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梅冰 《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0Z):101-101
1病例资料 患者,男,19岁,大一学生。2006年5月31日晨起后,感觉左大腿肿胀、疼痛,站立、行走时加剧,因此就诊于某市级医院普外科。首诊医师诊断为“左下肢软组织损伤”,嘱患者注意休息,每日用热毛巾敷患肢2~3次。该学生遵照医嘱行事,直至6月4日下午5时,左大腿明显肿胀,疼痛剧烈难忍时,向笔者咨询。接诊后,查见左下肢膝关节以上部位呈明显非凹陷性水肿,皮肤苍白,皮肤温度稍高,左下肢未见感染病灶。[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指血液在深静脉系统不正常的凝结,好发于下肢,其表现为:患肢疼痛、肿胀、皮肤温度高、皮肤潮红、站立时疼痛加重,严重的可发生肢体坏死和肺栓塞。本文7例均发生在宫颈癌放疗后,经积极治疗现已痊愈。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自体废肢皮瓣修复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效果。方法对13例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伴肢体毁损和2例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伴肢体完全离断患者,采用转移或移植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结果本组15例患者术后皮瓣完全成活。术后随访3-12个月,效果满意,毛发生长良好。结论通过自体废肢皮瓣修复大面积皮肤软组织损伤疗效明显,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4.
神经性皮炎是一种皮肤功能障碍性疾病,具有明显的皮肤损害,多发生在颈后部或其两侧、肘窝、腘窝、前臂、大腿、小腿及腰骶部等,常成片出现,为三角形或多角形的平顶丘疹,皮肤增厚,皮脊突起,皮沟加深,形似苔藓,呈淡红或淡褐色,剧烈瘙痒是其主要的症状。  相似文献   

5.
皮肤、粘膜呈过度色素沉着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当其以皮肤或粘膜过度色素沉着为首发症状或主要表现形式时往往不能准确予以诊断,直接影响着疾病的治疗和预后。这些临床综合征因病因不同其过度色素沉着表现形式可呈多样性,部分呈局限性或全身性分布,部分呈对称性或散在性分布。由于皮肤或粘膜呈过度色素沉着表现是这些全身系统性疾病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尚存在其它系统或部位的病变,因此对于皮肤粘膜呈过度色素沉着表现的疾病,其诊断、治疗也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下面对于具有过度色素沉着表现的临床综合征作一综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患者48岁,男性,因“皮肤变黑、粗糙半年”于2002年7月18日入院。半年前无诱因出现面、颈、腋下、乳晕、腰部、肢端皮肤变黑、粗糙,进行性加重,无乏力、头昏、纳差、恶心、呕吐及腹胀、腹痛、消瘦等。查体:生命体征正常,一般情况可,面、颈、腋下、乳晕、腰、手背、双脚掌、外踝、双膝盖、胭窝皮肤呈棕黑色,粗糙呈绒毛样,双肺、心、腹无异常,双下肢不肿。辅助检查:三  相似文献   

7.
Meleda病一例     
周雅 《中华医学杂志》2003,83(21):1886-1886
患儿男,12岁,因足跖皮肤进行性增厚,伴压迫痛6年就诊。出生时趾甲即厚,不修剪即呈鹰爪样。6岁时,足底皮肤出现蜡黄色硬质斑块,无明显不适感,随后扩大,增多,增厚,高出皮肤,站立时疼痛,行走不便。曾经多种药物治疗无效。患儿3岁后才能用简单句子表达意愿,表达能力差,讲话慢,语言不清,反应迟钝,小学一年级课程未完成。家族中未见类似患者,父母非近亲结婚。  相似文献   

8.
1 临床资料 本组红斑肢痛症患者10例,男性8例、女性2例,年龄20~66岁,平均34.7岁,其中20~44岁9例,66岁1例.本组患者入院时均表现为四肢远端红肿、疼痛,尤其以双足为著,足底、足趾红、热、肿痛,疼痛呈阵发性、烧灼样,夜间明显,活动、遇热、长时间站立及足下垂时疼痛加重,夜间睡眠时常常把双足裸露被外,部分患者为了减轻疼痛常用冷水浸足.病程1~3年不等.入院查体:双足皮肤温度升高、发红、肿胀,3例可见趾甲变厚.辅助检查均正常.临床诊断:红斑肢痛症.入院后给予齐铭雷奥80mg,每日1次,静脉滴注,共20 d,10例患者症状均明显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9.
郝佳 《大家健康》2006,(8):47-47
湿疹是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炎症,皮肤损害呈多行性,瘙痒剧烈。好发于四肢屈侧、手、面、外阴、肛门等处。开始是皮肤红斑、丘疹或水疱,后因搔抓等发生糜烂、渗液、结痂,经发感染后可出现脓疱,转为慢性会出现鳞屑。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性,21岁。因发现四肢远端进行性肥大并额部肌肉皮肤肥厚,皱纹增粗三年多来就诊,无头痛、头晕及其他不适。体检:额部皮肤增厚,皱纹呈脑回状增粗,四肢远端及指趾呈对称性增粗,杵状指趾,反射对称,颅神经及服底检查均正常,心肺正常。心电图正常。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T3、T4、血钙、碱性磷酸酵测定等均无异常发现。临床诊断为肢端肥大症。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足的主要症状是下肢疼痛及皮肤溃疡。早期可见双足皮肤瘙痒,怕冷,皮肤发白或发紫,肢端刺痛,麻木,感觉迟钝或丧失。走路时突然下肢疼痛难行,以后休息时下肢也疼痛,甚至彻夜难眠。合并感染后,足部溃烂、坏死创口久久不愈,肌腱韧带以及骨质发生坏死,不得不接受截肢而导致残废。糖尿病足应早期治疗,西医治疗主要使用扩血管、活血通脉和改善下肢血管的药物,但疗效欠佳。  相似文献   

12.
患儿男,6岁,汉族,父亲籍贯江苏,母亲籍贯河北。患儿出生时全身皮肤白,头发白色略带浅黄色,眉毛及睫毛均呈白色,虹膜灰色,畏光。2005年10月前来遗传咨询并要求进行白化病分型诊断。体格检查:身体发育良好,全身皮肤白,无明显色素痣,无色素沉着斑块,头发呈淡黄色,眉毛及睫毛均呈白色(图1)。  相似文献   

13.
改良式腓肠肌内侧头皮瓣转位治疗邻肢皮肤大面积缺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良式腓肠肌内侧头肌瓣转位治疗邻肢皮肤大面积缺损伤是在腓肠肌内侧头皮瓣技术上的一大改进,与肌皮瓣比较,它只转位皮瓣而不转位肌肉,在功能与外形恢复上,它明显优于前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四肢骨折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方法。方法2003年1月~2008年12月,23例四肢骨折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骨折外固定支架或钢板螺钉内固定加简易皮肤牵张治疗。结果23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年,创面均一期愈合,患肢外观、感觉功能恢复良好,无肌肉挛缩现象。结论骨折外固定支架或钢板螺钉内固定加简易皮肤牵张术操作简单、安全,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皮试前皮肤清洁消毒方法的结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上有不少药物需做皮内药物过敏试验(以下简称皮试)后方可用药。皮试时按无菌操作应先消毒皮肤。但常因各种因素,如某些消毒液尤其是常用75%乙醇消毒皮肤,可致皮试呈假阳性,从而导致患者再次皮试的痛苦或影响药物的选择,为了克服上述弊端,笔者选用生理盐水擦拭皮肤3次代替以75%乙醇做皮肤消毒,探讨其安全性及对皮试结果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针对糖尿病并发脉管炎,即"脱疽",患肢疼痛,皮肤青紫、溃烂,经久不愈或其他创伤引起的皮肤溃烂者如"流注",用加味生肌玉红膏治疗3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肢体大面积皮肤挤压撕脱伤不同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对1996年1月~2005年12月治疗的67例83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五种不同治疗方法及结果的回顾性分析,研究不同治疗方法及结果产生的原因。结果本组I期植皮33例,优良率仅30%。其中全厚皮原位缝合法11例,良2例;中厚皮片植皮法13例,优1例,良3例;邮票植皮法9例,优1例,良3例。Ⅱ期植皮法34例,优良率100%。结论肢体大面积皮肤撕脱伤的致伤原因多是严重的碾压或绞挤引起,清创时损伤界限不清,挫伤的皮肤难于判别坏死或挫伤,致使易于感染,I期植皮成活率低,术后瘢痕严重,而影响肢体功能。  相似文献   

18.
<正> 病例:患者,男:8岁,因先天性尿道下裂前来就医。患者阴茎极度弯曲,腹侧皮肤明显短缺,尿道口虽位于冠状沟内,但即已与阴囊紧邻。勃起时阴茎弯曲更为明显,向腹侧呈90度角,将阴囊皮肤提起也不能略微伸直。排尿时尿流向下,故不能站立排尿。  相似文献   

19.
股骨颈骨折导致股骨头下至股骨颈皋底部骨折.属中医髀枢骨骨折,其损伤原因主要是绊倒时扭转伤肢,暴力传导至股骨颈,引起断裂,多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女性稍多于男性,儿童及青年发病甚少,主要临床表现为:髋部疼痛,移动患肢时疼痛加重,故不敢站立或行走.局部压痛.伤侧下肢呈屈曲、内收、外旋和短缩畸形.  相似文献   

20.
我们使用甲苯胺蓝—伊红染色法,研究了21例人慢性放射性皮肤溃疡标本肥大细胞的改变,发现溃疡区肥大细胞明显减少或消失;溃疡边缘区肥大细胞数目增多,胞体增大。其增多与变大的高峰期与纤维结缔组织增生明显期相平行。当纤维组织胶原化后,肥大细胞则呈减少趋势。结果表明肥大细胞参与真皮广泛纤维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