫翠云  何林 《山东医药》2008,48(1):122-123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TPHA)、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分别检测血清中的梅毒螺旋体抗体,荧光定量PCR(FQ-PCR)法检测局部分泌物或渗出物中梅毒DNA.结果 :TRUST、TP-ELISA、TPHA、FQ-PCR法灵敏度分别为84.3%、96.1%、94.1%、97.1%,特异性分别为93.5%、98%、100%、100%.TRUST在一、三期梅毒的阳性率最低(66.7%和50%);FQ-PCR在一期梅毒阳性率最高.提示TP-ELISA可作为输血和手术前检测的一种理想筛查方法;TPHA可作为梅毒确诊方法;TRUST可应用于梅毒治疗疗效监测;早期梅毒的诊断首选FQ-PCR.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梅毒血清中非特异性梅毒螺旋体抗体对艾滋病病毒(HIV)明胶颗粒凝集试验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用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HIV明胶颗粒凝集试验(HIV1/2-PA)、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以及Abbot HIV胶体硒快速试验(Determine HIV-1/2),同时检测性病门诊保存的96份梅毒血清及96份健康对照者血清.结果 96份梅毒血清中有32份HIV1/2-PA结果被干扰而无法判读(致敏颗粒和非致敏颗粒同时凝集),其他64份血清HIV1/2-PA结果为阴性.将96份梅毒血清按滴度分成11组,观察到随着RPR滴度的升高,HIV1/2-PA结果出现干扰现象的频率也升高.RPR滴度>1:8的标本出现此现象的比例与≤1:8的标本相比,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73,P<0.005).对9例出现HIV1/-PA结果干扰的梅毒患者进行随访,在苄星青霉素规范治疗后6个月,用HIV1/2-PA测试其血清,原结果中的干扰现象消失.比较这9例患者治疗前后RPR和TPPA滴度的变化发现,RPR的滴度均下降至≤1:8,而TPPA的滴度则有4例升高,有4例未变化.5份RPR阳性、滴度均<1:8.TPPA阴性标本,在HIV1/2-PA试验中未出现结果被干扰现象.结论 高滴度(>1:8)的非特异性梅毒螺旋体抗体,是HIV1/2-PA出现致敏颗粒和非致敏颗粒同时凝集这一干扰现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三种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方法进行总结比较,为临床提供合理的检验方案。方法: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三种方法对274例标本进行检测,其中梅毒患者101例,对照组(非梅毒患者)173例,并对结果分析。结果:在梅毒患者中,TRUST法检出73例,阳性率72.28%,TP-ELISA法检出98例,阳性率97%,TPPA法检出100例,阳性率99%。TPPA法与TP-ELISA法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RUST法与TPPA法、TP-ELISA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诊患者应用TRUST和TPPA联合检验,复诊患者用TRUST方法检测以观察治疗效果;而TP-ELISA和TPPA临床意义相当,两者可选其一作为确证实验。  相似文献   

13.
李秀玉  王培昌  杨陇  李文军 《山东医药》2011,51(16):111-112
近年来我国梅毒发病率逐年递增[1]。为保证临床用血安全,目前国内每年至少有7 000万份献血员及血液制品需要检测,各医院手术患者术前均需检测此项目。因此快速、准确、特异的检测诊断技术对梅毒的预防控制和及时有效的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梅毒螺旋体(Tp)的各种检测方法的原理及应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RUST(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法诊断梅毒螺旋体感染的方法学差异.方法 用目前国内最常用的诊断梅毒螺旋体感染的TRUST试剂及ELISA试剂检测722例标本,同时与TPPA(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从而得到各试验的假阴性率和假阳性率.结果 对722份样本的检测中,ELISA和TPPA的阳性符合率为98.26%,假阴性率和假阳性率分别为0.46%和1.91%,2种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TRUST和TPPA的阳性符合率为84.39%,假阴性率和假阳性率分别为21.08%和5.10%;ELISA和TURST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ELISA测定梅毒螺旋体的方法在日常大量标本检验时优于TRUST.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梅毒在我国的流行呈上升趋势,从2000—2013年的13年间年均增长达13.37%~([1])。目前,临床实验室主要是通过梅毒血清学试验来辅助诊断梅毒,但这些检测方法各有优缺点。鉴于此,本研究选择了330例运用临床常规微粒子化学发光检测法(CMIA)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呈低反应性的病人血清样本,同时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法、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CLEIA)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三种检测方法进行检测,最后对  相似文献   

16.
梅毒螺旋体检测的适宜方法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快速血清反应(RPR)法对15例一期梅毒、56例二期梅毒、20例非梅毒患者行血清梅毒螺旋体(TP)检测,比较三者的灵敏度及特异性。结果PCR法诊断一期梅毒的灵敏度最高,ELISA次之;二期梅毒三种方法的灵敏度接近。PCR、ELISA特异度接近且明显高于RPR法。认为对一期梅毒的诊断应首选PCR法;二期梅毒的诊断可采用特异性的ELISA法。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采用免疫胶体金技术(DIGFA)检测试卡和酶免疫(EIA)检测试剂,检测艾滋病病毒抗体(抗-HIV1/2)和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抗-TP),对DIGFA技术参数进行评估。方法对多份质控血清和5863份患者血清或血浆,分别采用DIGFA试卡和EIA试剂进行检测,以EIA检测结果为参照,对DIGFA检测试卡的灵敏度、特异性、检测效能和物理性能等参数进行评价。结果多份质控血清抗-TP和抗-HIV1/2 DIGFA试卡检测特异性均为100%;抗-TP、抗-HIV1/2DIGFA试卡检测的灵敏度分别为80.00%和93.33%;检测效率分别为88.44%和96.97%。5863份患者血清(血浆)的抗-TP和抗-HIV1/2DIGFA试卡检测特异性分别为99.86%和99.76%;灵敏度分别为50.94%和77.78%;检测效率分别为99.42%和99.69%。结论DIGFA试卡检测灵敏度比较低,花费成本较大,不适宜献血员筛选试验。如果应用到街头(采血车)献血员快速筛选,必须和EIA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19.
<正>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苍白亚种感染所致的一种全身性的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梅毒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并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严重危害人群健康。梅毒感染后,机体可产生非特异性和特异性抗体,针对这两种抗体的梅毒螺旋体血清学检测具有重要诊断价值。本研究对目前临床常用的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3种不同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抗苍白螺旋体IgM抗体检测对梅毒的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72例梅毒患者检测了特异性IgM抗体,并与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血清抗苍白螺旋体IgM抗体在一期梅毒的阳性率为73.3%(11/15),在二期梅毒的阳性率为88.9%(16/18),二者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χ2=1.6363,P>0.10).在潜伏梅毒,IgM抗体阳性率为26.1%(6/23),非常显著地低于早期显性梅毒(χ2=17.6189,P<0.005).在一期、二期和潜伏梅毒,RPR和TPPA的阳性率均为100%.入组前2~24个月已经正规抗梅治疗的梅毒16例,其中IgM抗体阳性2例.结论 ELISA法检测特异性IgM抗体诊断一期梅毒并不优于RPR和TPPA.IgM抗体在潜伏梅毒敏感性低,其诊断应依靠RPR和TPPA.目前不推荐单独检测抗梅毒IgM抗体来监测病情和判断疗效.抗苍白螺旋体IgM抗体的临床意义有待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