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脑复苏的现代概念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541001)何庆忠脑复苏是指针对严重脑损伤所采取的一系列旨在维持或恢复神经系统功能的治疗措施。一、病理生理脑损害分原发性脑损害及继发性脑损害。原发性脑损害是指神经系统的最初损害即疾病或损伤开始时所造成的损害。在此...  相似文献   

2.
脑复苏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儿心肺复苏(CPR)的总存活率<10%,且多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复苏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脑复苏失败。脑复苏指脑组织受缺氧缺血损害后,所采取的一系列减轻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措施。一、脑组织特点脑组织有100亿个神经元细胞,相互之间以树突、轴突连结。成人脑质量仅占体质量的2%  相似文献   

3.
危重患儿常存在因原发病引起的脑灌注压不足、脑氧代谢率降低、脑血流量下降,从而导致脑水肿与颅内高压等脑病改变,或以肢体无力,撤离呼吸机困难为表现的多发性周围神经损害。有报道神经系统异常在儿科危重病中发生率为54%,且有神经系统异常的患儿病死率明显高于无神经系统异常  相似文献   

4.
小儿心肺复苏与高糖血症:附8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肺复苏期间高糖血症的发生率高,程度重,其对机体的危害尚未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心肺复苏时,往往注重急救操作与复苏药物的应用,忽视了输注液体的性质,常采用含糖液,使血糖明显增高,加剧了葡萄糖的无氧酵解,导致严重酸中毒,使重要脏器功能损害加重,尤对高代谢率的脑组织损害最为显著,给脑复苏带来困难,严重影响了复功成功率。建议心肺复苏期间宜用无糖液或低糖液,脑复苏初期也不宜用高糖液。  相似文献   

5.
围绕着如何提高复苏质量、提高抢救成功率,许多专家进行了心、肺、脑复苏机制和效果方面的研究。一直盛行的胸外按摩复苏法的实际效果受到了怀疑,并认为其促进血流的作用主要是通过胸内压变化而产生的,对搁置已久的开胸心脏按摩术,目前有了新的评价。早期和有效的复苏越来越受到重视。心停搏后的脑缺血损害机制极为复杂,与缺血程度和复苏后再灌注有关。代谢中所产生的乳酸、自由基,钙离子和铁离子的转移,以及某些兴奋性递质均参与了脑损害过程。巴比妥和钙通道阻滞剂的治疗效果尚不肯定。  相似文献   

6.
苯丙酮尿症生化学异常与脑神经损伤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苯丙酮尿症是以神经系统损伤为主要临床表现的遗传性氨基酸代谢性疾病 ,神经系统损害的发生机制尚未完全明了。近年来多认为与高苯丙氨酸血症引起的酪氨酸及其他大分子中性氨基酸在脑内摄入减少所造成的一系列相关重要神经递质及酶蛋白代谢障碍及合成减少有关 ,这些生化学改变影响着脑神经细胞的正常代谢与发育 ,从而引起一系列神经系统的损伤。  相似文献   

7.
儿童心肺复苏后亚低温治疗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脏停搏患者经心肺复苏(CPR)后,保护脑组织、防止脑细胞损伤、促进脑功能恢复成为脑复苏的关键因素.成功的CPR目标除恢复自主血液循环外,还包括保护或恢复完整的脑功能.许多研究已尝试对发生心脏骤停的昏迷患者进行脑功能的恢复.临床研究显示,亚低温对CPR后的成人神经系统功能有改善作用[1].虽然采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已有30~40年的历史,但儿童大样本亚低温治疗心脏停搏的随机对照试验依然较少.  相似文献   

8.
苯丙酮尿症生化学异常与脑神经损伤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苯丙酮尿症是以神经系统损伤为主要临床表现的遗传性氨基酸代谢性疾病,神经系统损害的发生机制尚未完全明了。近年来多认为与高苯丙氨酸血症引起的酪氨酸及其他大分子中性氨基酸在脑内摄入减少所造成的一系列相关重要神经递质及酶蛋白代谢障碍及合成减少有关,这些生化学改变影响着脑神经细胞的正常代谢与发育,从而引起一系列神经系统的损伤。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复苏     
新生儿窒息是常见急症,是导致新生儿早期死亡及后期后遗症的重要原因,其死亡率及后遗症发生率与即刻复苏的正确与否关系密切。一般认为窒息所致多系统损害(尤其是脑损害)及死亡发生率和5分钟Apgar评分关系密切,1分钟窒息严重但5分钟明显好转者,预后多良好;1分钟轻度窒息而5分钟改善不理想者,多系统损害可能性增加。故争分夺秒抢救窒息新生儿,尽快改善Apgar评分,是降低窒息死亡及后遗症的关键。复苏的准备工作对窒息的预测并及时作抢救设备及人员的准备甚为重要。原则上,每次分娩时至少有一名熟练掌握新生儿复苏技术的人员参加,一旦复苏开始,还应备有1~2名复苏技术熟练的人员,以便相互协作。所有抢救设备应定期检查、就近安放,随时可  相似文献   

10.
脑膜炎的急性神经系统并发症包括颅内压增高,硬膜下积液、癫痫发作、意识的改变、颅神经损害和静脉窦血栓形成。较大的脑动脉闭塞临床上罕见,并且这种损害的病理机制仍不清楚。本文报告一例嗜血流感杆菌性脑膜炎并发颈动脉闭塞的患儿经脑CT和血管造影检查被证实。病例:男婴,3个月。因间断发烧和进行性易激  相似文献   

11.
脑复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观点已将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发展为心肺脑复苏(Cardiopulmonary Cerebral Resuscitation,CPCR),将早期紧急复苏,后期脑复苏及其后长期重点监护(Intensive Care)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复苏成功率。认识脑复苏的意义,完善脑复苏措施与技术,是目前急救领域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2.
任何原因导致心脏骤停进行心肺复苏初步成功后 ,每一个患儿都面临着脑复苏的问题。心脏停搏时间长 ,缺氧性脑损伤就严重 ,缺氧及再灌注后的损伤会导致严重的后果。所以每一个心肺复苏初步成功后的患儿都应该进行积极的、正确的脑复苏。1 脑复苏成功的前提条件脑复苏成功的前提是能够进行及时正确的心肺复苏。取决于院内外的心肺复苏水平 ,包括人员的培训、设备、转运能力等。心肺复苏越及时 ,脑复苏成功率越高。脑复苏成功率与心脏停搏的时间长短有直接的关系。心肺复苏操作的正确性、有效性也非常重要 ,即心肺复苏的过程中要保证一定的脑…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自发性全身运动对脑损害和脑性瘫痪预测的评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新生儿自发性全身运动(GMs)对脑损害及其神经系统后遗症,特别是脑性瘫痪(简称脑瘫)的评估作用。方法对18例新生儿GMs进行了定性及半定量研究。结果(1)正常组GMs评分为12.3±1.1,异常组为8.4±1.0,两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2)GMs评分与5分钟Apgar评分具有正相关性。(3)GMs评分对脑瘫的预测价值与颅脑超声检查相似,而优于常规神经系统检查。结论GMs评分对脑损害和脑瘫的预测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4.
脑型并殖吸虫病多见于严重感染的患儿,由于虫体侵入脑后继续游走而出现神经系统损害。早期临床症状多变,易延误诊断和治疗。我科1990~2003年收治脑型并殖吸虫病32例,首诊误诊12例,全部病例出院后随访6个月~12年。现将32例患儿临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惊厥100例智能发育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惊厥是围产期新生儿重症表现之一,常造成脑损害。为探讨惊厥对新生儿后期神经系统的影响,我科于1990年3~4月对本院100例有新生儿惊厥史的患儿进行智能发育随访,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危重新生儿复苏用于临床两方面 :第一 ,在急诊室、新生儿室、或NICU新生儿发生呼吸暂停、心率减慢、或呼吸心跳骤停 ,需采取维持生命的措施 ;第二 ,在产房内 ,那些从胎儿过渡到新生儿生活有困难的新生儿。在这两种情况下 ,窒息是主要的病理生理改变 ,患儿有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需要复苏纠正 ,否则三者形成恶性循环 ,最终导致神经系统不可逆损害。1 复苏设备和人员1 1 复苏设备 在急诊室、新生儿室、NICU和产房、手术室内设专用的辐射保暖床 ,预热到 30℃备用 ,有供氧设备、复苏囊 (自充气或麻醉囊 )、面罩、气管…  相似文献   

17.
新生儿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围产医学专家,美国乔治亚州亚特兰大Emory医学院儿科、妇产科布兰教授(Alfred W. Brann,Jr DM)于1987年10月应邀来我国讲学,内容摘要介绍如下: 40年代新生儿出生时损伤是国产期脑损伤的主要病因。由于以后在分娩处理方面的改进,分娩损伤所引起的神经系统损伤减少。但缺氧缺血仍可能是造成脑损害的因素之一。新生儿神经系统功能异常最常见有脑性瘫痪、智力低下和惊厥,三者又互相有  相似文献   

18.
病毒性脑炎(简称病脑)是常见的小儿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重症病例常伴有抽搐,特别是频繁抽搐的患儿,若不能早期尽快控制抽搐的发作,多数患儿脑细胞因病毒感染、乏氧、颅内高压等出现功能异常,甚至不可逆转的结构损害,遗留严重的后遗症[1]。我们应用托吡酯治疗伴频繁抽搐的病脑患  相似文献   

19.
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72,自引:1,他引:272  
为了解窒息后多器官损害的发生率、临床特点及围产因素与多器官损害间的关系,对本院147例窒息新生儿进行了分析。结果:(1)窒息后器官损害的发生率为74.8%,脑损害的发生率为65.3%,其中轻中度81例,重度15例,肾脏损害42.9%,肺脏损害37.4%,心脏损害33.3%,胃肠损害5.4%;(2)轻度窒息的多器官损害为28.1%,明显低于重症窒息的69.6%(X2=25.25,P<0.01);(3)器官损害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与孕周、重度窒息、5分钟Apgar评分<5分及机械通气相关,而与羊水胎粪污染程度及宫内窘迫关系不大。提示:应加强围产期保健,预防早产,防止窒息,推广新法复苏及复苏后监护。  相似文献   

20.
脑复苏60例临床治疗体会天津市儿童医院(300074)张慧,黄敬孚心肺复苏后脑复苏成功与否是关系到患儿预后的重要问题,现将我院PICU1988~1995年期间进行脑复苏治疗的60例患儿治疗情况总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呼吸心脏骤停后经心肺复苏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