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表皮生长因子对宫内膜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观察了表皮生长因子(EGF)在体外对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及基质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酶消化加物理方法分离人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及基质细胞,分别在体外培养,细胞汇合后消化,一部分用盖片法培养,用特异性抗体鉴定细胞纯度,另一部分做细胞增殖实验。在细胞中加入不同浓度的EGF,培养24、48、72小时,用MTT法及流式细胞仪测定EGF对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及基质细胞增殖的作用。结果:EGF浓度为5.0及10.0n  相似文献   

2.
TGFβ1,bFGF对前列腺基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目的 探讨前列腺基质增生的机制。 方法 系用MTT和TUNEL法检测体外原代无血清培养的前列腺基质细胞的增殖,用免疫组化、RTPCR 方法检测平滑肌细胞特异性标记蛋白的表达。 结果 TGFβ有多重效应:浓度为0-01 ~10.00ng/ml 的TGFβ可抑制指数增生期前列腺基质细胞增殖;浓度低于0-1ng/ml 的TGFβ刺激平顶期前列腺基质细胞增殖;浓度高于1ng/ml 的TGFβ促增殖平顶期的成纤维细胞向平滑肌细胞分化。bFGF对于指数增生期和平顶期细胞均有刺激增殖的作用,并抑制增殖平顶期的成纤维细胞向平滑肌细胞分化。 结论 TGFβ1/bFGF比例的改变有调节前列腺基质细胞的稳态平衡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中药三棱对体外培养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ADPKD)囊肿衬里上皮细胞增殖及上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磷酸化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的囊肿衬里上皮细胞经EGF、三棱作用后,采用 Brdu掺入法测定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Western blotting检测EGF-R磷酸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EGF(2.5~20 ng/ml)可刺激衬里上皮细胞增殖(P<0.01);与对照血清比较,三棱含药血清(1%~5%)能明显抑制经EGF刺激后的衬里上皮细胞增殖(P<001),阻止细胞从G_0-G_1期进入G_2-M期,其作用效果呈浓度依赖性;三棱含药血清能抑制囊肿衬里上皮细胞EGF-R的磷酸化(P<0.05)。结论 EGF在多囊肾病发病中起促进作用,三棱可能通过对EGF-R磷酸化的干预而达到抑制细胞增殖的作用,从而为延缓多囊肾病的发生与发展提供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4.
bFGF对培养兔关节软骨细胞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在于了解硷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关节软骨细胞分裂增殖及其特点以及功能代谢的影响。方法:体外单层培养兔关节软骨细胞,以1ng/ml、10ng/ml、100ng/ml的bFGF作用细胞2、4、6d,测DNA含量及基质中糖醛酸含量,阐明细胞的增殖及代谢的变化。同时,在10ng/mlbFGF作用下,采用流式细胞技术进行细胞周期亚时相分析。结果:结果显示在1~100ng/ml浓度范围内,bFGF对培养软骨细胞的增殖及代谢均有促进作用,以10ng/ml浓度作用最佳。细胞周期较对照组明显缩短,DNA合成前期(G1期),DNA合成期(S期)和分裂前期及分裂期(G2M)的时间分别为115、163、72h,对照组分别为223、179、158h。结论:bFGF对培养的关节软骨细胞增殖及基质代谢有促进作用,能缩短软骨细胞DNA合成G1期及G2M期而达到缩短细胞周期、促进细胞分裂增殖的。  相似文献   

5.
bFGF对跟腱成纤维细胞创伤愈合影响的体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bFGF在跟腱损伤修复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体外创伤愈合和细胞运动模型及MTT方法,分别对bFGF作用下,跟腱成纤维细胞创伤愈合,运动与增殖行为进行分析。结果:bFGF浓度为5ng/ml时,即可显著地促进跟腱成纤维细胞的创伤愈合与增殖,当bFGF浓度提高至100ng/ml,这种促进作用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在改良子宫内膜细胞原代分离培养方法的基础之上,探讨米非司酮对原代分离培养的人子宫内膜基质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利用改良后的"二次消化法"分离培养增殖期人子宫内膜基质和上皮细胞,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并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人子宫内膜基质和上皮细胞的波形蛋白和角蛋白表达阳性的细胞比率,计算分离培养的基质和上皮细胞的纯度;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米非司酮对原代分离培养人子宫内膜基质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结果原代分离培养的基质细胞较上皮细胞生长迅速。流式细胞检测结果显示,分离培养的基质细胞波形蛋白阳性率达97%,上皮细胞角蛋白阳性率达90%。米非司酮处理人子宫内膜基质细胞2d或3d后,结果均显示,随着米非司酮浓度增加,基质细胞的细胞抑制率(IR)逐渐升高。米非司酮作用基质细胞2d后,50和100μmol/L组的IR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米非司酮作用3d后,25、50和100μmol/L组的IR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IR值进行直线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米非司酮处理2d和3d对原代人子宫内膜基质细胞的IC50分别为52.85μmol/L和86.46μmol/L。结论改良后的"二次消化法"可获得高纯度人子宫内膜基质细胞和上皮细胞。米非司酮对原代人子宫内膜基质细胞有抑制作用,并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效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 针对骨组织工程中成骨细胞与基质材料间促粘附问题,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成骨细胞粘附特性的影响。方法 取兔骨髓基质干细胞来源的成骨细胞体外培养,分别用5、10、50、100及200ng/ml浓度的bFGF诱导培养24小时作为实验组;不含bFGF的培养基作为对照组。观察接种后0.5、1、2、4、及8小时各时间点成骨细胞粘附情况,体现学计量粘附细胞数量。结果 10ng/mlbFG  相似文献   

8.
bFGF对体外关节软骨细胞创伤愈合与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对关节软骨细胞创伤愈合与增殖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创伤愈合模型及MTT比色方法,对软骨细胞创伤愈合与增殖行为进行分析。结果:bFGF浓度为5ng/ml时,即可显著促进软骨细胞创伤愈合,浓度为50ng/ml时,其促进作用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factorβ,TGF-β)对椎间盘Ⅰ、Ⅲ型胶原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 应用斑点杂交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了TGF-β1 对椎间盘原代培养及传代培养的纤维环细胞、髓核细胞中Ⅰ、Ⅲ型胶原mRNA 的调节作用,采用VIDAS软件计算杂交膜斑点及杂交涂片中细胞的平均光密度值,进行胶原mRNA相对定量。结果 (1)对于原代培养的椎间盘纤维环细胞Ⅰ型胶原mRNA,TGF-β1 浓度为1 ng/ml 及10 ng/ml 时,其调节作用分别是0 ng/ml 组的1.18 倍及1.37倍;对于传代培养的纤维环细胞,其调节作用分别是0 ng/ml 组的1.6 倍及1.84 倍;对于传代培养的髓核细胞,其调节作用分别是0 ng/ml 组的1.48 倍及2.03 倍。(2) 对于原代培养的椎间盘纤维环细胞Ⅲ型胶原mRNA,TGF-β1 浓度为1 ng/ml 及10 ng/ml 时,其调节作用分别是0 ng/ml 组的1.08 倍及1.22 倍;对于传代培养的纤维环细胞,其调节作用分别是0 ng/ml 组的1.22 倍及1.40 倍;对于传代培养的髓核细胞,其调节作用分别是0 ng/ml 组的1.20 倍及1.  相似文献   

10.
转化生长因子β与椎间盘细胞Ⅰ型胶原基因调控的关系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6  
目的:探讨TGF-β在椎间盘Ⅰ型胶原代谢中的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应用斑点杂交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了TGF-β对椎间盘原代培养及传代培养的纤维环细胞、髓核细胞中Ⅰ型胶原mRNA,TGF-β1浓度为1ng/ml、10nm/ml,其作用分别是0ng/ml组的1.18倍及1.37倍;对于传代培养4 纤维环细胞,其调节作用分别是0ng/ml组的1.48倍及2.03倍。结论:TGF-β可以按照剂量依赖方式正向  相似文献   

11.
人子宫内膜体外构建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体外构建人子宫内膜的新方法。方法将采用筛网分离法获得的原代人子宫内膜基质细胞和腺上皮细胞依次接种到自制的液态胶原材料上共培养,形成子宫内膜组织,并与二维条件下正常培养的子宫内膜基质细胞和腺上皮细胞进行比较。采用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所构建的子宫内膜的组织学特征,以及两种细胞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的生长和分布情况。结果分离获得的子宫内膜基质细胞和腺上皮细胞的纯度分别达到95%和90%。在Ⅰ型液态胶原形成的凝胶内,子宫内膜基质细胞排列紧密,腺上皮细胞呈腺体样结构。结论两种细胞与Ⅰ型液态胶原凝胶复合后构建的子宫内膜具有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的结构。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观察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和表皮生长因子(EGF)对内侧副韧带(MCL)和前十字韧带(ACL)细胞增殖行为的影响。方法:培养10周龄新西兰白兔内侧副韧带和前十字韧带细胞,在培养液中分别加入aFGF和EGF,以XTT方法测定细胞的增殖行为。结果:aFGF在1ng/ml时即对两种细胞具有显著的促进增殖作用,其浓度达50ng/ml时,对MCL细胞的促进作用最大,达100ng/ml时对ACL细胞的促进作用最大。EGF在0.78ng/ml时即对MCL细胞有显著的促增殖作用,在1.56ng/ml时始对ACL细胞有显著的促增殖作用,其浓度达3.125ng/ml时对2种细胞的促进作用最大。aFGF和EGF在超过其最佳浓度后,随浓度升高促进作用均下降。结论:aFGF和EGF可以促进韧带成纤维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4.
EGF和IGF对体外培养兔关节软骨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表皮生长因子 (EGF)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GF)对体外培养兔关节软骨细胞存活数目和分裂增殖百分数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兔关节软骨细胞传至第 2代 ,分别以EGF、IGF ,以及二者不同的浓度组合作用于软骨细胞。通过酶联免疫检测仪 (MTT)测定软骨细胞存活数 ,流式细胞仪测定软骨细胞分裂增殖百分数。结果 不同浓度EGF对兔关节软骨细胞存活和分裂增殖均有促进作用 ,作用浓度强度次序为 :10ng/ml>0 1ng/ml>10 0ng/ml。不同浓度IGF对兔关节软骨细胞的存活和分裂增殖均有较强促进作用 ,浓度为 5 0ng/ml时 ,刺激效果最显著。EGF与IGF联合使用时 ,刺激效果优于任何一种因子单独使用 ,而以EGF 10ng/ml和IGF 5 0ng/ml为最佳浓度组合。 结论 EGF和IGF都可促进兔关节软骨细胞存活和分裂增殖 ,但以协同作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子宫内膜体外三维重建的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索建立子宫内膜体外三维模型的方法。方法 :将分离的子宫内膜基质细胞和上皮细胞依次种植于生物可降解胶原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杂交聚合网上下两面 ,光镜及扫描电镜观察细胞的生长状况。结果 :接种后第 5天子宫内膜细胞能在聚合网上融合生长 ,第 1 4天细胞融合成片 ,呈复层生长 ,形成三维结构。结论 :生物可降解的杂交聚合网作为支架可建立体外子宫内膜三维模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cid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aF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和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以及复合因子对兔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和内侧副韧带(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MCL)的促增殖作用。方法分离传代培养10周龄新西兰大白兔骨关节韧带的ACL和MCL的成纤维细胞,接种96孔板,并加入浓度为0(对照组)、1、5、10、50、100ng/ml的aFGF或bFGF,浓度为0(对照组)、1.56、3.13、6.25、12.50、25、50ng/ml的EGF,单独或aFGF EGF两种因子联用与细胞(n=4)共同培养48h,以XTT方法测定其促细胞增殖作用。结果3种生长因子单独应用对ACL和MCL都有促进作用,aFGF对两种细胞均存在量效关系;bFGF 1ng/ml,EGF 5ng/ml对ACL作用最好,而对MCL则是bFGF和EGF均存在量效关系。浓度为5ng/ml的aFGF与50ng/ml的EGF联合1ng/ml aFGF与3.13ng/mlEGF作用于ACL或MCL均有协同作用。结论3种生长因子对ACL和MCL均有促进作用,单独应用aFGF或联用EGF优于单一因子促进兔ACL和MCL细胞的增殖,并且提示低浓度的aFGF联用EGF优于单一生长因子。  相似文献   

17.
新生大鼠脑源性神经干细胞培养方法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寻求较理想的新生大鼠脑源性神经干细胞(neuralstemcells,NSCs)分离培养方法。方法用不同的接种密度和多种配方的培养基:细胞种植密度采用1×104、1×105、1×106和1×107个/ml4个浓度;培养基除基础成分DMEM/F12外,按照是否添加2%B27、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bFGF)、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growthfactor,EGF)以及开始培养时胎牛血清浓度不同而分别记为第1~8组。分离培养新生大鼠脑源性NSCs并诱导其分化,应用相差显微镜和免疫细胞化学法对其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分离培养出的细胞聚集成神经球,可在体外大量增殖和长期存活,可诱导分化为神经元和神经胶质,具有神经干细胞特性。开始培养时培养液中加入5%胎牛血清有利于NSCs存活,当血清浓度采用10%时,克隆球迅速分化,干细胞收获量极少;干细胞增生速度在种植密度采用1×106个/ml时优于采用其它种植密度时,适当提高其种植密度可加快增生速度;培养基中加入2%B27、bFGF、EGF是必需的,2%B27、20ng/ml的bFGF和EGF同时加入时NSCs生长最好,bFGF和EGF对加快NSCs的增生具有协同作用。结论成功建立了较理想的新生大鼠脑源性NSCs分离培养方法,为进一步研究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bFGF和TGF-β1对原代培养的前列腺间质细胞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中的作用。方法:培养了人BPH间质细胞,采用MTT法检测无血清培养的间质细胞的增殖,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平滑肌细胞表型变化,观察不同浓度bFGF和TGF-β1对培养的人BPH间质细胞的影响。结果:bFGF促进间质细胞增殖(P<0.05、P<0.01),较高浓度时(10μg/L)降低平滑肌细胞表型表达;TGF-β1(>0.1μg/L)抑制间质细胞增殖并增加平滑肌细胞表型表达(P<0.05、P<0.01);5μg/L的bFGF与0.001μg/L和0.01μg/L TGF-β1作用间质细胞,促进细胞增殖(P<0.01),与0.1μg/L,1μg/L及10μg/L TGF-β1作用间质细胞,抑制细胞增殖,0.1μg/L时对细胞的抑制作用轻微(P>0.05),1μg/L及10μg/L时出现明显的抑制(P<0.01),同时TGF-β1在较高浓度时(>1μg/L),平滑肌细胞表型表达明显增加(P<0.01)。结论:bFGF以时间和浓度依赖的方式促进培养的增生前列腺间质细胞的增殖,并减少平滑肌细胞表型表达;TGF-β1抑制间质细胞的生长并诱导间质细胞向平滑肌细胞分化,两者共同在BPH的形成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rhBMP-2对骨骼肌卫星细胞增殖与粘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人重组骨形态发生蛋白(rhBMP)-2对骨骼肌卫星细胞增殖与粘附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与培养骨骼肌卫星细胞,分别用0、50、100、500、1000 ng/ml的rhBMP-2诱导培养基培养48h.利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通过荧光法测定接种后1h的粘附细胞率.结果rhBMP-2可促进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增殖,这种作用从BMP浓度为500ng/ml即可表现出来,并随着浓度的增加而越发明显.在rhBMP-2作用下骨骼肌卫星细胞的粘附率增高,在500ng/ml的浓度时达最高,但当BMP浓度进一步增大时,细胞粘附率却不再增加.结论rhBMP-2可促进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增殖,增强其粘附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